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 【知识精讲】7.文言文(2)文言虚词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九年级 【知识精讲】7.文言文(2)文言虚词

ID:780303

大小:2 B

页数:31页

时间:2021-12-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知识精讲】文言虚词初三语文 目录DIRECTORY二文言虚词“之”“于”三文言虚词“以”“其”一文言虚词“乎”“而” 班海朗读扫码免费获取朗读资源和音频一键发布课内外朗读任务添加答疑客服为什么他们都在用班海朗读?中小学课本同步课文专业范读及解析丰富的古诗词、国学、课外朗读素材一键布置朗读任务,告别微信群刷屏,后台数据统计一目了然老师可创建多个班级,随时切换方便管理让学生养成朗读好习惯,提高语文素养,读出自信,读出未来!感谢您下载使用【班海】精品教学资源!统编版最新课文朗读、诗词朗诵、国学诵读、经典美文等4000+朗读语料和专业范读音频尽在【班海】朗读小程序。班海,语文老师都在免费用的朗读任务布置&统计微信小程序。 一、乎⑴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⑵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一文言虚词“乎”“而” ⑶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⑷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唉”。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一文言虚词“乎”“而” ⑸同“于”。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一文言虚词“乎”“而” 二、而⑴表并列“和、又”。例: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⑵表承接“就、然后”或不译。例: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一文言虚词“乎”“而” ⑶表修饰,可译为“地”或不译。例: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⑷表转折“但是、却、然而”。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一文言虚词“乎”“而” ⑸表因果“因而”。例: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⑹表递进“并且”。例: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一文言虚词“乎”“而” 三、之(一)作代词:1.可以代人、代事、代物。2.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译为“这”“这样的”。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二文言虚词“之”“于” (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二文言虚词“之”“于”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公将鼓之。《曹刿论战》二文言虚词“之”“于”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何陋之有?《陋室铭》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二文言虚词“之”“于”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二文言虚词“之”“于” 四、于1、介绍行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给,对”。如:告之于帝。《愚公移山》二文言虚词“之”“于” 2、介绍与动作发生相关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二文言虚词“之”“于” 3、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可译为“与,跟,同”。如: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二文言虚词“于”“以”“其” 4、引进动作行为到达的处所,可译为“到”。如: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5、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如: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二文言虚词“之”“于” 五、以(一)动词:可译为“以为,认为”。如: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二)介词(1)表示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如:何以战?《曹刿论战》三文言虚词“以”“其” (2)表示工具、方式、方法,可译为“用、拿”。如: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3)介绍行为动作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三文言虚词“以”“其” (4)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起点、时间,可译为“从”“由”。如: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5)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可译为“根据、按照”。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三文言虚词“以”“其” (二)连词(1)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三文言虚词“以”“其” (2)表结果,可译为“以致”。如: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3)表修饰,可译为“而”,或不译。如: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三文言虚词“以”“其” (三)副词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三文言虚词“以”“其” 六、其(一)代词。1、译为“她、他、它、她的、他的、它的”。如: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三文言虚词“以”“其” 2、指示代词。译为“那、那样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3、指示代词,如果“其”后面跟的是数词,那么“其”就译为“其中的”,作定语。如: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三文言虚词“以”“其” (二)副词1、表示推测,估计。如:其真不知马也。《马说》三文言虚词“以”“其” 2、语气助词。如: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3、表示反问、反诘。如:其真无马邪?《马说》三文言虚词“以”“其” 【小题2】下列四项中,标红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何以战/不以物喜,不以已悲B.小大之狱/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C.战于长勺/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答案:B

资料: 1536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