中考语文总复习2词语成语理解与运用完美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考语文总复习2词语成语理解与运用完美版

ID:778293

大小:766.11 KB

页数:74页

时间:2021-11-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2课时 词语(成语) 的理解与运用 方 法 总 结 方 法 总 结 真 题 例 析 真 题 例 析   《新课程标准》对词语教学的规定十分明确:“能 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 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教材 也以课文为背景,通过注释和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作了具体安排。 近年来全国中考试题中,对词语的考查有如下特 点: 1.由原来直接考查词语的释义变为以考查词语在 上下文中的含义为主。 2.对同义词的考查,重在比较辨析。 3.加大成语考查的力度。   对词语考查的题型主要有: 1.选择题:(1)选出所给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不 正确或解释不当的一项;(2)选出依次填入句子或语段 中的词语或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3)选出所给句子 中加点词语或关联词语或成语、熟语使用有误或不当 的一项。 2.填空题:(1)在语段中用相关的词语替换画线 文字;(2)根据语言环境要求填写相应的成语;(3)从 备选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或用序号按要求填空。 3.简答题:结合具体语境解释指定词语的意思并 用新词造句。   2015年,中考试题对词语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两 方面: 1.词语的理解。主要有如下一些考向:(1)正确 理解课内外常见的词语和新生词语;(2)了解词语的基 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辨析常见的同义词、多义词、 反义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3)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语的意思,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具体语言环 境中的意义及表达效果;(4)联系生活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文章中有关生词和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2.词语的运用。主要有如下一些考向:(1)判断 词语(主要是成语)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的正误;(2)在 一定的语境中能正确选择和运用恰当的词语(包括关联 词语);(3)运用常见的词语写一段话。 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同学们所学教材中出现的常用 词语和新词,试题载体则不限于同学们所学的教材, 很大一部分是把所学词语移用于生活和时事中的鲜活 材料。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这一考点,近几年淮安市中 考命题没有涉及,但我们必须复习这一考点,因为它 对考生的语言表达影响很大。 真 题 例 析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1. [2014·南充]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 一组是(  ) (1)家庭的________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 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2)花一样的生命,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使这个原本 死寂荒凉的世界________,充满快乐。 (3)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________是触犯了党纪国 法,________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 D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A.熏染  姿态万千  只要……就 B.熏陶  姿态万千  只有……才 C.熏染  五彩缤纷  只有……才 D.熏陶  五彩缤纷  只要……就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思路分析] 如何 审题 审题 要点 本题是词语(包括关联词语)运用类的题型,要 求根据句意做出正确的选择。 分析 思路 前面两个题空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出选择; 关联词语的选择要注意前后句之间的关系,可 以采用代入法,看前后句是否通顺。 如何 答题 答题 依据 “熏陶”多指好的影响;“熏染”多指坏的影 响。“五彩缤纷”与上文的“死寂荒凉”形成 对照。“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只 要……就”表示充要条件。 正确 答案 D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2. [2014·武汉]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 组是(  ) 树木失去了根就会________,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 ________,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________。世界无限广 阔,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但请记住,一定不 要迷失了回家的路。