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作文讲评
登高,是一种行为,登临送目,怀古思今,畅发幽情;也可以是一种心境、一种追求,崇山大川,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有人悲叹“高处不胜寒”,有人高歌“无限风光在险峰”,还有人说“山高人为峰”……请以“登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审题指导1、从作文题目的内涵上看,这道题属于寓意型命题:表面义比喻、象征义登上高处知识、能力、思想、认识、修养、道德、人格等上到一个更高的层次结合古往今来名人“登高”的事例,来写自己的人生经历、今天的社会现实,写出“登高”的独特生活体验和生命感悟。
审题提示任何类型的作文在审题立意过程中都不可忽略下面三个要素:1、是什么。2、为什么。3、怎么办。只是在具体的作文中以上三个要素各有侧重,但不可缺漏。
审题技巧(一)添加语素,化大为小(二)虚实结合,化实为虚(三)审清题眼,化暗为明(四)把握内涵,化繁为简(五)由表及里,化隐为显
1、有贴标签之嫌,所发生的事不一定是登高特有的,全变成了“登高”,比如写同学之情,父母之爱。非得站到高山上去,显得矫情。2、思维不开阔,局限于实指的“登高”“登山”,没能从“知识、能力、认识、道德、人格”等的更上一层次比喻义上去构思。3、文体四不像。不足
记叙文例文赏析
有目的的阅读欣赏1、前六节运用了什么手法来突显主题的?2、红色的词语在表现力上有何作用?3、看完前六节,对于写作,你有什么收获?
那天一大早,我就从钢琴考试会馆连蹦带跳地飞奔出来了。带着那本写满无限荣誉的大红本子,和着自己最灿烂的笑容,一路让金黄的阳光沐浴着我洁白的牙齿,飞奔到家。还来不及收拾好我欣喜若狂,恨不能一下子冲上九霄云外的心,我便一下子撞开了门。本以为,老爸老妈会高兴地把我一下子捧上天,不料,迎接我的是一连串的人生登高!然而却让我受益匪浅,终身难忘。老爸漫不经心地倚在沙发上喝茶,小口小口地抿着,一点也看不出兴奋的劲儿,之后,才缓缓地抬起头冲我点点头。老妈在厨房里远远地传来了一声“回来啦!”就没了下文。我不禁有些莫名其妙:他们是不是在假装正经,女儿考过钢琴八级,他们心里不乐开了花才怪呢!一定是想给我一个特别的嘉奖!!嗯,一定是的!这样想着,我不禁又狂喜起来!我理了理因为刚刚狂奔而变得像扫把的头发,清清嗓子,打开证书双手捧着,郑重地放在老爸的面前,然后自豪地扬起眉毛,偷偷地看着爸爸脸上的表情的变化。可是,老爸连看都没看一眼,就直接合上了本子,却从他皮夹里拿出一张薄薄的纸片递给我,跟我说:“拿去吧,明天上午8点去剧院。”登高
1、前六节的文字和后文有怎样的关系?有目的的阅读欣赏
我坐在剧院前排的椅子上,一动不动,台上那曲《蓝色的爱》在我心底潺潺流淌着。黑白键上,那双不停跳跃的手,一串串奇妙而绚丽的音符从指尖跳出来,那十个手指就像十个欢乐的小精灵,变幻出美妙绝伦的乐章,我不禁看呆了,陶醉了。我仿佛一下子来到了那个高高的舞台上,站在弹奏着的身边,看着他闭着眼,时而微笑,时而皱眉,伴着起伏跌宕的音律沉静在自己音乐的王国里。不知不觉,我内心深处仿佛被狠狠地撞了一下,似乎一下子全明白了……坐在台下的我,回望着身后一大片静静聆听的人群,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就像活在小水缸里的鱼,觉得自己是那么大。可真正到了海洋里,才知道自己小得不值一提。
人生奋斗的过程就像爬过一座座从小到大的山,目光短浅的人,会觉得自己的山是最高的,而放眼张望,才知道还有更高的山在等着我们攀登。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奋斗永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地登高,登高,再登高……简评:本文立意新颖,构思独特,以小见大。写得有起伏,自己钢琴考过8级后的洋洋得意与爸妈冷淡、冷静形成对比。而后来在剧院听高手的弹奏,“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学习永无止境,要不断登高”的主题自然显现,有四两拨千斤之妙。
思考1、本文在表达方式上运用了什么手法?2、描写手法上有什么特色?
