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流变论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流变论

ID:791816

大小:10.93 MB

页数:177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流变论(1917-1949)姓名:余荣虎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指导教师:朱晓进20090511 摘要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1917.1949)大致经历了早期带有“阐释"性质的理论建构,以及后来带有“立法"性质的理论言说两个阶段。在借鉴西方现代思想的基础上,早期乡土文学探索者从各自的文学理念、政治立场、人生态度出发,阐发了三种不同的乡土文学功用观,即鲁迅的“乡土启蒙论"、周作人的“地方趣味论"、茅盾的“悯农论",它们按两条线索发展:以鲁迅的观点为主调的早期左翼乡土文学功能观,在三十年代遭到激进的左翼批评家的否定:而后来的自由主义者则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周作人的地方趣味论。不同的功用观不仅导致了在乡土文学的题材范围、表现对象等基本理论问题上的分歧,而且决定了不同的审美趣味及形式理论。总体而言,自由主义者推崇“认知的趣味",左翼作家主张“实践的趣味"。周作人建构了一套包括地方主义、自然美、个性、风土在内的理论话语,表现出“认知的趣味"。鲁迅致力于乡土社会的观念批判和风俗习惯批判,表现为思想文化领域的“实践的趣味"。后起的自由主义者在“认知的趣味”的基础上,生发出现实情怀;三十年代激进的左翼作家则把“实践趣味”推向了极致,并相应地建立了一套理论话语,到了四十年代,左翼文坛的审美趣味走向实用化和政治化。关于乡土文学的语言、叙事视角、结局模式等形式理论,几种理论话语之间充满了矛盾,但流变的线索是明晰的,三四十年代左翼批评家几乎一致否定了早期乡土文学在形式上的探索,而主张折回传统和民间。通过对乡土文学理论流变的考察,我们发现从周作人到沈从文的自由主义乡土文学理论,与从鲁迅到延安文坛的左翼乡土文学理论,并不是平行、对立发展的,而是发生了汇流与断裂。鲁迅的乡土启蒙论抓住了中国社会现代性追求中的主要问题,成为乡土文学的经典理论,实质上,它是乡土本位论;苏雪林、沈从文等后起的自由主义者超越了周作人等人的局限,表现出相当的现实情怀,从而使之呈合流之势。三四十年代左翼批评家创立了“革命的乡土文学’’理论,其本质是革命本位论。经典乡土文学理论主张乡土批判,革命的乡土文学理论推崇美化农民,因为其最根本的立场是相反的,因而后者必然消解、颠覆前者,后者对于实用性、政治性与艺术性关系的处理,以及对于乡土文学的主要创作方法一现实主义的理解,都有一定的权宜色彩,但是,包括乡土文学理论在内的现代文学理论的立足点是无庸置疑的,当代文学和文学理论的发展只有在坚持现代文学传统的前提下,才会有新的、有意义的发展。关键词: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流变,乡土文学功用观,乡土文学的审美趣味,乡土文学的形式理论 AbstractABSTRACTTheauthorholdsthattheearlywritersandtheoreticiansofmodemChinese10calcolorwritingshadexplainedthreedifferentviewsaboutlocalcolorwriting’Sfunction,namely“thelocalenlightenmenttheory”byLuXun,“thelocalinteresttheory,,byZhouZuorenand“thepitying-peasantstheory”byMaoDun.Andtheywetefurtherdevelopedintwodifferentdirections.LuandMao’Stheoryformedintotheearlvleft‘wingtheoriesoflocalcolorwritingwhichwereknockeddownbysomemoreradicalleft-wingcriticsin1930s,whilesomeliberalisticwriterstranscendedZhoutoacertaindegreeandthoughtthatlocalcolorwritingsshouldreflectreallife.Thedifferentfunctionalviewsaboutlocalcolorwritingsledtodifferentaesthetictastesandformaltheoriesinevitably.Onthewhole,theliberalisticwritersandcriticstooktheirstandonIntellectualInterest,whiletheleft.wingmembershadVervpronouncedviewsontheimportanceofPracticalInterest.TheearliestadvocatorofIntellectualInterestisZhouZuoren,andLuXunisapioneerwhosupportedTheoryofPracticalInterest,butLu’Swritinginterestwasonlyrestrictedtotheideologicalandculturalrealms.BothofthisInterestTheoriesmadenewheadwaylater.舡forformaltheoriesoflanguage,narratingangleandpatternsoftheend,theauthorhasfoundthatalthoughtheoreticaldiscoursesofdifferentschoolswerefullofcontradictions,therewasacluetochange.Theleft-wingcriticsnearlyunanimouslydeniedthosetheoreticalviewsofearlycriticsin1930sandturnedbacktotraditionalandfolkforms.Thistrendlasteduntil1940s,andevenforalongertime.BymeansofanalyzingthechangingcluesoftheoriesofmodemChineselocalcolorwritings,theauthorhasnoticedthatliberalistictheoryoflocalcolorwritingshasnotrunparalleltoleft-wingtheory,onthecontrary,thelaterliberalisticcritics,viewsandtheearlyleft-wingwriter'sstandpointsalmostconvergedatlast,andthelaterleft-wingcriticsheldcontraryopiniontoLuXun.Lu’Stheoryoflocalenlightenmenthasfocusedonmainsocialproblemoftheprocessofpursuingmodernity,SOitbecameaclassicaltheoryoflocalcolorwritingswhichWasinessenceatheoryoffarmer-standpointsandvillage-orientation.AndthelaterliberaliststranscendedZhouandagreedwithLuXuninprinciple.Duringtheperiodofthe1930sand1940sleft。wingcriticsfoundarevolutionarytheoryoflocalcolorwritingwhichwasrevolution-orientation.Andthemainideasofthistwotheorieswereoppositetoeach玎 other,therefore,thelatterwasboundtodeconstructtheformer,andsomeofthelatter’Smainpointswereexpedient.However,theessentialopinionsofmodemChineseliterarytheoryarebeyondquestion,nowadays,onlyifthewritersandcriticscancarryonanddevelopmodemChineseliterarytradition,theywillmakemoremeaningfulandgreaterprogressinourliterarytheory.Keywords:theoriesofmodemChineselocalcolourwriting,change,functionalviewoflocalcolourwriting,aesthetictasteoflocalcolourwriting,formaltheories0flocalcolourwritingIll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l、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2、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3、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4、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5、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金翌虚日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研究生签名:僦日期:目 绪论伴随着现代文学的发生,在现代文学史(1917.1949)上相应地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种体裁的文学的相关理论,比如现代小说、诗歌、散文及戏剧理论。这里所说的“中国特色"的理论是指虽然现代各种体裁的文学创作都是在域外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学的启发和示范作用下发生的,因而在艺术形式和艺术理念上是直接与世界“接轨”的,但是,现代文学理论在形态上却更多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论的特点,它们零星地散见于单篇论文、书信、序跋、创作谈、译后介绍之中,往往三言两语,点到即止,缺乏西方文学理论常见的严密的体系性,同时,现代文学理论又绝非穿着“白话”外衣的古老灵魂的死灰复燃,它的精神是现代的,它的价值取向先后以西方人道主义、个性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因此,它既不是古典的,也不是西方的,而是属于现代中国的文学理论。如果打破常规的按照体裁分类的方式研究相关的文学理论,而按照题材分类,那么,乡土文学理论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颇有意义的研究对象。在现代文学三十年间①,产生了多种内涵不同的乡土文学。其一是鲁迅及其影响下的作家@在二三十年代创作的乡土文学,其特点是直面现实的写实主义风格和鲜明的乡土批判意识,文本呈现的是知识分子视角下的乡土世界,表现的是现代知识分子急切的现代性追求,其中包涵了知识分子对乡土社会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可以称之为经典的乡土文学;其二是自由主义作家创作的以农村、小镇为题材的乡土文学,周氏兄弟的有关理论对其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总体而言,周作人的影响更大,这一群体的乡土文学既有浪漫抒情的色彩,也有一定的现实关怀,从而形成现代乡土文学的另一传统;其三,二三十年代的左翼作家群体创作的乡土小说,包括以蒋光慈为代表的“革命的乡土小说"@,以茅盾为代表的“社会剖析派"的乡土小说,其共同倾向是围绕农村社会经济关系的不平等和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构建情节,批判的矛头指向政治或政权;其四,四十年代解放区作家和国统区持左翼立场的作家创作的乡土小说,虽然前者推崇乡土文学的工具性,强调乡土文学作品对于农村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后者在一定程。