拥有精神家园,才能获得心灵的宁 静。 A.枯萎  干涸  堕落 B.枯黄 干涸 堕落 C.枯萎 干旱 陨落 D.枯黄 干旱 陨落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A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思路分析] 如何 审题 审题 要点 本题是近义词辨析类的题型,要求辨析近义词在词义上的细微差 别,然后结合语境做出正确的选择。 分析 思路 解答这类试题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1)注意题干表明测试要求的 关键性词语;(2)快速浏览句子,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3)把备 选词语进行比较,找出其细微差别;(4)根据提供的语境推敲备选 词语,以确定恰当的选项。 如何 答题 答题 依据 “枯萎”用于表现植物干枯萎缩的状态,“枯黄”则偏重于形容 枝叶颜色的干枯焦黄,根据句子的主语“树木”很容易能选出 “枯萎”;“干涸”用于形容河道、池塘等没有水,而“干旱” 则是指因降水不足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灾害现象,根据主语“河流” 很易选出“干涸”;“堕落”用于形容思想和行为向消极的方向 倾斜,而“陨落”一般用来形容物体从高空坠落,或作为伟人去 世的婉称,根据主语“灵魂”,偏重于形容精神上的状态,所以 应该选“堕落”。 正确 答案 A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A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如何 审题 审题 要点 本题是词语运用类的题型,要求辨明词语的使用是否准确, 然后选出运用正确的一项。 分析 思路 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把握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然后 具体了解词语的意思,分析该词用在这样的语言环境里是 否合适。 如何 答题 答题 依据 A项中“鳞次栉比”的意思是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 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B项中“身临其境” 是指亲身感受当时的情境或气氛, 或亲自来到那个境地。 此处应该使用“设身处地”。C项中“周而复始”一词使 用错误,其意思是一次又一次地循环。马航的搜寻工作并 不是循环,而是在不同的地方搜索。D项中“引经据典” 指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遍稽群籍”指翻阅查找很 多书籍。此处运用明显不恰当。 正确 答案 A [思路分析]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真题例 析 方法总 结 B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思路分析] 如何 审题 审题 要点 本题是词语解释类的题型,要求准确理 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然后做出判断 和选择。 分析 思路 首先结合自己的积累,弄清词语的本义; 然后仔细阅读句子,把握句子的意思, 分析词语使用的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或比 喻义;最后准确解释词语的语境义。 如何 答题 答题 依据 “嗫嚅”形容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不敢 说出来的样子。用在此句中明显错误。 正确 答案 B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1.从词的构成上分析。 如“周密—严密—精密”,其辨析重点在“周、严、 精”三字上,“周”意在全,“严”意在紧,“精”意在 细。 2.从词语意义上辨析。 辨析过程中,可根据语意的轻重来判断,如“优良— 优秀”,语意前轻后重;也可根据范围的大小来判断,如 “战役—战争”,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又如“教学—教 育”,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    一、辨析近义词 方 法 总 结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3.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辨析。 如“鼓励—鼓动”两词,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 词;又如“机智—狡猾”,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 4.从语体色彩上辨析。 一般地说,口语表达比较亲切、和谐,书面语表达则 严肃、庄重。如“妈妈—母亲”,前者是口语表达,较亲 切,后者是书面语表达,较庄重;又如“惦记—思念”, 前者用于口语,后者用于书面语。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5.从语法功能上辨析。 在辨析过程中根据搭配的对象来判断,如“颁布— 颁发”两词,“颁布”通常和法律、法规、条例等词相 搭配,而“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通常是证书、 奖品等。还可根据造句的习惯来判断。如“就义—献 身”,可以说“英勇就义”,也可以说“英勇献身”, 而“献身革命”就不能说成“就义革命”。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成语的辨析与运用近年来考查的比较多,一般考查成语 中同音字的改错、形近字的改错以及在具体语境中成语的恰 当使用,做成语运用题的方法有: 1.看准成语内涵。 成语的意思是约定俗成的,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眼光去理 解它,更不能望文生义。