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3标点符号的使用完美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考语文总复习3标点符号的使用完美版

ID:778309

大小:663.85 KB

页数:42页

时间:2021-11-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3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 真 题 例 析 真 题 例 析 方 法 总 结 方 法 总 结   中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主要涉及标点的用法和 作用。考查范围重在常见的、常用的几个标点符号, 如问号、句号、逗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等。中 考考查标点符号,最常见的题型是辨析型选择题,部 分省市也考到了修改题。 2015年语文中考对标点的考查仍会延续以往的题 型,部分省市会把对标点的考查融入到病句修改、语 段综合阅读中。淮安市中考对这一考点是“说而不 考”,但我们要大概复习一下,因为它直接影响考生 作文的书面表达。 第3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 1. [2014·黄冈]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 是(  ) 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 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在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 起搏击的勇士? C.“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 情与爱心。” D. 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骚》”。 真 题 例 析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A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3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 如何审 题 审题 要点 本题是标点符号辨析型的选择题,要求辨析标点符号使 用出现错误的,然后选择出正确的选项。 分析 思路 标点符号的使用,要掌握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某 某说”在前面的时候,“某某说”后用冒号;“某某说” 在中间的时候,“某某说”后用逗号;“某某说”在后 面的时候,“某某说”后用句号。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 来判断标点使用是否正确。 如何答 题 答题 依据 B项是选择问句,句中的第一个问号应为逗号;C项中的 “他说道”后面应该是逗号;D项中的“史记”应用书名 号。 正确 答案 A [思路分析] 2. [2014·资阳] 阅读下面的文字,改正其中的错误。 ①“我成功了,”我喊了出来。“朋友们!”②为了这 一刻,我顶着骄阳,踏着严霜,道路在脚下延伸;为了这一 刻,我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挺起胸,成功在奋斗中缩短。 ③而现在,我将登上领奖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④这一次 我终于握住了“成功”的手,虽然只得了一枚银牌,却是我 血汗的结晶,是对我苦练的肯定。⑤我要将这一刻与我的朋 友分享,是他们在我失意时为我鼓劲。⑥我要向教练保证, 下一目标是以夺取金牌为目的! (1)第①句的标点_________应改为______。 (2)第②句的________一词应该改为_______。 (3)第⑥句应删去__________________ 。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 第3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 , 缩短 实现 “以”和“为目的”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3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 如何 审题 审题 要点 本题是标点符号改错类的题型,要求准 确找出使用错误的标点符号,然后进行 改正。 分析 思路 首先要掌握标点符号使用的基本规律, 然后读懂句意,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判定 标点符号的使用。 如何 答题 答题 依据 第①句的一句话没有说完,因此不能用 句号。 正确 答案 (1)。 , (2)缩短 实现(或“获 得”“获取”“夺得”等能与“成功” 搭配的动词) (3)“以”和“为目的” [思路分析] 口诀:“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并列谓和并列补, 中间不要去打顿。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概数约 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 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 号,只用逗号。 例:(1)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2)你要不断进步,识字, 生产。   一、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 方 法 总 结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常见标点使用技巧 第3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例: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 熟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 不能再用顿号。 例: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 很大发展。(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 不用顿号) 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例:这个小姑娘大约十五六岁。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 例: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 一门外语。 第3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 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例: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关系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一般不用顿号。 例:(1)近期我观看了许多精彩的电影,如《英雄》《无间 道》《美丽人生》等。 (2)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 的口号。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3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 7.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 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例: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 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口诀:“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 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例:(1)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 记事。 (2)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建筑的美 感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 (3)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3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 1.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部 分(通常是主语或宾语),句末不用问号。 例:(1)她什么时候走,坐哪趟车,我都打听清楚了。 (2)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二、问号的使用 口诀:“第一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第二注意 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 问。第四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3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 2.选择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 一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 例:你是坐飞机来呢,还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轮船来呢? 请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要区别于:告诉我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飞机来。 3.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 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例: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解决呢?该怎么解决呢?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3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   4.倒装句中,问号放在句末。 例:(1)“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们?”厂长问。 (2)怎么啦,你? 注意:倒装句中,感叹号具有相同的情况。例:你放 着罢,祥林嫂!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3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   1.引文独自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且引号前用冒号。 例: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 知处。” 2.引文不完整,或引文虽然完整,但只作为整句话的一 部分,句末点号放在后引号的外面,且前面不用冒号。 例: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 字见色”。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三、引号的使用 口诀:“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 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第3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 3.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 一层用单引号;如果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则又用双引号, 以此类推。 例:他走上前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字 是什么意思?” 4.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是直接引述,不用引号。 例:她跑过来告诉我说,会议改在了下午四点钟召开。 5.一般的专有名词不用引号,但含有概括性、有特定含 义的名词要加上引号。 例:三峡工程、京广铁路、“三个代表”、“一国两制”、 “四化”建设。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3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 1.书名、篇名(文章、规章制度等)、报刊名、文件名、 戏曲名、歌曲、电影剧作、绘画作品等用书名号。 2.报刊栏目、主题等不能滥用书名号。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四、书名号的使用 第3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   1.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连用。 省略号的作用有:①表文中省略的部分;②表话语的断断续续; ③表话未说完。 例:(1)周团长留下……这点儿炒面,他就……爬进了水塘 里…… (2)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 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 切换性能。(要删去省略号) 2.一般情况下,句末的省略号后的标点符号省略。 例: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 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逗号应 省略) 五、省略号的使用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3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 口诀:“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在全句末尾。 例: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六、感叹号的使用 第3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 口诀:“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例:(1)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 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 (2)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七、冒号 第3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 口诀:“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1.句内括号:只注释和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叫句 内括号。 例:(1)猴子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 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下来。 注意:句内括号内的文字末尾不能用句号,但可用问号 或叹号。 (2)她先是寄希望于刘女士的丈夫(那个美男子!),后又 寄希望于Q男士。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八、括号的使用 第3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 2.句外括号:补充和注释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它放 在正文的句末点号之后。 例:他培育了许多香花,培育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 (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只没有妈妈的小虎,每天用 牛奶喂它。)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3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除结合上面提到的技巧以外,还 要注意以下窍门: 1.弄清功用。必须切实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功用, 特别是对于易混的标点,更要弄清楚相互之间的区别。 2.分析结构。不能让标点影响句子结构层次的完整 性,或因层次不清而影响句意的表达。如单句内部结构之 间不能用句号、问号等句末点号。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3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 名师支招 标点甄别新窍门 3.揣摩语气。句末标点一方面表示停顿,另一方面 也是一定语气的书面形式。因此,根据句子的语气可以确 定出句末点号。 4.留意套用。所谓“套用”是指在标点使用时,有 不少情况是点号和标号连在一起使用,在使用时应当注意 分析二者的位置关系。最常见的有:引号与句末点号的套 用,括号与点号的套用。 5.记忆口诀。编成口诀,以便记忆、运用。比如问 号可编成四句口诀:选择问,全局末尾才用问;倒装问, 全句末尾才用问;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无疑问,陈 述语气不用问。