本文关于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分期全部按照文学史通行的方法,即二十年代是指1917.1927年,三十年代是指1928.1937年,四十年代足指1937.1949年。雪以下简称“鲁迅派”作家,在第四章将论述“鲁迅派”提法的依据,以及“鲁迅派”具体包括哪些作家。o这个概念是丁帆先生首创的,他将通常所渭的“革命+恋爱”式的乡土小说称为“革命的乡土小说”,这一说法可以更准确地概括这类小说的性质和内涵,因为阶级斗争的视角和理论是这类小说共同的显著特征。以下“社会剖析派”的乡土小说的命名也出于|一J一专著,请参阅丁帆等:《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 绪论度上继承了乡土写实风格,但两者都表现出明确的阶级意识和革命立场;其五,东北、华北沦陷区作家在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下所倡导的“乡土文学”,他们策略性地沿用了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提出的“乡土文学"概念,但与鲁迅乡土文学的创作旨趣颇为不同,作家、批评家是借“乡土文学"的旗帜表达热爱祖国、怀念故土、关心民生的情怀,因此他们往往将“乡土”解释为“国土"①。在以上罗列的乡土文学中,基本上只有第一类和最后一类在现代文学史上被冠以“乡土文学"或“乡土艺术”加以讨论,但本文不是将“乡土文学"作为一个专有名词,也即并不局限于鲁迅、茅盾、苏雪林以及沦陷区作家、批评家所讨论过的“乡土文学"作品,而是把“乡土文学’’作为一种题材,凡是描写“乡土’’的文学都在讨论的范围之内。所谓“乡土"本义是指“故乡”或“地方”,联系现代经典乡土文学作者实际的故乡以及他们在文本中虚拟的故乡,这里将其内涵确定为偏远的农村、小镇,“偏远"既是指地理位置,又是指一种文化状态④。同时,沦陷区乡土文学理论话语的策略性使之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农村、小镇所包含的地理意义和文化意义,因而不在本文详细讨论的范围之内。把乡土文学理解成描写偏远的农村、小镇生活的文学作品,除了以上参照经典乡土文学所暗示的“乡土"的含义之外,同时,也是试图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放置于世界乡土文学的整体发展中进行考察。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文本形态、价值取向,乃至命名方式都受到外国乡土研究、乡土艺术、乡土文学的启发,比如,周氏兄弟对日本乡土研究的关注,废名对英国作家哈代(ThomasHardy,1840.1928)的爱好,左翼作家对苏俄相关文学的师事,以及美国乡土文学及其理论对现代作家的广泛影响,可以说,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本质属性离不开世界乡土文学的大背景,域外不同风格、不同倾向的乡土文学共同影响着现代作家的乡土文学观念。尽管作家们在接受外国乡土文学及其理论的影响时,具有选择性和自主性,但是,没有人可以否认世界范围内乡土文学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倾向,其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乡土文学描写的都是偏远的乡村、小镇的故事,文本中的背景往往与现代都市有意无意地构成一种对比关系。它们突出或强化“地方色彩”,在对乡村、小镇的自然景物、民俗风情、日常生活的描绘中透露出对滞后了的乡土世界的同情,同时,隐藏着对于现代都市的复杂心态,因此,可以认为,所有的乡土文学都是以偏远的乡村、小镇为题材,讲述乡土层@的人们一o,}:官筝:《揭起乡土文学之旗》,载封世辉选编《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评论卷》,广西教育}lj版社,1998年,第218页。o后面的章节将详细论述“乡土”的多重含义,以及经典乡土文学作家将其含义理解为“农村、小镇”的理由。每“乡土层”这个概念是上官筝在《揭起乡土文学之旗》一文中提i}{的,主要是指“农民,小市民,勤劳的劳动者和小商人”。参阅上官筝:《揭起乡土文学之旗》,载封世辉选编《中国沦陷区文学人系·评论卷》,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27页.2 绪论一农民,小市民,勤劳的劳动者和小商人的生活故事。总之,乡土文学基本上是一种按题材划分的文学类别,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也不是按故事情节的“乡土性”来划分的。中国社会在现代史上依然是稳固的农业社会,现代城市中的社会生活、交际方式、邻里关系、人情观念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乡土性”。费孝通先生将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性”概括为三点,其中之一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靠“熟悉"而产生的信任来约束,而不是依靠法律来规范,人与人相处追求的是“心安"①,这样的情形在“都市民间’’当然不难见到,但此类情节显然不能作为评定乡土文学的依据。基于以上理由,1917.1949年间所有讨论农村、小镇题材文学的论文、讲演、序跋、书信、译后介绍、书评等等,都将作为现代乡土文学理论形态加以梳理和阐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作家的思考与批评。废名曾援引波特莱尔的话说:“所有伟大诗人,都很自然的,而且免不了的,要成为批评家。"圆现代乡土文学的作家也是如此,无论是夫子自道,还是相互辩难,他们往往能切中肯綮,更为重要的是,其言论既为阐释以往的作品提供了理论依据,又预示着一种新的创作动向,因而,这些看似散乱、庞杂的理论资源中,蕴藏着关于现代乡土文学理论流变的全部秘密。显然,这些理论形态的资源并不是纯粹知识学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但对于中国文学理论而言,这是常态,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在中国,文学理论从来就不是一种纯粹知识学意义上的话语系统”@,它们更多地与政治立场、政治激情、集团利益,乃至私人恩怨错综复杂地交缠在一起,然而,恰恰是这种活生生的理论资源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深刻理解现代乡土文学的窗口。现代乡土文学理论虽然不是以体系性的、完整的理论形态出现的,但是透过表面零散、杂乱的理论表述,还是可以看出每个时段不同理论观点自身的统一性和逻辑自洽性。本文主要从历时性角度考察构成不同作家群体乡土文学理论的基本要素是如何“流动”和“变迁”的,以及促使其流变的政治环境、思想倾向和现实条件。要深刻地理解乡土文学的理论流变,首先就必须思考,作为在域外乡土文学理论与创作的刺激、启发下诞生的乡土文学理论,有哪些属于本民族的独特品格?简而言之,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的独特品格主要体现为鲁迅开创的“乡土。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0.11页。费孝通先生概括的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性”的另两个特点为:人与窄问关系上的“不流动”;人和人在空问的排列关系上的“孤立和隔膜”。请参阅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中的《乡土本色》(版次同前)。o废名:《说梦》,《废名文集》,东方}fj版社。2000年,第57页。伽李春青:《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6页。3 绪论启蒙论”和左翼作家倡导的以实用性、阶级性为特色的“宣传论”。鲁迅作为现代乡土文学的首创者,把乡土文学创作定位在乡土启蒙上,他的乡土启蒙思想就是二三十年代乡土文学理论的核心观念,也是中国乡土文学特有的理论观点。鲁迅创作乡土文学的时代,中国在世界的总体格局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悠久的文明与它的封建性、落后性形成极不协调的反差,少数知识精英与思想觉悟和受教育程度低下的大众也形成鲜明的对照,西方现代文明及其价值观念强烈地刺激着鲁迅等少数精英,尤其是自由、平等的观念和人道主义思想对他们而言,既是一种新观念、新思想的冲击,又是对沉潜于他们意识之中的关心民瘼、忧国忧民情怀的“激活”,因此,当鲁迅拿起手中的笔表达自己的情怀之时,就基本注定了其创作的启蒙意图和功利色彩,也即鲁迅要通过乡土文学创作鞭策落后、抨击专制,以达到改良社会与人生的目的,从而形成其既同情农民,又批判农民的乡土启蒙思想。同情农民是世界范围内乡土文学及其理论的主流倾向。世界范围的乡土文学的兴起大多与工业化、城市化的社会背景相关,工业化、城市化一方面致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农村显得日益萧条,这一点在美国乡土文学如赫姆林·加兰(HamlinGarland,1860.1940)的作品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另一方面,与城市工作相比较,农耕劳作显得更加艰辛,加之农民生活较为贫穷,这些都使作家对农民充满同情,尤其是普通农民还有可能遭受来自地主阶层的经济上、人格上,乃至人身上的不公平待遇,因此,同情农民、为农民呼喊是乡土文学作者普遍的意图,在这个意义上说,几乎所有的乡土文学都是功利性的。当然,城市生活也有其不如人意之处,比如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互相提防、人情冷漠等等,连赫姆林·加兰也写出《救命神鸦》这样的乡村颂歌,但这毕竟是偶尔为之,主流的倾向不是赞美乡村,而是同情农民。鲁迅开创的乡土文学与世界乡土文学普遍的同情农民的思想倾向是一致的,但是,鲁迅又超越了同情,而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农民,指向了乡土社会的思想、文化、习俗所孕育和体现出来的农民的思想,从而开启了“乡土启蒙”的传统,这在世界乡土文学中都是少见的,即如以加兰为代表的美国乡土小说就没有启蒙色彩。在精神世界里,美国乡土小说中的农民没有多少蒙昧可言,他们的思想观念与城里人在同一水平上,困扰他们的不是精神枷锁,而是贫乏的物质、艰辛的劳作以及沉闷单调的环境。知识分子闯入农村是中国乡土小说常见的情节模式,但在美国乡土小说的类似情节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却迥然不同,他们不是作为启蒙者,而是作为同情乡下人的城市富人或城市好人而出现的①,他们在故事中不是发现了乡下人精神上的蒙蔽,而是体验到乡下人单调、贫困、辛苦的生活,除。如加兰的《路克丽西亚·彭斯》中的小学教师莉莱,‘一天的快乐》中议员的妻子。《在山沟里》的功成归来雀华德。4 绪论了寄寓同情之外,他们没有更深的认识,一言以蔽之,他们是乡下人的同情者,而不是启蒙者。乡下人的贫穷并非源于蒙昧,而是城市化和西进运动的大背景造成的(各国的具体情形不同,但大同小异),与观念更新、思想解放没有直接的关系,因而没有启蒙的必要。鲁迅的乡土启蒙论主要是关于“人”的启蒙,是鲁迅立足当时国情现实,致力于把乡土层的民众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是为了实现“人’’的解放。这一方面说明封建思想对于乡土社会的毒害之深,另一方面说明人道主义思想和自由、平等观念对鲁迅等知识分子影响之大,同时,在与世界,特别是西方社会的对比中,可见中国农村之落后——中国农民还没有意识到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用周作人的话说就是“生了四千余年,现在却还讲人的意义,从新要发见‘人’,去‘辟人荒’"。