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美丽家乡
加入VIP免费下载

论文-美丽家乡

ID:791484

大小:36.02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美丽家乡姓名学号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工程2班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17.01.03 美丽家乡摘要合肥市滨湖新区滨临巢湖,是合肥“1331城市规划”的两大核心之一,是合肥实现通江达海的水上门户,也是未来展示合肥城市面貌的重要部分,因此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至关重要,直接关系着城市的整体面貌。新区目前正在建设中,许多新的理念得以应用其中,全文将从环境规划和管理等方面,本着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并重的原则,从新区环境生态建设入手,分析生态环境现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和不合理之处,并依据所学内容,提出自身见解,力求经济与环境双赢,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以达到“美丽家乡”的建设目的。关键词滨湖新区;环境规划;生态建设II II 目录摘要………………………………………………………………………………Ⅰ1.滨湖新区基本情况介绍………………………………………………………11.1滨湖新区自然环境介绍……………………………………………………11.2滨湖新区经济发展情况及功能区定位……………………………………11.3滨湖新区环境现状…………………………………………………………12.当前环境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2.1污水处理厂问题…………………………………………………………12.2城市垃圾处理厂问题……………………………………………………22.3核心区交通问题…………………………………………………………22.4沿巢湖湿地建设问题……………………………………………………32.5汛期排水问题……………………………………………………………32.6巢湖夏季蓝藻爆发问题…………………………………………………32.7关于修建内河航运码头问题……………………………………………42.8海绵城市的实施问题……………………………………………………43当前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53.1河流污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河长制的建议……………………………53.2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管理及建议………………………………………53.3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63.4其他问题…………………………………………………………………64结束语………………………………………………………………………7 参考文献………………………………………………………………………7 1.滨湖新区基本情况介绍1.1滨湖新区自然环境介绍滨湖新区位于合肥市南部,巢湖西北岸,北达南二环,南至巢湖湖岸,东临南淝河,西至合安高速,总面积约196平方公里。新区内地势平坦,临近巢湖处地势较低。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东南风,冬季则多西北风。区内天然植被较少,但人工绿化较多。主要河流有巢湖的两条重要支流——南淝河和派河,还有塘西河,十五里河等中小型型河流。滨湖新区原先大部分为农业用地,后城中心南移,于2006年启动新区建设,所以新区历史仅仅十年,目前仍在大规模开发建设中。故本区域生态系统为人工生态系统,不独立,不完整,生态脆弱,社会经济系统起决定性作用。1.2滨湖新区经济发展情况及功能区定位滨湖新区有着较高的定位,一直以“安徽新中心”作为建设目标。新区建设之初提出打造六大中心:区域性金融商务中心、行政办公中心、会展旅游中心、文化体育中心、研发创意中心和商业居住中心。该定位中基本不涉及工业生产领域,所以来自工业企业的污染排放压力较小,但由于定位中多为第三产业,且有旅游,办公,会展等综合功能,所以对环境质量要求很高。根据定位,今后该区服务业主导,沿巢湖走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路线,在规划上可以采取环境制约型规划。1.3滨湖新区环境现状新区内基本已无农业耕地,多为居住和商业办公等城市建设用地,未规划工业用地。生态建设上,已建成的塘西河公园面积巨大,约5.5平方公里,对新区环境改善起到很大作用。另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一个。目前在建的还有两个大型公园和一个湿地公园。环境的改善依赖于财政投入的多少,未来滨湖新区作为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的重要组成,生态环境建设将受到政府的很大重视,政策上的支持将转化为财政上的加大投入,这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8 1.当前环境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2.1污水处理厂问题目前新区内无大型污水处理厂,本地污水仍需输送至其他区处理。