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天气:课题ɑnɡ、enɡ、inɡ、onɡ课时两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学会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2.学习声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3.认识9个生字,正确朗读短文、儿歌。4.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培养学生借助拼音识字学文的能力。教学模式或方法观察法迁移法讲授法教学重难点1.后鼻韵母的发音、声母和后鼻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2.后鼻韵母“eng、ing”的发音和三拼音节的拼读是难点。3.认识“老、师、文、朵、鹅、条、雨、天、桥”9个生字。 4.培养学生借助拼音识字学文的能力。教学手段教学用挂图、卡片、教具教学流程设计教学预设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比一比,谁的反应最快师:上节课,我们在拼音乐园中认识了几位新朋友,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咱们来看谁举得快:师打乱顺序出示an、en、in、un、ün,学生相应举出自己制作的字母卡并快速读出来。 2.指名学生认读,全班齐读。师: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学拼音,今天老师专门请小鹦鹉当导游,带我们一起去拼音乐园中玩。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了。 二、引导发现,自主探究(一)、学习ang、eng、ing、ong 1.小鹦鹉出示写有“ang、eng、ing、ong”太阳花的图片。①师范读“ang、eng、ing、ong”,引导学生找规律:4个后鼻韵母有什么共同点?(都带有“ng”,比前鼻音多了一个“g”。) ②探究发音,读准“ng”师:新朋友后面的“ng”怎么读呢?请看老师的口形,看哪个小朋友观察得最认真、学得最快?要读准这个音,可以这样记住:舌根抬起抵软腭,鼻子出气ng、ng、ng。 老师用手当舌头,边作手势边发音“ng”,全班跟读。③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④对比读前鼻音“n”和后鼻音“ng”。(先指名读、后全班齐读。)设计依据与意图通过比快的形式让学生举卡片复习旧知以及富有童趣的导语设计,可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使课堂充满情趣。 用太阳花图出示教学主题,形式新颖,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使他们更快地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通过比较,借助手势,击破难点“ng”的发音,为下面的教学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非预设生成6
2.教学“ang”①读准ang的音。(师引导生说出:把a和ng两个音连起来就行了。) ②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③教学ang的四声,学生自由练读,随机抽读3.顺势迁移,用同样的方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eng、ing、ong,教师巡视,相机指导:“e”、“i”和“ng”交上朋友后,发音部位往后靠一靠。 (二)、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ng” 1.出示拼音卡片“ying”,通过“ying”和“ing”的比较,解决了“ying”的读音。(师告诉学生:ing是后鼻韵母,而ying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应整体记忆。) 2.先示范读“ying”、跟读、然后分组读,最后请一学生给ying戴帽子。(打乱顺序出示ying的四声卡片,进行抽读练习。)三、游戏激趣,快乐拼读师:小鹦鹉看到你们刚才学得很认真,想考考你们是否把它介绍的新朋友给记住了。他要带着我们去玩闯关游戏。1.第一关:“采蘑菇”游戏。请在已贴在黑板上的“羊、灯、鹰、钟”的图片下面找到它们的拼音名。①出示写有拼音“dēng、yáng、zhōng、yīng”的蘑菇教具。先自由拼读,然后指名学生找,边找边读,找到了把它贴在图的下边。②老师示范拼读“dēng、yáng、zhōng、yīng”。 ③谁愿意当小老师?全班跟小老师读。2.第二关:摘“水果”游戏。谁要是能读准“水果”卡片后面的两拼和三拼音节,小鹦鹉就把“水果”送给他。①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卡片拼读卡片后面的音节,其他同学评价纠正。②请摘到“水果”的同学当小老师教大家拼读。四、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提醒学生书写时要将字母写得紧凑些。2.指导书写tàiyáng的音节。让学生在抄写单个音节的基础上,说说tàiyáng这个音节怎样占格,教师范写tàiyáng,学生观察它们的占格位置。3.学生练习书写(配以旋律优美的古筝曲),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凡是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的学生在本上盖一朵小红花以表鼓励。五、总结延伸 1.师总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4个后鼻韵母朋友“ang、eng、ing、ong”,我们不仅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能够正确书写,而且还学习了整体认读音节ying,同学们真棒!这种教学设计与教师逐个指导后鼻韵母的发音相比,既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使学生学会发现、总结规律,并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运用规律学习新知。新课标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根据这一原则,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两个小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轻松愉快地攻破“三拼音拼读”的难点,巩固新知。写音节词教学是在前几课书写单个音节的基础上,尝试进行音节词的书写,既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辨别能力。6
