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对韵歌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对韵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熟悉“对、云、雨、风、花、鸟、虫”等7个生字。2.会写生字“山”和基本笔画竖折。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读准“风、虫”的字音。教学重点: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课前预备:学生背诵古诗词。(展示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1.导入读题。刚才听孩子们背诵古诗,声音那么好听,黄老师就沉醉了,我爱你们。我们开头上课吧?上课,孩子们好!请坐!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自然景物有关的《对韵歌》。来,孩子们,请读课题——对韵歌。2.熟悉“对”字。课件出示“又”,再出示“寸”。边演示边说顺口溜:好朋友,手拉手,让我们熟悉了一个新朋友。这个字宝宝念“对”,齐读三遍。出示字卡:对随机贴字卡。22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过渡:音乐课上,黄老师听孩子们唱歌特别好听,其实,韵文读好了,也像你们唱歌一样好听。不信,你听---播放课文音频。1.自由练读。请孩子们自己学着读一遍吧!学生自由读课文。2.检查读文。谁来试着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后,同桌两人听读。3.师生合作读两遍。(老师当大喇叭,孩子们当小喇叭。)三、图文对照,随文识字。1.过渡:孩子们,看!悦耳的读书声把谁吸引来了?(出示:乌云图片)2.出示字卡“云”,指名学生领读。3.再指名读。4.谁来给“云”字找个好朋友?学生组词,随机粘贴字卡。5.你看到的乌云是什么样的?看谁的眼睛最亮,最会观看。出示课件,绽开语言训练。6.小结:黄老师很喜爱你,因为你有一双会观看的慧眼。云是怎么形成的呢?黄老师告知你们:云是水蒸汽在空中遇到冷气形成的。这个小学问,我也是从书上看到的,期望孩子们多多看课外书。看到黑压压的乌云,那就说明天气将要下雨了。7.过渡:学问丰富的孩子们,谁来告知我,这是什么字?熟悉“雨”。(出示雨的演变过程)22
8.引导学生观看甲骨文“雨”。假如回答不上来,引导学生观看甲骨文的点儿像不像小雨点儿。9.小结:这个字,是我们中国古人最早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这个是金文、小篆,最终就演变成了今日的楷书--雨。(出示字卡3---雨。)跟着老师读两遍,开火车读。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10.现在我们知道了,当我们再看到天空中有这样的乌云,我们就可以告知身边的人,天气立刻要下雨了。所以,出示:云对雨11.(出示雪花图片,)乌云跑了,看,谁来了?这是什么样的雪花?(从颜色、外形引导孩子去观看)12.雪花是个顽皮的小精灵,特殊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玩,可是它一个人怎么也飞不起来,需要谁的帮助?13.课件出示风字。(出示:风)。认读生字---风。风是一个后鼻韵母,学生简单读错,重点指导读准字音。师领读三遍。开火车读,通过语境组词,让孩子加深印象。如:今日刮大风了。春天来了,妈妈带我去放风筝,它就是风筝的风。14.只有风的帮助,雪花才能飘舞起来。所以,我们说-----课件出示(雪对风)。开火车读。过渡:孩子们学得专心,听得专心,黄老师真为你们快乐。嘉奖你们观赏几张秀丽的图片。15.(出示----盛开的桃花树)看看这幅图,图中有什么?22
16.出示字卡:花指两名学生读。你都见过哪些花?(樱桃花、梨花等。)这些艳丽的花朵开在哪里啊?你还见过哪些事物像花呢?比如:妈妈带你到海边看到的叫——浪花;元宵节燃放的美丽的叫——礼花;擦燃火柴碰撞出的叫——火花。17.那谁来说:补充(课件出示:花对(树),指名学生读。18.过渡:这时树上来了一位新访客,它就是会唱歌的小鸟(出示鸟的象形字)猜一猜,这个字宝宝念什么?鸟,你怎么知道它念鸟呢?细心的孩子还发觉这个地方像鸟的什么?像比着鸟的样子造成的字就叫象形字。鸟的变形“鸟”中间的一点似乎它的眼睛。以后写它的时候千万不要漏掉了小鸟的眼睛,否则它会难过的,(出示字卡:鸟)指两名孩子读。19.谁知道,小鸟最爱吃什么?20.出示生字卡片虫。学生开火车读。21.那谁来告知大家,鸟对什么呢?课件出示补充(鸟对()虫)小鸟没有了眼睛,连虫子也看不到的。四、课中游玩,编对子歌。过渡:孩子们学得真专心,一定有点累了,我们来做个课中操《拍手歌》放松一下,孩子们请起立,小手伸出来。跟着黄老师的口令来做拍手操。拍拍我的小手,摸摸你的眼睛——1、2、3;拍拍我的小手,摸摸你的耳朵——1、2、3(耳对——眼);拍拍我的小手,摸摸你的鼻子——1、2、3,拍拍我的小手,摸摸你的嘴巴——1、2、3(鼻对——口)拍拍我的小手,跺跺你的小脚——1、2、3(手对——足)。22