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3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 附录七 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附录七┃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例1 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我们应该考虑怎 样才能让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讨论,怎样才能使学 习成果的交流展示更有效?   一、非疑问句用问号 解 析 有些句子虽然有疑问词“谁”“什么”“怎样” 等,但不一定用问号。“怎样才能让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 参与讨论,怎样才能使学习成果的交流展示更有效”只是动 词谓语“考虑”的宾语,不是独立成句的,虽然有疑问代词 “怎样”,形似疑问,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而是陈述 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应该用句号。 附录七┃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例2 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 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伟大的社会改 革之中呢?   二、反问句句中用问号 解 析  反问句的问号应放在句子末尾,一个反问句 只能用一个问号,句子中间的停顿不得用问号。本句中 间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附录七┃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例3 是参加校合唱团呢?还是参加校舞蹈队呢?我实 在拿不定主意。   三、选择问句之间用问号 解 析  这是一个选择问句。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 能用问号,应该用逗号。应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附录七┃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例4 “这是怎么啦?同学们。”张老师一进门就问。   四、倒装句中问号前置 解 析  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同学们, 这是怎么啦?”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 准确地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应将本句的问号改为 逗号,句号改为问号。 附录七┃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例5 游客走进“神奇遂宁”,亲身体验“拜慈善观音, 漂中国死海,赏国宝宋瓷,游观音圣湖”之旅。   五、并列短语用逗号 解 析  引号中的词语是四个并列的短语,是动词谓 语“体验”的宾语中心语,它们之间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附录七┃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例6 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 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和果实,却可以食用。   六、分句之间用逗号 解 析  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花种得好…… 可以欣赏”和“菜种得好……却可以食用”是两个并列 关系的分句,根据分号的用法(分号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 句之间的停顿)可以知道,“可以欣赏”和“菜种得好” 之间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附录七┃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例7 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 屈原而设立的。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也因为端午,人 们记住了屈原。   七、分句之间用句号 解 析  “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和“也因为端 午,人们记住了屈原”是一个复句中表示并列关系的分 句,都是用来说明“端午节”设立原因的,因此中间的 句号应为分号。 附录七┃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例8 这条高速公路开通以后,我坐车回家只需三、四个 小时。   八、概数之间用顿号 解 析  “三四”是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的数 目,中间不能用顿号。如果用了顿号,就成了“三”和 “四”并列了,这显然不符合原意,应将“三”和“四” 之间的顿号去掉。 附录七┃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例9 贵州的黄果树、龙宫、重庆的武隆、四川的乐山 均是旅游胜地。   九、并列短语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解 析 “贵州的黄果树、龙宫” 是一层次,它和 “重庆的武隆” “四川的乐山”组成并列短语,又是一 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因此, “龙宫”和“武隆”之后都应改为逗号。 附录七┃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例10 粗看画竹,好像只是墨笔的乱撇,其实竹叶的方 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都要讲究。   十、连词前面用顿号 解 析  根据标点符号的用法,在表示并列关系的连 词(“或”“和”“与”“以及”)前面,均不能用顿号。 “以及”是一个连词,它前面的顿号或者删去,或者改 为逗号。 附录七┃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例11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 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 绿色未来。”   十一、后引号与点号误置 解 析  句末点号究竟是放在引号内还是引号外,关 键要看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还是从属于引用者的。 如果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内; 如果引用部分是从属于引用者的,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 外。本句中的“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只是 句中的一部分,不是独立成句的,句末点号应放到引号 外,以表示全句陈述完毕后的停顿。 附录七┃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例12 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镜片(如玻璃、水晶), 根据镜面中央和边缘的厚薄不同,一般分为凸透镜和凹透 镜。   十二、括号位置失当 解 析  解释句中词语的括号叫句内括号,句内括号 要紧贴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号叫句 外括号,句外括号要放在句末标点之后。本句中的括号 属于句内括号,应放在被注释的词语“透明物质”之后。 附录七┃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例13 中秋节的月饼种类很多,有枣泥的、五仁的、豆 沙的、椰蓉的……等。   十三、省略号与“等”叠用 解 析  本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等”常 用来表示列举的省略,这里的省略号和“等”属于叠用, 意思是重复的,不能同时使用,二者应该删去其一。 附录七┃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例14 《红色歌曲,唱响津城》活动,表达了天津人 民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幸福生活的 赞美……   十四、不是书名误用书名号 解 析  书名号用来标明书名、报刊名、篇章名、影 剧名、歌曲名、图画名和法规文件等题名,本句中的 “红色歌曲,唱响津城”是一项活动的名称,而不是书 名,书名号应改为双引号。 附录七┃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例15 贾平凹历时4 年创作的小说“古炉”出版发行, 该作品延续了其乡土文学的创作风格。   十五、书名号误用引号 解 析  “古炉”是贾平凹小说的名称,应该用书名 号。可将引号改为书名号。 附录七┃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资料: 4439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