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第一页,共78页。
猜一猜?这个(zhège)字怎么念呢?第二页,共78页。
家第三页,共78页。
我是中国(zhōnɡɡuó)人我们的家叫中国(zhōnɡɡuó)第四页,共78页。
课前小热身:我们中华民族(mínzú)大家庭中有()个民族(mínzú),其中,()族人数最多,其他民族(mínzú)人数较少,被称为()。五十六汉少数民族(shǎoshùmínzú)第五页,共78页。
蒙古族第六页,共78页。
苗族第七页,共78页。
藏族第八页,共78页。
维吾尔族第九页,共78页。
第十页,共78页。
僳僳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山区,多居于(jūyú)半山以上。第十一页,共78页。
哈尼族主要居住(jūzhù)在云南南部。第十二页,共78页。
回族是中国(zhōnɡɡuó)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人口较多,分布在全国几乎三分之二的县。回族衣饰简单。第十三页,共78页。
土家族世居于湘鄂川黔边沿(biānyán)地区。第十四页,共78页。
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的东部和甘肃部分地区(dìqū),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第十五页,共78页。
基诺族聚居(jùjū)于云南的基诺山一带。第十六页,共78页。
塔吉克族大多居住(jūzhù)在帕米尔高原上,以畜牧为主,兼营农业。第十七页,共78页。
塔塔尔族(Tǎtǎěrzú)居住在新疆地区。第十八页,共78页。
壮族生活在中国(zhōnɡɡuó)的西南地区,是传统的农业民族,纺织、印染手工艺历史悠久。第十九页,共78页。
布依族居住(jūzhù)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盘江、红水河流域。第二十页,共78页。
布朗族分布(fēnbù)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第二十一页,共78页。
彝族所处地域幅员辽阔,支系众多(zhòngduō),其穿戴因地而异。彝族人具有尚黑、敬火、尚武的传统文化心态。第二十二页,共78页。
德昂族散居于云南省西南部,其服饰(fúsh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第二十三页,共78页。
怒族主要分布(fēnbù)在云南怒江两岸。第二十四页,共78页。
拉祜族聚居于云南。拉祜族喜欢黑色,服装大都以黑布为底,用彩线和色布缀上各种(ɡèzhǒnɡ)花边图案。第二十五页,共78页。
撒拉族居住在青海(qīnɡhǎi)循化地区。第二十六页,共78页。
普米族居住(jūzhù)于云南西北和四川部分地区。男女均喜戴各种饰物。第二十七页,共78页。
景颇族居住(jūzhù)在云南境内的亚热带山区。第二十八页,共78页。
朝鲜族是明末清初从朝鲜半岛移居(yíjū)东北形成的。其文化与朝鲜半岛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第二十九页,共78页。
柯尔克孜族聚居于新疆西部,是个传统(chuántǒng)的畜牧民族。第三十页,共78页。
毛南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山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nóngyè)民族。毛南族服饰简洁朴素。第三十一页,共78页。
水族主要(zhǔyào)居住在云贵高原的东南部。第三十二页,共78页。
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纵观几千年的历史(lìshǐ),汉族的服装式样主要有上衣下裳和袍服。第三十三页,共78页。
满族服饰高雅华丽,历史上曾对我国的服饰发展有过很大影响。满族服饰的基本式样为袍式、立领(lìlǐnɡ)、窄袖、右开大襟、钉扣袢、两侧开叉。努尔哈赤推行八旗制度以后,满族人均在旗,故满族人所穿的袍服被称为“旗袍”。第三十四页,共78页。
独龙族世代(shìdài)聚居于云南的独龙河两岸。第三十五页,共78页。
珞巴族居住(jūzhù)在西藏东南部。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很少与外部接触,社会处于封闭状态第三十六页,共78页。
瑶族生活在中国(zhōnɡɡuó)的西南地区。瑶族服饰的特点是五彩斑斓、绚丽多姿。第三十七页,共78页。
畲族(Shēzú)散居在我国东南部。畲族(Shēzú)人对蓝、绿色具有特殊的爱好。第三十八页,共78页。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里苍山洱海风景秀丽,民族(mínzú)文化较为发达。那第三十九页,共78页。
纳西族居住(jūzhù)于云南。第四十页,共78页。
维吾尔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世代繁衍在西北部新疆。维吾尔族服装使用的纺织品中最具特色的是“艾得丽丝绸”,这是一种富有浪漫色彩的衣料。维吾尔族男女外出时,尤其在节日、歌舞时必须戴绣花小帽(xiǎomào)。这种小帽(xiǎomào)俗称“朵帕”,不仅是装饰品,还是贵重礼物。第四十一页,共78页。
羌族居住(jūzhù)于岷江上游,务农兼事畜牧。羌族男女皆穿麻布长衫,包头帕,束腰带,裹绑腿。第四十二页,共78页。
苗族生活在中国的西南地区。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mínzú)的首饰中首屈一指,妇女盛装时必佩银饰,昂贵且繁多。第四十三页,共78页。