随机大屏幕出示:耳对眼,鼻对口,手对足。总结:我们也能编对子,我们也是小小作家了,了不起!掌声送给自己!”请坐下。引导学生读一读自己编的对子。五、学习最终一句,指导朗读。过渡: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来,我们一起观赏桂林的美景吧!出示课件:桂林山水的美景图片。1.你们看到了什么?2.什么样的山?什么的水呢?3.孩子们,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美景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课件出示此词)师领读几遍,学生读几遍。4.出示字卡---山古代的山字可不是这样写的,它也是个象形字,请看我们的祖先是怎么造成这个字的:出示山的演变。好玩吗?每一个字后面都有一个情景的。来,孩子们,我们把山字牢牢地写在田字格里。在没有写之前,我们来温习一下写字小窍门:一看,二写,三对照,四修改。(出示课件)一看:山共几笔?第一笔是——?中间竖最长,第二笔是我们今日新熟悉的笔画----竖折,再观看,竖折的竖最短,第三竖下端略出头。竖与竖之间距离是相等的。先看黄老师在田字格里的书写吧!边写边说顺口溜:中间竖长两边短,竖折写时应连贯。然后再描两个,写一个。过渡:刚才我们观赏了桂林山水的秀丽画面,来,让我们观赏一下我们漯河的河堤美景吧!出示(柳绿桃红)请看图片说一说,这是什么树?5.这是什么花?22
6.像这样,有绿树、红花,我们可以称为:柳绿桃红。师领读几遍。看!课件出示:(山清水秀变成山清对水秀,桃红柳绿变成柳绿对桃红的课件)六、朗读训练,合作对读。1.(出示课文)指名学生读。2.我们来观看韵文,无论单字对还是双字对,他们字数相等,读起来朗朗上口,这就是韵文。我们把对应的事物名称略读重一点儿,“对”字轻读。3.师范读。4.带上节奏读。5.师生接读;6.总结:通过读,我们发觉,对韵歌读起来可以快,可以慢,可以重,也可以轻,这就是读书的抑扬顿挫,这样才能读出书中的味道。7.背诵。七、拓展延伸,推荐读书。总结:孩子们学得真快,真是聪慧的宝宝,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也特别聪慧,他还写了一本书,叫《声律启蒙》,小朋友可以买来读一读。孩子们,今日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出示课件《声律启蒙》封面。一年级上册对韵歌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22
1、学习7个汉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初步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3、把握3个基本笔画,能精确说出名称,练习正确书写。学习在田字格中按笔顺书写“虫、云、山”3个生字。3、学习用平凡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韵文的节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新课1.导入读题。小朋友们,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自然景物有关的《对韵歌》。请读课题——对韵歌。(齐读课题)2.熟悉“对”字。对左边是“又”,右边是“寸”,你们知道它的反义词是什么吗?(指名说),再次认读。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过渡:音乐课上,老师听孩子们唱歌特别好听,其实,韵文读好了,也像你们唱歌一样好听。不信,你听---播放课文音频。1.想自己试试看吗?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书,自己试着读一遍。2.检查读文。谁来试着读给大家听?指名读。3.齐读。三、图文对照,随文识字。1.过渡:孩子们,看!悦耳的读书声把谁吸引来了?(出示:乌云图片)2.出示字卡“云”,指导认读。3.谁来给“云”字找个好朋友?学生组词。22
5.你们知道云是怎么形成的呢?老师告知你们:云是水蒸汽在空中遇到冷气形成的。这个小学问,我也是从书上看到的,期望孩子们多多看课外书。看到黑压压的乌云,那就说明天气将要下雨了。6.出示“雨”的甲骨文,谁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到的?(引导学生观看甲骨文的“雨”像小雨点。)认读“雨”7、说话: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引导学生说“大雨”、“雷雨”、“小雨”……)8、现在我们知道了,当我们再看到天空中有这样的乌云,我们就可以告知身边的人,天气立刻要下雨了。所以,出示:云对雨(指导读句子)9.(出示雪花图片,)乌云跑了,看,谁来了?这是什么样的雪花?(从颜色、外形引导孩子去观看)10.雪花是个顽皮的小精灵,特殊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玩,可是它一个人怎么也飞不起来,需要谁的帮助?11、课件出示风字。(出示:风)。认读生字---风。风是一个后鼻韵母,学生简单读错,重点指导读准字音。12、只有风的帮助,雪花才能飘舞起来。所以,我们说-----课件出示(雪对风)。开火车读。过渡:孩子们学得专心,听得专心,老师真为你们快乐。嘉奖你们观赏几张秀丽的图片。22
