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学了》教学设计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我上学了》教学设计1

ID:784091

大小:17.7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我上学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了解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包括同学、老师环境、课程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2.认识中学的学习环境,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3.提高生活适应能力。教学重难点:1.了解自己所在学校的情况,认识中学的学习环境的变化。2.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教学过程:活动一:校园情况知多少(1)设计目的: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对学校的观察活动,掌握观察事物的一般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同时了解学校的概况、学习环境和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和积极进取性。另一方面,将中学和小学的课程、上课时间、学习特点、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对比,找出差异,以便更快地适应中学的环境和学习方式。在比较中要让学生明确中学学习的内容更广泛了,难度加大了,学习的方式方法等也和小学有很大差异,要做好适应这些变化的心理准备。(2)准备工作:因为这是本册教材的第一课,学生又是七年级新生,所以教师可事先为学生提供介绍学校情况的资料,学生在观察学校和阅读资料后完成此题。可相应作以下准备:①准备本校的校史、校貌、校风等资料,并编成若干竞猜题。②了解学生入学后的思想动态。③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写好“我爱学校,爱我学校”的赞美诗词。 ④中小学的学习特点和规章制度的比较可让学生课前准备。(3)过程指导:第一步:“新学校知多少”竞猜活动。竞猜活动的规则:(1)答题由本小组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答完后可以补充或纠正。(2)抢答题由老师请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答完后可以补充或纠正。(3)对认真回答竞猜题的同学,大家要给予掌声鼓励。竞猜题目:(可根据各地学校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必答题:①我校建于哪一年?首任校长是谁?②我校有哪些光荣传统?我校校友中有哪些杰出人才?③我校的校风是什么?你对我校老师和同学有何印象?④我校的办学特色是什么?我校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是哪几位?⑤我校的环境有什么特点?有哪些新的教学设施?⑥我校有哪些主要建筑?有多少教室、实验室和办公室?⑦我校的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分别在哪一幢楼、哪一层?⑧我校的心理咨询室、卫生室、图书馆分别在哪一幢楼、哪一层?第二步: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在各小组间巡回,给予引导和鼓励同学发言。第三步:开展竞猜活动,教师主持小组之间的竞猜活动,鼓励同学提问和回答;教师选择问题向同学提问,并引导和补充同学的回答。第四步:教师小结。第五步:组织学生围绕“中学与小学的差异”分小组讨论。第六步:指导学生着重从“开设的课程、上课时间、学习特点” 等方面探讨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第七步:教师总结。(4)评价指导:可单独评价,也可采取项目评价,以每一小组答案的正确性、完整性作为评价标准,最后的补充填空可以采取自由抢答的方式。教师应对同学们在竞猜活动中的积极性给手充分肯定和赞赏;肯定同学们在竞猜活动中流露出的喜欢自己学校的心情,并举例说明;指出可能有的同学对目前所在的学校并不满意,或并不喜欢学校的同学,这也是很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同时应引导这部分学生从积极、乐观的角度思考问题,发掘学校的优势所在。通过分组讨论活动考查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归纳能力,作为评价标准。活动二:出谋划策——陈杰与李辉的不同境遇(1)设计目的:以个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对中学生活的不适应,心理会产生很多消极影响,并通过出主意的方式提供指导性建议,帮助学生自我调试,摆脱不良心理,以积极向上的面貌迎接崭新的中学生活。(2)准备工作:活动中侧重引导学生对不适应心理成因的分析,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身边类似的例子。(3)过程指导:第一步:可采取角色扮演或以录音、动画等形式呈现材料。第二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帮助李辉。第三步:各小组把意见与建议在全班共同分享。第四步:教师小结。(4)评价指导:指导学生适应中学新生活,可参考以下分析: 中学生活与小学有较大变化,新的环境和学校管理教学方面的特点,要求我们有哪些提高?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要有独立性、自觉性,加强自我管理。要尽快适应中学生活,请你具体地谈谈该怎样做。各学科特点不同可请教各科老师和学习好的同学。培养对学科学习的兴趣。不依赖老师、家长的监督。不能只学班主任的课,而忽视其他科目。明辨是非,自觉遵守纪律,约束自己,妥善安排时间,劳逸结合。4.实践与评价指南(1)设计目的:通过组织学生为自己尽快适应中学生活制定计划,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性思考把“心灵导航”中的知识要点应用在实践之中。(2)准备工作:教师应具备撰写“计划”的理论知识;(3)过程指导:第一步:教师对计划的撰写给予理论或知识性的指导和说明。第二步:引导学生参考“小提示”的内容自行策划。第三步:小组分享,小组长写评语。第四步:教师总结。(4)评价指导:通过学生提出的改变不适应心理的方法,评价考查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学生经过“探究园”的活动和“心灵导航”的理论学习,能否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以实现自我评价。在新学校,面对新环境、新集体、新的学习方式,只有尽快适应,把握新机会,才能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展现一个全新的自我,这也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要做到这些,计划少不了。计划可以按照“心灵导航”的要求,也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要求计划一定要具体、详尽,方法切合自身的实际,目标有层次,内容避免空洞和笼统,并强调落实。时间允许可在课堂上完成计划,也可以课上列提纲,课后补充完善。计划要进行阶段性小结,可采取自我评价和老师同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确定是否达到既定目标。对于好的计划可向全体同学推荐。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