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水火》的教学设计 象形字的构字方法是描绘物体轮廓突出物体特征作为原始的造字方法象形字对了解和识记现今使用的汉字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教学设计突出以下特点:第一、在趣味故事中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认识象形字;第二、在了解象形字构字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学习兴趣转化为探究动力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从而发现构字规律产生识字兴趣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图片(教师) 3.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导入:汉字家园新来了8个生字宝宝不过它们都藏在画里认真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们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借助富有童趣的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图文结合引导识字 1.学习“日”字 (1)课件演示动画(太阳图形演变成甲骨文“
”)引言:这是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个生字宝宝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如果你叫不出它的名字也可以用小手画一画它的样子(日) (2)教师领读“日”字交流:你对“日”字了解多少呢 预设: 我知道“日”指的是太阳我能给“日”字组词:日光、日子、日月等我会写“日”字的笔顺: 2.学习“月”字 (1)课件演示动画(月亮图形演变成甲骨文“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遮住了月亮的身子变成了“月”的两个横) (2)交流:你认识这个字宝宝你对它有些了解 预设: 我知道“月”就是天上的月亮我能用“月”组词、说句子:月亮——天上的月亮弯弯的像小船三月四日——我的生日是三月四日 3.学习方法小结:刚刚这些字和它们代表的事物的样子很像它们也是象形字我们通过看图观察字的演变学会了汉字这些就是学习象形字的主要方法 设计意图:以“日”“月”为例通过具体生动的动画演示在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对象形字的整体感知初步体验学习象形字的方法为学习其他生字做好铺垫 三、合作学习教师点拨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6张图片找一找藏在图片里的6个字宝宝尝试着叫出它们的名字
2.学生汇报:叫出字宝宝的名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猜出它的名字的 预设: (1)我找到了“山”“山”的字形就像几座山峰连在一起教师相机出示“山”的字理演示动画 (2)我找到了“水”“水”的字形就像流动的水纹教师相机出示“水”的字理演示动画 (3)我找到了“火”古人根据火燃烧时的形状写成了“火”教师相机出示“火”的字理演示动画并讲述燧人取火的故事 (4)我找到了“田”人们就是根据田地的形状写成了这个字教师相机出示“田”的字理演示动画 (5)我找到了“石”图片上画的石头就是“石”古时候的样子教师相机出示“石”的字理演示动画 (6)我找到了“禾”“禾”的字形真像一棵小苗教师相机出示“禾”的字理演示动画并点明:植物秋天丰收了沉甸甸的所以“木”字上面有个“撇”就是“禾” 设计意图:承接上一环节“日”“月”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借助字理图画自主识字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6个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 四、融会贯通反复练习 1.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2.游戏巩固两名同学一组一名同学根据字形或其象形特征进行表演另一名学生猜一猜是个字
3.生字运用在8个生字中选择喜欢的字宝宝为它组词再说一句完整的话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通过反复练读和游戏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生字反复再现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强调书写习惯 2.动画展示“日”“田”“禾”“火”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3.师生交流:在刚才书空的过程中些笔画不认识些笔画写起来有难度 4.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相机介绍笔画“捺”和“点”注意“日”和“田”的第二笔都是横折钩并针对难写笔画进行范写 5.教师完整范写4个生字一边写一边讲解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7.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必须到位本环节采用观察、讲解、示范、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反复书空练习加深学生对汉字笔顺规则的理解最终写好每一个汉字 教学反思
我在这节识字课上精心设计了一些教学环节尝试了自主识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1.利用直观教具帮助识字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我在课前精心地准备了一些直观教具(投影仪、图片、实物)来表现汉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理解化解了教学难度提升了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探究识字方法和规律 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关系始终是牵动教学的纽带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入认识了象形字并且初步体验了象形字的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渐放手还原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探索、学习新知此时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学习的点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