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登高》 教案 鲁人版必修5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登高》 教案 鲁人版必修5

ID:789209

大小:75.5 KB

页数:38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语文《登高》教案鲁人版必修5登高 备课人 董志霞 一、导入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放音乐《二泉映月》,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谁呀?    生:是杜甫。  二、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什么也读得这么好呢?(课堂中一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    一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像,挺难受的,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了。    一生: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去了。    师:对,老师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老师力图造成一种氛围,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 仅靠语言吗?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一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    一生:再加上动作。     师:语调、表情怎么样?动作又怎么样?    生:语调低沉、忧伤。    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乎想喝酒,又放下了。    师:对,语言,语调,表情,动作,(板书:语言 语调 表情 动作)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一生:还有,音乐的烘托。    师:对,还有音乐的烘托,这也是很重要的。(板书:音乐)诸多因素综合到一块,就形成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    生:意境。    师:什么“意境”呢?    生: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师:实际上,老师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同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像,因而也就进入了老师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所有这些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都可以叫什么呢?这些都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担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师: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生: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啸哀”“清”“白”“飞回”。    师: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生:凝练。    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一生: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师: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生: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生:心寒。    生: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像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一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一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像,用自己的想像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像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一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像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鸡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一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一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师:为什么?    一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一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一生:我认为是这样。    师: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    (师生共读)    师:颌联,写了几种景物?    生: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水,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生: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师: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生:生命短暂。    师: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    生: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能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一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写的。    师:是对比,有没有衬托呢?    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师:或者反过来说——    一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人的生命”,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是个人的生命?    一生:是个人生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总结得很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    一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生试读,很沉郁。全体学生为之鼓掌)    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    一生:有些无可奈何。    师:有一些。还有呢?    一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    师:什么气势?    一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     师: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一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师: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    一生: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师;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    生:抒情。    师:“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什么是“做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生: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师:是一般的那种客居他乡吗?比方说,有的同学也是在外求学,这也是客居他乡呀,有什么不同吗?  生: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生: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    师:是短时间的吗?    生: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  师: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什么叫登台呢?