感悟:写记叙文,就要像记叙文:(1)要以记叙、描写为主,尤其要注意细节描写,其分量不得少于三分之二。(2)记事要实实在在,情节要完整曲折,要力图有小说笔法。(3)要有针对清晰的一两个人物,要力图做到个性明显、突出,性格鲜活、生动。(4)不仅要有两三个片断或画面,而且必须是不同的侧面,使之具有立体感。(5)如果有议论,一定要少而精,点到为止。
议论文例文赏析
思考:1、论点怎样提出比较好?2、论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3、论点与论点之间的关系?
登高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登高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追求。因为,只有登高,你才能望见更多更远的风景;只有登高,你才能延伸出更长更远的思绪;只有登高,你才能品味出生命更重更远的价值。盛唐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的高处看到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奇异风景,那种壮观、大气与往日颇有不同。那种新奇的体验让他兴奋不已,让他豪气迸发,他的灵感和才情喷薄而出,留下了耐人寻味的千古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果没有王之涣的登高,他能看到不同寻常的独特风景吗?如果没有远方独特风景的洗涤,他的灵感和才情会被碰撞出如此璀璨绚丽的火花吗?还会有王之涣的千古名句吗?
如果说王之涣的登高还只是一种旅游览胜的行为的话,那么陈子昂的登高则是一种追思怀古的态度。陈子昂满怀失意的心思登上燕昭王为求士而筑的金台--幽州台,想起燕昭王招揽天下贤人,燕国得以兴盛的情形,留下了让后人反复吟诵,常常感慨唏嘘的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有报国为民的远大志向,他想登上生命的高台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可惜时不遂人愿,他虽屡上书言事,辞多直切,颇中世病,但很少被采用。他虽曾随武攸宜北征契丹,但又因忤上而被降职。他的生命一直在低处徘徊。失意人生并没有让他低头,也没有让他放弃对人生高远理想的瞭望,所以他才会去登幽州台。登幽州台,他不是旅游,也不是为了览胜,而是为了借古抒怀,为了表明自己的一种人生态度--茫茫宇宙,天长地久,虽然自己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但在他冰冷的泪水中让人们感受他那颗渴望被重用的心的温度。
王之涣的登高望见了远方美丽的风景,收获了喜悦和感悟;陈子昂登高望见了远去的贤君,留下了失落和哀伤;杜子美登高望见了滚滚长江,浩渺洞庭,洒下了千古悲悯的痛苦老泪。杜子美的《登高》之所以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不只是因为杜老先生给我们展现出了秋天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景象,也是因为杜老先生给我们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忧国伤时的感怆。杜老先生的登高不只是登高处、高山、高楼,而是让自己的生命登上责任的高度,把一腔悲悯淋漓尽致得以呈现,是对国泰民安理想境界的追求。他一生都在践行这样的登高,终其一生努力追求“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治国救民理想。这他的《登岳阳楼》的诗歌又一次得以体现。“亲朋无一字”他没有流泪,“老病有孤舟”他也没有流泪,而益想到“戎马关山北”的时候,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悲悯,只能“凭轩涕泗流”了。
一生都在攀登生命高度,一生都在遥望自己的理想,他是一个把国家百姓置于头顶的诗人。可以说,他的生命因为登高有了让人仰视的高度,他的诗歌因为望远而有了沉郁厚重美丽,他当之无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诗圣”。王之涣、陈子昂、杜子美是一座座让我们仰止的高山,我们也许永远也登不上他们的高度,但我们可以经常遥望,可以一点一点靠近,给生命高远的激励和滋养,让生命不断茁壮成长。
思考:1、论点怎样提出比较好?2、论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3、论点与论点之间的关系?