随着未来人口增加,污水量大,加之新区滨临巢湖,处在许多河流下游,所以我认为新区需要建设大型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一方面可以解决新区污水处理问题,另一方面也缓解了巢湖的水环境压力。在污水厂规模上,以未来人口100万,人均日用水量400升,污水收集率80%计算,新区需要日处理量32万吨的污水厂。在污水厂选址上,考虑到社会经济要素,新区面积小,土地资源紧张,所以可以在靠近新区南部边缘与肥西县交界处选址。这样可以有效解决经济和环保间的矛盾冲突。该处相对偏僻,且恰好在派河河畔,派河是巢湖重要支流,但水质较差。污水处理厂应该实施较高标准,污水处理后,可直接通过派河直接流入巢湖作为巢湖的补水,或可作为肥西县农业灌溉用水等等。2.2城市垃圾处理厂问题目前新区内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也十分不方便。实际上,整个合肥市在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上都相对落后,多采用填满等落后方式,导致了近些年垃圾围城的状况,城市周边出现了多个“垃圾山”,均堆积大量垃圾,周围群众也多次反映。鉴于该现状,我认为新区也应具备垃圾处理能力。在垃圾处理厂规模上,按人均日产垃圾量1.5kg计算,新区需要一座日处理量1500吨的垃圾处理厂。可采用焚烧发电的模式,一方面处理了生活垃圾,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将所产电能并入电网,实现了垃圾资源的综合利用,在选址上,综合社会经济,自然等要素,应选在下风向且远离核心区及居民区。为此可以选在肥西县派河南岸巢湖岸边或南淝河北,两处均有居民较少且处于下风向的特点,即时有少量异味也吹往湖面和非居民区。2.3核心区交通问题8 在新区南部靠近巢湖湖面处规划了滨湖CBD核心区,按规划将建设大量超高的写字楼,预计未来将有大量办公人员在此地办公,且附近多商业中心,临近巢湖也会伴随大量游客出行,而目前核心区道路普遍宽度不够,所以日常上下班和节假日旅游高峰期将会出现拥堵现象,不仅会带来大量的环境噪声污染,影响办公,也有着巨大安全隐患。所以我认为一方面应在核心区的建筑底部修建一座大型地下停车场,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和减少地面停车位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主干道与主干道交口可以考虑立体交通,如修立交桥和地下隧道等。比如在方兴大道和徽州大道交口;南宁路和华山路交口就可以考虑立体交通。2.4沿巢湖湿地建设问题在新区内有多条河流汇入巢湖,较大的有派河,南淝河,塘西河,十五里河等,其中派河、南淝河、十五里河流经主城区和工业区,到达巢湖入湖口时水质较差。如,派河、南淝河下游多年年平均为劣Ⅴ类水质,是对巢湖造成污染的重要因素。为此我建议在几条主要河流入湖口附近修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种植芦苇等湿地植物。这一方面可以对受污染河水有一个明显的自然净化过程(巢湖湖水污染主要是富营养化污染,总磷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偏高,湿地生物利用湖水中营养物质生长,对污染物的减少有明显作用),另一方面,湿地景观审美价值和生态价值很高,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就起到了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双赢的目的。具体范围可以是从派河河口附近直到南淝河河口附近沿湖岸线建设湿地,长约30km,向湖中心延伸1km,形成一个缓冲带作为天然的污水处理厂,同时也是湿地生态旅游区。2.5汛期排水问题滨湖新区地处巢湖西北岸,近湖地区是核心区,但也是全区地势最低处之一。1991年和1998年的洪涝灾害发生时该地区均处于淹没状态。而今年夏季南方大暴雨发生后该区的九联圩地区也被淹没。如果将来核心区发展成熟,有数十万人工作生活于此,那么保证该地区汛期安全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一方面核心区的排水系统要高效可靠,避免地面大面积积水,这就要求地下管网系统发达。另一方面,巢湖水位上升后,为避免湖水涌入城区,在沿湖湖岸要修筑防洪堤坝或加高湖岸高度。8 2.6巢湖夏季蓝藻爆发问题巢湖分东半湖和西半湖,由于西半湖是临近合肥市的半边,所以污染程度更高,夏季常有蓝藻覆盖水面。这一方面严重影响水体的视觉效果,给旅游业带来巨大冲击,另一方面,由于夏季合肥市盛行东南风,整个湖面蓝藻腐败散发的气味将被季风带至湖岸,全区都将弥漫蓝藻的气味,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要避免蓝藻的大规模生长则需对巢湖水质污染进行彻底治理,这不仅需要巨额资金投入,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协调配合,经济结构的调整等,而且所需时间较长,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收效极慢,难度极大。为了直接有效的采取措施降低蓝藻对旅游业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我认为可采取一些简单措施,一定程度上降低蓝藻的影响。如,可沿湖岸线修建狭长围堰,将近岸湖水围成相对封闭的区域,与外界湖面隔离,对内湖水域进行水质保护和蓝藻清理,之前所说的湿地保护区就可以建在围堰内,这样对蓝藻的处理和对湖水水质的提高都会相对容易一些。