能否根据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    (生集体背王维诗《九月九回忆山东兄弟》)    生: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师: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生:是独自一人。    师: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    生: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    师:什么季节呢?    生:悲凉的秋天。    师: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几层了?  生:六层。    师: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生:“百年”,就是老年。  师:拖着什么样的身体?    生:多病的身体。     师:这样又是几层、几倍的愁苦了。    生:八层愁苦。    师: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做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什,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跟老师一块读。  (生齐读、单读)    师: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生: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  师:这句诗怎么解释?    生: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师:苦,是什么意思?    失:痛苦。    师:这样解释大体上也讲得过去。不过,老师还有一种解释: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咱们比较一下哪种解释更好?    生:老师的解释更好。因为,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生: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师: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生:忧愤,心急如焚。    师:对,就是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  一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师:也就是刚戒了酒)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  师: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都是副词。大家应该为这位同学的认真思考精神鼓掌。(生鼓掌)  同学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一生: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 “百年” ,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师:有道理,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吗?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师: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棗  一生: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    一生: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师:同学们,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很”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 “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  师:(深情地)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课在深情的朗读声中结束)     【发表韩军《登高》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生:愿意!   师: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生:能!   师:我开始讲述。(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音乐《二泉映月》) 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谁 呀?   生:是杜甫。   一生:老师,请您再朗诵一遍吧!(她红着脸,噙着眼泪.) (全体学生都应声附合。)   师:老师朗诵得好吗?还没听够呀。    生:好,还想再听! (师再朗诵。)   师:大家读得相当棒!我猜一定比平时读得好。知道为什么比平时读得好吗?   一生:因为你读得好,我们跟着你读,就读好了。   一生:老师你很动情。你感染了我们大家,我们被不知不觉感动了。   师:那么,老师为什么很动情?   一生:你很了解杜甫,很了解这首诗。   师:了解还是理解?   生:理解。   师:对,要想读好,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 生:文如其人。   师:\\\'言为--\\\'   生:言为心声。   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对不对?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什么也读得这么好呢? (课堂中一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   一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象,让人家挺难受的,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了。 一生: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去了。   师:对,老师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老师力图造成一种氛围,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仅靠语言吗?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一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   一生:再加上动作。   师:语调、表情怎么样?动作又怎么样?    生:语调低沉、忧伤。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乎想喝酒,又放下了。   师:对,语言,语调,表情,动作,(板书:语言 语调 表情 动作 )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一生:还有,音乐的烘托。   师:对,还有音乐的烘托,这也是很重要的。(板书:音乐)诸般因素综合到一块,就形成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 生:意境。   师:什么\\\'意境\\\'呢?   生: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师:实际上,老师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同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象。因而也就进入了老师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所有这些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都可以叫什么呢?这些都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师: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师: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生: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啸哀\\\'、\\\'清\\\'、\\\'白\\\'、\\\'飞回\\\'。    师: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生:凝炼。   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一生: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师: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生: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生:心寒。   生: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象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一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一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有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一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的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一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一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师:为什么?   