13、(出示花的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认读“花”字。你们见过那些花?你们还见过那些像花的东西?(引导学生说烟花、火花……)14、刚刚老师给大家看到的花都是长在哪里的?出示字卡“树”,指导认读。你喜爱树吗?为什么?大树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师:花的秀丽,树的高大,都是大自然中秀丽的风景,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所以我们说——出示“花对树”,指名读,齐读。15、瞧,我们的大树上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出示小鸟图片)你们熟悉鸟字吗?出示字卡,指导认读。比较“鸟”和“乌”:有些小朋友简单把鸟和乌混淆,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引导学生说出“鸟”字里面有一点,像鸟的小眼睛。16、有谁指导小鸟喜爱吃什么?认读“虫”。鸟和虫是一对天敌,所以我们常说“鸟对虫”。指名读句子。四、巩固延伸过渡:刚刚我们学习的对韵都是一个字的对韵,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依据黑板上的字卡齐读课文前两句。)1、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对对子呀?2、出示填空:天对()日对()红对()大对()3、指名对对子。五、学习生字过渡:小朋友对对子可真厉害!秀丽的大自然给我们送来了两个生字宝宝,还熟悉他们吗?22
1、出示:云、虫2、观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写的时候需要留意什么?3、师范写生字,生描红临写。一年级上册对韵歌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学会3个生字,熟悉3种笔画。2.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3.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教学重点:正确把握3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书写3个字。教学难点:正确书写3个字。教学预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法:培优辅差学法: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感悟汉字的演变过程。二、读儿歌1.自己读儿歌,把读不准的字画上小问号。2.学生质疑读不准的字,其他同学帮助解疑。3.同桌同学互读小儿歌,相互纠正读音。4.指名读儿歌,其他同学听听读音是否正确?5.通过读儿歌,你知道了什么?借助插图理解句子的意思。三、学习生字。22
1.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2.小伙伴相互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3.教师抽读卡片,顺读,逆读,打乱读。4.巩固生字的读音,做贴字游玩。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读,读后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再指名读生字卡片,读对的就把卡片嘉奖给他,让他把生字贴在拼音下面,其他同学当裁判共同参与。四、了解字义。1.这些生字大家读得真棒,那么你们在生活中用过这些字吗?想想,一会儿说给大家听一听。五、记忆生字的字形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2.指名读儿歌。二、书写生字1.要想写好每个字,光能按笔顺描下来是不够的,还要专心观看每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这样才能把字写得更好。2.请大家先专心观看4个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3.学生提出认犯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水)22
4.学生看老师是怎样写的?5.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察,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态和执笔方法。6.学生评议。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一年级上册对韵歌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复习声母bpmfdtnl2.复习拼读拼音。3.阅读《对韵歌》,读通课文,会认5个字,会写3个字,把握新笔画。教学重、难点:1.巩固所学的字母以及两拼法。2.识字、写字。教具预备:1.ppt2.字母、音节卡片。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八个声母吗。一起来复习一下。22
过渡语:看来,大家已经和八个声母交上朋友了。(二)拼读音节过渡语:声母朋友可淘气了,它们现在躲到音节了,想考考大家会不会拼读呢。(会)出示ppt:(还得拼读规则吗):声母短,韵母亮,两音相连猛一碰。1.拼读带汉字的音节。过渡语:和同桌一起拼读下,不懂的,同桌可以相互帮助。(拼音+汉字)大米泥土公路伯父书皮过渡语:同学们拼读得真好,谁想自己来拼读一下。不过他假如拼读对了,全班得跟着拼读一遍。师:棒极了。看来同学们已经把握了拼读规则:(出示ppt)拼读规则:声母短,韵母亮,两音相连猛一碰。2.拼读没带汉字的音节。过渡语:真好!这是一组没有带汉字的音节,你们还会拼读吗?谁敢来挑战一下。(拼音版)努力踏步摩挲母女地理皮筏开火车拼读,同桌两个人合作拼读(三)谈话,揭示主题过渡语:真厉害,无论是带汉字的音节,或者是只有拼音,同学们都能精确拼读。这节课,曾老师要带大家学习一首诗歌,题目叫:对韵歌。先看老师写课题。1.齐读课题22
