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土不土?乡土中国土不土?——《乡土中国》读后感(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1248班杨忞12070801043)摘要:《乡土中国》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在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后所写下的著名文集。之所以我把它称作为文集,一是因为《乡土中国》各篇相对独立,是不同时期的著作编辑合集而成;二是因为这些篇章看似独立,实则在内容、功能和涵义上互相联系、相互映衬。浅读《乡土中国》之后,感受到了费老对中国基层社会发展的挂念和操劳,亦体悟到了一些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现状。一、试论《乡土中国》全书结构《乡土中国》全书共分14个篇章,这些篇章形式上自成一篇、相互独立,但内容上却相互连贯,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第一篇章《乡土本色》可以单独看作一个部分,主要原因就是这一篇章是全书的论述基调——费老认为中国的基层社会是具有无法舍弃的乡土性的,而“乡土”二字在现在看来却有了不同的意味。如此一来就为全书的论述和说明奠定了“乡土”的韵味,回到乡村,回到大地之上,体味世人眼中不同的乡土中国。我把第二和第三篇章作为第二部分,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名称连续——《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更是因为只有在论述清楚乡村开化现状的基础上,才能够追述乡村开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格局,与第一部分一同为全书奠定基调。第三部分可以认为主要是在论述乡土中国的格局,从差序到团体,从家族到两性,费老的观点独特,同时又富有个性——即使这当中存在着一部分我个人无法赞同和支持的观点。但不论如何,这一部分做到了承接上文的乡村发展,同时又是下文对于乡村中国统治方式论述的理论依据。第八至第十一篇章分别论述了几种乡村中国的统治方式,有横暴权力、同意权力和长老权力三种主要方式,各有利弊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基层治理模式的发展。在第十二章,费老又创新性地提出了“时势权力”这一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变迁而改变的权力,令人深思。最后一部分可以视作是时势权力的进一步论述,即对于社会变动和乡村进步的方式方法论述。无论是《名实的分离》还是《从欲望到需要》,都说明了乡村进步的速度要比以往我们所认为的迅速,并且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知识上的开第6页
乡土中国土不土?化、计划上的指导,让乡土中国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十四个篇章,彼此独立,但却在内涵上有着无法磨灭的联系。从论述基础,到论述条件,从乡土格局到乡土统治,最后引起发展上的思考,思维缜密,论述有力。二、试论《乡土中国》各部分功能功能,或者说是内容,其实是论证的重点,更是费老想要通过《乡土中国》向我们传达的东西。所以,对功能的分析既是我个人对于《乡土中国》内容上的理解,也是我从书中读到的东西。虽然有一些内涵可能离原文较远,但那确实也是一种想法和思考。(一)论述基础与论述条件根据上文的结构分析,我将第一部分(第一篇章)称作“论述基础”,第二部分(第二、三篇章)称为“论述条件”。从第一部分来看,费老认为中国的基层社会,即中国乡村,是乡土性的,唯有“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从中国的起源和发展上开来,事实上确实如此——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实则是一部乡村向城市进化的发展史。农业文明,则是这个国家起源、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起源于农耕文明的中国,其实本来就对土地和乡土有着无法割舍的感情,同样的,维系世界上最大的人口也需要大量的农产品和粮食。再到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离开基础的第一产业——农业,工业无法获取充足的原材料,人民无法得以果腹,社会必将无法持续发展。从以上种种历史和现实条件看来,中国是无法离开农业而存在的——事实上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无法离开农业而存在的。但近年来,“乡土”二字的拆分和各自的字面含义却有了不同的理解——“乡”是落后的代名词,而“土”则更多的包含了贬义的味道。这样的现状对于农业大国来说,其实是不公平的。费老想向我们传达的,似乎就是那种忘记“人之初”的遗憾吧。忘记“人之初”的本源,其实是现代文明进步的副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所掌握和认识到的知识数量呈爆炸式增长。现代人的自满、功利、浮躁,让我们忘记了自己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是需要靠食物养活的人。城里人称住在乡土的人为“乡下人”,其实更多的包含了蔑视的意味。是瞧不起,还是第6页
乡土中国土不土?根本就不想瞧?我想,无论是哪一个,城里人都没有权利这么做。虽然他们无法像城里人一样用知识去获取财富,但他们的耕作、面对面的交流,似乎才贴近人类最原本的生活方式。这个时候,无论是文字上的障碍、知识上的欠缺、职业上的卑微,还有那么重要吗?中国社会的发展,起源于农村、植根于乡土。我们又怎么能忘本地职责农村拖了中国发展的后腿呢?我们当然也就更不能在这些方面用城市的发展程度去衡量农村的发展程度了。(二)乡土格局费老对于乡土格局的论述,从“私”开始。其实,“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谁又能说自己能够完全地做到大公无私呢?同样的,多多少少去“侵占”一些公家的东西,也就变得有那么点顺理成章了。中国社会的基本构成和西方社会是不同的。费老通过“一捆柴”和“波纹”的类比形象地告诉我们,中国的社会基本构成,或者说是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要比西方社会来的复杂地多,无论是亲属还是地缘,都是如此。“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就是这样的关系,形成了费老笔下的“差序格局”,就是从一个个个人所推出的关系的叠加,这样的关系叠加的维系物,其实就是包含着无数私人关系的团体格局。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在解决事情时候的第一反应是找熟人、通关系了。“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这句话最好地说明了费老对于差序格局的理解和思考,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显然是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的,当然也包括道德和法律。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之上,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基础关系形成了。在人与人的关系之后,其实首先形成的并非社会关系,而是家族关系。“我们普通所谓大家庭和小家庭的差别决不是在大小上,不是在这社群所包括的人数上,而是在结构上。”在中国,家族的观念同样是和西方不同的,它不是一个完全以生育为牵绊的体系,而是一个偏向于事业和自我选择的组织。这就主要取决于这一家族核心人物的选择问题。它既有生育上的绵延,也有事业上的标准和服第6页