2.为了更加熟悉它们,请同学们课后动手制作ang、eng、ing、ong、ying小卡片。(卡片可以制成自己喜欢的各种形式,做得漂亮的,我们就奖励他一张“动手实践小绿卡”)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活动:摆一摆,拼一拼音节 1.学生拿出自己的声母卡和上节课课后制作的后鼻韵母卡,小组同学一起拼拼读读,看谁和谁能成为朋友,拼成音节。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拼出的音节多,并记录下来。 2.全班交流汇报:评选组成音节最多、拼读最正确的组,颁发“拼音小博士帽”,同时挑选出最漂亮的卡片,奖励他一张“动手实践小绿卡”。二、根据音节拼读短文,识字。 1.小鹦鹉出示短文,学生自由拼读,教师巡视。2.指名读,随机正音。(重点指导朗读第一句)3.教师范读,领读,赛读。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读了短文,你知道了什么?(相机出示词语,:老师、小文、一朵、白鹅、一条)4.识记生字:①看拼音读词语;去掉拼音读词语;去掉词,只读生字:老、师、文、朵、鹅、条,说说自己识记生字的办法。②在具体的语境中识记生字。问:这些生字藏到句中,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句子:天上飘着一朵朵白云。/小青是个文明的学生。/小朋友们爱老师。/一条条金鱼在水里游。(学生自读,同桌互相检查;指名读)5.齐读短文。 三、学习儿歌《彩虹》,识记生字。 1.小鹦鹉出示情境图,问:你读懂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适当的补充。) 2.学习朗读儿歌《彩虹》:①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到讲台带着大家读一读。 ②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齐读) ③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3.认读生字:雨、天、桥,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记生字。(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猜谜、编顺口溜、与熟字比较等方法记)如:“大”字头上加一横是什么字?(天)4.跟录音读,试着背诵儿歌,可以边读边做动作表演。 四、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1.“摘果子”游戏:老师这里有一棵“智慧树”这种看似作业,又不是作业的作业,学生一定乐于完成,同时又可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面。本环节旨在小组合作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通过动手操作、动手书写,使得孩子们眼、口、手、脑并用,促进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整体回顾。借助拼音认字学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学习汉语拼音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有助于提高识记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满足学生想得到别人欣赏的心理需要,培养学生能“读有所思”,进一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6
,树上有许多的“聪明果”,你们想得到这些“聪明果”吗?但是,这些“聪明果”后面都有生字,你必须读出这个字并组词,才能把果子拿走。 2.要是你们还能给这些生字再找找朋友、造造句子,那么你们将会得到“智慧树”爷爷奖给你们的一份特殊的礼物,想不想得到啊?3.学生摘果子后,读字、组词、造句,其他学生评判、补充,师生共同评议。 五、巩固练习。 1.看谁听得清,找得对,读得准。 黑板上站着五个前鼻韵母和四个后鼻韵母的卡片,老师读其中一个韵母,请一名同学上台摘下它,并带领全班同学读一遍。 2.拼读音节:dàxiàngbāngmángxìnfēngfēngzhengxīngxingdēnglongyínghuǒchóng六、小结:同学们真棒,能拼读这么多音节,还能借助拼音认识了那么多的生字,真了不起,快为自己的进步鼓鼓掌吧!七、拓展延伸,培养能力同学们课后再找一些拼音读物读一读,下节课我们开个“读书交流会”,把你读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好吗?采取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检查生字,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可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中再次复习、巩固旧知。通过扩词、造句拓宽字面,体现学习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在玩中巩固所学,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放松一下、活跃课堂气氛,而且适合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的规律。把课内学习与课外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积累、感悟、运用语言的机会,促使学生认识所学知识的价值,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识字能力。当堂检测检测题型设计1.比一比,写一写,你发现了什么?ɑn--ɑnɡen--enɡin--inɡyin--yinɡ2.说一说,再用拼音填一填。一朵()一只()一条()3.我会给生字注音。老师文朵鹅条雨天桥设计依据与意图通过对比是学生分辨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6
典型错题诊断板书设计太阳花的图片: angengingong图片: 羊、灯、鹰、钟tàiyáng蘑菇卡片教具:yáng、dēng、ying、zhōng教学反思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