过渡语:同学们,在第三单元里,我们背过一首对韵歌,大家还记得吗?2.复习第三单元《对韵歌》师:在这首诗歌里,我们知道了了其中的几个对子,那就是?(天对地,上对下,日对月,今对古)师:这些对子,意思相对,字数也相同。今日我们也要再学习一首对韵歌,这首对韵歌同样藏着意思相对的字或词语呢,一起来听听这首诗歌。(儿童是天生的诗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为了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再次学习《对韵歌》时,通过初步渗透对韵歌“意思相对,字数相同”的基本特点,让学生渐渐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四)初读诗歌1.听《对韵歌》。2.和同桌一起读读对韵歌,不同的可以问问同桌或老师。3.请个别同学来读读《对韵歌》。(五)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这首对韵歌的音节里有我们刚刚复习过的八个声母,拿起笔把它圈起来,圈完了和同桌读读这些声母。(留意读得轻轻的,短短的)2.孩子们读得真好,轻轻的、短短的。现在你能不能把这些词语也正确流利地拼读出来呢?出示:葡萄苹果李对甜风习习绵绵地北天南22
指名生拼读,拼读对了,其他学生跟着读。请小组拼读。请男生或_拼读。3.同学们拼读得真好。那这几个字你们熟悉它吗,准备怎么记住它呢?ppt出示:苹李瓜地南指名生拼读这些字。请同学们专心地看着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字,想想准备怎么记住它。苹:加一加的方法、组词的方法(苹果)李:加一加的方法(木+子)、组词(李子、姓李《李振杰、李鑫杰》)瓜:组词(西瓜、木瓜、瓜果、冬瓜)、象形字(爪)(找出象形字)地:加一加的方法(土+也)、组词的方法(土地、大地、地上)南:读拼音的方法、组词的方法(南方、南风、南面)、找相对词的方法(北)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在第一单元学习中,我们知道古时候的字都是一幅画,今日他们最初的字画也来了,帮他们找一找他们的祖先吧。ppt出示:22
4.同学们的认字能力实在越来越强了,刚才我们采用了“加一加”、“组词”、“找象形字”等等记住了这些字。(多媒体出示:“加一加”、“组词”、“找象形字”、“读拼音”的方法能帮助我们记住熟悉许多字。)5.好了。字我们会认了。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我们的写字任务是哪几个字?ppt出示:果、风、北师:谁把他们介绍给大家。(拼读)指名生拼读。这三个字中有一个字,我们学习过,找找看是谁?(果)师:再给同学提个醒,写这个字的时候,哪一笔要写好(竖)师:假如采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日+木,编一编顺口溜(风)师:一起来找找”风”字里哪一笔是我们没有学过。(新笔画横折斜钩)想想看跟我们之前学习过笔画很相似“横折弯钩”比较不同点。(横折斜钩真淘气,一来就要坐滑梯。一滑滑究竟,小脚要翘起!)(北)师:看看这个字共有几笔,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第五笔是什么?师:同学们,字我们会认了,也会写了。那诗歌里的对子你们找到了吗?我们一起再读一遍对韵歌吧。师:谁来说说有哪些对子。22
(风——雨习习——绵绵风习习——雨绵绵地北——天南)7.孩子们真能干,嘉奖你们读一读!(生读,师正音并相机让学生再读)8.孩子们,我们在课文中找到了那么多相对的词语,那你还知道哪些相对的词吗?9.师引导生发言。预设:大对小、长对短、胖对瘦……10.孩子们真能干,说了这么多相对的词。现在,老师再嘉奖孩子一次读一读《对韵歌》。看哪个孩子是朗读小能手。(六)总结孩子们,今日我们在果园里的收获可真大啊!我们和声母宝宝做了捉迷藏的游玩,还熟悉了许多相对的词。孩子们,学会观看和积累,你定可以发觉美!今日回家后把你的收获与你的父母共享一下吧!最终老师想送你们跟这首对韵歌很像的一首诗歌,一起来看看。悲对喜,爱对嫌,①地北对天南,行舟对纵马,射日对移山。②风习习,雨绵绵,李苦对瓜甜,③蕊香蝶竟采,④泥软燕争衔。⑤[注释]22
①嫌:厌恶,不喜爱。②射日:用箭射太阳,成语有“后羿射日”。移山:把山移走,成语有“愚公移山”。③李苦:指味儿苦的李子。④蕊:指花。竟,争着。⑤泥软燕争衔:泥土软润,燕子争着衔去做窝七、布置作业1.“横折斜钩”、“果”、“风”、“北”各写一行字。2.背诵《对韵歌》八、板书对韵歌苹果—葡萄李—瓜苦—甜风习习—雨绵绵天—地北—南一年级上册对韵歌教学设计5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留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所以本学案的设计结合识字课的特点,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习与熟悉事物建立联系,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探究汉字的兴趣,培育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课前预备22
