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性声明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己加了特别标注。对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撰写曾做出贡献的老师、朋友、同仁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衷心感谢。学位论文作者:街被签字日期:pw弓年p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筹)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靴论文作者擀:新签字日期:莎刀弓年D月||B
目录JIIIIIIIIIllidlHIlIJIddlllllllPlllldJlJY2309254摘要⋯.⋯⋯⋯⋯⋯⋯⋯⋯⋯⋯⋯⋯⋯⋯⋯⋯⋯⋯⋯⋯⋯⋯⋯⋯⋯⋯⋯⋯⋯⋯⋯⋯⋯⋯⋯⋯⋯⋯⋯⋯⋯..IABSTRACT⋯⋯⋯⋯⋯⋯⋯⋯⋯⋯⋯⋯⋯⋯⋯⋯⋯⋯⋯⋯⋯⋯⋯⋯⋯⋯⋯⋯⋯⋯⋯⋯⋯⋯⋯⋯⋯⋯⋯.I绪论⋯⋯⋯⋯⋯⋯⋯⋯⋯⋯⋯⋯⋯⋯⋯⋯⋯⋯⋯⋯⋯⋯⋯⋯⋯⋯⋯⋯⋯⋯⋯⋯⋯⋯⋯⋯⋯⋯⋯⋯⋯⋯11.1选题的目的及意义⋯⋯⋯⋯⋯⋯⋯⋯⋯⋯⋯⋯⋯⋯⋯⋯⋯⋯⋯⋯⋯⋯⋯⋯.1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1.3核心概念界定⋯⋯⋯⋯⋯⋯⋯⋯⋯⋯⋯⋯⋯⋯⋯⋯⋯⋯⋯⋯⋯⋯⋯⋯⋯⋯.31.3.1图式⋯⋯⋯⋯⋯⋯⋯⋯⋯⋯⋯⋯⋯⋯⋯⋯⋯⋯⋯⋯⋯⋯⋯⋯⋯⋯⋯⋯⋯⋯⋯⋯⋯⋯⋯⋯.31.3.2艺术图式⋯⋯⋯⋯⋯⋯⋯⋯⋯⋯⋯⋯⋯⋯⋯⋯⋯⋯⋯⋯⋯⋯⋯⋯⋯⋯..31.3.3乡土风情油画⋯⋯⋯⋯⋯⋯⋯⋯⋯⋯⋯⋯⋯⋯⋯⋯⋯⋯⋯⋯⋯⋯⋯⋯一4第一章植根于民族土壤的中国乡土风情油画⋯⋯⋯⋯⋯⋯⋯⋯⋯⋯⋯⋯⋯⋯⋯。5第一节中国乡土风情油画图式的演变过程⋯⋯⋯⋯⋯⋯⋯⋯⋯⋯⋯⋯⋯⋯⋯5(一)乡土绘画的萌芽期⋯⋯⋯⋯⋯⋯⋯⋯⋯⋯⋯⋯⋯⋯⋯⋯⋯⋯⋯⋯⋯⋯5(二)乡土绘画发展的转折期⋯⋯⋯⋯⋯⋯⋯⋯⋯⋯⋯⋯⋯⋯⋯⋯⋯⋯⋯⋯6(三)乡土绘画发展的繁荣期⋯⋯⋯⋯⋯⋯⋯⋯⋯⋯⋯⋯⋯⋯⋯⋯⋯⋯⋯.6第二节影响中国乡土风情油画图式演变的因素⋯⋯⋯⋯⋯⋯⋯⋯⋯⋯⋯⋯⋯.7(一)图式受审美导向与社会生活需求所致⋯⋯⋯⋯⋯⋯⋯⋯⋯⋯⋯⋯⋯⋯7(二)现有的民俗图式为乡土风情油画创作提供丰富的资源⋯⋯⋯⋯⋯⋯⋯7(三)不同地域风貌为乡土风情油画创作提供了多样的表现主题⋯⋯⋯⋯⋯7(四)中西合璧推动乡土风情油画表现图式的发展⋯⋯⋯⋯⋯⋯⋯⋯⋯⋯⋯8第二章中国当代乡土风情油画创作的图式特征⋯⋯⋯⋯⋯⋯⋯⋯⋯⋯⋯⋯⋯⋯.10第一节中国乡土风情油画图式的取材⋯⋯⋯⋯⋯⋯⋯⋯⋯⋯⋯⋯⋯⋯⋯⋯⋯10(一)借鉴民间传统美术⋯⋯⋯⋯⋯⋯⋯⋯⋯⋯⋯⋯⋯⋯⋯⋯⋯⋯⋯⋯⋯.10(二)以地域风貌为主要表现内容⋯⋯⋯⋯⋯⋯⋯⋯⋯⋯⋯⋯⋯⋯⋯⋯⋯.11(三)以民俗活动为描绘对象⋯⋯⋯⋯⋯⋯⋯⋯⋯⋯⋯⋯⋯⋯⋯⋯⋯⋯⋯.12第二节乡土风情油画图式表现的特点⋯⋯⋯⋯⋯⋯⋯⋯⋯⋯⋯⋯⋯⋯⋯⋯..14(一)个性化的风格式样⋯⋯⋯⋯⋯⋯⋯⋯⋯⋯⋯⋯⋯⋯⋯⋯⋯⋯⋯⋯⋯.14(二)民族化造型审美意识⋯⋯⋯⋯⋯⋯⋯⋯⋯⋯⋯⋯⋯⋯⋯⋯⋯⋯⋯⋯.15(三)受民间程式化构图形式与个体审美取向的支配⋯⋯⋯⋯⋯⋯⋯⋯⋯.15第三章对中国当代乡土风情油画现状的解读⋯⋯⋯⋯⋯⋯⋯⋯⋯⋯⋯⋯⋯⋯⋯.17
第一节多元发展的当代乡土风情油画⋯⋯⋯⋯⋯⋯⋯⋯⋯⋯⋯⋯⋯⋯⋯⋯..17第二节当代乡土风情油画创作图式存在的问题⋯⋯⋯⋯⋯⋯⋯⋯⋯⋯⋯⋯..18(一)精神内涵的缺失⋯⋯⋯⋯⋯⋯⋯⋯⋯⋯⋯⋯⋯⋯⋯⋯⋯⋯⋯⋯⋯⋯.18(二)对现有图式符号的复制⋯⋯⋯⋯⋯⋯⋯⋯⋯⋯⋯⋯⋯⋯⋯⋯⋯⋯⋯.19第二节影响当代乡土风情油画创作发展的因素⋯⋯⋯⋯⋯⋯⋯⋯⋯⋯⋯⋯20(一)创作者对民俗文化认知不足⋯⋯⋯⋯⋯⋯⋯⋯⋯⋯⋯⋯⋯⋯⋯⋯⋯.20(二)都市文化对乡村民俗文化冲击⋯⋯⋯⋯⋯⋯⋯⋯⋯⋯⋯⋯⋯⋯⋯⋯.20(三)美术市场商业运作的影响⋯⋯⋯⋯⋯⋯⋯⋯⋯⋯⋯⋯⋯⋯⋯⋯⋯⋯.22第四章中国当代乡土风情油画的坚守与创新⋯⋯⋯⋯⋯⋯⋯⋯⋯⋯⋯⋯⋯⋯⋯23第一节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学习认识与借鉴⋯⋯⋯⋯⋯⋯⋯⋯⋯⋯⋯⋯⋯⋯..23第二节探索与创新乡土风情油画图式⋯⋯⋯⋯⋯⋯⋯⋯⋯⋯⋯⋯⋯⋯⋯⋯⋯24(一)对名家风格样式的学习⋯⋯⋯⋯⋯⋯⋯⋯⋯⋯⋯⋯⋯⋯⋯⋯⋯⋯⋯.24(二)寻找符合自己的艺术符号⋯⋯⋯⋯⋯⋯⋯⋯⋯⋯⋯⋯⋯⋯⋯⋯⋯⋯.25(三)创新与突破⋯⋯⋯⋯⋯⋯⋯⋯⋯⋯⋯⋯⋯⋯⋯⋯⋯⋯⋯⋯⋯⋯⋯⋯.26第三节都市化语境下乡土风情油画图式的坚守⋯⋯⋯⋯⋯⋯⋯⋯⋯⋯⋯⋯⋯2712}语⋯⋯⋯⋯⋯⋯⋯⋯⋯⋯⋯⋯⋯⋯⋯⋯⋯⋯⋯⋯⋯⋯⋯⋯⋯⋯⋯⋯⋯⋯...