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家乡文化调查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哈尔滨家乡文化调查报告

ID:790888

大小:36.74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哈尔滨家乡文化调查报告  篇一:哈尔滨城市调研报告  哈尔滨城市调研报告  姓名:***  班级:规划101  学号:XX224000  哈尔滨是中国东北的一座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她以独特的建筑特色和的城市风貌驰名  中外,素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之美誉。1994年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哈尔滨成为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1.哈尔滨自然概况  哈尔滨的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  夏短,全年平均降水量毫米,降水主要集  中在6-9月,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四季分  明,冬季1月平均气温约零下19度;夏季7月的  平均气温约23度。  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被誉为欧亚大陆  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  要枢纽。  哈尔滨是东北地区的铁路枢纽之一,主要铁路  有京哈线、哈大线、滨绥线、滨州线、滨北线、   拉滨线。主要公路有G10绥满国家高速、G1京哈高速、哈佳高速、哈大高速、哈同公路(同江)、哈黑公路(黑河)等。水运航线遍及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嫩江,并与俄罗斯远东部分港口相通,经过水路江海联运线,东出鞑靼海峡,船舶可直达日本、朝鲜、韩国和东南亚地区。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东南亚至北美航线的最佳经停点,中国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的重要空中交通枢纽之一。XX年旅客吞吐量656万人次,.可办理110多个国家的客货联运业务,落户的航空公司目前已达23家,开通国际、国内航线82条,通航城市53个。  2.哈尔滨历史文化  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早在2XX年前,旧石器时代  晚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  19世纪末,哈尔滨已出现村屯数十个,居民约3万人,交通、贸易、人口等经济因素  开始膨胀,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哈尔滨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较早、工人和学生运动比较活跃的城市。1923年,   哈尔滨成立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1927年,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并  成立满洲临时省委。哈尔滨成为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后来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一五”时期,哈尔滨是国家重点建  设城市之一,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有13项设在哈尔滨,成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并迅速由一个消费城市转变为新兴工业城市。1958年至1965年,哈尔滨经历了“大跃进”和经济调整的曲折发展过程。“文化大革命”期间,哈尔滨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挫折,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   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重大成就。超额完成了“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计划。在全国40个大类行业中,哈尔滨有38个,主要产品达4000多个,覆盖全国,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1990年起,连续举办了十七届“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成功地举行了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和“98哈尔滨国际北方城市会议”;成功举办XX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哈尔滨正在由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向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化城市转变。  1996  年,国务院批准松花江地区与哈尔滨市合并组成新的哈尔滨市。哈尔滨市辖七区十二县(市),行政区划面积万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万人。  XX年2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后的哈尔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动力、平房、松北和呼兰8个区和宾县、巴彦、依兰、延寿、木兰、通河、方正7个县,代管五常、双城、阿城、尚志等4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272平方公里;人口万人,其中市区人口万人。