如:“美轮美奂”本形容房屋华美 高大而众多,我们不能理解为美好的意思;“首当其冲”比 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而不能错误地理解为“首先、 第一个”;“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写成,形 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不能理解为“文章没有加上标点符 号”。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二、辨析成语的六个方法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2.弄清表述对象。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范围。有的只能用于人,如“眉飞 色舞”;有的只能用于物,如“汗牛充栋”;有的只能用于事, 如“左右逢源”;有的只能用于自身,如谦辞“抛砖引 玉”“敝帚自珍”等。还有一些特指的成语,如“罄竹难书” 特指罪行极多。 3.辨清感情色彩。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三种。分辨成 语运用是否恰当,还可以从成语的感情色彩角度去明辨,看看 有没有出现“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现象。如“无所不 为”是贬义词,意思是“什么坏事都做”,我们不能当褒义词 用;“胸无城府”是褒义词,我们不能当贬义词用。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4.分析词句重复。 分辨成语运用是否恰当,我们还可从整个句子和该成语的 意思上分析,看是否造成了重复。如“忍俊不禁地笑起 来”“一览无余地看到”“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潜移默化 地影响着”“三令五申地强调”“难言之隐的苦衷”“浑身遍 体鳞伤”“百姓生灵涂炭”“到处漫山遍野”等。 5.辨析形似神异。 有的成语与另一成语由于读音、字形或意义相近,粗一看 似乎像孪生姐妹,很容易混为一谈。如“设身处地”与“身临 其境”,前者指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指替别人 着想;而后者指自己亲临那种环境。再如:“漫不经心”与 “漠不关心”,“改天换日”与“移天易日”,“无所不至” 与“无微不至”。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6.弄清双重语义。 有的成语还具有双重含义,我们要全面分析成语的双重 身份,不仅知其一,还要知其二。如:“灯红酒绿”既可形 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 繁华景象;“处之泰然”既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 定,也可以指对事物无动于衷;“想入非非”既形容想法大 胆、新奇,也可以指荒唐离奇、不着边际地胡思乱想。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1.所填关联词语要符合语句表达的具体内容,语句结构 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意义关系,就选取与之相应的关联词语。 2.在运用和填充关联词语时,要注意关联词语常成对成 套的特点,如果随意改变其前后呼应的词语,就会引起意义 和关系上的混乱。 3.如果要求填充的题是由几个复句组成的较长的文字, 那么就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总观全题,分清这段文字有几 个复句、几个分句;二是在总观的基础上再推敲同一复句中 各分句的意义关系、复句与复句的层次关系,根据不同的关 系,选出不同的关联词语。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三、填充关联词语的方法 1.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首先要弄清词语 的本义,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语使用的是本义还是引 中文或比喻义,最后准确解释词语的语境义。 2.选择近义词,着重辨析近义词相异的部分,还要考虑 前后词语之间的搭配。 3.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首先要准确理解成语的含义, 其次要分析成语的语境义,感情色彩、适用对象等,切忌望 文生义。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名师支招 理解词语三方法 附录四 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 附录四┃复句常用关联短语一览表 并 列 关 系 单用 也 又 另外 同时 一面 一边 另一方面 配对 使用 既……,又…… 既……,也……  又……,又…… 也……,也…… 一边(一面)……,一边(一面)……  一方面……,另一方面…… 递 进 关 系 单用 不但 不仅 不光 而且 并且 并 甚至 更 以至  何况 况且 还 甚至于 配对 使用 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还、也、甚至)  尚且(况且)……,何况…… 选择 关系 单用 或者 或是 还是 配对 使用 或者……,或者…… 是……,还是……  要么……,要么…… 不是……,就是…… 也许……,也许…… 与其……,不如……  与其……,宁可(宁肯、宁愿)…… 宁可……,也不(也要)…… 转折 关系 单用 虽然 虽说是 但是 可是 但 却 而 然而 不过  就是 只是 反而 尽管 固然只不过 配对 使用 虽然(尽管、虽说是、虽说、固然)……, 但是(可是、但、却)…… 附录四┃复句常用关联短语一览表 因果 关系 单用 由于 因为 因此 所以 因而 从而 以致 致使 可见 配对 使用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因而、所以)……  既然……,就(那么、那就)…… 之所以……,是因为…… 假设 关系 单用 如果 假如 假若 倘若 要是 不然 否则 要不然  要不是 假使 配对 使用 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就(那么、便、则)……  即使(纵然、纵使、即便)……,也……  再……,也……  如果说……,那么…… 条件 关系 单用 只要 只有 除非 一旦 配对 使用 只要(一旦)……,就(便)……  只有……,才……  除非……,才…… 除非……,不…… 除非……,否则…… 不……,不……  没有……,就没有…… 无论(不管、不论)……,都…… 附录四┃复句常用关联短语一览表 附录五 常见易混词辨析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必须 必需] “必须”,副词,侧重于“应当怎样”。 “必需”,动词,侧重于“不可或缺”。 [包含 包涵] “包含”,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这句 话包含好几层意思。“包涵”,客套话,请人原谅的意思,如: 请多包涵。 [篡改 窜改]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 理论、政策等)。“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如: 他将“望洋兴叹”窜改成“望山兴叹”。 [出生 出身] “出生”,指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如: 甲子年出生。“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身份,如:工人 出身。 [度过 渡过] “度过”,用于与时间推移有关的情况。 “渡过”,专指从此岸至彼岸,也引申至“渡过难关”等。 [遏止 遏制] “遏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 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遏制”,压抑控制, 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指敌人或某种力量。 [尔后 而后] “尔后”,着重指从此以后,常作句首 状语。“而后”,着重于然后,在某事之后,在句中作状语。 [反应 反映] “反应”,多指由外界刺激(包括言论、 事物或纯粹是物理刺激)而引起的主体相应活动,带有某种 “被动”色彩。“反映”,则指主体把客观存在的情况(包括 言论、意见或某种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原封不动地表现出来。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分辨 分辩] “分辨”,着重在区分、辨明差别。“分 辩”,着重在解释清楚理由。 [富余 富裕] “富余”,动词,指把东西剩下来。“富 裕”,多用作形容词,指财物富足充裕。 [抚养 扶养] “抚养”,兼指保护、教养和供养,一般 说来,指长辈对子女或晚辈的保护和教养。“扶养”,帮助, 扶助养活,一般用于平辈之间。 [肤浅 浮浅] “肤浅”,局限于表面,常指学识浅薄, 理解不深不透等。“浮浅”,着重于浮在表面,指认识浅薄, 不扎实。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分子 份子] “分子”,属于某一阶级、阶层、集团或具有 某种特征的人,如:知识分子、积极分子。“份子”,合伙送礼 时各人分摊的钱,如:凑份子。 [竿子 杆子] “竿子”,竹竿,截取竹子的主干而成,如: 钓竿、百尺竿头等。“杆子”,有一定用处的细长木头或类似的 东西,如:电线杆子。 [化装 化妆] “化装”,本指演员修饰外貌,使变得像所扮 演的角色,也指从容貌、衣着等方面假扮成另一种人,目的在于 欺骗对方,如:他不断化装,敌人无法发觉。“化妆”,专指用 脂粉等修饰容貌,使美丽,有时用于比喻美化。 [坚苦 艰苦] “坚苦”,指坚忍刻苦,常形容工作精神和工 作作风。“艰苦”,是艰难困苦的意思,常用来描述条件较差的 客观情况。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截止 截至] “截止”,(到一定时期)停止,如:报名 已截止。“截至”,截止到(某个时期),如:截至8月中旬。 [界限 界线] “界限”,着重于不同事物的分界,意义 较抽象。“界线”,着重于两个地区的分界线,意义较具体。 [及时 即时] “及时”,①正赶上时候,如:及时雨; ②不拖延,如:及时解决问题。“即时”,立即,如:即时投 入战斗。 [交待 交代] “交待”,完结(指结局不如意的,含诙 谐意)。如:要是飞机出了事,这条命也就交待了。“交代”, 移交,嘱咐。如:交代工作。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利害 厉害] “利害”,利益和损害,如:这是利害攸关的 事。“厉害”,难以对付和忍受;剧烈;凶猛。如:天热得厉害。 [年轻 年青] “年轻”,表达的意义范围是相对的,用于两 个人的年龄比较,在比较中,可以说六十岁的人比七十岁的人年轻。 “年青”,指年龄相当于青年人这个阶段,并只能用于青年。从语 法角度看,“年青”一般作定语,而“年轻”可作定语,也可作谓 语。 [品味 品位] “品味”,动词,品尝、欣赏的意思。“品 位”,名词,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有用矿物含量的百分率,百分率 越大,品位越高,现引申为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 [启用 起用] “启用”,多指设备、设施的开始使用,陈述 对象一般是某类事物。“起用”,多指退职、免职人员的任用,支 配对象一般是某类人物。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清净 清静] “清净”,没有事物打扰,如:耳根清 净。“清静”,安静,不嘈杂,如:环境清静。 [启事 启示] “启事”,公开声明某事的文字,名词, 如:征稿启事。“启示”,启发,既作动词,也作名词,如: 文章给人很大的启示。(这里用作名词) [情景 情境] “情景”,指具体场合的景象,对象多 是感人场面、动人景色等。“情境”指境地、境况,如:欢 乐陶醉的情境。 [权利 权力] “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 和享受的利益(跟义务相对),对象指公民、法人,也指国家、 企事业单位等。“权力”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声明 申明] “声明”,①表示态度或说明立场,如: 声明立场;②声明的文告,如:发表声明。“申明”,郑重 说明,如:申明理由。 [统率 统帅] “统率”,统辖率领,动词,如:统率 三军。“统帅”,统领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人,名词,如: 三军统帅。 [统治 统制] “统治”,凭借政权来控制、管理国家 或地区,如:封建统治。“统制”,统一控制,如:统制军 用物资。 [违反 违犯] “违反”,指对劳动纪律、规章制度等 的违背,程度较轻。