⋯⋯⋯⋯⋯⋯⋯⋯⋯..29参考文献⋯⋯⋯⋯⋯⋯⋯⋯⋯⋯⋯⋯⋯⋯⋯⋯⋯⋯⋯⋯⋯⋯⋯⋯⋯⋯⋯⋯⋯⋯⋯30致谢⋯⋯⋯⋯⋯⋯⋯⋯⋯⋯⋯⋯⋯⋯⋯⋯⋯⋯⋯⋯⋯⋯⋯⋯⋯⋯⋯⋯⋯⋯⋯⋯⋯⋯⋯⋯⋯⋯⋯⋯⋯.32本人主要艺术活动及所获的奖项⋯⋯⋯⋯⋯⋯⋯⋯⋯⋯⋯⋯⋯⋯⋯⋯⋯⋯⋯⋯⋯33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探析中国当代乡土风情油画的图式表现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杨波指导老师付念屏教授摘要本文立足于当下都市文化进程日益强势的环境下,对乡土风情题材油画曾经辉煌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旨在结合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特点,论述中国当代乡土风情油画创作的图式创新和价值取向,进一步探索新时期乡土风情油画的创作思路。重点从中国乡土风情油画图式的演变轨迹、构建方式、发展现状、影响因素等方面,结合当前中国乡土风情油画的图式表现进行综合研究。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梳理中国乡土风情油画的图式发展历程,主要对图式的演变过程和影响演变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我国乡土风情油画的发展及走向做简要的介绍,并结合国外的乡土风情绘画作品与此作对比分析。第二,分析中国当代乡土风情油画的图式特征,归纳总结其创作取材的元素,围绕当下乡土风情油画图式的表现特点进行展开研究。对其现状进行解读,分析影响当代乡土风情油画创作发展的因素。第三,提出中国当代乡土风情油画创作图式发展的方式及可能性,并结合自身的创作实践与艺术风格对图式进行思考和解析。最后作出结论:乡土风情油画图式创新是艺术家自身文化积淀,以及如何运用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图式的过程,在创作中提炼并走向成熟。所以,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经典乡土风情油画作品的借鉴是当下青年艺术家创新的前提,对我国当代青年油画家个人艺术风格的构建做出思考与建议,并结合自身的绘画创作图式进一步诠释在都市语境下对乡土风情油画的创作精神的坚守关键词:图式艺术图式乡土风情油画图式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AnalysisofschemaofJ,_1■●JUnlneseC0ntemD0rarVnativestyleoilpaintingMasterofInstructor,’fineart,’protessorAbstractBoanplng▲’,Basedonthepresenturbancultureprocessisastrongenvironment,thedevelopmentofthelocalstylepaintingoncebrilliantanalysis.Aimedatcombiningthecharacteristicsoffolkcultureandregionalculture,discussesthepattemofinnovationandthevalueorientationofcontemporaryChinesenativestyleofoilpaintingcreation,tofurtherexplorethecreationoflocalcustomspaintinginthenewera.Fromthepointofevolution,Chineselocalcustomspaintingdiagramconstruction,developmentstatus,influencingfactors,combinedwiththecomprehensiveresearchonthecurrentgraphicrepresentationofChinesenativestyleofpainting.Themaincontentsofthispaperare:First,combingChinesenativestylepaintingschemadevelopmentcourse,analysesfactorsofschemaevolutionandtheevolutionofinfluence,makeabriefintroductionaboutthelocalcustomsandthedevelopmenttrendofChina'soilpainting,andcombinedwiththeforeigncustompaintingcomparedwiththe.Second,analysisofthecharacteristicsofChineseContemporaryOilPaintingSchemaandlocalcustoms,tosumupthecreationofmaterialelements,basedonwhenthefeaturesofruralstylepaintingschemaofthestudy.Theinterpretationofthestatusquo,analysisofthefactorsinfluencingthecontemporaryvernacularstyleoilpaintingdevelopment.Third,theChinesecontemporaryvemacularstyleschemacreationoildevelopmentmodeandpossibility,combinedwiththeirowncreationandartisticstyleofthinkingandanalysisofschema.Finally,makeaconclusion:thelocalstylepaintingschemacreationistheartist’Sownculture,andhowtouseregionalcultureandfolkart,inthecreationofrefinedand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mature.So,tolearntraditionalcultureandclassicallocalstylepaintingsreferenceisthepremiseofcontemporaryyoungartistsinnovation,makesuggestionsontheconstructionofcontemporaryChineseyouthoilpaintinghomepersonalartisticstyle,adheretoandcombinetheirownpaintingschemafurtherinterpretationinthecontextofthelocalcustoms,theoilpaintingcreationspiritKeywords:SchemaArtcustomCountrypaintingschema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绪论1.1选题的目的及意义本文选题目的是在都市文化影响下的对乡土风情文化方面的作品关注和表现显得相对表象、单一化,在精神内涵层面的表现不够全面。国内极少有人把乡土风情油画的图式为主要对象来研究;笔者以个人生活经历和从事乡土风情油画创作的实践,对故土民居及村落的独特情感和乡村文化的人文精神表现。本文力图以乡土风情油画的图式显现方式对其现状、精神内涵的缺失,探究当下影响乡土风情油画的创新成因;对其发展和演变脉络,发掘出以民俗、民间美术图式、地域文化在乡土风情油画创作中的作用,力图在乡土风情油画的领域中提供理论层面的启示和参考。通过研究和自身的创作实践,找到符合自己所要表达乡土风情油画的图式。进而更好的诠释笔者对未来理想主义的乡土形象追求。重点阐述中国当代民俗风情油画图式的特征及现状,通过相关概念来解析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乡土风情绘画的内涵及它们之间的关联。从民族审美、乡土情感及传统文化传承三个层面对油画创作中的民俗情结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由表及里的探究乡土风情油画与民俗文化现象的深层原因。并结合以民间美术、地域风貌特征及民俗事项三方面取材的乡土风情油画作品进行详细分析,使论证更加具体明晰,具有说服力。通过学习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民俗元素在当代中国乡土风情油画中的运用形式与构建方式,剖析民俗元素在当代中国乡土风情油画创作中的价值与意义,肯定悠久的历史积淀对绘画创作的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图式运用过程中精神内涵的缺失进行反思与批判。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关于乡土题材油画,最早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尼德兰,当时的彼得·勃鲁盖尔(P1eterBrueghel约1525年一1569年)在作品中就描写尼德兰农村景象和农民生活的场景,代表作品如《农民的婚礼》、《农民的舞蹈》、《收干草》、《冬猎》。之后是法国的农民画家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eoisMillletl814年一1875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年),他的这方面作品是乡土题材油画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巴比松画派最有特色的乡村风俗画画家,其代表作品有《拾穗者》、《晚钟》、《牧羊女》、《休憩》、《喂鸟》、《母与子》等一系列佳作,这些作品人物动作协调,造型结实,充满了一种朴质的美,他的作品是那么的真实,真实得让人惊叹,表现了当时农民、农村真实的状况。不难看出这类作品的图式对后来中国的大批艺术家提供了借鉴与参考。在中国的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是“乡土风情画”兴盛、繁荣的时期,也是西方油画在中国走向本土化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大批表现农村和少数民族的乡土风情的艺术家。