国“乡土启蒙"的创作意图和理论奠定了现代乡土文学创作与理论的民族品格,其中凝聚着现代知识分子直面乡土现实、锐意进取的现代情怀,“乡土启蒙论”是鲁迅派作家乡土文学理论的核心观念,他们一系列的理论话语和观点都是为“乡土启蒙"思想服务的。总体而言,自由主义作家涉足乡土文学略晚于鲁迅,大都程度不等地受到鲁迅乡土文学创作与理论的启发,但是,自由主义作家的创作意图中的启蒙诉求相对减弱,而对“地方色彩”的追求相对增强,因而,其乡土文学理论是“功利"论与“纯艺术"论的折中。在同情农民、关注农村、小镇在动乱时世中经受的压力等方面,自由主义作家与鲁迅派作家并无分歧,何以启蒙诉求会减弱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须回溯当时的思想文化语境。自由主义作家或者是五四运动的先驱,或者是经过五四洗礼的青年,他们都赞同以“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开发民智,也即都主张启蒙。康德曾经对启蒙作过一个简明的解释:“启蒙就是人从他自己造成的未成年状态中走出。未成年状态就是没有他人的指导就不能使用自己的知性。”②也即启蒙的目的就是教会被启蒙者使用自己的“知性"。五四时期,对于当时农村的看法基本上是相似的,即农村是黑暗的,农民是无知的,李大钊的观点有代表性:“中国农村的黑暗,算是达于极点。那些赃官、污吏、恶绅、劣董,专靠差役、土棍,作他们的爪牙,去鱼肉那些老百姓。那些老百姓,都是愚暗的人,不知道谋自卫的方法。"③李大钊和鲁迅一样都看到了农民的“愚暗",但是如果农民被启蒙了,学会了使用“知性",其结果必然是“谋自卫"——与当时的政权作斗争,这是对既有秩序的全盘颠覆,对于主张改良、反对暴力斗争的自由主义者而言,就如西方学者所言:“启蒙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使人们摆脱恐。周作人:《人的文学》,《周作人文类编》第3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2页。o康德:《pI答一个问题:什么是启蒙?》,《康德书信酉封》,上海人民}lj版社,1992年,第271页。。李丈钊:《青年与农村》,《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49页。5 绪论惧,树立自主。但是,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脐l而摇蒯筋擞中。’’①换言之,启蒙的逻辑结果就是发生剧烈的社会变革,这与自由主义者的政治理念是背道而驰的,这就必然导致自由主义乡土文学的启蒙精神相对减弱,而“地方色彩’’相对增强。在某种程度上,“地方色彩”是偏远的乡村在与现代都市对照中赖以确认自我价值,从而获得身份认同的依据,“地方色彩"缓和了启蒙叙事过于沉重和压抑的气氛,因而,自由主义乡土文学的整体风格显得较为轻松、明快。鲁迅派作家和自由主义作家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的分歧最终都可以追溯到对于“启蒙"的态度和认识,但总体而言,自由主义者的乡土文学理论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启蒙思想,并且相应地体现在文本之中,如果将鲁迅派作家的创作称为经典乡土文学,将其理论称为经典乡土文学理论,那么,自由主义作家也大致属于这一范围。自由主义作家所害怕的启蒙的结果正是后期创造社、太阳社等左翼作家、批评家所需要的结果,也即他们要描写的是启蒙后的农民,因而,合乎逻辑地否定了鲁迅的以乡土启蒙为核心观念的乡土文学理论,而另立了一套新的理论话语,其核心观念是“文学是宣传”——虽然这是后期创造社等左翼作家所倡导的文学功能,并非专门针对乡土文学,但乡土文学的功能无疑也从属于这一总的原则。这一核心观念要求作家把政治上对农民的认识和农民的文学形象直接对应起来,是建立在政治理念之上的文学理论,要求作家根据政治需要和政治理念,而不是根据农村、小镇的实际情形进行创作,因而,必然抛弃经典乡土文学的写实风格,而代之以虚假的乡土叙事,如革命的乡土文学中的“革命+恋爱"的叙事模式。.后期创造社等左翼作家是在否定经典乡土文学及其理论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理论话语,在表面上,他们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情感,实际上,他们才是真正漠视了农民的存在,农民的愚昧、落后都被包裹起来了,没有病苦,自然也就无须疗救了。1926年,鲁迅在回应阿Q是否“过时”的时候曾说:“我也很愿意如人们所说,我只写出了现在以前的或一时期,但我还恐怕我所看见的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②但是不出2年,这群年轻的左翼批评家就彻底否定了鲁迅,“跑步"进入现代农村,左翼批评对于阿Q们的真实思想状况的态度,就象阿Q对于他头上的癞疮疤——讳莫如深,左翼批评家对于农民的评价与其说是出于真情实感,不如说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四十年代解放区的乡土文学理论是对“宣传论"的进一步发展,三十年代主要强调宣传农民的正面形象,其实是要求塑造与农民政治身份相符的文学形象,是一种“对外"宣传,四十年代一方面继续要求对外宣传农民的正面形象,同时,o[德]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f;版社,2003年,第1页。。鲁迅:《(阿Q正传)的成因》,《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97页。6 绪论又倡导“对内’’宣传——主要是对农民宣传新的农村政策,要求文学作品与政策、法规保持高度一致,乡土文学最终变成了一种对内对外的宣传工具。“宣传论”是“革命的乡土文学’’和解放区乡土文学理论的核心观念,左翼批评家们提出的一些具体理论观点都围绕着这个核心,使之得以实现和巩固。应该说,“启蒙论"和“宣传论",都是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所独有的,“启蒙"论倡导乡土批判,“宣传论"推崇美化农民,两者的基本观点几乎截然相反,从中不难看出经典乡土文学理论的断裂与变异,其中有批评家个人的艺术观和思维水平问题,但更本质的原因则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现实需要与政治需要,这两重因素的要害在于作家如何处理文学与政治、审美与功用的关系。乡土启蒙论基本上是作家、批评家对于乡土文学的“阐释’’行为,是鲁迅等人面对愚昧落后的乡土世界的现代性思考,作家与政治、与政府的关系处于相对疏离状态,从而妥当地处理乡土文学的审美属性与实用诉求的关系;而后期创造社等左翼批评家则是以主动向政治靠拢的姿态介入乡土文学批评的,批评家日益表现出为文学“立法”的倾向与冲动,尤其是到了四十年代,解放区政权相对稳定,文学批评与政权的合作变得更为密切,文学理论的“立法”性质更为明显,乡土文学理论最终变成了一种政治话语,其审美属性也让位于政治需要。细致考察“乡土启蒙论"和“宣传论”形成的具体情形,不难看出,乡土启蒙论的基本思想是在二十年代形成的,1933年,鲁迅回顾自己的创作思想时曾直言:“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这说明鲁迅以启蒙为价值指归的艺术见解是“十多年前"形成的,这不仅有其1920年前后创作的乡土文本可资佐证,而且在《呐喊·自序》《(阿Q正传)的成因》《写在(坟)后面》《两地书》等文章或书信中,鲁迅也对此多有阐发,当然,到了三十年代,鲁迅的主要精力和兴趣己不在小说创作,因而,对乡土启蒙思想作了更多、更深邃的议论,尽管鲁迅的文学思想随着政治文化语境和社会现实的变化而有所发展,但其基本观点在三十年代并未发生大的改变,即如其所自白:“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宣传论”则主要形成于三十年代,此时,历史已将作家、批评家越发密切地卷入了政治的漩涡之中,酝酿此时乡土文学理论的时代土壤必然萌发文学与政治紧密结合之芽,因而,这里特别强调特定时期的政治文化和国情现实对乡土文学理论形成的重大影响。研究乡土文学理论流变主要依据的材料只能是有关作家、批评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表述,因而本文基本只采用建国前的史料。考虑到建国后至新时期之。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526页。7 绪论前一些作家的追忆、追述都打上了很强的政治色彩,难以辨别其真实性,所以基本没有采用这一时段的材料,新时期以后,一些老作家在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中,又做了一些实事求是的回忆,在将其与建国前的相关材料的比较、参证的基础上,有限度地采用了其中的个别材料。另外,并非所有的理论都会在文本中体现出来,但理论与创作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互动关系,因此,我们把文学作品作为了解特定时段的理论倾向、探究长时段理论流变的重要依据。本文的研究思路是:追踪三十年间各个时期作家、批评家对于乡土文学的认识、批评与倡议,参阅相关的乡土文学作品,尽可能准确地总结不同时期乡土文学理论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勾画出乡土文学理论流变的概貌,并揭示出流变之因,从而为更准确地认识和评价不同群体、不同时期的乡土文学提供理论依据,由此总结乡土文学理论流变历程中的历史启示。循此思路,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具体考察早期乡土文学理论与域外文学理论、文学思潮之关系。早期乡土文学是在域外文学及其相关理论、思潮的启发下诞生的,其中固然有传统文化提倡士人关心天下大事、关心国计民生的价值观的内在影响,但是,直接的刺激则是域外资源,特别是西方人道主义思想使现代作家将目光投向了当时广大的偏远的农村、小镇,因为这些地方有许多人祖祖辈辈生活在非人道的环境之中,妇女和儿童的境遇尤其堪忧。非人道的文化、习俗、习惯对人们濡染太久,以至于人们都已麻木了,人道主义思想就象黑暗乡土上的一盏明灯,让作家看到了沉默的乡土世界中的苦难与不平,可以说,人道主义思想是“乡土启蒙论’’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西方乡土文学所追求的“地方色彩”以及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对于早期乡土文学理论建设同样产生了非同寻常的影响。因此,.研究现代乡土文学理论的流变有必要考察域外理论与思潮对早期乡土文学理论的影响。其次,本文考察了乡土文学性质与功能理论的流变,对于乡土文学的概念、题材范围、表现对象等基本性质的认识,是乡土文学的重要理论问题,二三十年代不同文学群体对其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但没有一种解释能够满足四十年代左翼乡土文学的需要,导致了“乡土文学”这一概念在四十年代以至新时期之前的相当长的时段内从批评界消失了。对于乡土文学的性质的不同认识直接关系到对其功能的认识,功能理论在三十年间的流变,最终彻底改变了乡土文学的文本形态,其中包含了应该如何处理文学功能与政治功能之关系的经验教训。第三,本文还考察了审美趣味的流变。审美趣味是审美主体主观的感受、爱好、情趣、艺术品位的综合体现,同时,它又受到社会历史环境的制约,因而,既具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又曲折地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较之于审美理想、审美原则,审美趣味显得缺乏稳定性,更随意、更富于流动性。但是,不稳定的、8 绪论流动的审美趣味恰恰真实地记录了每个时期社会对于乡土文学的认识、理解,以及对于乡土文学所承担的功能的期待。不仅审美趣味自身容纳了丰富的理论信息,比如,乡土文学是应该凸现地方色彩,还是抒写农村的苦难;是应该写出诗化的乡村,还是革命的农民?而且审美趣味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乡土文学的文本形态,不同的审美趣味必然推崇相应的叙事技巧、结局模式、语言风格。出于以上考虑,本文按照自由主义作家和左翼作家两条线索详细论述了他们在各个时期的审美趣味的内涵及其流变的历程。