“违犯”,指对宪法、刑法、社会秩序 等的不遵守,程度较重。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污辱 侮辱] “污辱”,指玷污,可指当面的,也指背 后的。“侮辱”,指用欺辱、轻慢的言行使人蒙受耻辱,一般 是当面的。 [委曲 委屈] “委曲”,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如:告知 委曲。“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如: 受委屈。 [消失 消逝 消释] “消失”,表示从存在到不存在, 强调过程。“消逝”,包含一个事物随时间的流逝而不复存在 的意思,强调结果。“消失”在变化中历时较短,而“消逝” 变化时间可长可短,还要注意形容时间、声音、云雾等失去, 要用“消逝”。“消释”多用于疑虑、嫌隙、痛苦等消失、解 除,它还有消融的意思。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形式 形势] “形式”,事物的形状、结构等,如: 内容和形式。“形势”,事物的发展趋势,如:国际形势。 [学力 学历] “学力”,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如: 同等学力。“学历”,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 毕业,如:大学本科学历。 [一齐 一起] “一齐”,副词,指同时,如:一齐动 手,一齐研究。“一起”,副词,多指在同一处所或同一时 间,如:在一起工作。 [纵容 怂恿] “纵容”,指对别人干坏事故意不管, 只用于贬义。“怂恿”,指使、撺掇别人干某事,有时不带 贬义。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制订 制定] “制订”,创制拟定,重在“订”,用 于一般的具体事项,如:制订工作计划。“制定”,定出(法 律、规程、政策等),重在“定”,用于有关全局的重大问题, 如:制定宪法。 [中止 终止] “中止”,做事中途停止,如:刚做了 一半就中止。“终止”,结束,停止,如:演奏终止。 [征候 症候] “征候”,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征” 指迹象,如:病人有好转的征候。“症候”,病症,病状, 如:感冒后有发烧、咳嗽的症候。 [自愿 志愿] “自愿”,指没有丝毫勉强,不是被迫, 而是自己愿意。“志愿”,指志向和愿望,也指出于自愿。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 附录六 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某些成语意义比较接近,中考中有些题目要求辨析其意义 或用法上的差异。如果不能明辨其差异,自然就难以选出正确 答案,备考时必须注意。下面列举部分重要的易混成语。 [安之若素 随遇而安] 均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能安然处 之。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 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如:水在流淌时是不择道路的,树 在风中摇摆时是自在的,它们都懂得随遇而安的道理,所以它 们是快乐的。 [半斤八两 伯仲之间]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等于十六 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强调水平相当,通常比喻彼此不 分上下,多用于贬义。伯仲,古时兄弟排行的次序,分别指 老大、老二,比喻二者相当,不分上下。 [本末倒置 舍本逐末] 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 思。但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弄颠倒了;后者重在强调丢掉主 要的,追求次要的。如:作文训练中忽略语言训练而大谈审 题或技巧,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病入膏肓 不可救药] 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前者 偏重于“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 于“救”,强调无法挽救。如: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真 正的教育者手下没有不可救药的孩子。 [捕风捉影 无中生有] 都含“凭空捏造”之意。前者偏 重于没有事实根据;后者偏重于“本来没有”,语气也较重。 如:有关我国有可能今年年底开征奢侈品消费税的说法,是无 中生有的事。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不刊之论 不易之论] 都有“不能改变”之意。前者强 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刊:消除,修改);后者重在强调论断 正确,不可改变。如:在遵守了眼下比较合乎理智的规则之后, 我们是否就应当奉之为不刊之论呢?不是,因为时代是不断发 展的,当规则不合乎真理的时候,制定新的规则将不可避免。 [不胫而走 不翼而飞] 前者多形容消息、言论传播得迅 速;后者多形容东西突然消失。如:前天,市民江某进超市购 完物品后,发现自己放在存包柜里的东西不翼而飞。警方提醒, 节前类似案件较多,购物市民需加强防范。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饱经沧桑 饱经风霜] 二者都指阅历深。但前者侧重于 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则侧重于经历长期困苦生活的磨炼。 如:她那恬淡的面孔上,满刻着饱经沧桑的皱纹。 [不堪设想 不可思议] 二者都有“不能想象”之意。但 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 不可理解的事情或道理。如: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所运用的 高超技艺,至今仍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参差不齐 良莠不齐] 二者都指“不整齐”。