写议论文,必须是标准的议论文:(1)必须有一个合乎题意的中心论点,并尽快地将它表述出来,做到旗帜鲜明、简明扼要。(2)中心论点要分解出两三个小论点,决不能眉毛胡子搅在一起。(3)必须进行分析,也就是必须分解中心论点,剖析相关论据。(4)小论点之间的关系,最好采用“递进式”,尽量回避“并列式”,避免平铺直叙。(5)必须以说理为主。感悟:
登高唐诗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再上一层楼,可以见得更远,视野更为开阔。站在一个山顶,你的目光所能达到的地方很远,站在山脚,你的目光只能触及山脚的那一点地方。不远处就是天地之界,处的位置不同,目光的范围也就不同,既然位置能决定目光的所见,你何不选择一个更高的位置?此时,高处的寒冷不会被目之极的美丽风景驱除吗?当你站在一个高度时,会不会因为这个高度有蜂拥而至的人群而迈上更高的高度呢?我想,你会,因为人类就是在不断攀登中取得社会进步的。
牛顿说:“如果说我能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牛顿站在与巨人相同的地面上,会有他的三定律吗?当然,牛顿的这句话更多地是赞扬前人的努力,但我们也不难看出登高而望的牛顿,他的目光比别人看得更远。你的位置会影响你的目光,目光也会决定你的位置。桃花源里的百姓,不知魏晋,过着自己简单的农耕生活。他们的生活其实是悲苦的。不知道战争的痛苦,怎能珍惜现在的美好?不与外界竞争,怎能发展进步?因为有了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才有了生态的平衡,有了生物的进化。在竞争中得到更好的位置,才有利于生存。桃花源中的人,目光注定是短浅的,他们在社会上的位置也必然会处于劣势。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初中毕业就不愿读书,看重现在打工可挣到的那几百元钱,而他们的同学有一个远大的理想目标,去了高等学府继续深造。那些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每天为温饱的生计忙碌奔波,早已忘记生存的意义;那些去深造的人,每天除了生计,更多的注重生活的质量,生存的环境,心系大事,他的眼中有着更多的人。生活告诉我们,只有登高才能望远。位置可以影响到目光,目光更能决定位置。一个生命的意义,需要一个好的位置去实现;一个社会的进步,需要更多的人把目光放得更远。我们需要有一个长远的目光,去选择一个好的位置,拥有一个好的位置,就可以把目光放得更远。那么,就登高吧,征服它,你就会比别人先步看见旭日东升!
感悟:1.审题是核心。2.规范是基础。高考作文的写作中,考生要想得高分,最起码要写得规范,即符合文体要求,突出文体特征。
3.联系是重点。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只有联系实际,才不会空洞说教、苍白无力,才能丰富充实、多姿多彩。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只有联系现实;才能具有实际意义,拥有实际价值,才能谈出理论来;才能成为“独家新闻”,避免题材撞车。要想联系实际,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力避胡编乱造,必须做到原汁原味,实话实说。二是要拥有真情实感,必须写出自己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三是要敢于活画灵魂,必须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
4.特色是生命。要想拿高分,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也就是要有亮点,要有出彩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特色:一是要有一个巧妙、机智的构思,既具有思维的独特性,又充满认识的创新性。二是要有浓厚的思想感情,不仅是贯穿始终的,而且是发展变化的。三是要有独特的生活视角,既是他人所不用的观察角度,也是他人所没有的认识角度。四是要有自己的叙述特色,既应有自己的叙述方式,又应有自己的叙述角度,还应有自己的叙述节奏。五是要有拿手的修辞方式,或是善用比喻,或是长于排比,或是擅长对偶。六是要有自己的语言风格,也就是说,必须表现你的特长,展现你的风采,突出你的个性。总之,要力图聪明一点,机灵一些;活泼一点,潇洒一些,而这些不会凭空产生,必须有意识地进行培养,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强化。
5.辩证是法宝。虽不是每道题都一定要辩证分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如果你掌握辩证法宝,进行了辩证分析,那你的文章就一定会进发出智慧的火花,洋溢着真知灼见。如果你没用辩证法宝,就不能审视和辨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