如:罗中立、艾轩、何多苓、陈丹青、王沂东、朱义勇、陈树中、王维安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从民众审美方面看,乡土风情油画的出现符合了当时人们审美需要。在题材、油画表现语言上,乡土风情油画这种艺术图式形式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喜爱。这种写实主义的语言方式不仅满足了当时大多数艺术家的创作期望,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感官上的刺激,迎合了当时大多数的审美倾向,这种描绘乡土人文题材的油画家逐步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群体。经过六年的乡土风情油画创作,我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国内有涉及乡土题材油画和风情画的文章大致有以下:董振辉《论地域资源对新疆油画创作色彩的影响》和王欣《重识地域艺术之价值一从贵州油画现状谈起》,是从地域性文化和色彩方面论述;罗悦《浅析中国当代民俗风情绘画创作中的精神内涵》华东师范大学11级硕士毕业论文,是从民俗元素,民间美术表层精神内涵缺失这一角度展开论述风情画的发展;郑亮《论当下我国油画艺术中农民题材的表现》苏州大学07级硕士毕业论文,是从农民题材依赖的时代、社会根源引入,着重从艺术家的表现思路和油画语言的分析出发,通过综合论述与当下具有代表性画家的个案研究分析及农民题材在我国当下油画领域的创作现状;可看出大部分论著是停留在对绘画题材、形式、技法等表层元素的解析。然而专门对乡土风情油画的图式表现研究方面的论著基本没有,本文是在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背景差异较大情况下进行比较研究,探索乡土风情油画如何在现代都市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根据当下都市文化下乡土风情油画的价值和意义,结合民间民俗事项和地域特征研究创作现状和存在成因,如何加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知和学习,寻到符合自己的艺术符号。着重在乡土风情油画的图式表现研究和论述,把乡土风情油画图式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II的特征与民俗、民间美术图式特征的对比研究,结合当下乡土风情油画的艺术家代表作品展开论述和论证,更能体现在都市文化的冲击下新农村建设给乡村文化的影响,在这样多元的大环境下做到对乡土风情油画创作的坚守及开拓创新的精神。1.3核心概念界定1.3.1图式在艺术领域中贡布里希的《艺术与错觉》有所涉及关于图式的含义,其原意指画家在进行绘画创作之前在他无意识中的视觉图样叫预成图式;1也可以说一种具有视觉原型的物体在大脑中支配艺术家的创作形式选择。在诺曼·布列逊的著作《视觉与绘画:注视的逻辑》中有对图式的结论:“画家并不是以纯朴或自然的眼光注视这个世界,在画笔与眼睛之间,介入的是根据画家的特定艺术传统所打造的一整套图式体系"2。巫汉祥《文艺符号学新论》关于“图式”的他认为任何一种信息、概念、思想,只有在它与个人己有的知识和阐释的经验发生关联时,才会有具体的意义。“图式既不是任何经验的概念或事物的形象,也不是具有任何内容的实体,而是一种主体构造方式、结构、原则或结构功能3。”传统图式是随着艺术家的成长而慢慢呈现。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文中所指图式是在乡土风情油画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对乡土风情的理解表达的形式。其中包含对民间美术、民俗文化元素等的消解与重构。1.3.2艺术图式艺术图式是画家因个人经验与内在情感的不同而在作品中展现出个性化的视觉表现,这种表现形式是自由的、丰富的,是画家用以表现内在冲动、体现生命律动的一种形式,也就是“意中之象”4。艺术图式影响着艺术家的视觉心理,然而视觉心理则是艺术家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而构成画面具有先决作用,在人们的心理预期对视觉的辨认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传统图式中有秩序性、协调性、均衡性、对称性等图式,现在都被艺术家用到各类的艺术创作中,并将这些运用到不1[英]贡布里希著《艺术与错觉》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英]诺曼·布列逊著《视觉与绘画:注视的逻辑》郭杨等译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3巫汉祥《文艺符号学新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10)4付爱民《现代图像学引论》TOM专稿20034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同的绘画创作中。