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别,来,志。同步测控一、语段阅读阅读下而的文字,得阳江头夜送客,别时茫茫江浸月。寻声暗问弹者谁,完成1〜4题。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冋灯重开宴。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屮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千呼万唤始出似诉平生不得《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吋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对节选部分第一段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枚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张本。D.第五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悲惨心情,第六句用月光进一步反衬。解析:选D。D项,对第五句的理解不正确,“惨”是“悲伤”的意思,而不是“悲惨”之意。对第六句的作用理解不正确,应是“烘托”,而不是“反衬”。2•诗人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表现琵琶女出场时迟疑不决的心情,意在强调的是(A.拘于礼法,B.技艺高超,C.深怀怨恨,D.世态炎凉,)男女有别,不能见男人。弹奏能手,不屑见官人。内心痛苦,无心见生人。人心叵测,不可见路人。解析:选C。A、B、D三种说法均与原诗表达意思不合。3.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吋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审美感觉。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解析:选C。“大珠”一句并不是“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而是用大小珠子落玉盘的声音写琵琶弹奏的清脆悦耳。4.下列对“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在文中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环境描写:目的在于给读者留下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B.景物描写:借景抒发自己凄苦悲凉的心情。
A.氛围描写:目的在于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的效果。B.侧面描写:用简练的笔墨突出音乐感人的艺术魅力。解析:选B。不是“借景抒发自己凄苦悲凉的心情”,而是“情景交融,即景生情”。二、语言运用3.阅读下面的文段,结合课文内容,把下列词语分为两类(不分先后顺序),填在下面这篇文段的横线上。①苦竹②杜鹃③枫叶④黄芦⑤荻花⑥瑟瑟秋风⑦偏僻低湿的居处⑧茫茫江水⑨寒风⑩哀猿《琵琶行》一诗,诗人一方面通过⑴等景物,衬托忧闷哀伤的心境;另一方面又借助(2),渲染生活痛苦,抒写政治上的忧愤。客观描写与主观叙述结合,营造出凄迷伤感的意境。充分欣赏之,能激起情感共鸣,也能更深地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旨。解析: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和上下文连贯、得体的能力。根据下文“客观描写与主观叙述”这句话可知,(1)处应该填写“客观内容”,即“实物”,(2)处应该填写“主观叙述”,即染上诗人个人情感色彩的事物。还要注意(1)处填写的词语作用是“衬托忧闷哀伤的心境”,(2)处填写的词语作用是“渲染生活痛苦,抒写政治上的忧愤”。根据这两点,结合课文内容和所学的知识即可分类。答案:(1)③⑤⑥⑧⑨(2)①②④⑦⑩6•阅读下面的材料,将有关内容压缩成一段介绍“浸月亭”来历的文字。要求:不遗漏要点,不超过80字。九江,古称江州。这里有著名的“周瑜点将台”的故址,故址上建有一座亭子,名字叫作“浸月亭”。为什么这座亭子叫“浸月亭”呢?据说,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唐元和十年至十三年(公元815年〜818年)被贬为江州司马时,经常到这座亭子饮儿杯洒,赋儿首诗,与朋友见面。这期间,他写了著名的《琵琶行》,诗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句。从此人们就把这个亭子叫“浸月亭”了。答:解析:依据介绍“浸月亭”特点的文字,精选出关键词句,再加以整合。答案:此亭建在“周瑜点将台”故址,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常在此饮酒、赋诗、会友,其诗《琵琶行》中有“别吋茫茫江浸月”,故此亭名为“浸月亭”。产课时作业生一、基础考查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1盆浦口(p6n)贾人(gu)荻花(df)?寻阳(qun)••B.霓裳(m)虾蟆陵(hd)••钿头(ding)西舫(fang)••C.慢捻(nian)银篦(bl)••嘲®T(zhao)谪居(zh6)••D.六幺(yao)呕哑(yd)
