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女娲造人第1课时
01.课前导入02.字词学习03.课文浅析目录
班海朗读扫码免费获取课文范读音频一键发布本篇课文朗读任务(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使用答疑客服为什么他们都在用班海朗读?中小学课本同步课文专业范读及解析丰富的古诗词、国学、课外朗读素材一键布置朗读任务,告别微信群刷屏,后台数据统计一目了然老师可创建多个班级,随时切换方便管理让学生养成朗读好习惯,提高语文素养,读出自信,读出未来!感谢您下载使用【班海】精品教学资源,本篇课文配套专业范读音频请微信扫描下方小程序码免费获取。班海,语文老师都在免费用的朗读任务布置&统计微信小程序
01.课前导入
趣味引入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在这天地里有一块古代文学的瑰宝,它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一个产物——神话。大家喜欢看神话吗?……那我们现在去浏览一下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几个动画片断。你们能说出哪些神话故事的名称吗?举例:盘古开天、夸父追日、钻木取火、女娲造人……说起女娲,同学们,可能并不陌生,今天我们学习这篇神话《女娲造人》。
作者简介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中国神话传说》等。
写作背景课文是根据《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使得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充满了生活气息,焕发出了迷人的光彩。
文体知识神话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人们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知识链接古籍中有关女娲的记载(1)《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王逸注:“女娲人头蛇身。”(2)《说文解字》:“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3)《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腹化为此神。”
知识链接(4)《淮南子·说林训》:“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5)《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02.字词学习
字词理解1.揉():用手反复推压搓弄东西,使变软或成球形。2.荒凉():人烟少;冷清。3.寂寞():清静;寂静。4.莽莽():形容草木茂盛。5.蓬勃():繁荣;旺盛。róu字形易错字音易错huāngliángjìmòmǎngmǎngpéngbó
字词理解6.澄澈():清澈透明。7.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8.非凡():超过一般;不寻常。9.气概():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表现的态度、举动或气势(专指正直、豪迈的)。10.灵敏():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应。chéngchèchānhuofēifánqìgàilíngmǐn
字词理解11.泥潭():泥坑。12.绵延():延续不断。13.神通广大():形容办法多,本领极大。14.灵机一动():形容一下子想出了办法。15.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nítánmiányánshéntōngguǎngdàlíngjīyídòngméikāiyǎnxiào
生难字词莽莽榛榛():莽莽和榛榛两个词均用来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mǎngmǎngzhēnzhēn
多音字()开辟()复辟pìbì辟()假装()假日jiǎjià假()省心()反省shěnɡxǐnɡ省
形近字藤()枯藤腾()腾空ténɡténɡ掺()掺和渗()渗透chānshèn概()气概溉()灌溉ɡàiɡài··口诀法气概撼大树(木),灌溉要用水(氵)。··偏旁辨字法“扌”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氵”表示与水有关。形声字,从“艹”,指木本蔓生植物的枝茎。形声字,从“马”,本指马奔腾,后引申出奔跑、跳跃等义,又引申出乘、驾等义;又引申出超越、凌驾等义。
近义词词灵敏灵活同两者都是形容词,都表示“敏捷、不呆板”,都可用来形容头脑、动作等。异侧重于敏捷、迅速。侧重于随机应变。例①这台仪器反应灵敏,能很好地监测患者的病情。②我们要懂得灵活处理问题。
03.课文浅析
文章脉络第一部分(1—4):女娲决定在天地间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世间荒凉→女娲出现→决定造人第二部分(5—16):女娲造人的过程、方法。抟黄泥造人挥洒泥浆造人女娲造人第三部分(17、18):女娲想出使人类繁衍生息的办法:男女配合。男女配合→繁衍生息→世代绵延
课文结构女娲造人造人原因造人方法繁衍生息荒凉寂寞添点生气揉泥成团挥藤洒泥男女配合智慧勤劳伟大
课文主旨本文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表现了女娲的智慧、勤劳和伟大。也写出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探索,以及在当时的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读完课文,大家想想主要讲的是什么呢?
同学们,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