艺术图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文化的演化、艺术家对地域文化的解读,通过艺术家再创造所形成的艺术样态来呈现的,通过对传统图式的分类解析与民间美术图式的揉和来重新建构,形成新的绘画样式1.3.3乡土风情油画图式所谓乡土风情题材绘画是指由乡村风貌和农民生活状态中的风土人情所构成的主题性绘画。所谓乡土题材风情绘画,在王林的《美术概念100Ih]》中是这样定义的“‘乡土绘画’或‘生活流绘画’是以完全真实可靠的场景描写,采用尽量客观的态度把日常生活事件展示于观者,‘生活图’一词原为文学术语,来源于现代派小说,意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流动的时间中不断发生和消失。运用到绘画中却成了试图摆脱文学性、情节性的艺术现象。‘生活流绘画’的画家为了强调作品的偶然性并加强画面的真实感,给人以随意的、自然的、仿佛是从一个窗口直观现实生活的真实效果,往往采用非传统的或不规则的构图以及特殊的肌理处理手法,去表现小人物、小情节.多侧重于边疆少数民族生活或乡村生活,在表现形式上往往采用米勒式质朴纯真的风格,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故与‘乡土绘画’具有相同性。它们的特点主要就在于以形式和内容的单纯性打动观者。’’1换言之,乡土风情油画家在进行油画创作时,其艺术表现风格和作品的形式、语言源于民族、民俗、民间美术样式,艺术家常以线条、形状、色彩、色调来构成作品独特的个性表现形式,由此在绘画过程中呈现出自己的主观认识,从而彰显出艺术家的个性特征。王林《美术概念100问》【.Ⅵ】.四川美术出版社,20044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中国当代乡土风情油画创作的图式特征通过这种民俗符号来表现其内涵,及艺术家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比如中国艺术研究院杨飞云教授的作品《荷花品质》(图15)中式的古典屏风作为画面主体。运用民俗形象与民俗活动的符号这个素材领域给艺术家们提供了无限的灵感源泉。第二节乡土风情油画图式表现的特点(一)个性化的风格式样乡土风情绘画作品图式大部分是以朴实而、憨厚的人物塑造的方式,来表现当地的人物形象和少数民族的服饰及其色彩构成。黑格尔说过:“对于古典艺术家来说,内容是现成的,己经完成了的,所以它对于想象来说,在基本意蕴上是已经确定了的,它来自民族信仰或是历代相传曾经发生过的事迹。对于艺术家来说,在民族信仰、传说以及其他实际情况里愈易找到现成的绝对自由的内容,它也就愈能集中精力去替这种内容塑造恰当的外在艺术显现形式。”1可见,艺术创作灵感来自于对民俗生活的精神向往,选择自己熟悉并最能激发自己创作灵感的民俗活动、精神信仰,才能够表现和提炼个性化符号。人类进化发展史上创造的语言,是彼此之间思想和情感交流的纽带,艺术是人们内在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然而思想和情感却是无形的,它一定要通过类似的语言符号才可表现出来,这就是艺术语言。“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时采用的一切有价值意义体系的表现符号与潜意符号,称为艺术语言符号"。体现在具体的作品中,是画家对点、线,面、块、色彩以及构图形式的运用。作为一个成功的画家,绘画语言无论是淳朴、笨拙,还是唯美、流畅,他总是根据自己的题材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来选择最适合的表达形式,同时,画家对艺术的探索和感悟也将在作品中展现出来,艺术家的个性语言也就形成了。而艺术家的个性化语言是不会脱离社会现实存在的,也不会让其他的与之无关的甚至无价值的意识强加于作品之上,因此,艺术家的个性化语言表现是在社会范畴独一无二的价值创造。从刘海粟不拘一格的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到关良的戏剧人物画中磨练着的笔墨情趣,以及吴作人对黄河岸边恋恋不舍的抒情风景画创作,还有洪凌融合西方风景画和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的形式,所做出的空灵神韵与人格意韵的山水画,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要形成个性化语言必须具备的因素是民族审美意识和独特的艺【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一版第二卷14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中国当代乡土风情油画创作的图式特征.