一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一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一生:我认为是这样。   师: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眇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渚清、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师生共读)   师: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生: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木,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生: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师: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生:生命短暂。   师:悠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是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师: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   生: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一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写的。   师:是对比,有没有衬托呢?   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师:或者说反过来说-- 一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人的生命\\\',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是个人的生命?   一生:是个人生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总结的很好。人生悠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   一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生试读,很沉郁。全体学生为之鼓掌)   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 一生:有些无可奈何。 师:有一些。还有呢?   一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 师:什么气势?   一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   师: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  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诗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全体读)  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一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师: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   一生: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师: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 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   生:抒情。   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什么是\\\'作客\\\'?是否同于我们现在的\\\'做客\\\'?   生: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师:是一般的那种客居他乡吗?比方说,你们大家也是在外求学,这也是客居他乡呀,有什么不同吗?   生: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   生: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   师:是短时间的吗?   生: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   师:杜甫从事从事48岁开始,一直到点58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师:什么叫登台呢?能否根据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   生:集体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略)   生: 登台,是 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师: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而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生:是独自一人。   师: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   生: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   师:什么(时间)季节呢?   生:悲凉的秋天。   师:作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几层了?   生:六层。 师:再往深处想,杜甫是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生:百年,就是老年。   师:拖着什么样的身体?   生:多病的身体。    师:这样又是几层、几倍的愁苦了。   生:八层愁苦。   师: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的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着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如\\\'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跟老师一块读。   生:(齐读、单读。)   师: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生: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   师:这句诗怎么解释?   生: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师:苦,是什么意思?   生:痛苦。   师:这样解释大体上也讲得过去。不过,老师还有一种解释,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咱们比较一下哪种解释更好?   生:老师的解释更好。因为,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生: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师: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生;忧愤。心急如焚。   师:对,就是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   一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  (师:也就是刚戒了酒)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  师: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都是副词。大家应该为这位同学的认真思考精神鼓掌。  (生鼓掌) 师:同学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一生: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师:有道理,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师: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吗?