XX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即:撤销动力区、香坊区,组建新的香坊区;撤销阿城市,设立阿城区;将阿城市永源镇、巨源镇划归道外区管辖。调整后的哈尔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松北、呼兰、阿城8个区和宾县、巴彦、依兰、延寿、木兰、通河、方正7个县,五常、双城、尚志3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08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万人。   冰雪文化哈尔滨自来有冰城的美誉,她的冰灯、雪雕文化始于60年代初期,是在民间冰雪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以园林艺术为依托,以建筑和雕塑为表现手法,并于上世纪下半页,逐步发展成哈尔滨具有代表性的冰雪文化艺术。每年一届的冰雪节、冰灯游园会成为赏冰灯、雪雕的艺术大观园,流光异彩,美景纷呈。  食俗文化哈尔滨市居民以汉族为主,其中多为山东与河北省移民。旧时的哈尔滨,外国侨民比例较多,其中俄侨占多数。外侨生活方式与习俗对哈尔滨人的文化、饮食习俗有很大影响。哈尔滨人旧时多以大饼子(玉米面贴饼子)为主食,现在仍有吃大馇子粥、小米饭和炖菜的食俗,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当地人还喜欢吃黏糕、黏豆包、大列巴和红肠。  3.旅游资源  圣·索菲亚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原  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的随军教堂。同  年,由俄国茶商出资,在随军教堂的基础上重  新修建成全木制结构教堂。1932年重建,成  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以其精美的建  筑艺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享誉中外。教  堂巍峨壮美,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成为哈尔  滨市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她历尽风雨,饱  经风霜,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重要遗  迹。  哈尔滨市政府市级一类保护建筑,国务院   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  中央大街步行街  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初称“中国大街”。  1925年改称“中央大街”,后来发展成为哈尔滨市  最繁华商业街。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  经纬街。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并汇集  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市  级保护建筑13栋,是国内罕见的一条建筑艺术长廊。  它是目前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之一。步行街环境  优美,井然有序。以其独特的欧陆风情、鳞次栉比  的精品商厦、花团锦簇的休闲小区、异彩纷呈的文  化生活,成为哈尔滨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中央大街步行街确定为保护街路。  1997年6月1日成为全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  XX年,中央大街被建设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XX年3月,东方小巴黎-哈尔滨中央大街,被联合国授予“联合国建筑成就奖”,是  中国获此殊荣的第3个建筑群。同时,哈尔滨中央大街被国家授予建筑艺术博物馆称号。  XX年,中央大街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4哈尔滨名城保护价值  一是近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重要遗产。哈尔滨是按照西方近代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的新城,哈尔滨城市空间结构兼有花园城市,文艺复兴城市、巴洛克城市,以及现代区域城市的印迹。作为西方规划思想在中国的实践,哈尔滨城市空间格局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以及中国城市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哈尔滨历史绿地系统,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哈尔滨市建设之初,即合理规划了公园与绿地,形成了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体现了当时先进的绿地系统规划思想。  二是代表性的近代殖民地城市。哈尔滨城市始于中东铁路附属地的建设,城市具有鲜明的欧洲城市风貌和殖民地景观风貌。欧式公共建筑大部分都建有穹顶,尤其是教堂建筑,大部分都是俄罗斯、拜占庭风格的建筑,屋顶都有高耸的穹顶、洋葱头顶或帐篷顶,形成穹顶林立的城市标志性景观。严格规划建设的中东铁路附属地与一街之隔,中国色彩浓郁的非附属地地区形成特色鲜明的殖民地双肌理结构。   三是独特的铁路中心城市。哈尔滨具有鲜明的铁路城市特点。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铁路选线一般尽可能减少对城市的切割。然而,作为中东铁路附属地和管理中心而发展的哈尔滨市区,铁路格局是城市空间格局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中东铁路“丁”字形空间形态,对哈尔滨组团式空间结构的形成有着决定性作用。  四是近代建筑艺术的博物馆。哈尔滨是近代建筑的博物馆,新艺术建筑、哥特复兴建筑、巴洛克复兴建筑、文艺复兴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中西合璧的折衷主义建筑等许多近代建筑类型在哈尔滨并存。