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杜甫
2、《采桑子重阳》表现了毛泽东的什么精神?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积极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学习目标: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2.感受诗人深沉苦痛与忧思的情感。重难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在总体上,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凄楚、悲伤、痛苦、孤独、沉郁、顿挫
合作探究诗人为何而悲?
一、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写了那些景物?其作用是什么?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的江渚、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渲染烘托出秋江景物雄浑高远,肃杀凄凉的特点,为后文抒凄凉之感,发内心之愁做铺垫。
二、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逝世前3年)、飘零流落在外,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有阔大胸襟的诗人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运用对比衬托手法,用时间的无穷衬托生命的短暂。
如何理解诗中出现的“猿鸣”、“飞鸟”、“落叶”、“长江”这四个意象?使人听到它的叫声感到非常悲凉。猿鸣——在空中盘旋,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飞鸟——落木——落叶飘零,已是晚秋,暗喻杜甫的人生也走到了生命的晚秋。一泻千里,比喻时间的流逝。长江——
三、宋代罗大经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愁苦之情,请大家积极讨论,试着具体分析。颈联分析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登台,求长寿;独登台,无亲朋也。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凄惨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羁旅之思暮年之叹孤独之愁疾病之痛
四、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苦恨”与“新停”相对,“苦”是副词“很”,“恨”是动词“遗憾”,诗人很遗憾过早的白了双鬓,不能多为国家出力而忧心忡忡。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诗人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如果有人把感动中国的诗人大奖颁给杜甫,请你为他写一段颁奖词,突出杜甫的人格或对诗歌的贡献,语言精练,100字以内。拓展练笔
时代用冷酷的目光选中了杜甫,让他受尽种种磨难,用枯瘦的手去蘸起人民像墨汁一样浓黑的悲哀,来记录盛唐这个伟大时代如何走向没落。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备受人们赏爱,可是又有谁知道,那每一个字都是他眼中的泪,心中的血,都是他无可奈何的惨叫。他就是被称为“诗圣”的杜甫。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