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与课题《沁园春.长沙》学案课时2主备人杨晓萌审核人赵传斌使用人杨晓萌使用日期或周次9月1日本课时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1、把握意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2、朗读,鉴赏课文。3、积累掌握文中字词。本课时教学难点或学习建议1、把握意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2、朗读,鉴赏课文。学习过程学习要求或学法指导学习交流问题探究【课前预习】1、试读,要求读得准确,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语速,读出节奏等。2、给下列加点字标注读音,写出括号内相应汉字。橘()子zhōu()头层林尽rán()百舸()争流万类霜天jìng()自由怅()liáokuò()问cāngmáng()大地Zhēngróng()岁月稠挥斥方qiú()万户hóu()màn()江碧透浪è()飞舟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漫江:舸:寥廓:遒:苍茫:主:峥嵘:激扬文字:稠:风华正茂:遏:挥斥:击水:指点江山:粪土当年万户侯:课堂探究一、整体感知1、自读,要从字面读出感觉,读出词中的豪情。2、《沁园春长沙》可以用四个字来理清思路,你认为是哪四个字。3、找出上阕所写的秋景并概括景物特点。4、通读,由组长进行诵读过关检查,根据“准确”→“流畅”→“有情感”三级标准评定本组的“诵读明星”。二、品读上阙,探究下列问题。(一)本词上阙写景,你能说出词的上阙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意象)来写的吗(二)这些意象按照什么顺序来描绘的:(三)试概括上阙描绘的景物的特点:(四)关于秋景你知道古人是怎样描绘的吗写出古人描写秋景的诗句或一般人对秋的感受,诗人与古人、一般人有何不同。
(五)本阙开头三句,语序同一般词序不一样,你能调整好并说说它的大意吗(六)上阙最后三句,写出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提出了什么问题。(七)反复朗读,结合具体词句总结朗读技巧:三、品读下阙,探究以下问题。(一)导读:阙的上下片写法上有分工,常常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下片首句称过片,起过渡作用。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忆"的是什么内容,由哪个字统领,表现了毛泽东的什么精神?(二)探究:结尾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三)再读,总结下阙朗读技巧: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1、自主完成上述问题,交流并讨论答案。2、根据上题总结作者表达的情感。【达标训练】(一)课外阅读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1929年10月)1、本词的词牌是,词题是。依长短来看,属于;从分段来看,是。2、“寥廓”一词在课文《沁园春长沙》中是指,此处应解释为。3、对下面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词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B、本词表现了诗人在革命事业首创之际对未来革命胜利的无限向往之情。C、本词表现了毛泽东在革命初期虽屡遭挫折,但仍然坚定信念,坚持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表现了胜利后的喜悦之情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D、本词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以"难老""易老"和"不似""胜似"两组矛盾的事物作比抒发感情,表现主题。(二)高考链接: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木兰花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这首词的上半阕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 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拓展提升】秋天,万物凋零的季节。纤弱的文人往往表现出“伤秋”“悲秋”的意绪。“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等等。说说你对毛泽东笔下的秋天的感受,或写写你自己对秋天的感觉。(任选一项,不少于50字)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