这里有必要对本文所使用的“左翼文学群体"“左翼文坛"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左翼文学运动是1930年代中国文坛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文学运动,从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至1936年初左联宣布自动解散,中国左翼文学运动不仅具有清晰的时间界限,而且具有相对完整的文学主张、文学理论、文学活动。称之为“相对完整’’是因为这些文学主张、理论和活动随着左联的解散而逐渐停息,也即呈现一定的阶段性特点,左联时期的某些重要的文学主张和创作模式在后来的以延安为中心的解放区文学中逝晰畔0,乃至“消解”∞,因此,划分“左翼文学”与“延安文学"、以至“文革文学”的界线就显得非常必要。但是,左翼文学思潮、左翼作家、左翼文坛在现代文学史上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存在,从文学思潮、文学创作、文学理论方面而言,它既无法割断与太阳社、后期创造社的联系,也与解放区的文学理论在某些基本立场上相同;从作家个体而言,是否加入左联是判断其身份的一个重要依据,但这个依据并不可靠,因为存在组织上加入了左联,但文学观念上没有加入左联的情况,也存在组织上没有加入左联,而文学观念与左翼接近的,再者,左联是有明确的阶段性的,但作家的文学观念却有一定的连续性:从作家群体而言,自1920年代始,中国文坛在左联时期、延安时期,都确实存在一群持左翼立场的作家,他们与自由主义作家、“官方”作家鼎足而立,并建构了其独特的文学批评理论和叙事模式。出于以上考虑,本文将左翼作家的身份限定在以下几个基本点上,一,在文学观念上主张以文学同一切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进行斗争,促进改革,主张文学在社会历史进步中起积极作用;二,在政治立场上站在普通大众的一边,认同、支持大众的革命行为;三,在组织上与中共保持较为密切的关系。按照这样的原则,我们认为,鲁迅派作家、四十年代解放区作家、四十年代国统区的沙汀、艾芜、张天翼、胡风等作家都属于“左翼文学群体",除个别作家去世之外,这些作家在四十年代的文坛上形成了一种与自由主义作家、“官方’’作家不同的文学声音,尽管他们之间存在分歧乃至分化,但以上三个基本点就显示了他们的同一性和独特性,因此,可以说,他们共同形成了四十年代的“左翼文坛"。毋参阅王培元:《左翼文学是如何被消解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l期。9 绪论第四,所有的理论观点最终都要落实到文本中、体现在形式上,因而,本文最后探讨了形式理论的流变。如果理论仅仅是一套关于乡土文学的性质、功能、审美趣味的知识学话语(在现代文学史上,它们并非仅仅是知识学话语),而不关乎文本形态与形式问题,那么,这样的理论都将成为空谈,可以说,形式理论是性质、功能、审美趣味等理论的逻辑结论,当然,形式理论和文本形态之间并非对等的关系,但前者会直接间接地对后者施加影响,而且,随着文学与政治合作日益密切,四十年代左翼乡土文学的形式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文本形态。从形式理论的流变中,可以揭示出三十年间国内文坛在对待域外思潮与民族传统、文学与政治关系等重大问题的观念变化,它相应地决定了不同时期乡土文学的艺术品格,其中的启示是深刻的。lO 第一章早期乡土文学理论与域外文学理论、思潮之关系众所周知,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经过了较长时间的酝酿、探索、讨论,虽然没有针锋相对的论辫,但分歧也不少,直到1935年,鲁迅发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以下简称(--集导言》),中国早期乡土文学理论才初步建立,但是,早期乡土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二十年代形成的,而三十年代又出现新的作家、批评家介入乡土文学理论探讨,他们超越或者否定二十年代乡土文学理论,从而赋予三十年代乡土文学理论以新的品格,因而,这里的“早期"主要是指二十年代,同时,也将对从二十年代延续到三十年代的观点进行动态的跟踪考察,而三十年代新出现的理论,无论其价值立场是超越还是否定二十年代乡土文学理论,都不在“早期”之列。乡土文学在创作实绩和理论探索中最有成就的是乡土小说,所以,这里所谈论的乡土文学理论主要是小说理论。乡土文学与白话新诗、问题小说、身边小说等文学体裁、题材、理论一样,是在外国文学的示范和榜样作用下,经过中国作家的艺术创造而产生的,当然,在这一独特的艺术创造中,不可能完全离开传统文化及民族文学的影响,传统的文化情操、人格理想,民族的语言风格、审美习惯,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积淀影响着现代乡土文学的语言风格和内在精神,对于开启中国乡土文学理论与创作的第二代知识分子①而言,如鲁迅、周作人、茅盾等人,更难以挣脱传统的、民族的影响。然而,在历史急流中筚路蓝缕的先驱们,不是拥之以自重,而是苦于无法完全摆脱这种影响,鲁迅曾深切地表达了这种苦恼:“别人我不论,若是自己,则曾经看过许多旧书,是的确的,为了教书,至今也还在看。因此耳濡目染,影响到所做的白话上,常不免流露出它的字句,体格来。但自己却正苦于背了这些古老的鬼魂,摆脱不开,时常感到一种使人气闷的沉重。"圆在现代文学之初,这种苦恼不是鲁迅一个人的,而是整整一代乃至二代三代人的。以后,随着社会政治文化格局的不断变化,从事乡土文学理论与创作的先驱们的思想也各有变化,但当初他们师事、借鉴外国文学的热情却是大致相似的,那就是积极的“拿来主义",鲁迅评价浅草社“向外,在摄取异域的营养,向内,在挖掘自己的魂灵"@,其实也是符合现代文学总体面貌的,乡土文学理论自然也不例外。因此,研究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不应该忽略域外乡土文学理论、文学思潮对其核心概念、o这罩采用林毓生在《中国意识的危机》中的提法,他把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作为现代中国的第一代知识分子,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作为第二代知识分子。参见《中国意识的危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o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01页。曲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图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第5页. 第一章早期乡土文学理论与域外文学理论、思潮之关系思想基础、写作目的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第一节早期乡土文学理论核心概念与域外乡土文学理论、思潮之关系时至今日,还没有一套系统的、体系化的乡土文学理论,但有关乡土文学的零星的理论观点还是不少的。乡土文学理论作为一种理论概念和理论主张,在世界范围内,首先是在美国出现的。乡土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型,几乎每个民族都能从其传统文学中寻找到与之相似或相关的文学作品,但在美国之前,基本上没有哪个国家具有鲜明的理论倡导、自觉的题材意识、明确的创作思想,而在美国历史的一段特殊时期,适逢其时地产生了乡土文学理论与创作。促使美国产生乡土文学的原因是内战结束后,美国以铁路延伸、工业发展、农民进城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进程加速。在国家政策鼓励下,铁路迅速延伸到美国内地乡村,便利了各州之间的交往,刺激了人们对地方的兴趣,而乡土文学以“地方色彩"作为重要特征,正好满足了大众的阅读期待;同时,农民涌向城市使农村显得日益萧条。当一批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作家重新回忆、思考乡村生活时,城乡生活之间的巨大落差催发了他们对农民的人道主义同情,以及对现实的批判。美国文学理论对应中文“乡土文学"的是localcolourwritings,直译就是“地方色彩文学”。美国战后风行的“localcolour”,无论是作为理论的影响力,还是创作的感染力,在英语世界都是广泛而持久的,英国《泰晤士报》1876年lO月l6日有篇新闻的标题就是((10calcolor)),署名为本报特派记者①,文章全面报道了美国文化艺术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地方色彩”,这时在英国“localcolour”还不是作为一种文学类型和文学理论的专有概念,虽然文章中也提到美国作家库柏的小说。但到了1936年,《泰晤士报》就把“localcolour"作为艺术概念来使用圆,再到1939年,《泰晤士报》就以之为谈论小说的术语,虽然有点调侃的意味③。在中国现代文学初期,大部分作家、批评家都有良好的外语基础,但在翻译这个概念时,并没有统一于“乡土文学”,而是“乡土艺术’’“乡土文艺’’“乡土文学"等概念同时使用④,这一现象说明当时还没有一致的理论概括。事实上,⋯“Localcolour.”The71mes.16Octl876,p.4.9“NewPaintingsOfCornwallGoodLocalColor.”The77rues.29Jay1936,P.8.9“LocalColourForANovel.”The77mes.OlFebl939.P.8.回周作人使用的足“乡土文学”‘乡土艺术”,分别参见《黄蔷薇序》《地方与文艺》;茅盾在《文艺小词典》对“乡土艺术”“乡土小说”“地方色彩”的区别也比较含混,把“dialectnovel”译为“乡土文学”;苏雪林使用的是“乡土文艺”,见苏雪林《(阿Q正传)及鲁迅创作的艺术》;张定璜、徐碧晖使用的是“乡土艺术”,分别见张定璜《鲁迅先生》,徐碧晖《鲁迅的小说.1j幽默艺术》等等,足见当时还没有一致的理论概括。 第一章早期乡土文学理论与域外文学理论、思潮之关系“乡土文学”这一极具理论内涵的概念,至今己在海内外学界得到普遍的认可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乡土文学’’最终得以“正名’’,是经过了时间的洗涤和考验,最后由鲁迅在其经典文献(--集导言》中完成的。现代乡土文学理论的早期探索,尽管是零星的、充满分歧的,但涉足乡土文学理论探讨的作家、学者,无一例外地谈到“地方色彩",直接引用“localcolour"的就有茅盾、苏雪林⑦等,将“localcolour”中国化的,即对应于“异域情调”“乡土色彩”“地方色彩"“中国的色彩"“中国的土气"的,有鲁迅、周作人、朱湘、徐碧晖、张定璜等@,可以说,“地方色彩"是早期乡土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地方色彩”作为从域外引入的概念,早期批评家在对其进行本土化的过程中,融入了各自的文学观念、政治立场和思想倾向,因而,对其作为不尽相同的阐释。在讨论“地方色彩"本土化问题之前,有必要先对美国乡土文学的“地方色彩"进行必要的考察。作为以“localcolour"命名的文学类型和流派,美国乡土文学理论旗帜鲜明地提倡“地方色彩"。追求“地方色彩”是由美国当时的社会现实与大众文化心理所决定的。美国独立后,富有冒险精神的美国人,一直不断地向西部迁移,建立家园,开发土地,寻找矿藏,这个对美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西进运动,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直到1890年,“一场伟大的有历史意义的运动’’回才宣告结束。自东往西不断深入的西进运动在拓展美国疆土,创建个人家园的同时,也创造了美国西部神话,刺激了人们了解拓荒者生活的欲望。西部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生活故事都可能在东部城市变成传奇,激起大众的浓厚兴趣,而当时的报纸、杂志、私人书信、口头传说也确实共同创造了经久不息的西部神话。