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海精品】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5.守株待兔 第2课时 PPT【优质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班海精品】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5.守株待兔 第2课时 PPT【优质课件】

ID:778742

大小:2 B

页数:24页

时间:2021-11-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5.守株待兔第二课时 目录课文品读课文赏析课文拓展 班海朗读扫码免费获取课文范读音频一键发布本篇课文朗读任务(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使用答疑客服为什么他们都在用班海朗读?中小学课本同步课文专业范读及解析丰富的古诗词、国学、课外朗读素材一键布置朗读任务,告别微信群刷屏,后台数据统计一目了然老师可创建多个班级,随时切换方便管理让学生养成朗读好习惯,提高语文素养,读出自信,读出未来!语文老师都在免费用的朗读任务布置&统计微信小程序 壹课文品读 课文回顾朗读课文,明白寓言告诉的道理: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不会有好结果的。 课文理解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耕者:耕,耕田种地意思:者是“……的人”意思。耕者指农民。得:得到触:碰到折:折断复:再为:被身:自己几个“而”的意思:(1)折颈而死——撞断脖子死了,表承接关系(兔子脖子撞断了,就死了)。(2)因释其耒而守株——于是放下农具守着这根木桩,表示承接关系(放下农具就去守着木桩)。(3)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身成了宋国人的笑柄(他把偶然发生的事情当作必然,想不劳而获,可是只是被人笑话)。 课文理解定义:就是按照文言文原文,借助注释,通过看图、联系上下文猜测意思等方法,逐字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也叫做翻译。翻译主要有七个策略:(保)留、(改)换、增(字)、拣(选)、调(整)、补(缺)、删(除)。运用:试着借助注释用这七个策略翻译本篇课文。参考答案:宋(国)有(个)耕(田)[的人]。(他的)田中有(一个)树桩,(有一只)兔(子)跑(过)[撞到](这)一个(树桩),折(断了)颈而死(去),(该耕田的人)于是[放下][他的][农具]而守(住)(这个)树桩,希望[再]得(到)兔(子),(但)兔(子)不可(以)[再]得(到),而[他][被]宋国(人)(嘲)笑。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 课文理解文言文跟现代文章表达上有很多不同,要想学好文言文,首先要学习将课文读通读顺。概念:读通顺课文的要求是字音准确、停顿恰当。方法:1.借助课文注音、查字典,读准每个字的发音;2.借助注释和猜测,读懂每句话的意思;3.听录音或者老师示范朗读,关注停顿;4.反复朗读,将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读出文言文的节奏感。运用:试着按照这些方法将课文读通顺。参考课文朗读停顿;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读通读顺文言文 贰课文赏析 核心问题这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兔子自己撞死在树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放下农具守候树桩等待兔子再次折颈而死,最后落得个一无所获。告诉人们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这首寓言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延伸问题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那个农民便放下他的犁耙,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野兔没有再获得,而他自己也成了宋国人的笑柄。 延伸问题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讽刺了那些把偶然的事情看成是必然的事情、心存侥幸心理、想不劳而获的愚蠢的人。 课文结构守株待兔妄想不劳而获没有好结果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起因)因释起耒而守株(经过)身为宋国笑(结果)寓言:小故事—————————道理 课文主旨这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丢下锄头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不要不劳而获,不要心存侥幸,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们掌握了学习寓言的方法。 叁课文拓展 推荐阅读滥竽充数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三百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三百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pǐ)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三百人的吹竽队中。 推荐阅读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三百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mí)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推荐阅读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他认为三百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好听。于是齐湣王颁布了一道命令,要这三百个人好好练习,他将让他们一个个地吹竽给他听。乐师们接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推荐阅读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你觉得南郭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推荐阅读画蛇添足楚有祠(cí)者,赐其舍人卮(zhī)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推荐阅读注释:1.祠: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2.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3.卮: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4.相谓:互相商议。5.画地:在地面上画。6.引:拿,举。7.固:本来,原来。8.子:您;你。9.安能:怎么能;哪能。10.为:给;替。11.遂:于是;就。12.为:给。足:画脚。者:……的人。14.终:最终、最后。15.亡:丢失,失去。 推荐阅读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1.借助注释说说这则寓言的意思。2.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厚积薄发【龙】中国原始社会形成的图腾崇拜标志,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后成为皇权的象征。龙分很多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的叫虬龙、无角的叫螭(chī)龙。【十八般武艺】指十八种兵器,一般是指弓、弩、枪、棍、刀、剑、矛、盾、斧、钺(yuè)、戟(jǐ)、殳(shū)、鞭、锏、锤、叉、钯(pá)、戈。 同学们,下节课见!

资料: 1536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