用于人, 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用于物,前者 指高低、长短、大小不一,后者指好的坏的混在一起。如:改 革开放初期,在某些方面出现一些良莠不齐的现象是在所难免 的。 [如虎添翼 为虎添翼] 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 带褒义;后者则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者不但不制止希特勒发动侵 略战争,反而为虎添翼,给了他许多帮助。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另眼相看 刮目相看] 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 但前者作横向比较,表示对某个人用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 后者作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如:小 红这丫头竟敢只身斗小偷,不能不让我对她刮目相看。 [变化无常 变化多端] 前者侧重于变化没有规律,常 用于天气、性情等;后者形容善变,变化方式多,常用于手 段、方法等。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风言风语 流言蜚语] 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前者多指 无意,传说者多出于无知、怀疑或猜测;后者多指有意,传说 者往往出于某种险恶用心。 [耸人听闻 骇人听闻] 都含有“使人吃惊”的意思。但 其区别在于,用“耸人听闻”时,所说的是故意夸大了的事, 甚至未必是事实,说者的目的就是要使人震惊;用“骇人听闻” 时,说明发生的事是事实,指惊人的、卑劣的坏事。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挥金如土 一掷千金] 都形容极度挥霍。前者偏重于对 钱财的轻视;后者偏重于一次花费之多。 [恋恋不舍 流连忘返] 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前者语 义范围广,可指一切所留恋的人、事、景等;后者则偏重对景 物的留恋。 [安分守己 循规蹈矩] 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前者 偏重于守本分,不胡来;后者偏重于拘泥于成规,不敢稍做变 通。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包办代替 越俎代庖] 都有“包办”之意。前者重在 “包办”;后者重在“超越权限”。 [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 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 众不同”的意思。前者偏重于显示差异;后者偏重于创造出 独特的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多含褒义。 [博闻强识 见多识广] 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前者 偏重于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多用于书面语;后者偏重于阅 历多,多用于口语。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大公无私 铁面无私] 都表示没有私心。前者表示一 心为公;后者指不畏权势,不讲私情。 [得寸进尺 得陇望蜀] 都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前者侧重逐步紧逼,要求越来越高;后者强调的是得到这个, 还想那个。 [阿谀逢迎 趋炎附势] 都有“巴结奉承”之意。前者 指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后者比喻投靠依附有权势的人(炎、势: 比喻权势)。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耳闻目睹 耳濡目染] 都有“耳朵听到、眼睛看到”的意 思。前者强调亲自听到、看到,受没受到影响则不管;后者强 调经常听到、看到,并不知不觉受到深刻的影响(濡:沾湿、润 泽;染:沾染)。 [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 都表示事前做好准备。前者重在预 防;后者重在准备。 [孤注一掷 破釜沉舟] 都有“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的意 思。前者偏重于尽所有力量做最后的一次冒险(注:赌博时押上 的钱),多含贬义;后者偏重于下决心决一胜负,多含褒义。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固执己见 一意孤行] 都有“坚持自己的意思”之意。 前者的侧重点在坚持自己的意见;后者的侧重点在坚持自己 的行为。 [厚颜无耻 恬不知耻] 都形容不知羞耻,常可通用。 前者偏重在脸皮厚;后者偏重在做了坏事仍满不在乎(恬:满 不在乎;坦然)。 [回味无穷 耐人寻味] 都形容意味深长。前者只限于 事后回忆,在回忆中体会到意趣很深;后者不仅指事后,也 可以指当时。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巧夺天工 鬼斧神工] 都指技艺高超巧妙。但前者侧重 于人工;后者侧重于天然。 [谈笑风生 谈笑自若] 都有“谈话时有说有笑”的意思。 前者表示谈话时兴致勃勃,气氛活跃,多用于形容平时谈话; 后者表示不改常态,多用于形容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的谈笑。 [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都含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 的意思。前者偏重于道义上不允许推托;后者偏重于责任上不 可推卸(贷:推卸)。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每况愈下 江河日下] 都有“越来越坏”的意思。前者 偏重于笼统地表示情况越来越坏(愈:越,更加);后者偏重于 指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瑕不掩瑜 瑕瑜互见] 都表示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前 者是“缺点遮不住优点”,偏重于优点;后者比喻有优点也有 缺点,优缺点没有主次之分。