其中,哈尔滨新艺术运动建筑尤其价值重大。在19世纪末,哈尔滨开始建设时,正是新艺术运动在俄罗斯流行的时候,还是一张白纸的哈尔滨为新艺术运动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哈尔滨新艺术运动的建筑规模和延续的时间超过了俄国本土,成为远东最大的新艺术运动中心。哈尔滨的中式建筑也突破了传统建筑风格。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空间模式与欧洲建筑风格相嫁接而出现集仿式“中华巴洛克式”风格街区。这些建筑与街区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而且,建筑本身,也具有重大的技术和艺术价值。  五是著名的音乐艺术之都。哈尔滨是  有着百年音乐会传统以及音乐普及教育的  城市,历史上被誉为“音乐之城”。自1961  年,开始举办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已经举  办25届,是国际知名的音乐盛会。  六是日本侵华罪行重要的见证地。哈  尔滨市有着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的遗址等  丰富的日本侵华战争的罪证遗址。   七是重要的传统工业城市。中东铁路  建设之初,哈尔滨即建立了当时大规模的  近代工业,其后,经过50年代的重点建设,  形成了许多大型工业基地。哈尔滨成为了  我国著名的工业城市。工业遗产已经成为  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八是冰雪艺术之都。哈尔滨冰灯、冰雕、雪雕驰名中外,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  九是金源文化中心地。金源文化是由女真文化、契丹文化和中原文化融汇形成,是中国灿烂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哈尔滨地区最重要的起源文化。  十是重要的革命传统城市。哈尔滨是一座有着反帝、反侵略的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是东北地区革命活动的中心城市。  5名城保护的工作思路   在贯彻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针对保护建筑修缮与整治不足、建设性破坏、人口疏解力度不足、基础设施改造落后、历史性开放空间和绿地遭到侵占和蚕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与非保护区缺乏整体联系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意识有待提高、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保护模式和方法有待探讨、资金短缺、政策需进一步完善等诸多问题,我市从抓好系统规划编制入手,通过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为规划管理切实提供各项保护及建设控制要求。  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目标是延续城市的历史与文脉、保护和加强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价值、协调历史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效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和促进城市复兴、增强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促进作用、增强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接近性、使历史文化遗产成为社区生活的一部分、改善历史城区的环境质量。  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思路是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文物保护单位及保护建筑的保护三个层面上研究开展工作,“不仅保护历史建筑,而且保护其环境”,“不仅要保护历史街区,而且要保护城市格局脉络、城市肌理和城市特色风貌”,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理念,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名城保护的重点内容是保护城市传统轴线、传统街道路网、传统街道对景和景观廊道、自然遗产、绿地系统,控制老城建筑高度,继承与发扬建筑形态和色彩。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我们要调整老城用地结构,增强老城文化服务中心职能;控制疏散老城人口,改善老城居住环境;优化老城道路交通系统,提高老城通行效率;构筑老城绿色网络,创建老城健康生态环境;完善老城基础设施,提高老城生活质量;延续老城社会网络,重塑老城人文精神;整合老城历史遗产,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对有价值的历史遗产进行主题保护,保护与利用革命遗址、传统商业街区及老字号、教建筑、科学文化建筑、金融建筑、居住建筑、使馆建筑、工业遗产、日军侵华罪证遗址、犹太历史文化遗存、铁路建筑、新艺术运动建筑。  6超前编制名城保护规划,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整体保护框架  超前编制名城保护系列规划,已逐步形成了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总体规划)、哈尔滨保护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紫线规  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历史地区保护与整治  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单体保护建筑规划  等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规划编制体系,建立  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名城保护规划整体框架,  使保护与发展相协调,赋予名城新的生机和活  力。  