西部被描绘成“富饶无垠的谷地"“地球上的花园’’⑤,西迸运动中有一首很有名的歌谣可以显示人们对西部的浪漫想象:兄弟们,向前跑,快加油,Ⅲ如《简明英汉世界文学词典》(杜友良主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2年),《现代美图小说史》(王长荣著,上海外语教育if{版社1992年),《想像中国的方法》(王德威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中使用的“乡土文学”这一概念都对应于《牛津美国文学词典》第五版(英文版,牛津大学}j: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出版1993年)、《美国文学史》(童")J[Toming]著,英文版,译林出版社2002年)等著作中的“localcolorwritings”·o请参阅茅盾:《文艺小词典》,《茅盾全集》第3l卷,人民文学}lj版社,2001年,第349页:苏雪林《(阿O正传)及鲁迅创作的艺术》,载《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l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第1044页。@请分别参见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第9页,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周作人:‘(旧梦)序》,《周作人文类编》第3卷,湖南文艺iIl版社,1998年,第733页:天用(朱湘)《桌话之六——呐喊》,《文学周报》,第145期,1924年lO月27日;徐碧晖《鲁迅的小说与幽默艺术》,《论语》(半月刊),1934年8月1日;张定璜《鲁迅先生》(下),《现代评论》,第1卷第8期,1925年1月30日。函[美】贝阿德·斯蒂尔编《美周西部开发纪实1607.1890;》(张禹九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253页。西【美】亨利·纳什·史密斯《处女地——作为象征和神话的美国西部》(薛蕃康等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58页。13 第一章早期乡土文学理论与域外文学理论、思潮之关系跨过高山,向西游,那儿有一群群鹿,一群群水牛供我们当食物。①如果说,西部地方色彩的渲染为美国人的西进拓荒提供了某种精神动力,那么,随着内战的结束,以及战后铁路交通的飞速发展,又在客观上为人们了解、探访、追寻地方色彩创造了条件,因此在“localcolour’’作为一种文学类型和文学理论流行之前,西部的地方色彩就成为西部文学的特色和魅力所在。在美国,最早产生广泛影响的地方色彩文学是上文提到的库柏(JamsFenimoreCooper,1789。1851)的小说。库柏把印第安人的外貌、人格、信仰和社会生活以及西部自然环境融合成独特的、具有浓郁浪漫情调的地方色彩,他写到山川湖泊、风俗习惯的独特之处,比如茂密的原始森林,没有名字的明净湖泊,印第安人招募士兵、殡葬、语言风格等习俗,作品呈现出浑然一体的强烈的地方色彩,但与后来马克·吐温、哈特、加兰作品中的地方色彩的意义很不同。“在最好的小说中,地方不仅具有地理意义和历史意义,同时也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对库柏小说中的地方色彩,这也许是最贴切的阐释。库柏的《皮裹腿故事集》五部曲③以18世纪中后期英法殖民斗争为背景,描绘了前后六十年间,美国历史上从北部五大湖区到西部草原,白人之间、印第安人之间、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惊心动魄的斗争,对于白人挑起、鼓动、诱导印第安人互相仇杀,以及白人对印第安人灭绝人性的大规模屠杀,库柏的批判立场是鲜明的。库柏还特意比较了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不同的生活、生存和思维方式:前者重仪式、重分析,重理性,后者靠的是感性、本能、感觉,在两者之间,库柏对后者的认同是显而易见的。在对印第安人的道德观念和淳朴人性的颂扬中,体现了库柏向往原始丛林状态下人性和道德的具有保守色彩的社会历史观。从整体上看,库柏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浪漫色彩,与后来乡土文学的写实风格有很大的不同,因而也不是真正的乡土文学。库柏的小说只是为美国乡土小说在题材方面提供了某些思路,真正代表美国乡土文学风格特征及文学成就的是哈特(BretHarte,1836.1902)、萨拉·奥恩·朱厄特(Sarah01TleJewett1849.1909)、福克纳(Willi锄Faulkner1897.1962)、赫姆林·加兰和马克·吐温(MarkTwain,1835.1910)的部分作品。美国乡土小说(10calcolorwriting)很容易与地域小说(regionalnovel)相混淆,尤其是对于马克·吐温的作品,部分是属于乡土小说,部分则是地域小说,两者的差别在。转引fl[美】赫姆林·加兰:《中部边地农家子》(杨万等译),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第46页。。Weatherby,H,ed.PlaceinAmericanFiction.Columbia,MO,USA:UniversityofMissouriPress,2005.P17.国《皮裹腿故事集》五部曲包括《拓荒者》(1823)、《最后的莫希干人》(1826)、《大草原》(1827)、《探路人》(1840)、《杀鹿人》(1841).14 第一章早期乡土文学理论与域外文学理论、思潮之关系于“地域文学倚赖的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社会和历史背景。如果背景改变了,作品也就随之完蛋了。乡土文学同样依赖具体的地理背景,但通过插入民间传说、历史、独异性、习俗、信仰和语言而更加强化了地方的细节。”①简言之,乡土文学的地方色彩除了具体的地理背景(偏远的乡村、小镇),还更多地体现在民间传说、历史、独异性、习俗、信仰和语言等方面,而这些都是建立在写实主义的基础上,与库柏的浪漫风格不同。中国早期乡土文学理论与美国乡土文学对待地方色彩的态度不尽相同。在早期乡土文学理论的酝酿与建设过程中,中国的批评家之间,对地方色彩的内涵、地方色彩在作品中的地位,如何处理地方色彩与思想倾向的关系等方面存在较为尖锐的分歧。作为倡导乡土文学理论的第一人,周作人对地方色彩的理解,较为接近库柏对地方色彩的态度。1910年,周作人首次提出“乡土文学’’的概念时,就很重视风俗景物的瑰丽奇异:“源虽出于牧歌,而描画自然,用理想亦不离现实,则较古人为胜,实近世乡土文学之杰作也"⑦。与茅盾、鲁迅及他本人后来的观点有所不同,此时,周作人对匈牙利作家约卡伊·莫尔(周译:匈加利,育珂摩耳)的“用理想亦不离现实"(类似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的写作风格颇为赞赏,不过,对于这时的周作人而言,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浪漫主义似乎更合周作人的心思,所以,接下来,周作人就铺陈了作家故乡平原的秀丽风景:“平原广远",“风俗物色,皆极瑰异’’@,以及“羊豕牛马之牧者",特别是牧马人的浪漫生活。此后,周作人继续倡导“乡土艺术”,对地方色彩的理解,一度偏重于现实,要求作家“自由地发表那从土里滋长出来的个性",“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字上"@。当然,从这些表述中,我们还是不难看出,周作人对乡土文学中地方色彩的理解,基本上是以土地、自然、个性为核心建构起来的,这一理论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和完整性,从中可见周氏最后走向趣味主义文学观的某种必然性。即使与库柏的“地方色彩"相比较,周氏也只与库柏的“自然美"立场接近,而缺少库柏急切地介入现实的激情。周作人的“地方趣味”是为当时没有真情实感的、概念化的新文学开出的-N药方,但趣味倾向使之离开了乡土中国的现实人生,这是左翼理论批评与周作人在乡土文学理论上的真正分歧。,左翼批评家对“地方色彩”的理解,更接近加兰的观点。在美国乡土作家中,加兰对乡土文学理论思考是较多的,他理解的地方特色是“艺术家通过对地方特色的描写而跟上社会的发展变化”,“加兰认为只有乡土文学家有能力捕捉当代社①【美】童明(Toming):《美国文学史》(英文版),译林}}j版社,2002年,第11页。o周作人:《黄蔷顿序》,《苦雨斋序跋文》,河北教育}l;版社,2002年,第12页。@周作人:《黄蔷薇序》,《苦雨斋序跋文》,河北教育il{版社,2002年,第12页。勘周作人:《地方与文艺》,《周作人文类编》第3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80、8l页。15 第一章早期乡土文学理论与域外文学理论、思潮之关系会和个人的复杂性"①。事实上,美国乡土文学作家是把地方特色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虽然他们所描绘的地方色彩因地方不同而各有千秋,比如,马克·吐温爱写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小镇,加兰擅长写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哈特多写西部矿区和乡村,福克纳喜欢以南部家乡为背景,但较为一致的是作家们在地方特色中融入了对正在“发展变化"的社会制度、文化心理、贫富差距的批判立场以及对农民的同情,因此,美国乡土文学很少出现库柏笔下原始纯净的自然环境,恰恰相反,美国乡村、小镇在城市化浪潮中的萧条、贫穷的“特色"显得尤其鲜明。总体而言,周作人的理论立场,与匈牙利作家约卡伊·莫尔和美国作家库柏较为接近,是在localcolour成为美国文学的一种类型之前的乡土文学理论,属于古典的浪漫的乡土文学理论范畴。其核心观点是地方色彩大致等同于“自然美",所谓“平水的山光,白马湖的水色,以及大路的市声"圆。以茅盾为代表的左翼理论,也不是完全等同于加兰等对于地方色彩的理解,与美国乡土文学明确追求地方色彩不同,茅盾对地方色彩是有所保留的,当然,这与当时文坛上,把“地方色彩"混同于“自然美"有关,茅盾解释说,“决不可误会‘地方色彩’即某地的风景之谓。风景只可算是造成地方色彩的表面而不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有了一个赞美‘自然美’的成见放在胸中,所以进了乡村便只见‘自然美’,不见农家苦了!”④不难看出,茅盾反对把地方色彩混同于风景美、自然美的倾向,也即反对乡土文学中的地方色彩趣味化的倾向,所以,在对待提倡地方色彩的问题上,茅盾是持保留意见的,他从来没有强调或者提倡乡土文学中的地方色彩,每当涉及到这一问题时,茅盾总是试图把地方色彩与自然美、风景美区分开来。虽然茅盾不提倡地方色彩,但是,客观上,地方色彩是无法避免的。地方色彩不仅有当时广为引证的美国localcolour理论支持,而且,在中国乡土小说的文本中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这才导致了茅盾既不认同,又无法完全否定地方色彩的尴尬立场,这也是每当涉及到这一问题时,茅盾总是以提示、批评、匡正的口气把地方色彩内涵与农村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的原因所在。但是,在同情农民这一点上,茅盾是很接近美国乡土文学理论的。加兰曾说:“多数的作家在写到“陕乐,快乐的农民’时,总是忽视了这种生活经验——他们把泥土和灰尘漏掉不写,把成群结队的小虫、苍蝇和暑气,以及棚里的臭味和苦活全都忘了”固。茅盾和加兰在对农民生活的认识上很相似,两人都很同情农民生活的艰难,所以对写出什么样的地方特色,两人有大致相同的看法,巧合的是,茅盾和加兰都既从事理函DonaldPizer=RealismandNaturalisminNineteenth—CenturyAmericanLiterature.RevisedEdition.Carbondale:SouthernIllinoisUniversityPress,1984.E98-99.o周作人:《(111梦>序》,《周作人文类编》第3卷,湖南文艺H{版社,1998年,第734页.囝茅盾:《小说研究ABC》,《茅盾全集》第19卷,人民文学}lj版社,1991年,第76页。西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茅盾文艺杂论集》(上),上海文艺iI:版社,1981年,第59页.西【美】赫姆林·加兰:‘中部边地农家子》(杨万等译),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第13l页。