术表现形式。虽然题材内容不一定是独特风格形成的要素,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家,都可以采用具有本民族文化和民族审美意识的现实生活、历史事件、风俗习惯及自然环境等作为创作的题材内容,来形成个性化的风格式样。可见民族文化和民族审美意识对于自己个性化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支佩作用。(二)民族化造型审美意识“民族化”在有关中国油画的问题探讨中十分重要,“中西结合"又是中国油画“民族化”的方法之一。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先辈艺术家就为中国油画的“中西结合”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例如林风眠、徐悲鸿、李毅士、李叔同、冯钢百、吴作人、王悦之等人。他们大部分都是前往西欧或日本学习相对系统油画技法表现学习和研究,他们归国之后,时刻思索着“民族审美意识在艺术如何反映?"“如何让作品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类似问题,集聚了他们对民族的审美观念和民族情感反思。此后中国艺术家终于将目光从单纯注视和模仿西方转而回到中国本民族的艺术,然而,在当代乡土风情绘画里面,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是符合中国人民大众审美需求和审美意识的,其表现的是中国人的生活与情感,中国自己的文化特色和特有的地域色彩。通过融合民族化的造型表现方法,来展现出中国人民的忧患与欢乐。在新的起点上探索一条吸收外来营养、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具有现当代民族特点的审美艺术道路。民族化的审美意识在乡土风情油画的表现过程中,起着主导的地位。艺术家对多民族文化认知和研究的程度将会直接影响他对绘画创作的潜能,同时艺术家也需要对各民族的文化特征以及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进行研究,才有可能加强对自身文化审美的提升。在此,笔者认为,最好做到民族化审美和艺术家个性化的意识形态上的辩证和统一,作品才能更加体现出民族化造型审美意识。(三)受民间程式化构图形式与个体审美取向的支配艺术家是通过作品来再现对客观事物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来释放主观的认识观点,同时也受民间程式和个体的审美取向所支配。人本身就是创作的主体,艺术如果脱离了人群会变得虚幻和空洞,因此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力的灵魂和动机就是意境和情感的表达,所以艺术家的生活经验、观念兴趣、个人经历、文化积淀、审美取向和价值判断等都受其影响。在乡土风情绘画中选取的图式往往又受民间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中国当代乡土风情油画创作的图式特征程式和艺术家的个体审美的影响,这些要素按形成途径的不同又可分为内外两种原因。内因可以概括为:性格脾气、兴趣喜好、生活经历、审美意识、审美价值观等。它具有一定的先天性,而这些因素是因人而异的,不会雷同。外因则是指:人生经验、阅历、文化积累等。这些较多地受生存环境、成长过程、社会交际的影响,具有后天可以塑造的性质,两者之间互相作用和谐统一,明确这一对矛盾关系,对我们在解读艺术家及作品时有积极的帮助。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艺术家早期的作品无论是在技法上还是创作观念上都与后期作品有着很大的差别,但其前后两期似乎又有其内在联系,它们似乎一直在民间程式化构图形式和个体审美取向的支配这个大的框架中,这就是艺术家的情感理念有着根深蒂固的个性化创作的原因。中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然而这类文化在乡土风情油画作品中是最能体现作者的故乡、故土及民族意识的,所以我们要珍惜这种民族文化底蕴丰富的‘肥沃土壤’环境,把这种自本元民俗传承的创作方式充分的展现在我们的作品中,从而提升自我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乡土风情绘画得以发展和延续的灵魂所在,从而和大众的审美取向达到协调的统一。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对中国当代乡土风情油画现状的解读曼曼曼曼皇舅舅鲁舅寰鼍皇曼!,III曼曼蔓曼曼曼笪曼笪曼笪曼曼皇皇曼曼曼曼曼曼量皇鼍曼寰富,更具构成感。如陈树中作品可读到风景、静物、人物、情节主观--y.反常地组合的图式,既幽默有魔幻,充分展示了当代农民们的富足、享乐与惬意反复演义着永远没有结尾的大型“舞台剧”。(图17)在作品形式语言方面,新疆油画家陈林新的作品连续四届入围全国美展。