••阑干(Ian)铮铮(zheng)••解析:选C。A项,“得”读“xdn”;B项,“钿”读“didn”;D项,“哑”读“yd”。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又闻此语重唧唧A•J②满座重闻皆掩泣■①凝绝不通声晋歇②如听仙乐;耳暂明■(①琵琶声停欲语迟c•②今夜闻君琵琶语■[①添酒冋灯重开宴.②商人重利轻别离■解析:选A。A项,都是“再”;B项,①暂时,②忽然;C项,①说,②曲调;D项,①重新,②看重。1.下列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整顿衣裳起敛容••B.暮去朝来颜色故••C.凄凄不似向前声••D.举酒欲饮无管弦••解析:选D。古今皆指乐器。A项,“整顿”,古义“整理”,今义“使紊乱的变整齐”,多指纪律;B项,“颜色”,古义“容颜”,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C项,“向前”,古义“先前”,今义“朝向前面”。2.下列加点的词语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B.洱阳地僻无音乐,主人下马客在船,终岁不闻丝竹声举酒欲饮无管弦C.D.曲罢曾教善才服,间关莺语花底滑,妆成每被秋娘妒幽咽泉流冰下难解析:选D。D项是比喻,用“冰下难”来比喻琵琶的声咅。A、B、C三项均是借代。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7题。夜闻歌者白居易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檣立,娉婷十七八。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3.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一位女主人公形象?答:
答案:这句诗釆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晶莹的泪珠比喻成真珠,双双坠落在明月下澄澈的江水中,来表现这位歌女的悲伤;另外,这是一个特写镜头,有想象的成分,放大了泪珠坠入江水时的悲哀,更能打动读者。7.联系《琵琶行(并序)》一诗,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A.两首诗描写的对象都是处境孤寂凄凉、情感哀愁凄切的歌女,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同情。B.两诗都用秋江月夜之境来渲染悲凉的气氛,都运用了贴切的比喻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C.《琵琶行》在表现手法上正面描述和侧面烘托相结合,而这首诗基本上采用的是白描手法。D.《夜闻歌者》以朴素简练的笔墨勾勒了一个楚楚动人的如琵琶女一样完整丰满的少妇形象。解析:选D。D项,“如琵琶女一样完整丰满”说法错误。本诗中的女子形象只是一个剪影,没有琵琶女完整丰满。(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8〜10题。上阳白发人[注]白居易入,面,上阳人,上阳人,入时十六今六十;忆昔吞悲别亲族,C被杨妃遥侧目。••秋夜长,宿空房,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同时采择百余人,••扶入车中不教哭;妒令潜配上阳宫,夜长无寐天不明;零落年深残此身。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见一生遂向空房宿。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宫莺百哦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妨。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惟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冋圆。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小头轶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吋世妆。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注】这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屮的第七首。原诗前有一小序说:“天宝五载以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色者,辄置别所,上阳是其一也。贞元中尚存焉。”上阳,指当时东都洛阳的皇帝行宫上阳宫。&对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时采择百余人••B.