这样在岸上的游客与外湖蓝藻之间会有一段内湖清澈水域,在可视范围内游客不会或很难看到外湖蓝藻区,提高了旅游景区的风景。另一方面,可以在湖岸边地势较高处建公园,公园内部大量种植高大树木,在树种选择上,可以选择叶片相对较大的,吸附效果较强的树种。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附过滤风中夹带的蓝藻气味。除此之外,沿湖岸可以规划一些高大建筑物,既符合城市天际线的审美要求,也可一定程度上改变风向风速,为后方的居民区起到阻挡污染物的作用。2.7关于修建内河航运码头问题根据“合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为了提高合肥的内河航运能力,在南淝河扩建货运码头——合肥新港,年吞吐量达85万吨。市政府为了提高航运能力,也对河道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修建,可常年通航3000吨级货轮。虽然相对于许多沿海港口这并不算大规模的码头,但是其对巢湖水质的影响是巨大的,巢湖的水体自净能力无法和海洋相比,大规模的内河航运货轮带来的污染将持续加重巢湖的富营养化,所以我并不赞同码头的扩建而可以通过加强铁路运输代替航运。这是属于典型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发生冲突的情况,但该规划是根据“合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而来,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地方的环境保护规划不得与之冲突,所以,只能寻找途径减少该规划带来的环境影响。8 目前巢湖的航运路线是从西岸合肥的几个主要河流的货运码头出发,横穿巢湖到达东岸的浴溪河河口,从浴溪河顺流而下到达长江继而到达东海。湖内航线过长,几乎跨过整个巢湖。而航线越长污染越大,所以可以通过缩短航线来实现减小污染。不久前“引江济淮”工程规划通过国务院审批,并已于近日开工,这一工程为我的设想提供可能。“引江济淮”工程引长江水通过合肥进内北上汇入淮河,可以修建小段运河将巢湖与主运河连接,这样可以在巢湖西岸直接由人工运河接入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通过淮河入海,减少横穿巢湖进入长江的航线,这样避免在巢湖湖内大量行船,减小污染。此外还可借助江水稀释湖水污染物浓度,改善湖水水质。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还为合肥港增加了淮河数百公里的下游优质航道,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和统一。2.8海绵城市的实施问题海绵城市的概念源于学术界习惯用海绵表示城市的某种吸附功能,近年来,更多学者用此表示城市或土地的雨涝调蓄能力[1]。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了建设海绵城市的浪潮,合肥市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滨湖新区不在市政府指定的三个试点内,但对雨水的调蓄能力也需要增强。新区内已有相应设施可以充当海绵体,如前文所述的几个大型湿地公园就具有很好的蓄水能力。然而新区有大面积的水泥地面,加之地势较低,当面对强降雨时可能面临城市内涝的发生。为进一步强化海绵城市的功能,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城市路面可以更多采用具有下渗能力的材料如空心砖等,增大雨水的下渗能力;其次,由于新区内楼房众多,可以考虑在楼顶规划屋面雨水收集系统,收集的雨水经处理可以循坏再利用;最后,加强综合管廊建设,增加排水效率,新区靠近巢湖水网密布,在降雨量过大时可以直接将多余雨水排入河道流入巢湖,避免城市内部积水。3当前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1河流污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河长制”的建议目前滨湖新区内的三条主要河流南淝河、十五里河和派河均为重度污染的劣Ⅴ8 类水体,南淝河和派河均为新区边界,在行政区域的划分上属于界河,水体功能具有多样性,且三条河流都流经市区或工业区,治理难度极大。长期以来,九龙治水却治不了水的难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各部门权力利益难以协调,难以以统一的号令协调各部门的行动,导致了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出了问题则相互推卸责任,最终污染治理长久无效的局面。合肥市近年来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实行“河长制”。已经为18条主要河流干流指定了一级河长,二级和三级河长则为支流等中小河流。滨湖新区目前的主要四条河流有四位河长负责,均为区内主要领导负责,河长制在纵向分三级,横向则纳入十余个部门,在全流域环境规划优先的原则下,采取“一河一策”的方法,基本实现了统一调度,协调行动。我认为“河长制”的实行的确有很大成效,但由于河流水系复杂,小河流众多,仅凭河长之力仍然无法面面俱到,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依然十分必要。为此政府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鼓励举报,强化监督,让普通群众加入治理的队伍中,这样既有利于推行这一政策,加强政府权威,也有利于河流污染的全面控制。