1.制作课件。(教师)2.预习课文。(学生)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特别聪慧,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意你们的愿望。天对(地),黑对(白),花对(树)。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慧,对子对得真不错。今日,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都喜爱受到表扬,课前布置孩子动手搜集生活中的资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为新课做铺垫,有着一举多得的作用。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1)屏显第一句,指生朗读。(2)出示“对”字。个别读,齐读。(3)熟悉“对”字的部首,指导书空。(4)启发学生说一说“对”的反义词。22
5.指导学习“云”“山”“虫”。(1)出示一组图片(大屏幕出示图片:图上有云、山、虫),让学生猜一猜这是文中的哪一句?不知道的可以看一看课文。(2)学生汇报这是哪一句,并齐读。(3)交流画了哪几个生字。(4)指生领读这三个生字。重点指导“云”和“虫”。(5)学习“云”和“虫”的字理。①激趣:这几个字你们都已经熟悉了,这几个字还特别好玩呢!大家专心观看,看看它们是怎样变来的。(屏幕出示“云”和“虫”的字理演变图)②学生发表感想。③小结:古人特殊聪慧,依据物体的某一部分的特点,一点点写出了汉字,汉字多好玩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学到更多的汉字学问呢!(6)给“云”和“虫”两个字扩词。(7)把生字放回句子中指生个别读,齐读。6.指导学习“雨”“风”“花”“鸟”。7.理解词语。(1)出示最终一句,指生朗读。(2)去掉“对”字,再指生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3)理解“山清水秀”的意思。①出示课件。(播放春季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22
②学生交流观赏感受。教师启发: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的美景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③介绍家乡山清水秀的地方。(4)理解“桃红柳绿”。①出示图片,看图片读词。②说一说:()的桃花,()的柳树。③齐读最终一行。去掉“对”字再读。④个别读,齐读。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重视突出识字教学。教师出示秀丽的图片,并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奇妙地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有效避免了学习的枯燥,使教学变化敏捷,生动活泼。三、加强巩固,写字教学1.开火车读生字。2.读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3.读要求写的生字。4.指导书写。(1)专心观看,思索:怎样才可以把这三个字写得更美丽?(2)交流写这三个字的小窍门。(3)交流书写时需要同学们留意的地方。教师相机强调三个新笔画。“云”字第三笔是“撇折”;“虫”字的第五笔是“提”;“山”的第二笔是“竖折”。(4)教师范写,学生观看。22
(5)学生练写,交流反馈。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支配10分钟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每天练。所以在起始阶段,必需指导学生把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四、反复诵读,拓展延伸1.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练读《对韵歌》。可以拍拍手,也可以同桌对读等。2.男_对读。3.师生对读。4.共同拍手读,能背下来的可以不看书。5.小结: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同元曲汉赋、唐诗宋词一样,散发着中华民族的无穷魅力,让我们踏上对韵的快车远航吧!6.出示一些对子,试着一起拍手读一读。7.汇报朗读。8.小结。《对韵歌》优秀教案设计设计意图:语文学问的学习贵在“积淀”。学生在一一对应的对韵吟诵中,再一次巩固识字,既高效地完成了识字的任务,又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会对韵歌的韵律美,体验事物之间对应的奇异感觉,促进积累。拓展的课外对子,更能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促进学生的文化积淀。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