名城保护总体规划的编制。1995年,  我们组织编制了《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  项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XX年,又  委托国内知名设计单位对其进行了修编,进一  步深化和完善传统风貌区保护、城市整体格局  保护、风景旅游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老城复兴战略等内容,   明确了名城保护规划  篇二:家乡的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家乡的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我的家乡在威海,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之一,三面环海,海产品丰富,环境优美。我居住的村庄叫蒲湾村,一个只要走上十几分钟的路程就可以看到大海的村子。村里最有名的建筑非海草房莫属。虽然现在大多数人都住上了楼房,但还是保留了几个古老富有特色的海草房。  由于靠近海边,所以用于建造海草房的原料海带草特别丰富。海草房屋顶用特有的海带草苫成,堆尖如垛,浅褐色中带着灰白色调,古朴中透着深沉的气质。用于建造海草房的“海草”不是一般的海草,而是生长在5~10米浅海的大叶海苔等野生藻类。海草生鲜时颜色翠绿,晒干后变为紫褐色,非常柔韧。   盖海草房最关键的步骤是往屋顶上苫海草了,当地人盖房又称“苫房”。苫房的原理其实跟建造瓦房安装瓦片有相通之处,只不过是用海草从下往上一层压一层地苫好。海草房苫房是一门手艺,一栋海草房的好坏、使用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是否海草苫得严密。因为只要屋子不漏水,墙是很难倒的,可以一直住下去。据说苫间海草房要三四个人花上十几天才能搞好。然而现如今许多有手艺的建造海草房的人已经不在了,而能传承这种手艺的人也是极少数的。与现代式的房屋相比,海草房更多的融入了人们的智慧与手艺,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结合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少了钢筋水泥,这种原始的建筑更容易让人产生好感。  据我的调查,海草房从我们村子建设以来就有了,大概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历史悠远。由于新农村建设,许多大瓦房拔地而起,其他村子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海草房与现代建筑格格不入,渐渐淘汰了古老的海草房,而只有我们村子还保留了几个海草房,现在居住其中的大多数是些老人,年轻人更倾向于平房。海草房有许多优点,古朴典雅,冬暖夏凉,是一个非常适宜人类居住的建筑。从老人们口中,我感受到了她们对海草房独有的感情,而那些年轻人却仅限于知道其存在,对其历史了解甚少。   曾有名人对海草房情有独钟,吴冠中这样描述海草房:那松软的草质感,调和了坚硬的石头,又令房顶略具缓缓的弧线身段。有的人家将废渔网套在草顶上,仿佛妇女的发网,却也添几分俏丽。看一眼那渔家院子,立即给你方稳、厚重的感觉。大块石头砌成粗犷的墙,选材时随方就圆,三角形的大山墙,在方形院子的整体基调中画出了丰富的几何形变化,它肩负着房盖上外覆的一层厚厚的草顶。吴冠中优美的言辞形象生动的描述出了海草房的外观,令人充满无限向往。海草房不华丽,不高贵,但如果你是亲眼见到他的真面容,一定会被其古朴的外表所打动,他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勤劳与朴素。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海草房的知名度也逐渐提高,许多人慕名而来参观海草房,并想尝试一下住在海草房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不过近年来,海草房的情况却令人堪忧。越来越多的近海养殖,使海草的数量越来越少,几乎打捞不上来足够的海草去搭建一个海草房,人们也越来越不乐意花费精力去搭建,所以海草房的光辉时代已经过去。  关于海草房的保护也是一个引人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村子零星分布着几个海草房,多数年久失修,大队也不会特别重修或加固。我认为海草房是几代人记忆中的独特建筑,我们应该加大保护力度,可是适当向村民宣传保护仅有的海草房,大队也应该从经费种拿出一部分用于海草房的修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肩负起保护海草房的重任,让其不至于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篇三:家乡文化调查报告  标题:关于家乡(遂溪)人民业余文化生活的调查报告———醒狮之乡遂溪的文化成长班级:电子姓名:  学号:  摘要:   遂溪作为醒狮之乡,醒狮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已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年到那个时候,男女老少都开始为一年一度的舞龙舞狮节目开始做准备,可谓是全民皆兵了。现如今舞龙醒狮已不再单纯是为了游神而举行的了。它已经是融进了遂溪人民的身躯和血液中的一种文化了。遂溪人民也为其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关键词:  年例醒狮之乡舞龙醒狮网吧KTV赌博数字电视舞蹈调查目的和意义:  最近党提出了要进行文化改革,所以为了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通过了解在当今基层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现状和文化建设的进展,增强我们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我们深入基层、深入民众,激发我们参与文化建设以及加强自身文化修养的热情,增强我们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加深我们对于自己家乡的认识,使得自己可以为家乡的发展做一下贡献,使家乡的社会主义建设又迈进一小步。