3.2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管理及建议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等污染物在降水或径流作用的冲刷下,经农田的径流、排水和地下渗漏等作用进入收纳水体,引起污染的过程称农业面源污染[2]。巢湖的治理已经历较长时间,在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湖水水质仍无明显改观,有研究指出,农业生产产生的面源污染已成为巢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3]。为此全面整治面源污染显得尤为必要。我认为在农区应鼓励农户减少化肥使用,大力推行有机肥料代替化肥。政府部门应发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用行政手段对农药化肥的生产企业执行严格标准或控制产量,鼓励新型有机肥和农药新品种的开发,对于响应政策者给予奖励和补贴。另外,宣传和普及农业知识,在专家指导下合理施肥喷药,避免盲目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用科学技术的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着力恢复农田生态系统,增加农田自身抗病虫害的能力,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布局,尽量避免大面积种植单一作物,采用套作等方式。3.3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8 新区周边有大量农田,每年产生大量秸秆难以处理。虽然政府部门明文禁止焚烧秸秆,但由于难以处理,很多农户不顾罚款风险也坚持焚烧,这导致每年夏秋时节远处郊外时有浓烟滚滚的现象,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同时,还浪费了资源,严重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此,我认为政府部门应该组织收购秸秆,在当地建立大型发酵式生产沼气,沼气可以以一定价格回卖给农户当作燃料。这样避免露天燃烧带来的污染,也生产了一定能源。虽然可能这一举措在经济角度无法盈利甚至亏损,但我认为其生态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其次,新区地处亚热带,太阳能丰富,如果能合理利用太阳能将大大缓解能源压力。目前,新区的路灯已经有部分采用太阳能发电发光的技术,我认为,新区内高楼密布,表面积巨大,且面向巢湖无遮挡物,受光效果好,如果在一些公共建筑物(新区内有较多公共建筑)外表面合理布置太阳能面板发电,将会产生大量电能,也可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环境污染。当然这无疑面临着成本大,回收期长,执行难度大等问题,但我认为这也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向。3.4其他问题由于新区建设时拆迁征地,有大量农村人口居住的回迁安置小区。农村居民有着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新区内燃放烟花爆竹的现象也频繁出现,有时半夜燃放,严重干扰其他居民。新区高楼密度大,燃放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且产生噪声污染和大气污染等等。建议城市管理部门严查此类行为,在非节假日燃放的予以罚款。另外,巢湖渔政对封湖禁捕期非法捕鱼行为要有更大的打击力度,近年来,巢湖鱼类数量下降,水产类效益受到影响,巢湖水生态系统的脆弱,与偷捕行为也有一定的关系。虽然以上两个问题并非环保部门所涉及的领域,但由于环境问题的产生实际是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各个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要想解决环境问题,就需要多部门联合行动,只有在各个领域都实现绿色、生态、环保,总体的生态环境才能更好。8 4结束语绿色,生态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传统的片面追求单一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将成为历史,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才是城市发展的目标,在此表达自己的浅见,是为了家乡的生态环境建设能够更上一层楼。祝家乡环境越来越美。参考文献[1]俞孔坚,李迪华,袁弘,傅微,乔青,王思思.“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39(6):26-36[2]季军民,刘庆广.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20):63-66[3]阎伍玖.巢湖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J].水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7(3):274-2778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