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1

ID:790372

大小:3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一、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曾随耿京起兵抗金,后在南宋任通判,安抚使等职,有政声。因与当权者不合而屡遭贬抑,一生郁郁不得志,终忧愤而死。辛弃疾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有将相之才而不能施展,将一腔忠愤寄于词间。继承了苏轼的开拓、革新精神,其词题材广阔,气势雄健,意境深沉。善于熔铸经史,驱遣诗文,亦善白描,沉郁顿挫、慷慨苍凉之外兼有清丽明快、缠绵妩媚之风格。有《稼轩长短句》,存词六百余首,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21岁的辛弃疾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到了南方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辛弃疾被迫隐退,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他的许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怀古词,是突出的一首。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辛弃疾64岁退隐江西乡间已有十多年,被执掌大权的韩侘胄所起用。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镇江,积极做北伐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侘胄一伙采纳,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二、预习自测:  1. 填空: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选自______,是我国______时期爱国词人______的作品。词人归宋以后,一直______ ,始终 ______。这首词写于1205年。当时,宰相韩侘胄要草率北伐,任命词人为镇江知府。词人既______,又______。在登上镇江东北______时,______,写出了这首词。2. 选择: (1)下列各句中加黑的词语是借代用法的是  (    ) A.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B.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C.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2)“道”,可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为:a.说,b.路, c.学说,d.主张。试对下列句中的“道”选出正确的解释 A. 人道寄奴曾住。(  )           B.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    ) C. 俱会大道口。(    )           D. 执手分道去。(    ) (3)“望”,可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为:a.远望,b.希望,c.盼望,d.回望。试对下列句中“望”选出正确的解释 A. 望中犹记。(    )                     B. 不久望君来。(    ) C. 怅然遥相望。(    )           D. 君还何所望。(    )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对这几句诗中运用的典故理解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 A. 批判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慨叹刘裕竟有这样不肖的儿子。 B. 批判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慨叹南宋近期张浚北伐亦曾重蹈覆辙。 C. 以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类比南宋近期张浚北伐遭到大败,慨叹南宋遭到挫败。 D. 以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借古讽今,警告韩侘胄切勿草率出兵。 (5)“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对上述诗句中运用的典故,理解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A. 写出异族侵略者在佛狸祠下举行祭祀,不可一世,表明这是历史上的耻辱。 B. 写出异族侵略者在佛狸祠下寻欢作乐,气焰骄横,表明陷于异族统治之下的当地百姓,处境凄惨。 C. 写出宋朝百姓在狒狸祠下迎神致祭,慨叹人们竟忘却了历史上的耻辱。 D. 以“元嘉草草”造成侵略者竟在侵占地区建宫设庙、迎神致祭的惨痛后果,警告韩侘胄切勿草率出兵。 3. 问答: (1)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试分析这里运用孙权典故的表现力(2)“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试分析这里运用刘裕典故的表现力。 (3)为什么说这首词中运用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大败的典故,旨在警告韩侘胄切勿草率出兵? 三、学习课文。1、整体感知 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尽用人才的愤懑上阕,即景生情,追怀孙权、刘裕,表达对英雄事业的向往和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慨。 下阕,陈古警今,借刘义隆失败的历史教训,警告韩侘胄不应草率对敌用兵;借廉颇自况,抒发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懑。  2、 讲读上片。(1)、上阕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2)、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3)、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为什么?3. 讲读下片。(1)、分析第一层“元嘉草草”句。(2)、凡诗文运用典故都有用意,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四、写作特点 1、围绕作品思想内容而多用典故,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词中用典虽多,却贴切恰当,非但没有妨害思想感情的表达,而且以少胜多,表现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思想。正如《词综》所说,由于这首词用典恰切,感慨深邃,“发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遏;廉颇自拟,慷慨壮怀,如闻其声;谓此词用人名多者,尚是不解词味!” 2、多用对比,而又各不相同,使词丰意曲,感情更加委婉深沉。 以古代英雄业绩与可悲的现实相比,用以针砭南宋的萎靡不振;用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其子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相比,这是以历史上英主与庸才之比,用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用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相比,这是抒发忧国忧民的感慨,感叹由于统治者的长期“和戎”媚敌,把人们的民族感情都冲得淡淡的了;用廉颇的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自己的冷落处境相比,用以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通过这些交互重叠的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五、归纳全诗: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有着抗金救国、恢复失地的抱负以及不能实现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偏安的卑劣行径的讽刺和不满,以及对韩侘胄的警告。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