调查过程:  在遂溪过年的那段时间去向基层人民了解一下他们在业余时间有什么文化生活可以进行,以及对于自己文化生活的看法,和觉得政府在这方面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他们自己又希望有些怎样的文化生活。  基本情况与分析:   纵观这几年遂溪人的文化生活,随着国家对人民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遂溪的文化建设在这几年得到了蓬勃地发展和显示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其中,居民的文化生活也逐渐日益丰富化、多样化,上网、听广播、看电视、看演唱会、看电影、打麻将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到XX年一月份,在我所调查的遂溪家庭里,以前的黑白电视已经是人们记忆中的东西了,现如今他们大部分都有彩色电视、液晶电视,甚至是最近刚刚流行的3D电视都出现在普通居民的家中了。另外随着遂溪电视台的改革,以前是模拟信号电视的家庭都升级为有线数字电视,电视节目也由原来的40多个台增加到了80多个。VCD或DVD似乎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是更加先进的EVD了。电脑也在普通家庭中得到了普及,手提电脑的比例越来越高。  值得留意的一件事是当今的居民文化生活出现了两极化的趋势,主要分为了年轻派和守旧派两个部分。8岁到30岁的新生代,他们趋向于一些新事物,他们喜欢上网,听歌、看演唱会、溜冰;30岁到50岁之间的成年人,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就普通多了,例如: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听广播、读书看报、搓麻将、下象棋等;而那些高于50岁的成年人,他们则对看大戏、粤剧、雷剧,舞狮子等活动情有独钟。  晚上在烈士公园里面,很多妇女聚在一起练练舞蹈,娱乐一下身心,为此不难发现妇女的地位已经是在不断的提高了,以及她们的追求也发生变化了,她们不在满足于家庭主妇  的日子了,她们也开始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和业余爱好。   其中,有些非物质文化是他们都喜欢的,那就是在遂溪的年例时所举行的舞龙以及醒狮的表演,遂溪作为醒狮之乡,醒狮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已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年到那个时候,男女老少都开始为一年一度的舞龙舞狮节目开始做准备,可谓是全民皆兵了。现如今舞龙醒狮已不再单纯是为了游神而举行的了。它已经是融进了遂溪人民的身躯和血液中的一种文化了。遂溪人民也为其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就我调查的家乡居民文化生化来说,他们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提出了一些他们认为是不足的方面。  1、政府在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  可能是由于在文化建设中体现不出政府业绩增长的原因。县、镇对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相对于其他方面少得多,某些落后点的地方甚至是零投入,而且这些经费大多为人头经费,为此用于日常办公开支已相当紧张,真正用于开展业务工作的就更加是寥寥可数了。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另外由于对一些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造成某些非物质文化面临着后继无人或消失的状况。我县民间资本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文化站的图书阅读室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匮乏或是残旧。   2、日常开展的文化活动过少,居民文化生活贫乏  每年城镇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由县委通过联办、协办等方式,组  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书画展、图片展、及棋、球类比赛等。在过年期间相对而言就多点,例如一些猜字谜、玩飞镖,春节演出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镇”活动一年仅二至三次,活动形式仅为题写春联、电影公映等,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广大中老年居民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收听收看广播难的“四难”问题依然突出。  3、文化队伍人才紧缺  由于文化站待遇低,政府的不够重视,所以我县的文化队伍难以吸收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而且原先进人渠道不规范,素质参差不齐,在岗人员也经常被乡镇挪作它用或被外借开展乡镇的其他中心工作,难以做到专干专用。现有镇文化专干年龄偏大,由于缺乏系统性、经常性的培训学习,知识老化现象比较突出,从而造成大部分新生代的居民对于由政府举办的文化活动不感兴趣,使他们更多是去网吧,KTV、溜冰场等娱乐场所。  4、缺乏正确的引导,糟粕之风盛行   我们县是一个比较大的县城。人口大概有十万左右,居民空闲时间大都会选择聚在一起打麻将、玩扑克牌等,有些还只是打发时间的娱乐活动而已,但是大部分都出现了变质,演变成了“赌博”活动。据不完全统计,镇上的赌博场所近千家,其中大部分都是家庭式的,有的家庭甚至常常因为打麻将而引起吵架、放任孩子不管等坏现象,更加恶劣的还会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下场。另外,镇里某些落后地方的迷信之风也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少些老年人身上,在他们生病的时候在一两次求医不见效果后,便会选择去找“神灵”。  5、网吧和KTV等娱乐场所的管理不够  由于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娱乐性文化场所开张,但是由于政府在这方面的管理不足,造成那些场所普遍存在各式各样的安全隐患,例如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就是很常见的事了。