乡土中国土不土?从,这些也就是西方国家家庭当中所不太具有或是不太强调的。尤其是在中国乡土地区,礼法、家法、规矩更是比城市保留地更多。这些讲究,其实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从家庭引发出去,其实就是两性关系。这也是全书当中,我个人最无法表示支持的一个部分。不错,感情确实是一种内心的冲动和激情的表现。但费老似乎更多地倾向于两性识别到了对方的差异并结合,从而维系的一种两性结合,同时在文章中给予了生育“两性结合”的要求。无法否认的是,两性的结合是生育的基础,但绝不是生育的目的。把生育功能当作是结合的目的同样也是可悲的,这点我十分认同费教授的观点。但他在文章中称同性恋为“变态”却是值得思考的。一方面,费老赞同感情上的冲动是结合的基础,另一方面又否认同性恋是一种正常的恋爱关系。或许这不是文章的重点,但却会引起一部分人的反感——因为比起具有生殖功能的两性结合,同性结合是不具有这样“功利”的目的的,它反而比异形结合在感情上更纯粹。在现实条件下同样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的,就是如何处理和对待同性恋、双性恋这样的问题。但不论怎么思考,两性结合的生育需要,确实也是这个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但两性结合就势必带来稳定吗?若是勉强一个同性恋者与异性结婚,那岂不是爱情悲剧吗?如此看来,稳定,不一定是两性结合的必然结果吧。(三)乡土治理方式从格局看来,中国的基层发生过许多种变化,也经历过不同的历史时期。在这些时期之上的,就是中国乡土具有的不同的治理方式。儒家倡导的一种“礼治”,似乎是乡土的长期选择,这当然是建立在中国孝道和敬老的基础之上的。费老在这一部分上是从“人治”和“法治”的区别开始论述的。即使是“法治”,也是靠人去用法律治理,从根本上来说也是离不开人的因素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对社会上的许多问题去问一句“到底是人的问题还是制度的问题”。但中国的乡土采取的,既非“人治”,也不是“法治”,而是“礼治”——合于礼的事情就是正确的事情,而所谓的“礼”,就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这种统治方式的要求其实非常高,需要这个社会对于行为规范有着最起码的认同,也需要社会当中的个体服从一个统治团体的决策。这其实也是中国乡土在变化当中的不变,用传统,用发展中不变的礼数来约束这个第6页
乡土中国土不土?社会。在乡土社会,讼师是没有地位的,因为他们往往被认为是挑拨离间之人。“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简直是个道德问题,不是个好人。”所以,当一件事情上升到诉讼的地步时,就意味着事态已经一发不可收拾,那些犯事之人必定也是无可救药、不服管束之人。如此看来,教育是乡土中国所采取的重要治理方式,并且是在他们眼中看来最为有效的治理方式。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法律和条例在一部分地区实行起来如此困难的原因了。不对这样的思想进行改革,法治理念是必然无法推行的。但除了“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两种方式之外,“长老权力”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方面。由于乡村本身所具有的各种特点,情缘关系、地缘关系、血缘关系的无法舍弃,导致了“家长制”的必然存在。这是一种传统,是一种与敬老、长辈观念并存的传统。长幼尊卑,从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注重的一个部分。从餐桌座次到问候礼仪,无不体现出中国“礼仪之邦”的特性,即便这样的特性在近年来已经被现代人所消磨。但不可否认的是,乡土是这部分礼仪保持的最为原汁原味的一个地区。存在在这样一个区域的治理模式,费老就将其称为“长老权力”。长幼区别所导致的强制和权力,其实从根本上说是源于血缘和地缘。血缘上的持续和乡土地缘上的相对封闭,导致了这样一种生育关系决定权力分配的形式。“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不错,我们对于自己的发展有着各种各样的选择,但对于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拥有什么样的父母是没有选择的。所以,血缘既是纽带,也是权力分配的决定物。血缘,带动着整个社会的运作,也带动着个人权力分配比例的改变。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社会生活愈发达,人和人之间往来也愈繁重,单靠人情不易维持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所以,依照血缘来分配权力的方式似乎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了。我们当然有理由相信,“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四)社会变动这个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乡土社会本身也毫不例外。从古时的封建到现代的开化,从暴力到文明,都是乡土社会改变的实质。虽然乡土社会第6页
乡土中国土不土?改变的速度比起城市要慢得多,但不得不承认,它也在改变。随着社会本身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都有了更多的选择。外出务工、人口流动改变了社会封闭的状况,财富分配、社会变迁同样改变了社会权力运作和分配的方式。“位与权,名与实,言与行,话与事,理论与现实”的分离,也就水到渠成了。当然,社会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上述这些方面。以前走一步算一步的生活方式也渐渐地不再适应乡土社会需要了。人们开始逐步地规划生活、规划自己生活的这片区域的发展。从简单的满足欲望,到获取自己所需,人们的生活环境引导着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三、结语读《乡土中国》是困难的,因为我认为它更倾向于散文,一种实录性质的散文。在散的思维之下,体现着费教授的思维缜密。这样的一本书是无法从厚度上去评判内容深度的。但似乎能在字里行间隐约发现一些篇章内部的思路线索。乡土中国,我想它是土的,因为它是支撑中国发展的坚实基础,它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乡土中国,我想它是不土的,因为它蕴含着未来发展厚积薄发的力量,蕴含着中国腾飞额推动力量。怀着敬畏之心,我在这份读后感的大部分标题上都加了“试论”的字样,只求表达自己的个人理解,无礼之处也只能淡然一笑了。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