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陶渊明
陶渊明生活在充满战乱的时期,自幼博览群书,有大济苍生的政治抱负,从29岁入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将军、彭泽县令等职,直到41岁归隐。13年的仕途生活,使他看透了官场的腐朽和仕途的险恶,感到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指望,为其与黑暗的势力同流合污,不如摆脱官场的羁绊,退归田园,保全自己的品格和气节。
陶渊明把自己参加劳动后的感受和对农事丰歉的喜忧,都反映在他的诗中。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恬静幽美的村居图,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新的一页,因而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诗的始祖。
陶渊明死后,颜延之给他写诔文时,经与众友商议,因谥法中“宽乐令终”为“靖”,“好廉克shì已”为“节”,故私谥为“靖节”,
位于庐山西麓,风光秀丽的九江县县城内。纪念馆现有馆、祠、墓三大主体工程,三面环山,一面临池,四组厅室,以朱桂迥廊串接,假山鱼池装点。馆内辟有“陶渊明生平事略”。以及陶学研究成果和历展代名流咏陶书画等称列览。陶渊明纪念馆
第一层:写劳动情况带着以下问题朗读:问:这首诗记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况?问: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干了多长时间?(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时间当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从“晨兴”到“带月荷锄归”,可以看出他干了一整天。)
第二层:以抒情为主带着以下问题朗读:问:第五句中的“道”是指什么?为什么开头不提,到这里才说它狭而多草木?问:为什么要着重写夕露沾衣?诗人的归途,紧承上句中的“归”字。为了引出夕露沾衣一句,表明诗人在穿行草木,致使衣为露所湿。借夕露沾衣作衬托,抒写诗人归田的愿望。
总结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共五首,内容包括:农村生活风貌、诗人和乡邻交往、诗人出游,这一首专写诗人的劳动。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终生隐居的意愿。语言自然朴实。以下是这组诗的另外几个“镜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其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其二)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邻居)。(其五)
假期作业一、练字(每天三行)二、《语文学习辅导》(包括单元练习五,做到112页。三、背诵《扁鹊见蔡桓公》,放假后第一天早读默写。四、作文,改写《狼》,(课本134页第三题,字数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