而在一些KTV场所,也经常会出现一些暴力事件。  二、我镇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镇城镇文化建设步伐滞后既有历史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长期以来对城镇文化阵地建设重视不够,对优良传统文化的偏见和缺乏支持,给城镇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而经济欠发达、投入不足也严重制约了城镇文化的发展步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城镇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有的管理部门和部分城镇干部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特别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下,只注重抓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有了钱,就一切都好办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相当多的人认为文化工作是软任务,是花钱多效益少的社会公益事业,可搞可不搞,从而忽视了文化对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工作中将文化建设排在各项工作的后面,往往是经济当主角,文化作配角,结果导致对文化建设工作领导不力,从而出现的居民文化水平增长追不上经济增长的步伐。  2、对城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目前由于国家财政投入少,地方财政又有困难,未能落实每年地方财政收入1%-2%用于文化建设的政策。除了人头经费外,县、镇用于城镇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几乎没有,导致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乡镇文化站依靠自身发展,依靠产业化、市场化运作又有相当难度。目前乡镇只能勉强发放人员工资,没有文化建设项目,没有添置文化活动器材,图书室的图书不能正常更新。  3、城镇文化市场发育不足、居民文化素质偏低   城镇文化市场与其它商品市场的空前繁荣形成鲜明的反差,城镇文化市场境况冷清。有些地方附近连一家书店都没有,居民买书难。与此同时,文化市场管理不善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一方面,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正当的文化娱乐生活,但城镇的文化建设却严重滑坡,居民很难享受到一些健康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文化市场的管理跟不上,甚至缺乏管理,一些迷信、反动、淫秽、暴力的图书和音像制品在城镇大肆泛滥,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4、文化管理体制不畅  文化部门人员大多被叫去进行办公工作,文化表演队伍的人才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基层文化站人员长期处于固定状态,没有交流、缺乏工作活力,缺乏文化创新。而且乡镇财政对文化站投入极少,管理不力,导致文化站形同虚设,没能发挥城镇新文化主阵地的作用。调查结论:  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的格局。一些现代化的娱乐场所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使得人民的精神文化不再空虚,居民在自己的空余时间还  是可以找到一些文化活动去参与的。但是相对于居民的经济的水平的增长,这些又显得是那么的渺小,怎样让居民文化水平与经济水平差距缩小是政府急需解决的事情。在党的文化改革思想的领导下,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将我县的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调查建议和对策:  1、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城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城镇有能力来建设多一些些公共文化场所,例如:县文化馆、博物馆、阅览室、健身的器材和场地等。对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大保护的力度,有关部门还可以建立一个保护体制,鼓励一些新生代去学习和传承那些非物质文化。对一些做得好的团队给予适当的奖励。  2、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大力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水平  加快城镇文化建设,就要狠抓教育,完善九年义务教育体制,让更多的孩子有书可读。从而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水平,引导居民群众移风易俗,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加大对青少年文化思想的教育与引导,多举办些适合他们的文化活动。使他们多点接触健康的文化,鄙弃那些低俗落后的文化。  3、完善城镇文化管理体制  要加强对城镇文化市场的管理,保障城镇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把城镇文化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避免政出多门、管理混乱。城镇文化市场的管理要坚持引导、鼓励与监管并重,既要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又要加强经营这得监督管理,防止经营者为了自己盈利而为居民提供不良的文化活动机会和场所。对于一些非法的盈利性文化场所要加大打击力度,必要时要进行依法取缔。从而营造出一个好的环境给居民。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