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师: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喜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唯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忧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 一生: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   一生: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师:同学们,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    师:(深情地)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课在深情的朗诵声中结束)   登高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阅读准备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 (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  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音乐起)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二、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三、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 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情感蕴藏:   首联        哀婉孤独   颔联        沉郁 高昂   颈联        愁苦沉痛   尾联        忧愤 无奈  比较赏析  《秋兴•其一》和《登高》是杜甫晚期作品,它们分别创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和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作者在夔州。作者在夔州的一两年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除《登高》和《八阵图》等单首诗外,还有许多组诗,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九月》五首,在夔州的这段日子,是作者创作的丰收时期,也是作者生命即将结束前的回光返照————把生命的最后光辉洒向人间,洒向这片他用生命全心全力热爱着的土地(大历五年即770年作者卒)。此时期虽然“安史之乱”结束三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所有这些像沉重的阴云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只有以他的诗作去排遣那心中的郁闷与愁苦。      《秋兴•其一》是八首中的第一首。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江间”指代巫峡,“塞上”借边塞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想京城,由近及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波浪”在下而说“兼天”,“风云”在天而说接地,用相反相成的语句,极力描绘了秋季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点出滞留夔州已有两年,眼看菊花两度开放,幽思不已,泪如泉涌。“孤舟一系故园心”说明作者漂泊在外,有家难归,寄身孤舟,故园之思,一心长系。作者在大历三年(公元768年)《登岳阳楼》中有诗句“老病有孤舟”,可见“孤舟” 成为作者漂泊流浪的意象物,有家难归,魂系孤舟,其惨苦又有谁人知(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作者卒于湘江孤舟中)。尾联“催刀尺”即赶制寒衣,强调天已寒冷,“急暮砧”即黄昏时急促地捣衣声。结尾两句紧承上联,用“催刀尺”“急暮砧”这两个声动相连的词组作铺张,把作者想回家的焦急心情进一步烘托出来。此外,诗中用字处处对仗而双关,“波浪”、“风云”、“两开”、“一系 ”、“催”、“急”等,有情有景,有声有色,忽近忽远,忽高忽低,犹如巫峡治水,时而盘旋回落,时而奔腾向前,与杜甫自己的澎湃思潮汇合在一起,诗意十分缠绵感人。   《秋兴•其一》和《登高》在写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首先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丑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   其次在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   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涛”对“塞上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思”。《登高》颔联“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  当然,两诗又有许多不同点,比如感情表达方式上,格律上,特别是在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在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丹和《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   登高微型教案    代盛江  作于 2005年8月23日   --------------------------------------------------------------------------------     登高微型教案    代盛江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全诗。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导语设计]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 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诗人简介]     (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课文学习三步法]:     第一步:学生朗读,圈点、勾画疑难点。     第二步:老师答疑解难。     第三步:强调重点知识:    1、基础知识点:    ⑴、字音、字形和字义:    渚 新 万里 百年    ⑵、句型:    2、内容分析:    ⑴、放音乐《二泉映月》,全班同学朗诵《登高》。    ⑵、分析:    ①、首联:哀婉孤独    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砂、(飞)鸟    联想:“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结语:凄寒,孤独,渺茫。(蓄势)    ②、颌联: 沉郁高昂     景:落木,长江。    联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    结语:生命短暂。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③、颈联:愁苦沉痛     景、象:悲秋,多病    联想:    欧阳修《秋声赋》(节选)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壮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廖;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九月    海子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 高悬草原 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秋    海子    秋天深了, 神的家中鹰在集合    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秋天深了, 王在写诗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咏秋诗句选:    汉代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晋代陶潜: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山流。    元代关汉卿: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    唐代王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毛泽东: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战地黄花分外香。    陈毅:西山红叶好,露重色欲浓。        结语:    a、没有人才。杜甫为了实现他济世安民的宏愿,踏上了通往长安的大路。杜甫来长安的第二年,唐玄宗下令征召各地有才之士到长安考试。杜甫满怀希望地参加了这次考试。但主持此事的李林甫却从中捣鬼,他害怕比他才能高的人入选,也担心这些读书人进宫后,揭发他干的坏事,因而早就想好了对策,一个人也不录取。考试后,他向唐玄宗道贺说:“这次考试没有发现一个人才,可见天下有才能的人都被朝廷搜罗尽了。”昏庸的玄宗听了这话,心中十分得意。既然如此,牡甫的考卷答得再好,也是没有用的。这时,杜甫的父亲去世了,他的生活也出现了困难。为了维持生活,谋求出路,杜甫不得不几次三番地向达官贵人投递信件、诗赋,以求得到他们的赏识和引荐。可是,他的这些努力仍没有什么结果。      b、幼子饥已卒。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七五五年)十一月,杜甫回奉先探望妻儿。没想到刚进家门,就听到一片嚎啕痛哭之声,原来他的小儿子刚刚因饥饿而死。杜甫的心如刀绞般难受。