16 第一章早期乡土文学理论与域外文学理论、思潮之关系论批评,又从事创作,兼作家与理论批评家于一身,所以,他们自己的理论观点都投射到作品中。茅盾的《农村三部曲》等作品描写的虽然是当时中国最富裕的农村地区,但全部笼罩着灰暗败落的气氛,这与作家因为要表现“农家苦",所以不见“自然美’’,有着直接的关系。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从经济的发达程度上,远远赶不上浙江、上海一带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但总体而言,色彩要明快得多。加兰笔下的美国中西部地区,不乏自然之美,但却也浸润着沉重、荒凉的气息,在加兰看来:“风景是美丽的,但是有多少的美丽透入身处其中并和它斗争着的人们的心中呢?疲乏的佃户从美丽的云彩和树木或者从日落的美景中找到了多少安慰呢?"④因此,在把地方色彩与农民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一点上,茅盾与加兰是一致的。茅盾这一理论对现代乡土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中国近现代农村破败的面影才得以真实地投射在乡土文学中。从本质上讲,茅盾吸收了美国乡土文学理论有关把地方色彩与农村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观点,可以称为地方色彩的社会化。在对待地方特色问题上,鲁迅与周作人、茅盾均有所不同。鲁迅把地方特色称为“异域情调",在(--集导言》中,鲁迅只是对二十年代乡土文学的客观形态及基本特征作了总结,所以,没有讨论地方色彩,即异域情调的趣味化和社会化问题,因为根据鲁迅的观察和总结,当时乡土文学在处理地方色彩问题上的情形是:“隐现着乡愁,很难有异域情调来开拓读者的心胸,或者眩耀他的眼界”@,这其中很含蓄地表达了鲁迅的观点。鲁迅不象茅盾那样,主张地方色彩的社会化,在鲁迅看来,异域情调是或者可以“开拓读者的心胸’’,或者可以“炫耀”作者的眼界,前后的褒贬一目了然,为什么同样的异域情调会在作品中起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的呢?这就涉及到选择什么样的异域情调以及如何处理异域情调与农村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又回到了周作人与茅盾有关地方色彩的趣味化与社会化上。对于地方色彩与自然美之间的关系,鲁迅并不主张地方色彩与自然美的分离,相反,提倡艺术作品中表现自然美,“地方色彩,也能增画的美和力,自己生长其地,看惯了,或者不觉得什么,但在别地方人,看起来是觉得非常开拓眼界,增加知识的。’’@这里虽然谈的是绘画,但与《二集导言》中谈乡土文学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在这一点上,周氏兄弟的见解有相似之处,即两人都支持自然美之于艺术作品的重要性,但对于自然美所起的作用,鲁迅的看法是“可以开拓读者的心胸”、“增加知识”,与周作人的看法又不相同。其实,这只是说明了鲁迅对自然美持较为开放的心态,还没有回答鲁迅是如何看待异域情调与乡村现实。【荚】赫姆林·加兰:《中部边地农家子》(杨万等译),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第367页。o鲁迅:《中国新文学人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第9页。喀’鲁迅:《致罗清桢》,《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532页。17 第一章早期乡土文学理论与域外文学理论、思潮之关系的关系问题。当然,从鲁迅自己的乡土文学与中国乡土社会现实之间的密切联系,可以看出,鲁迅是反对脱离乡村现实的异域情调的。鲁迅的这个思想在《二集导言》中,也是明了的,在评价台静农的小说时说“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的,也没有更多,更勤于这作者的了"①,激赏之情溢于言表,而在为萧红的《生死场》作序时,鲁迅也表达的相同的倾向,“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②。全面考察有关“地方色彩"的理论观点,鲁迅的立场与美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最为接近,即既不反对自然美,又强调地方色彩与乡村现实的密切联系。第二节早期乡土文学理论的思想基础与域外文学理论、思潮之关系支撑早期乡土文学理论的思想基础是人道主义。在考察现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人道主义思想时,有不少学者倾向于从中国传统中寻找人道主义的源头、线索,乃至脉络,当然,我无意否定我们确实能找到蛛丝马迹,尤其是明中后期以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思想中确有一些初步的人道主义思想,诸如平等意识、肯定人的物质利益等,但这些只是停留在初步的思想理论形态层面,而且传播的范围也是相当有限的,到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正式终结之前,中国社会基本上是个等级鲜明、极度缺乏自由、平等观念的社会。而且,我们也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西方近代人道主义思想西风东渐以前,我们的传统中并没有“人道主义"这样的概念、术语,更没有普遍的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旗帜和理念去反抗专制、反抗压迫的社会思潮,因此,现代乡土文学理论中的人道主义主要是由域外文学思潮中人道主义思想催生和激发出来的。尽管西方人道主义的内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有几点是深入人心的,那就是自由平等的观念、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以及追求人的现世的幸福@。这几个基本观念对早期乡土文学理论的建立,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正是在这些人道主义基本原则的烛照下,乡土文学理论才为长期在贫穷、疾病、灾荒、战争折磨和困扰下的农民鸣不平,可以说,人道主义是早期乡土文学理论最重要的思想资源。人道主义思想对包括乡土文学作家在内的现代作家的人生观和文学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鲁迅:《中国新文学人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第17页。o鲁迅:《萧红作(生死场)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22页。@人道主义自.一些基本的观念,如:“人道主义的最高道德目标,就是依靠理性、科学、民主、友爱等手段,去谋求令部人类的现世的幸福。”“人道主义者对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同类表爪同情和关心。”人道主义“努力为所有的人而不只是为少数人创造满意的生活条件。”请参阅【美】科利斯·拉蒙特:《人道主义哲学》(贾高建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6、15、273页。18 第一章早期乡土文学理论与域外文学理论、思潮之关系种影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现代文学的品格、题材和主题。现代文学初期,在乡土文学理论建设上,贡献最大的人物和团体是周氏兄弟和文学研究会。鲁迅对自己的思想曾有过认真的反省:“教我自己说,或者是人道主义与个人主义这两种思想的消长起伏罢。"①五四时期,为周作人赢得广泛声誉的是《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等文章,这些文章的主要观点就是以人道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人的文学。"②“我们不必记英雄豪杰的事业,才子佳人的幸福,只应记载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周作人的这些话,并不是特别针对乡土文学说的,但其基本思想还是体现在周氏有关乡土文学理论的论述之中。当然,周氏兄弟对人道主义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而且各自思想都在不断发展,鲁迅后期思想比较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没有抛弃人道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同时又受到日俄左翼理论家所诠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周作人的思想慢慢向自由主义、个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发展。文学研究会则把人道主义思想落实到对普通人的生老病死的关心上,茅盾认为新文学“唯其是为平民的,所以要有人道主义的精神"④,茅盾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文学研究会诸乡土文学作家颇有影响。这里主要是从乡土文学理论与创作成就方面考察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如果从思想史的角度研究人道主义对现代中国的影响,我们不能忽视胡适、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接受并宣传人道主义思想中的重要贡献。综合地考察人道主义对早期乡土文学理论的影响,寻找或抓住有关作家的片言只语,是没有多大说服力的,因为没有一个人的思想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在中国文学界、思想界一方面致力于从西方各种理论思潮中汲取改良人生和社会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又在不断变化的时局中调整自己的思想立场的情形下,如果过分拘泥于一时一地的论述,就会在他们前后矛盾的表述面前无所适从。但是,从整体着眼,不难看出,西方人道主义思想虽然在现代乡土文学理论中时起时伏,但它从来没有完全消失,而是作为一种基本思想、基本立场沉淀下来了。人道主义思想不仅决定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乡土文学理论与创作的产生,而且,决定了乡土文学理论在表现对象上的倾向性。乡土文学最主要的表现对象是农民,当然,在中国文学史上,最早把农民写入文学作品的并不是现代乡土文学,《水浒传》《红楼梦》以及古典诗词中都有农民形象,但是,现代乡土文学理论的意义在于为农民形象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使农民形象、乡村意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函鲁迅:《两地书·二四》,《鲁迅全集》第ll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8l页。o周作人:《人的文学》,《周作人文类编》第3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4页。国周作人:《平民的文学》,《周作人文类编》第3卷,湖南文艺Hj版社,1998年,第4l页。回茅盾:《新旧文学平议之评议》,《茅盾文艺杂论集》(上),上海文艺jb版社,1981年,第12页。19 第一章早期乡土文学理论与域外文学理论、思潮之关系其一,农民不再是单纯怜悯或调侃的对象,乡村也不再是士大夫人生失意时幻想的田园牧歌,现代乡土文学第一次试图以平等的立场来描写、讲述农民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农民的日常生活、心理活动、希望、梦想,都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正面地、详尽地在乡土文学中表现出来,这不得不归因于果戈里、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以及美国乡土文学在思想上、理论上、文学形式上产生的重大影响。