蒙古族游牧在南起长城、北抵大漠(dàmò)、东达兴安岭、西越贺兰山的广袤大地上,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草原文化,其服饰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蒙古族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第四十四页,共78页。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qīnɡhǎi)、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第四十五页,共78页。
裕固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服饰具有自己(zìjǐ)民族的特色。男女均穿高领、大襟、右衽长袍,着长裤。第四十六页,共78页。
物资源(zīyuán)造就了赫哲人独特的渔猎文化。第四十七页,共78页。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嫩江两岸,在东北诸民族中,是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与外界经济文化接触和交流较多的民族之一。达干尔族的服装式样以袍式为主,为便于骑马(qímǎ),袍前后两面开衩。第四十八页,共78页。
鄂伦春人世世代代(shìshìdàidài)游猎于大小兴安岭的茫茫林海之中,创造了适合森林游猎的狍皮服饰文化。鄂伦春族服装以袍式为主,有皮袍、皮裤、皮坎肩、皮帽、皮手套等。第四十九页,共78页。
鄂温克族世居于额尔古纳河以南的广阔地区,由于各地生存环境的差异,各地鄂温克人有着不同的服饰文化特点。鄂温克人对服饰的制作和穿着比较讲究,无论男女衣服,其衣边、衣领等处都用布或羔皮等镶边(xiānɡbiān)装饰。第五十页,共78页。
锡伯族主要(zhǔyào)分布于新疆和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第五十一页,共78页。
门巴族居住在西藏的门隅地区和墨脱县,由于(yóuyú)山河阻隔,外人难涉,历史上曾将门巴族的居住地称为“隐藏地”,至今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传说。第五十二页,共78页。
阿昌族:阿昌族聚居(jùjū)于云南。第五十三页,共78页。
高山族生活在中国的台湾、福建、湖北等地。高山族服饰色彩(sècǎi)绚丽,华丽精美。第五十四页,共78页。
黎族生活在中国(zhōnɡɡuó)的海南岛。由于地处亚热带和热带,长夏无冬,黎族服装亦无季节之分。第五十五页,共78页。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běibù),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第五十六页,共78页。
五十六个民族的服饰、歌舞(gēwǔ)、图腾东乡族居住于甘肃省临夏东北部。东乡族服饰与当地的汉族和回族相近。第五十七页,共78页。
乌孜别克族散居(sǎnjū)在我人新疆地区第五十八页,共78页。
京族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从事渔业为主。京族的传统(chuántǒng)服饰以衣裤型短装为主,即简洁美观,又适宜涉水乘船的水上第五十九页,共78页。
仡佬族,现有(xiànyǒu)437997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其余少数散居在云南、广西区。...仡佬族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多种水稻,山区旱地多种杂粮,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第六十页,共78页。
仫佬族族生活在中国的西南地区。仫佬族服饰简朴(jiǎnpǔ),尚青色第六十一页,共78页。
佤族(Wǎzú)分布于云南西南边陲。佤族(Wǎzú)人在颈、臂、腰、腿上戴若干竹圈或藤圈第六十二页,共78页。
侗族居住(jūzhù)在湘、黔、桂三省毗临地区。第六十三页,共78页。
我国的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的移民和苏联归国华侨的后裔,其服饰较多地保(dìbǎo)留着俄罗斯人的传统特色。第六十四页,共78页。
保安族居住(jūzhù)在甘肃省内大河家地区。第六十五页,共78页。
傣族多居住在我为云南的亚热带地区,擅长农耕和水稻种植。傣族人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融合了中原和印度及中南半岛(zhōnɡnánbàndǎo)诸国文化。第六十六页,共78页。
僳僳族主要分布(fēnbù)在云南西北部山区,多居于半山以上。第六十七页,共78页。
第六十八页,共78页。
我是小学生第六十九页,共78页。
上学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xuéxí),爱劳动,长大要为祖国立功劳。第七十页,共78页。
太阳(tàiyáng)当空照,花儿对我笑。第七十一页,共78页。
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shūbāo)?”第七十二页,共78页。
我去上学校,天天(tiāntiān)不迟到。第七十三页,共78页。
爱学习,爱劳动,长大(chánɡdà)要为祖国立功劳。第七十四页,共78页。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chídào)。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祖国立功劳。上学(shàngxué)歌第七十五页,共78页。
我爱学语文(yǔwén)第七十六页,共78页。
第七十七页,共78页。
读书的正确(zhèngquè)姿势第七十八页,共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