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延伸一、下列诗句用了哪些修辞手法:1.误落尘网中2.羁鸟恋旧林3.池鱼思故渊4.久在樊笼里二、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溪居即事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三、隐逸与社会时代的关系陶渊明的隐逸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当时士大夫们的一种普遍情绪,魏晋士族门阀制度下,庶族寒门出生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而政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一意寻求避祸全身的士人极易形成隐逸的品格。报国无门,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逐渐被道家自由虚无的思想所取代,魏晋诗风也由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转为玄言谈理。可贵的是陶渊明转向寻求内心的澄澈宁静,在躬耕中追求自由的天性,从而开创了田园诗派。陶渊明的隐居本身就是对于黑暗现实的一种反抗,是和统治者的不合作态度。坚持本真,随性而为,不受世俗名利羁绊,求得一份内心的宁静和洒脱,他的精神境界,对后来产生了深远影响。四、课外阅读;《借山而居》【图书简介】 《借山而居》是80后诗人、画家冬子的首部散文集,共收录其在终南山上创作的精华作品80多篇。内容始终围绕他在终南山的所发生的趣事,“有叫做凤霞的鸡”、“有叫做幼婷的鹅”、“有叫做郑佳的狗”,“有自己的小菜园”,“有自己的诗歌与画的王国”。除此之外,还有他在山上,对生活的反思和感悟,对爱情与亲情的见解,对隐居这一选择的全面阐述。【作者简介】 冬子,原名张二冬,画家,诗人。1987年生,200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居西安。2014年,花4000元租下一处终南山的老宅,使用期20年,又花了几千元将老宅改造成民居,一万元实现“诗意栖居”。山居所需的水是自己担的,食材自己下山买。自己蒸馒头,种菜,养鹅,挖地基、铺地……乐在其中。【文章节选】第一章 若有“隐”之心,处处皆是终南山有人不明白为什么毕加索的画和儿童的画没什么区别,价值却有天壤之别,因为儿童是无意识的“拙”,毕加索却是有意识的“拙”,返璞归真,“返”是价值的体现,“真”是价值的高度。写诗只能接近诗,而始终无法到达诗,所以诗意地存在着,比写诗更重要。——《借山而居》
在那么多心灵鸡汤隐居新闻层出不穷的年代,柴米油盐的实实在在过日子的诗人被饥饿地刷屏。最有存在感的瞬间一定是独处,但独处却面临着无人共享这天地之大美的孤独。生命兼职太短,我希望在知了能叫的一个夏天,这一生,每一天都是实实在在的一天。——《续借山而居》人群和爱情都有催眠的作用,让人不清醒。唯有孤独,清澈如初生。人群和爱情都有催眠作用,所以这种动容与清澈只能作为旁观者,或过客。一旦离得太近,就会迷失自我,会被动,会疼,所以还是要逃离。名言就是给一些遗憾的或者无法释怀的需求,说出一个安慰的声音。——《逃离的快感》山坡上的花海,几天之后就被山里的村民割光喂牛了,如此童话的场景,是人都会为之动容,但在村民眼里,却是一片野草,他们只有看到菜地里的洋芋花开了才欢喜。人类对美的不同感受,应该与饥饿有关吧?——《山花烂漫》现在没有人再愿意浇水施肥去种植西红柿拿到市场叫卖,所以西红柿已经没有了西红柿的味道。为什么不去工作住到山里?因为植物本来就会歌唱,生活的样子本来就是这样,没什么稀奇的。我觉得最可悲的事,莫过于终其一生,一直把假象当真相。——《小菜园记》即便今天我仍面临断粮的可能,但生活状态依然充满满满的幸福感。饿肚子没什么,自由被禁足才是最不能容忍的。——《不过如此》第二章在我的世界里,我是我自己的王我不大习惯人群,无法忍受群体社会环境下,各种乌七八糟、零乱又毫无意义的东西强制性与你发生关系。出世其实是为更好地入世,出的是表象世,入的是本质世。我很自然的过着人过的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只有这个时候的“人”,才是以思想存在的中心。——《回家》人们创造出楼、等、奢侈品,让没有信仰的人把追逐这些价值当做活着的意义,让没有存在感的人以拥有这些价值被周围人认同。衣服的存在,最初是为了取暖,然后是遮羞,后来是为了审美,然后就有了人为操作虚拟价值的品牌。不同虚拟价值最终服务的是“虚荣心”,其根源是存在和尊严,是人类群居之后的本能需求,也正是存在感和尊严维持着社会这个大机器运转。在任何群体里,人都会为这个虚荣心耗尽一生。——《终敢斗胆提及“隐居”》人性的无数可能性造就了人的多样性,人性的多样性造成了存在的多样性。所以我对任何事情都先考虑逻辑是否合理和逻辑背后的目的,这两个在我的认识判断力都成立,那就会是包容的。我会把人们那些不同的性情、不通的生活作比较,然后去了解存在的真相。我必须保持客观清醒,山顶和山下都看不清这个世界。而最好的人生,当是上可上,下可下,唯有中间状态最佳。
——《上可上,下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