鲁迅说:“后来我看到一些外国的小说,尤其是俄国、波兰和巴尔干诸小国的,才明白了世界上也有这许多和我们的劳苦大众同一运命的人,而有些作家正为此而呼号,而战斗。"①可以说,为劳苦大众的命运“而呼号”“而战斗"是所有现代乡土作家写作的基本动机,茅盾解释写《春蚕》的原因,是因为“操纵桑叶价格,剥削农民的‘叶市’,到我写《春蚕》的时候,依然存在’’@,沈从文在晚年回忆自己的写作时也说,自己受契诃夫的影响,因为“契诃夫等叙事方法,不加个人议论,而对人民被压迫者同情,给读者印象鲜明"@,现代乡土文学作家几乎都是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来为农民争取做人的权利。其二,农民和农村问题在现代乡土文学中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其重要性已经越过了人道主义道德关怀的界限,而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乃至与未来人类的幸福等问题相关联,因此,农民和农村问题已经转化成政治问题和文化问题。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从北京郊区到广西,从江浙到四川,还有安徽、河南、山东等许多地方,开始了由众多机关、团体参与乡村建设的实验热潮,这些团体成分复杂,“各有各的来历,各有各的背景。有的是社会团体,有的是政府机关,有的是教育机关:其思想有的左倾,有的右倾,其主张有的如此,有的如彼”④,可谓盛况空前。这么多的社会组织、教育团体,乃至政府机关参与其事,显然,乡村问题决不是单纯的改变乡村愚昧、贫穷、落后面貌的问题。乡村建设的“真意义’’乃是“实为吾民族社会重建一新组织构造之运动”@,属于重大的政治问题和文化问题。周作人曾一度热中于日本的新村运动,也是从政治和文化的角度考虑的:“新村与别的社会改造不同的地方,是想和平的得到革命燃’’@,而新村运动的理想在周作人看来,是“真正普遍的人生的福音",可以“转变”“人类的运命"⑦。当然,没有证据直接表明乡村建设运动是由乡土文学理论与创作推动和引发的,但是,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即现代乡土文学理论与创作先于乡村建设运动而发生,并且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o鲁迅:《英译本(短篇小说集)自序》,《鲁迅伞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ll页。o茅盾:《我怎样写前记》,《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il;版社,2005年,第443页。22 第一章早期乡土文学理论与域外文学理论、思潮之关系有很好的外语基础,直接从原文或者经由日译本接触美国乡土文学的可能性很大。英语基础很好的茅盾尽管没有直接谈到加兰、哈特的创作,但他提倡现实主义的某些表述与加兰非常接近,而且早在1921年,茅盾就著文专门介绍刚刚去世的美国文学家豪威尔斯(WilliamDeanHowells,1837.1920,茅译:虎尔思),称之为“乡土文学者的虎尔思"①,并把马克·吐温(茅译:麦克托温)称为英美近代文学界第一流人物,同时,茅盾常常介绍美国文坛动态,因此,有理由相信,美国乡土文学理论对茅盾进行乡土文学理论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美国乡土文学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潮流中的一支,甚至可以说,乡土文学引导了美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潮流。为了强调乡土文学应该忠实现实,反对粉饰现实、。不顾农民苦难的田园牧歌,加兰杜撰了真实主义(verism)这个术语,以区别于现实主义(realism)。在加兰看来,乡土文学就是要描写乡土世界的真实情形,对于当时,正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美国社会来说,乡村生活充满着劳累、单调和苦涩,真实客观地表现这种令人不快的现实,才是乡土文学的使命,“有两个伟大的文学概念正隐隐约约地在我的脑海中逐渐形成——真比崇高美,而扩张正义的统治应该时时刻刻是艺术家的职责"⑦。茅盾同样追求真实,认为“真实的价值不因时代而改变"@。写真实的动力则都同样来源于强烈的道义感,加兰指出,“在我们这个社会迅速变得冷酷无情的情况下,大部分人的生活的根本悲剧和绝望使我很难受,我觉得需要把它们暴露出来"④,而抒写农民的艰难、描绘农村的凋敝、为农民呐喊,则是茅盾前期乡土文学理论的核心观点,茅盾前期不是一时一地的谈及这些观点,而是将之溶解在他自己的思想中,无论是介绍外国作家,还是评论本国文学,处处不忘“农家苦”。当然,文学的道义感是由社会发展的水平和时代的思想高度所决定的,这里特别提出以加兰为代表的美国乡土文学理论,在创作风格和道义感方面对早期乡土文学理论的影响,并无意否定俄罗斯以及东欧各弱小国家相关的理论和创作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只是因为美国乡土文学理论和创作的影响,往往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差异,而容易被忽视。总之,早期乡土文学理论的形成受到欧美、俄罗斯及各弱小国家文学理论和文学思潮的广泛影响,其中,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对其影响最大,它为乡土文学理论倡导以平等的视角展现处于社会底层的、日益边缘化农民的悲哀,提供了理论支持,当然,也不可忽视中国作家本身的乡土意识、道德激情、悯农传统所起的重要作用。卢卡契指出:“任何一个真正深刻的重大影响,是不可能由任何一个外国文学所造就,除非有关国家同时存在着一种极为类似的文学倾向——至少是。沈罹冰:《近代英美文坛的一个明星——虎尔思》,《学生杂志》,第8卷第2号,1921年2月。。【荧】赫姆林·加兰:《中部边地农家了》(杨万等译),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第372页。西茅盾:《小说新潮栏宣言》,《茅盾文艺杂论集》(上),上海义艺出版社,1981年,第7页。伽【美】赫姆林·加兰:《中部边地农家子》(杨万等译),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第365页·23 第一章早期乡土文学理论与域外文学理论、思潮之关系一种潜在的倾向,这种潜在倾向促进外国文学影响的成熟,因为真正的影响永远是一种潜力的解放"①,确实如此,早期乡土文学理论的独特品格,就显示了它不仅仅是来自异域的新声,也是本土潜力的解放,然而,过度强调本土或者传统资源的重要性是不恰当的,因为任何假设都无法改变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包括乡土文学理论在内的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是在域外文学理论、思潮、观念、形式的启发下而产生的。西【俄】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452页。24 第二章乡士文学的性质与功能理论的流变第二章乡土文学的性质与功能理论的流变乡土文学的性质、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是乡土文学的重要问题,不同的文学群体对此有不同的主张。由于对“乡土"含义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在乡土文学的题材范围上的认识分歧。以此为基础,产生了关于乡土文学的表现对象及艺术走向的不同观点,而这直接与他们各自的乡土文学功用观相连,后来,由于政治文化语境和国情现实的变化,乡土文学的功用观发生了分合与变异,但是,追根溯源,流变的线索是清晰的。第一节乡土文学的概念、题材范围、表现对象等基本理论的流变乡土文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题材范围、表现对象、艺术走向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直没有进行系统的阐释∞,因为这些基本理论问题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导致新时期以来,连某些与乡土文学关系密切的作家都质疑乡土文学以及乡土文学理论的存在②,因此,对乡土文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必要的梳理与阐发就显得非常必要,通过对史料的梳理,我们致力于回答: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否存在乡土文学理论?某些作家为什么反对提倡乡土文学?关于乡土文学的题材范围问题,实质上是如何理解“乡土”的含义。最常见的对于“乡土’’的释义有三种:《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本乡本土"@,《辞海》则解释为“家乡;故乡”和“地方"④两种意义。这三种释义并没有根本性的分歧,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种意义:本乡、家乡、故乡和地方。本乡、家乡、故乡都含有个人出生或生活之地的意思,但存在细微的差别,那就是言说主体与乡土的空间距离不同,使用“故乡"这个概念时,言说者往往离开了本乡本土,如“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都是在离开了本乡本土之后,才称其为“故乡";“乡土”的另一含D这里的现代文学史是指从1917年到1949年,新时期一些学者对乡土文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梳理与阐发,如丁帆在《中国乡土小说创作审美观念的蜕变》(载《当代文坛》,1988年第2期),《五pq以来“乡土小说”的闽定与蜕变》(载《学术研究》,1992年第5期),《中国乡士小说生存的特殊背景与价值的失范》(载《文艺研究》,2005年第8期)中,从不同角度讨论了其中一些基本问题;罗关德的《二三十年代倡导乡土文学的三种理论视角》(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4期;沈涌《我国乡土文学理论述评》(载《韶关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也对乡土文学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探讨。o否定中国现代文学中存在乡土文学流派及乡土文学理论的,最有影响的人大概要算蹇先艾,参阅蹇先艾:《我所理解的“乡土文学”》,载《文艺报》1984年第l期;反对提倡乡土文学,尤其反对作家有意识地写作乡十文学的,最有影响的人应该是孙犁,参阅孙犁:《关于“乡土文学》,《孙犁散文》(中集),中国广播电视jl;版社1995年。@参阅《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370页。回参阅《辞海》(词语分册上),上海辞书jIj版杜,1981年,第101页。 第二章乡土文学的性质与功能理论的流变义“地方’’,在不断推进的现代化语境中,其语义也变得越来越丰富,隐含着边缘、闭塞、非中心的意思,隐隐约约地与城市所隐喻的中心、开放、主流相对立。在现代文学史上,由于对“乡土"中“故乡"与“地方"含义的偏重不同,导致了对于乡土文学题材范围的不同理解。大致有两种情形,一是以“故乡”作为“乡土”的首要含义,“地方"作为次要含义,另一种情形则相反,以“地方"作为其首要含义,“故乡"之义次之。苏雪林、鲁迅、李健吾、许钦文等人都是把“乡土’’首先理解成“故乡",苏雪林确认鲁迅在乡土文学创作中的崇高地位,因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十分之六七为他本乡绍兴的故事"∞,同样,她认定许钦文为乡土文艺家,乃因为《疯妇》等篇“描写故乡的人物”固,这些都是把故乡作为“乡土”的首要含义。