已被杨妃遥侧目••C.耿耿残灯背壁影••D.大家遥赐尚书号••采择:挑选侧目:怒目,怨恨的样子耿耿:微明的样子大家:大伙儿解析:选D。“大家”的意思是“皇帝”。9.下列对诗歌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八句,以简洁的素描,勾勒出上阳宫豪华、热闹的环境和老宫女十分悲苦的身世。B•“忆昔”以下八句,转入对往事的追忆,重现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被胁迫离家入宫后又被打入冷宫的悲惨遭遇。C.“秋夜长”“春日迟”两层,以两个具体场景,极写上阳女子一生被幽禁的凄怨生活。D.“今日宫中”以下六句,在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寂寞苦闷的心情之后,诗中主人公以貌
似轻松的口吻,对自己被封赏和自己的妆朿发出了嘲笑。解析:选A。A项,“豪华、热闹”的坏境不对。在绿衣监使严密监守下宫门一闭多少年的上阳宫,环境是死寂的。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没有一般化的罗列所谓“后宫人”的种种遭遇,而是选取了一位终生被禁锢的宫女作为典型,写了她的青年、中年和暮年,写出了她的希望和绝望。B.作者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写秋夜,秋风,暗雨,残灯,空房,长夜不眠,形影相吊。环境的凄凉、冷落与主人公内心的寂寞、孤苦融合在一起,制造出一种浓郁的悲剧气氛。C.诗的结尾部分,用感叹的情调和讽喻的词语,写出了诗人的一片恻隐胸怀和“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社会理想,显示出诗人“唯歌生民病,愿得天下知”的良苦用心。D.这首诗语言通俗浅易,具有民歌的风调。它采用“三七”的句式和顶针等句法,音韵转换灵活,长短句错落有致。诗中熔叙事、抒情、写景、议论于一炉,很有感染力。解析:选A。A项,理解不正确,诗歌不写其青年和中年,而是写她的垂暮之年,不写她的希望,而是写她的绝望之情。参考译文:上阳宫人啊,上阳宫人,当年的花容月貌己经暗暗消失;如今已是垂暮之年,白发如银。在绿衣太监严密看守的宫屮,这一关闭,就关闭了你多少年的青春!说起来,还是玄宗末年被选进皇宫,进宫的时候刚十六,现在已是六十的老人。一起被选的本来有一百多个,可是,日久年深,凋零净尽,如今剩下的只老身一人。想当初,吞声忍泪,痛別亲人,被扶进车子里不准哭泣。都说进了皇宫便会承受恩宠,因为自己是那样的如花似玉。哪晓得进入皇宫,还没容见到君王一面,就被贵妃娘娘远远地冷眼相看。我遭到嫉妒,被偷偷地送进上阳宫,落得一辈子独守空房。独守空房,秋夜漫长。长夜无睡意,无又不肯亮。一盏残灯,光线昏昏沉沉,照着人的背影,投映在墙壁上;只听到夜雨箫箫,敲打着门窗。春日的白天也是那样漫长,独自坐着看天,天又黑得那样晚。宫里的黄莺儿百嘰千啼,本该让人感到欣喜,我却满怀愁绪,厌烦去听。梁上的燕子成双成对,同飞同栖,是多么地让人羡慕;但我老了,再也引不起丝毫的嫉妒。黄莺儿归去了,小燕子飞走了,宫屮长年冷清寂寥。就这样送走春天,又迎来秋天,已经记不得有多少年。只知对着深宫,望着天上月,看它东边出来,西边落下;我已经见过四五百回月缺月圆。现如今,在这上阳宫中,就数我最老。皇帝听说后,远远地赐了个“女尚书”的称号。我穿的还是小头鞋子、窄窄的衣裳;还是用那青黛画眉,画得又细又长。外边的人们没有看见,看见了一定要笑话,因为这种妆扮,还是天宝末年的时髦样子。上阳宫里的人哪,苦可以说是最多;少小的时候苦,老大的时候也苦。一生孤苦,除了无可奈何,又能怎样?你没有看到,从前吕向的《美人赋》,又不见今日的《上阳宫人白发歌》!三、语用创新10.(2014•髙考浙江卷)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字数不超过30字。师父训练徒弟爬树,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喊道:“小心,小心!”第二次,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一言不发,等徒弟下到低处时,他才说:“小心,小心!”徒弟问:“师父,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到低处才提醒我?”师父回答:解析: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中“高处”“低处”的深层含义。树的“高处”是难以攀爬的,指代“艰险的地方”“困难的时候”等。“低处”就是''容易的地方”“得意的时刻”等。据此,结合语境“第一次”指没经验时,而“第二次”指有经验时,补写出答话。
答案:(示例)没经验时,容易在难处出错;有经验了,往往在易处出错。9.仿照下面的示例,按要求给学生会“校园诗社”拟一个招生广告。普林斯顿大学UFO研究会:外星人來了,我们总得做些准备吧,要不人家会说地球人太肤浅了。学生会“校园诗社”:解析:此题考查语句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来看,答题内容应该轻松活泼,富有文学色彩。答案:(示例)如果白居易來了,拿着“野火烧不尽”的句子找朋友,我们总得有人接待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