他想起在回家的途中,所见到的穷人饿死、冻死在路旁、街头的惨状,而骊山华清宫却鼓乐喧天、刀枪林立的情景,不禁悲愤地写下了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中表达了他“穷年忧黎元,汉息肠内热”的炽烈感情,揭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腐败政治,还描述了“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的悲惨家境,为盛唐吟唱一曲挽歌。    c、“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④、尾联:忧愤无奈    景物:霜鬓,浊酒    联想:    结语:    a、杜甫特爱喝酒,写喝酒的杜诗,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此时是重阳节,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b、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⑶、写作特点:        比较赏析     《秋兴•其一》和《登高》是杜甫晚期作品,它们分别创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和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作者在夔州。作者在夔州的一两年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除《登高》和《八阵图》等单首诗外,还有许多组诗,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九月》五首,在夔州的这段日子,是作者创作的丰收时期,也是作者生命即将结束前的回光返照——把生命的最后光辉洒向人间,洒向这片他用生命全心全力热爱着的土地(大历五年即770年作者卒)。此时期虽然“安史之乱”结束三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所有这些像沉重的阴云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只有以他的诗作去排遣那心中的郁闷与愁苦。     《秋兴•其一》是八首中的第一首。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江间”指代巫峡, “塞上”借边塞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想京城,由近及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波浪”在下而说“兼天”,“风云”在天而说接地,用相反相成的语句,极力描绘了秋季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点出滞留夔州已有两年,眼看菊花两度开放,幽思不已,泪如泉涌。“孤舟一系故园心”说明作者漂泊在外,有家难归,寄身孤舟,故园之思,一心长系。作者在大历三年(公元768年)《登岳阳楼》中有诗句“老病有孤舟”,可见“孤舟”成为作者漂泊流浪的意象物,有家难归,魂系孤舟,其惨苦又有谁人知(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作者卒于湘江孤舟中)。尾联“催刀尺”即赶制寒衣,强调天已寒冷,“急暮砧”即黄昏时急促地捣衣声。结尾两句紧承上联,用“催刀尺”“急暮砧”这两个声动相连的词组作铺张,把作者想回家的焦急心情进一步烘托出来。此外,诗中用字处处对仗而双关,“波浪”、“风云”、“两开”、“一系 ”、“催”、“急”等,有情有景,有声有色,忽近忽远,忽高忽低,犹如巫峡治水,时而盘旋回落,时而奔腾向前,与杜甫自己的澎湃思潮汇合在一起,诗意十分缠绵感人。     《秋兴•其一》和《登高》在写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首先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丑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     其次在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     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涛”对“塞上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思” 。《登高》颔联“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     当然,两诗又有许多不同点,比如感情表达方式上,格律上,特别是在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在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丹和《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    [板书设计]        【资料集锦】    1、在大量“悲秋”诗词中,有3种情怀较为突出:    a.抒发离别之苦,思念之情    满目苍凉的秋色常常勾起游子思乡的情思,秋天所特有的几个节日,如七夕、中秋、重阳等,更容易引人伤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以说这是游子的共同心声。在古典诗词中,秋月,尤其是中秋圆月,几乎成了人们寄托思乡情怀的特定物象: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此外,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离别之苦的秋天物象还有很多,诸如菊花酒、梧桐树、南飞雁……“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孟浩然《早寒有怀》)北风、落叶、归雁触发诗人怀念故乡的深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古台上草木凋零,秋天来临引起了思乡的情绪。“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萧瑟悲凉的秋景与惆怅凄清的心情水乳交融。“寒蝉凄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作者借冷落凄清的秋天意象,倾诉难以割舍的离愁,同时也抒发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元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借秋叶抒写离愁别绪,给人强烈震撼。“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用一连串的物象构成深秋荒凉的景象,蕴涵着游子悲凉的情情。    除了抒写游子情怀的作品,有不少诗词抒发征人思乡怀人的情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边愁》)萧瑟秋风正合征人愁苦心境。一些征人悲秋的诗词,既有痛苦、悲愤和无奈,又不失军人所特有的英雄豪迈。    与游子、征人的“悲凉”情怀相对应,有不少诗词抒发闺妇怀人的愁绪。“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舍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诠期《独不见》)“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陈玉兰《寄夫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秋月初生秋夜凉,害怕孤单不回房,表现出思念丈夫的少妇哀怨、凄凉的心境。    与此相似的是宫女幽怨。“ 银烛秋风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清冷、阴凉的秋天景物、环境,暗示出宫女孤寂、幽怨的心情。虽未著一“愁”字,但整首宫怨诗愁绪浓郁,委婉含蓄。    b.表现处境悲凉,命运多舛。    处境悲凉、惆怅失意的诗人,往往被秋天的萧瑟、冷落、荒凉触动敏感的心灵,引发无穷的愁绪。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主人公惆怅的心境同凄凉的秋景融合在一起。哀愁、伤感之情显然也是诗人长期遭放逐的苦闷心情的自然流露。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在狱咏蝉》)秋天蝉儿在哀婉地鸣叫,被囚禁的我,不由得生出阵阵悲伤。被捕入狱的诗人,借秋蝉的哀鸣来寄托自己哀伤,十分适宜。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受权贵排挤,惆怅失意,寒秋登楼怀想与自己有相似经历的谢朓,思绪万千。浓重的秋色正好寄托人内心的愁思。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抒发怀才不遇的心情。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夜晚红叶被秋风吹得萧萧作响,在长亭饮下酒一瓢……明月就可以到长安了,夜里还梦见隐居的生活。诗人赴京途中,在潼关驿楼观赏景色,抒发了自己矛盾的心情。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马戴《灞上秋居》)在萧瑟的秋意,流露出诗人孤独凄清的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愁绪。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乌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苍凉的秋景蕴涵着无限悲苦的愁绪。    c.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    秋天万物凋零,容易引起那些经历了种种生活艰难或已经年老的诗人内心的共鸣。