这两个成语不能通用。 [销声匿迹 偃旗息鼓] 前者多形容不公开露面,或故 意隐藏自己的踪迹;后者多用于中止正在进行的事情。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斑驳陆离 光怪陆离] 适用对象有区别。前者只指具体 东西的色彩;后者除形容色彩外,还可以用于形容形状怪异以 及社会现象。 [触目皆是 比比皆是] 前者着眼于视觉,满眼都是;后 者着眼于空间,到处都是。 [置若罔闻 置之度外] 前者指对批评、劝告、请求、抗 议等不予理睬;后者指把生死、荣辱、安危、苦乐等放在个人 考虑之外。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一挥而就 一气呵成] 前者形容书法、绘画或写作熟练 敏捷;后者形容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还可以用来比喻做事时 不间断、不松懈。 [闻风而逃 闻风丧胆] 都含有“听到一点风声就害怕” 的意思。“而逃”偏重在吓得连忙逃跑;“丧胆”重在吓破了 胆,丧失了勇气。 [恰到好处 恰如其分] 都表示做事、说话达到适当的程 度,常可通用。前者偏重恰巧达到最好的地步;后者偏重说话 办事十分恰当合适,正合分寸。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目不暇接 应接不暇] “目不暇接”形容吸引人的东西 很多,看不过来;“应接不暇”原指景物很多,顾不上观赏, 后形容太繁忙,应付不过来。都形容东西很多,看不过来,但 “应接不暇”有被动接受、应付的意思,“目不暇接”则是主 动地去看,只是忙不过来。 [美不胜收 琳琅满目] 都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前者偏 重在来不及看,来不及一一欣赏;后者偏重在满眼都是。再就 是前者强调的是“美”多,后者强调的是珍贵的东西多(多指 精美物品很多)。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爱财如命 一毛不拔] 都形容极其吝啬。前者偏重于性 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 一些。 [爱憎分明 泾渭分明] 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前者 专指思 想感情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界限清楚,是非分明。 [按部就班 循序渐进] 都有“遵循一定的次序”的意思。 前者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进行;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暗箭伤人 含沙射影] 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 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 比“含沙射影”重;后者的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 的意思。 [八面玲珑 面面俱到] 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周到”的 意思,有时可通用。前者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后 者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百依百顺 唯命是从] 都有“对方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 思。前者含有由于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既可用于亲密的人际关系, 如妻子对丈夫,也可用于带有一定强制性的非亲密的人际关系,如 奴仆对主子;后者强调绝对服从对方的命令,只用于强制性的下对 上的人际关系方面,其语义程度较重,语义范围不如“百依百顺” 宽,含有贬义。 [半途而废 浅尝辄止] 都有“中途停止”之意。前者偏重在 “半”,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偏重在“浅”,不深入。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都有“因循守旧”的 意思。“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革新,不肯接受新事物;“故 步自封”偏重在停顿,不肯上进,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 重在按规矩办事。 [别具一格 别开生面] 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 印象、新的感觉”的意思。前者偏重在“格”,表示风格、样 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 面”,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不闻不问 漠不关心] 都有“冷漠,不关心”之意。前 者重在行动;后者重在态度。 [陈词滥调 老生常谈] 都指讲听厌的话。前者谈的内容 既陈旧,又不切合实际(滥:不切实际),含贬义;后者谈的虽 是老话,但不一定没有现实意义,属中性词。 [唇齿相依 唇亡齿寒] 都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前 者强调相互依存;后者强调利害与共,一方遭难,另一方也 跟着遭难。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大庭广众 众目睽睽] 都可以表示有许多人的场合。前 者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后者指很多人注目的场合(睽 睽:睁大眼睛注视的样子)。 [改过自新 痛改前非] 都有“改正错误”的意思。前者 偏重未来,强调重新做人;后者偏重过去,强调改正错误的程 度。 [苟且偷安 得过且过] 都形容只图眼前,不顾将来。前 者偏重贪图眼前安逸(苟且:敷衍马虎,得过且过;偷安:只 求眼下过得去);后者偏重胸无大志,工作马虎,不负责任。