鲁迅是从题材和笔致两方面来界定乡土文学的:“看王鲁彦的一部分的作品的题材和笔致,似乎也是乡土文学的作家"@,什么样的题材才是乡土文学呢?这是承接上文对于许钦文的乡土文学的认定而言的:“许钦文自名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为《故乡》,也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自招为乡土文学的作者"固,这里很明确地界定乡土文学的题材范围就是“故乡",而在鲁迅关于乡土文学的经典论述中,对于“题材’’与“笔致’’的关系也作了说明:“蹇先艾叙述过贵州,斐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A.4f],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之方面来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但这又非如勃兰兑斯(G·Brandes)所说的‘侨民文学’,侨寓的只是作者自己,却不是这作者所写的文章,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很难有异域情调来开拓读者的心胸,或者眩耀他的眼界。’’@这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权威的关于乡土文学的解释,很明显,鲁迅就是把故乡作为乡土的首要含义,贵州之于蹇先艾,榆关之于斐文中,都是故乡,在鲁迅看来,乡土文学的题材范围就是故乡,同时,鲁迅认定的乡土文学还有其“笔致"上的特点——作者要写出自己的“胸臆”,也即“隐现着乡愁”。综合鲁迅对蹇先艾、裴文中、许钦文、王鲁彦等人的“乡土文学"的评价来看,只有这样的“笔致”才是乡土文学:写出故乡的贫穷、落后,将对故乡的爱隐藏在对它的针砭之中,——这也是作者的“胸臆”,是弥漫于文本中的乡愁,而那种粉饰太平的虚。苏雪林:《(阿Q正传)及鲁迅创作的艺术》,载《1913一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l卷,中国文联jf;版公司,1989年,第1043页。宝苏需林:《工鲁彦与许钦文》,《苏雪林文集》第3卷,安徽文艺H{版社,1996年,第272页。西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第10页。函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第9页。o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第9页. 第二章乡土文学的性质与功能理论的流变假的田园牧歌是算不上真正的乡土文学的。许钦文在80年代也谈到对乡土文学的理解:“有人把我算作乡土文学的作者,这我不想否定,因为这是事实。我一开始卖文,就绪耕融够盼封酬蹴"∞在许钦文看来,以故乡为题材,理所当然地是乡土文学,自然是把“故乡"作为“乡土’’的首要含义。把故乡作为“乡土"的首要含义的论者,基本上只认同以乡村、小镇作为乡土文学的题材范围。故乡既可能是乡村,也可能是城市,而且,从身世来看,很少有作家真正来自乡村,为什么说故乡的含义近于乡村呢?这是因为当时乡土文学的作者集体虚拟了一个乡村或小镇之类的故乡,如“鲁镇’’“未庄"等。而作家们集体虚拟这样的故乡是因为当时中国是一个真正的农业大国,作者及其家庭与乡村、与农业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他们对于乡村的落后感同身受;再者,急切的现代性追求也使作家倾向于在乡村、小镇里挖掘非现代的因素。因而,乡村故事、乡下人物成为乡土文学的主要内容。苏雪林在列举了鲁迅乡土小说所写的地点、人物和事件之后,说:“他使这些头脑简单的乡下人或世故沉深的土劣,像活动影片似的在我们面前行动着。”②这里就是把乡土文学的题材定位在乡村、小镇的。李健吾写过一篇小散文《乡土》,在描写了做农夫的祖父及乡下的院落之后,说:“我把幸福像房子一样筑在文明和都市中间,但是,我的心,我的灵魂,那太容易让我忘掉的部分,仿佛野草,只要在土里面滋蔓。"@李健吾在这里也是把“乡土”看成与“文明和都市”对照的农村。把乡土文学的题材范围仅限于农村,大概没有人比茅盾更坚定。由于种种原因④,茅盾很少使用“乡土文学铆的概念,而是另起“农民小说’’‘‘农村题材的作品”等话语形式,对于茅盾而言,“农民小说”“农村题材的作品’’就是乡土文学。茅盾唯一一次采用“乡土文学"的概念论述当时的创作,是在鲁迅发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之后不久,这也可以看成是对鲁迅有关“乡土文学”的分类及其理论的支持,同时,其中也表明了与地方色彩论者的区别。茅盾在这篇题为《关于乡土文学》的文章中提到两部小说,“《生死场》的背景是九--A以后的东北农村,但《他的子民们》却是西南边鄙的‘土司’的治下"@,两者都是农村背景。以后,茅盾又改用此前“农村题材"之类的提法,可见,茅盾从来。许钦文:《卖文六十年志感——代序》,《许钦文小说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9页。o苏霄林:《(阿Q正传)及鲁迅创作的艺术》,载《1913一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l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第1044页。@李健吾:《乡土》,《咀华与杂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378页。由主要原因是茅盾反对乡土文学追求地方色彩和自然美,尤≥e反对地方色彩等同于自然美,而当时的批评权威周作人恰恰是地方色彩论的主要倡导者,茅盾没有与之论争,而是另外采用一套话语系统,其中的情形非常复杂,详情请参阅拙文《周作人、茅盾、鲁迅与早期乡土文学理论的形成》,载《南京师大学报》2007年第3期。o茅盾;《关于乡土文学》,《文学》,第6卷第2期,1936年2月。27 第二章乡土文学的性质与功能理论的流变就没有把城市作为乡土文学的题材范围。把“乡土"的首要含义理解成“地方"的论者,则强调乡土文学的题材范围首先是“地方”。“地方”隐含着“偏僻的"“与中心隔离的"意思,美国乡土文学称为“地方色彩(10calcolour)的文学",其中“local’’也有“地方性的”“局部性的~‘非全国性的"之意。前面的章节已谈到,中国乡土文学直接受到美国乡土文学的影响,因此,在早期乡土文学理论探讨中,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把乡土文学理解成在题材上描写“地方",在风格上表现“地方色彩",当然,鲁迅等人把“乡土"理解为“故乡",并不反对地方色彩,甚而也非常强调地方色彩,当时作者的“故乡"无疑也是“地方性的",但是,因为当时的乡土文学作家集体虚拟了一个乡村、小镇式的故乡,所以他们在乡土——故乡——乡村、小镇之间建立起了某种逻辑联系。而把“地方"作为“乡土’’的首要含义的论者,对于乡土文学题材范围的理解则有所不同:其一,乡土文学表现的是地方性的人物、事件、风俗、习惯,甚至有人主张以地方性的语言进入乡土文学,周作人就是地方色彩论者⋯。早在1924年,就有人在评论鲁迅的小说时,说:“《呐喊》底乡土色彩是很重的,所以我虽是瓯江系贴邻的太湖系人,还有些不大了解。”圆这里所说的乡土色彩就是地方性的特色,即只有在局部地区才通行的风俗习惯、语言等等。刘大杰也说:“我们读完《呐喊》与《彷徨》,看出作者有很深的乡土艺术的意味。本来一个作家,想故意离开民族和乡土,而来呼喊什么新招牌的文学,牌子虽新,货物毕竟是不实在。读鲁迅的作品,他所表现的地方色彩,非常浓厚。除了《野草》不说,《呐喊》与《彷徨》里面的几篇,大半是写鲁镇,写S城,写未庄。”。不难看出,刘大杰也是把地方性作为乡土文学的主要特征,蹇先艾谈起自己的创作时说:“自己又最爱读沈从文先生的富有湖南地方色彩的小说。所以我的小说,有好些便喜选取故乡(贵州)的题材,就我以往的创作说,其中比较惬意的几篇,如《在贵州道上》,《到镇溪去》,《盐巴客》,《漾渡》,也正是属于这一类。不过这种小说,localcolour太浓,恐怕是不易得到—班[Ji殳]人的训。’’④在周作人、蹇先艾等人看来,乡土文学的第一特征就是地方色彩,即地方性的特色,非本地人难以完全了解、领会。∞周作人的乡十文学观比较复杂,后面将详论。雷厂正:《鲁迅之小说》,载《1913一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l卷,中国文联}{:版公司,1989年,第5l页。@刘人杰:《(呐喊)与(彷徨)与(野草)》,《1913一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1卷,中国文联jf;版公司,1989年,第380页。回蹇先艾:‘我的作品产量稀少的原因》,《我与文学》,上海生活书店,1937年,第160页。 第二章乡土文学的性质与功能理论的流变其二,地方包括乡村,甚至可以说,主要是指乡村①,然而,在他们看来,地方也包括城市,当然,这样的城市必然是远离中心的、非现代的“地方"。强调地方色彩的论者几乎都把城市作为地方的一部分,认同乡土文学把城市作为表现的领域,刘大杰认为鲁迅是一个“乡土艺术的作家",因为鲁迅写出了乡土的闭塞、乡民的愚暗,以及“男女的,教育的,城市的,农村的状态’’罾,城市和农村都被看成乡土世界的一部分。蹇先艾一面谈到自己的作品localcolour的特点,.一面又说:“如果机会允许,还想回家一行,细细地考察一下故乡农村和城市的情形以后再写,也许可以产生几篇较好的作品。”@显然,蹇先艾同样是把农村和城市两者都作为乡土文学的题材范围。这一观点不仅使乡土文学表现范围模糊化,也是后来一些论者反对、否定乡土文学的原因之一。与题材范围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是表现对象。当然,笼统地说,乡土文学以乡土世界作为表现对象,应该不会有人反对,但是,“乡土世界"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体系,应该重点表现其中的哪些内容呢?这其实涉及到乡土文学的艺术走向。当时的评论界大致存在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推崇乡土文学中的地方色彩,比较重视文本中的民俗风情,以周作人、废名为代表。他们认为,乡土文学既不可过于写实,但也不可过于脱离实际,而要在虚与实之间把握好分寸,周作人说:“文学不是实录,乃是一个梦:梦并不是醒生活的复写,然而离开了醒生活梦也就没有了材料。"@在当时纷乱落后的社会里,乡土文学如何在“梦”与“醒”之间架起一座艺术的桥梁呢?显然,以写实主义精神描写现实生活,呈现的将是贫穷、饥饿、逃荒、混乱和死亡,这样的文学世界将会惊醒文人的美梦,但是,周作人也反对“离开醒生活",那么,民俗风情就是最佳选择了,民俗风情既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又是节日化、诗意化了的现实生活,是在特定事件或者特殊时段的现实生活,离普通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内容正好满足了他们的审美趣味。早在1921年,周作人就表现出对“新希腊的风土人情"的兴趣,并倡导文学表现本国风土人情,“希腊的民俗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希腊古今的文学;若在中国想建设国民文学,表现大多数民众的性情生活,本国的民俗研究也是必要,这虽然是人类学范围内的学。李欧梵认为,严格地讲,(在现代历史上)“中国的城市只有一个上海”,“北京是一个大的中国式的有文化的乡村”(参阅李欧梵:《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118.119页)。以现代性来衡量,北京无疑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化的城市之一,但是当时整个中国的情形确实是非现代的、乡土的社会。留刘大杰:《(呐喊)与(彷徨)与(野草)》,载《1913一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科汇编》第l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第381页。o蹇先艾:《我的作品产量稀少的原因》,《我与文学》,上海生活书店,1937年,第160页。o周作人:《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