“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刘彻《秋风辞》)秋风劲吹、白云翻飞、草木黄落、北雁南归的秋景,时光易逝、人生苦短、青春不再的感伤,两者和谐融合。“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英雄人物的悲伤中往往仍带着几分豪壮。    “悲秋”的内容还又许多:“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卢纶《逢病军人》)诉说征人生活的艰难困苦。限于篇幅,不再详述。    (二)由于作者的处境、心情、视角不同,秋天的色调也就不同。也就是说,“象”同而“意”异,“意象”就不相同。秋天的意象并不全是悲愁。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稻麦成熟、瓜果飘香,层林尽染,绚丽多姿……秋天的景象也可以寄托喜悦的情感。“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绚丽烂漫的色彩。”(峻青《秋色赋》)“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郁达夫《故都的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清新生动之“象”与希望隐居之“意”构成优美的意象,今人心驰神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生机勃勃的景象蕴涵着积极乐观的情感。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秋天的红叶不仅色彩比二月的春花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生机盎然的秋景,寄托着诗人的精神、声趣,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毛泽东1925深秋重游橘子州,写下《沁园春•长沙》一词。请看上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当时,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作者处境险恶,在具有诗人气质的革命领袖的笔下,自然之景注入了强烈而浓厚的主观色彩,呈现了一种色彩斑斓、生机勃发的美,一种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美——在深秋季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远望,群山火红,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看,满江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矫健的搏击长空;俯看,鱼儿轻快的畅游水中。宇宙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怎不激起万端思绪!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豪迈的气慨、昂扬的斗志、奋发的精神。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我热爱这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风光/秋天像一知深沉的河流在歌唱/当土地召唤我去收割的时候/一条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在我身躯上流淌……”(梁小斌《我热爱秋天的风光》)诗人表达对秋天的热爱,既直抒胸臆,又选取物象寄托,质朴的语句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与“象同意异”相反的情形是“意同象异”,即相同或相似的情思可以寄托于不同的物象,构成具有独创性的意象。例如,那些同样是写“愁”的名字,选取的物象就可以各不相同,诗人将自己感受感悟到的情思投射    于天地万物间所宜于投射的客观物象,将自己获得的审美经验寄托于天地万物间所宜于寄托的客观物象。         2、民间有一传说,说的是杜甫开药店的趣事:         唐朝大历三年间,著名诗人杜甫因生活贫困,在沙头镇的大街上开了个“百草堂”中药店。药铺一开张,由于货真价实 ,童叟无欺,老百姓纷纷到这里来抓药看病。杜甫的药店生意兴隆,几家财主开的药店就逐日冷落萧条,无人光顾了。他们暗暗地恨起了“百草堂”,咒骂道:“杜甫呀杜甫,我们的生意全被你抢去啦!”几家药店的财主便凑到一块,商量对付杜甫的坏点子……    他们先用钱收买了节度使卫伯玉衙门的一个书吏,打算用卫伯玉的权势把“百草堂”压垮。书吏拍胸保证说:“请各位放心,我自有办法治一治杜老倌!”     第二天,书吏果然在卫伯玉面前挑拨开了:“老爷,杜甫开了个中药店,自夸天下药材不缺,还自以为才高学深,连你老人家都瞧不起哩!”卫伯玉一听恼火三丈,心里骂道:“好一个杜老倌,我倒要看看你的智谋!”于是他提笔开了一服“行运早,行运迟,正行运,不行运”的药单,对书吏说:“快去,送给‘百草堂’抓齐,否则说我对他不客气!”    那泼皮书吏悠悠然往柜台上一甩,说:“喂,这是卫大人用的药,快照抓,少一味就砸你的招牌!”伙计一看,愣住了:天下哪有这四味中药!     这 时 , 杜 甫 正 好 从 后 堂 走 出 来 , 看 看 那 药 方 , 轻 笑 一 下 , 随 即 抓 出 四 味 药 放 在 柜 台 上 , 说 : “ 卫 大 人 要 的 四 味 药 抓 齐 了 , 拿 回 去 吧 。 ” 书 吏 不 信 杜 甫 药 店 里 有 这 四 味 药 , 疑 惑 地 说 : “ 你 们 不 可 能 有 这 些 药 吧 ! ” 杜 甫 也 不 吱 声 , 拿 出 药 来 让 他 看 。 原 来 是 一 片 萝 卜 干 , 一 块 生 姜 芽 、 一 颗 红 皮 鲜 李 子 、 一 颗 干 桃 僵 。 那 书 吏 见 了 , 把 双 手 一 摊 , 瞪 着 枣 核 眼 说  : “ 杜 甫 , 这 算 什 么 药 ? ! ”     杜 甫 并 不 看 他 , 指 着 萝 卜 干 说 : “ 这 萝 卜 干 是 ‘ 甘 罗 ’ 之 意 , 甘 罗 十 二 岁 当 了 宰 相 , 这 叫 ‘ 行 运 早 ’ 。 ”     接 着 , 杜 甫 又 拿 起 那 块 生 姜 芽 说 : “ 生 姜 芽 是 ‘ 姜 子 牙 ’ 之 意 , 姜 子 牙 八 十 三 岁 遇 文 王 , 这 叫 ‘ 行 运 迟 ’ 喽 ! ”     杜 甫 又 拿 起 那 颗 红 皮 鲜 李 子 说 : “ 你 看 这 李 子 , 虽 然 酸 溜 溜 的 , 却 正 是 目 前 市 场 上 的 俏 货 , 这 叫 ‘ 正 行 运 ’ 。 ”     最 后 , 杜 甫 把 手 一 揣 , 斜 视 着 干 桃 子 说 : “ 这 是 隔 年 的 桃 子 , 经 雪 冻 霜 打 算 不 得 鲜 果 , 只 能 入 药 , 便 叫 ‘ 不 行 运 ’ 。 ”     书 吏 听 了 无 言 可 对 , 只 好 提 着 那 四 味 药 灰 溜 溜 地 走 了 。 杜 甫 捻 须 大 笑 。 从 此 , 那 些 财 主 药 店 对 杜 甫 更 没 法 儿 了 , 杜 甫 的 “ 百 草 堂 ” 中 药 店 越 办 越 好 。        3、杜甫与中药    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后被人称为“诗圣”,在诗坛上与李白齐名。然而,命运的安排使杜甫一生与中药保持着特殊的关系,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很少为人知晓。      一位诗人,怎么会与中药发生联系呢?最主要的原因是诗人依靠采药、卖药维持生计。杜甫一生穷困潦倒,常为生活问题到处奔波。他经历了唐玄宗后期由盛到衰的社会转折时期。三十五岁之后,被困居长安近十年,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的生活。由于生活困苦,经济拮据,他不得不采药到集市上去卖,以换取生活必须品。他常起早贪黑顶风冒雪到山中采药,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药上。诗云:长馋长馋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精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      他在仕途中不得志,四十四岁时当上一个右卫率府胄遭参军的小官,安史之乱,又使之化为泡影。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心灰意冷,于是他把采药、种药作为精神上的寄托。每当他做官失意时,就想到自己家乡药物多,不如回乡种药好。曾在诗中流露出“故乡多药物,胜慨忆桃源”的感情。当他弃掉官职,生活较固定时,立即辟药园种植中药。他常常在药园中留连忘返,往往“寻常绝醉困,卧此片时醒”。在杜甫草堂里,当年他就开辟有一块一亩左右的药圃。      由于杜甫长期接触中药,观察中药植物的生长,积累下大量植物学方面的知识,所以他写的有关中药的诗显得格外有生气,一反他诗中常有的那种忧伤的格调。如他吟咏决明:“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咏栀子:“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咏丁香:“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从这些优美的诗句中,我们可看出杜甫对中药怀有的特殊感情。        4    唐代大诗人杜甫住在京城长安的时候,有一年春天,独自一人到曲江游览。那天天气晴朗,曲江景色更是宜人,正值春暖花开之时。杜甫面对着美好的景致,心情非常好,他来到临江的一家酒家,凭窗而坐,要了一壶酒,一边欣赏这美景,一边喝酒。喝着喝着,就感到心旷神怡,诗兴大发,于是欣然提笔,写下了一首《曲江对酒》,其中有两句就是这样写的: 桃花欲共杨花语,黄鸟时兼白鸟飞。    终于,天色已晚,杜甫带者三分醉意恋恋不舍地踏上归途,在马背上,他又拿出刚刚写的诗:“《曲江对酒》,怎么能‘欲语’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他一边策马,一边想,他越想越不妥。回到家里,他立刻把诗改为: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