其中《大河厚土》(图18)作品中对传统绘画用写实技法表现了当地的地貌色彩特征,在构成上画面处理得当,很多细节的刻画都极为深动,艺术家在作品创作中选择的题材和表现的内容是艺术家对客观现实生活的提炼。无论是围绕题材所要求的形象来进行选择,还是表现题材的整个经过,都是艺术家审美情趣、价值尺度、远大理想和思想意识的升华。我们可以把一件作品划分为三个方面,表现技法、题材和情感思想,可以看出,表现技法是物质方面的一个层面,而情感思想的方面最具精神性,题材则成为交流和协调的中介。如果一幅只停留在表面的技法却缺乏情感内涵的作品,可能是暂时的炫耀但不会真正感动观众,因此,题材只是作品的有机组成的一部分,要完整地把握并诠释好题材,独具风格的表现形式才能使作品做到最佳,不失完美。第二节当代乡土风情油画创作图式存在的问题(一)精神内涵的缺失艺术家在追求某种主流的社会思潮或艺术形式时,有时会迷失自我,不能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艺术观念也模糊不清,其创作出的作品自然缺乏精神内涵。当代乡土风情油画图式在繁荣发展、多元并存的同时,依然存在精神内涵缺失的问题,表现在一些作品中显得媚俗和脱离现实生活。这种现象之所以产生,从根本上是因为创作者本身没有深入理解和认知乡土风情油画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只是一味追求图式表象的创新,这种相对狭隘的认知和理解使得部分乡土风情画家在进行创作时只能采取拼凑或是模仿、乃至照搬民间美术的图式的方式,也必然不可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顾黎明认为:“一些民艺风格的作品之所以精神匾乏,关键是艺术家具有非常顽固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艺术观念,一些艺术家并没有从深刻的民族精神上来融合现代主义,而只是关注风格样式和题材,对其表面纠缠不休。有的极力效仿民艺的图式,这类作品从外表形式上看似表现了民族特征,但实质上没有从内涵与审美的多元因素中解释清晰,而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理解的简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对中国当代乡土风情油画现状的解读单化。由于认识的肤浅,形式上的空洞,出现了‘玩味’赶潮的一批行画。”1泰·阿多尔诺也曾说过:“艺术既是自主的又是社会形成的,这种双重性格不断分布到他的自主性的整个区域”。2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脱离现实生活的作品在艺术领域是无法生存的,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不但要考虑作品所带来的艺术价值,更应该从多角度去思考其作品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不凭空想象捏造,肩负起艺术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记得对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星星美展”的“看不懂"问题,子泉曾提出过这样的论断:“画家创作的目的一是抒发自己的感情,二是让别人来接受和理解这种情感。如果第二种目的不成立,那还要第一种追求何用?”3艺术家创作的目的首先是抒发自身的感情,再就是让观众理解和认同。一幅优秀的、在社会中具有长久影响力的艺术作品必然是贴近人民大众的。怎样让艺术创作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让艺术的表现语言得到大众的理解和认同;让艺术作品的图式具有精神内涵,都是中国当代乡土风情油画家在创作中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二)对现有图式符号的复制在当代,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艺术机构的日益完善,市场对艺术的导向性不断增强,导致~些不够成熟的年轻艺术家在面对成功艺术家业已形成的图式符号时,往往出于功利性的心态进行艺术创作,因而出现了对成功艺术家图式符号复制的现象。再者,由于当代艺术家大都受学院派教育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自身艺术修养不够,难免受教师的影响,继承他们的艺术风格样式,甚至是对其直接照搬和挪用。任何艺术家在创作初期过程中都会存在学习和复制前辈艺术家图式的现象,这是艺术家在进行艺术探索时的必经阶段,但如果只是停留在这一起点,缺乏创新的精神,是不会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再就是在原有绘画图式的基础之上取得成功的艺术家,有的依然不断地做自我复制,不敢放弃原有的“商标”,固步自封,缺乏创新意识。