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截然不同 天壤之别] 前者形容两者界限分明,后者形 容两者差别非常之大。 [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活灵活现”形容描 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不存在的东西好像真的存在一 样。“栩栩如生”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 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形容刻画或描 摹得非常逼真,好像真的一样。 [等量齐观 一视同仁] 前者意为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 看待,这是一种错误的态度;后者意为对不应视作有差别的人 和事不分厚薄,同等看待,这是一种正确的态度。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司空见惯 习以为常] 前者表示对某种稀奇的事物因经 常看到而感到不足为奇;后者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 经常看到,就成了常规或习惯,觉得很平常了。前者强调因经 常见而感到不稀奇,后者常用于强调因经常做而形成了习惯。 两者在对某种现象或事情感到平常这点上有相通之处,但“司 空见惯”涉及的对象多为确实稀奇的现象或事物,“习以为常” 多为生活中不应出现的现象或事物。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如虎添翼] “锦上添花”意为好 上加好;“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常言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如虎添翼”比喻强者得 到了有力的帮助而更加强大。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分崩离析 土崩瓦解] 前者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不可收拾;后者比喻完全崩溃,不可收拾,好像土的崩塌、瓦 的分解一样。 [源源不断 络绎不绝] 前者形容物资供应连续不断;后 者形容来往的人或车马连续不断。 [相得益彰 相映成趣] 前者意为两者相互配合协助,双 方的优点和长处就更能显现出来;后者意为互相对照映衬着就 显得更有趣味。前者强调相互作用后两者都更好,后者强调相 互作用后的整体效果。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漠不关心 漫不经心] 前者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 心;后者指精力不集中,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前者强调态 度冷漠、不关心;后者强调精力分散、不用心。 [鱼目混珠 鱼龙混杂] 前者指鱼眼睛掺杂在珍珠里面, 比喻以假乱真;后者比喻坏人好人混杂在一起,成分复杂。 [息息相关 休戚相关] 前者意为呼吸时进出的气息相互 关联,形容关系或联系非常密切;后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 关。前者涉及的双方不存在利益上的关系,但存在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关系;后者涉及的双方都有各自的利害福祸,存在 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一蹴而就 一举成功] 前者本意为踏一步就成功,形容 轻而易举;后者意为一次就成功,形容事情进展顺利。 [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前者意为不认为对,不赞同;后 者意为不需介意,表示轻视,不放在心上。 [不知所云 不知所以] 前者形容说话颠三倒四、语言混 乱,令人莫名其妙;后者意为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前者指说 话人说不清楚;后者(如用于听话)指听话人自己听不清楚。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不由自主 情不自禁] 前者意为由不得自己做主,指 自己无法控制住自己;后者指感情自然流露而无法控制自己。 [刻不容缓 迫不及待] 这两个成语都形容“紧迫”。 “刻不容缓”重在不许拖延,多指情势紧迫;“迫不及待” 重在不及等待,指心情迫切。 [寥寥可数 屈指可数] 这两个成语都形容数目很少。 “寥寥可数”多形容某一方的“人”少,或者某种可数的 “物”少,但不能形容具体的“日子”少;“屈指可数”可 以形容具体的“人”“物”少,也可形容具体的“日子”少。 值得注意的是,握在手里的或出现在眼前的“物”形容其量 少,一般用“寥寥可数”,或用“寥寥无几”,不用“屈指 可数”。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流言蜚语 无稽之谈] 二者都指毫无根据的话。“流 言蜚语”多指险恶的、诬蔑的、挑拨性的、无中生有的话, 常跟“制造”“散布”等动词搭配,“流言蜚语”者往往出 自险恶用心,躲在背后,不出头露面。“无稽之谈”多指荒 唐的、怪诞的、无可查考的、经不起检验的话,它往往出自 迷信、愚昧无知或别有用心,发表者有时可以露面。 [无微不至 无所不至] 都含有“没有一处不到”的意 思。前者形容处事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含褒义;后者 多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含贬义。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望尘莫及 鞭长莫及] “望尘莫及”本指望见前面人 马扬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后多用来比喻远远落在后面,相 差甚远。“鞭长莫及”原意是鞭子虽长,不能打在马腹上, 比喻力量达不到。前者意为“有差距,赶不上”;后者意为 “能力有限,管不着”。 附录六┃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资料: 4439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