其中也不乏成功的艺术家勇于自我创新的范例,比如罗中立在创作出油画作品《父亲》之后,并没有一味延续这种创作风格,而是不断探索创新,他后期的作品《大巴山》系列,虽然还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但与他之前的作品无论在形式还是表现手法上都有1引自《关于“第二种文化意识”的思考一顾黎明绘画作品的时代坐标》2王善忠主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第355页3罗瑞《浅析中国当代民俗风情绘画的精神内涵》华东师范大学2011级硕士毕业论文第47页19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对中国当代乡土风情油画现状的解读了很大的突破与创新,可以看出他对本土文化和社会发展之下巴蜀人的生活情节的关注和审视,找到适合自我发展的新路径。还有周春芽《藏族新一代》和草原风景与之后《绿狗系列》也是在不断突破原有的创作模式。第二节影响当代乡土风情油画创作发展的因素(一)创作者对民俗文化认知不足当下乡土风情油画的新生力量群在变化,而且有变得弱势的可能,他们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及生活的经验都不利于很好的反应当下乡土情的真实面。即便有也是多为停留在表层,对其本质的乡土风情和民俗民间文化审视和解读不够深入。因此出现对表现题材的盲目且不思进取创作状态。这种现象无疑是对艺术家和乡土风情绘画发展的阻碍。老一辈乡土油画家们,大都生活在乡村,对乡村生活有着丰富的经历和情感体验,为他们进行乡土风情油画创作积累了文化底蕴。苏联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说:“一个好的细节相当于一个成功的形象。”1可看出艺术作品的往往表现在丰富又准确的细节上,而细节的获取则主要靠艺术家对生活的感知力。当这些细节作为创作素材有了一定的累积,一旦进入创作过程,艺术家便可根据创作的需要,对其进行选择、提炼、加工、重新制作。而相比之下,当代年轻艺术家大多生活在都市钢筋混泥土的环境之下,对乡土风情文化的认知不够深入,就以仅仅停留在其表面现象,获取乡村生活的细小情节就必须的深入乡村生活中去体会,才能更贴切的表现乡土风情这个题材的油画作品。(二)都市文化对乡村民俗文化冲击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日益富强,社会的文化环境慢慢呈现出从传统的乡土化迈入城市化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乡土文化的价值必然会发生偏移,主要表现为地位降低和价值衰减、语义脱离现实化。从纵向角度来分析,客观上现代社会对农耕文化的民俗活动有一定限制。由于社会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时代快捷,沟通显得更加方便,不再如从前那般单纯和愚昧,极少有时间通过依托民俗的形式来追求真善美和表达有关的迷信情感。从横向角度来分析民间民俗文化的意义显得偏移现实,很多民俗符号使用在商业层1康-帕乌斯托夫斯基.面向秋野:【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页20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对中国当代乡土风情油画现状的解读面和装饰领域,如上海金山农民画,早期是从农村灶壁画、泥塑、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中综合发展起来的,之后经过陕西农民画风格的借鉴和影响成为用色大胆艳丽的式样,在其中有太多值得考证和探寻的民俗特质,当代绘画界以上海这个城市为题材和灵感源泉的作品举不胜举,这些作品形式多样,风格迥异,内蕴丰富。都市环境中对传统乡村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当代风情油画发展的关键,只有把握这两点,当代风情油画才能在全球化的时代保持旺盛的发展趋势,取得巨大成就。所以我们首先得对本土民俗文化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和了解,重视本土民俗文化,并将之融入自己的绘画思想意识,才是真正做到传承与创新的根本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艺术家发掘和应用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最大兴趣,产生对传统民族文化自觉性。这需要我们有真正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才会强烈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刘海粟曾提出:“要在发展东方固有艺术的基础上才能去研究西方艺术的奥秘。”董希文也认为:“只有建立起自己对本土民族艺术的情感,才能把西方艺术的表现技巧融合到自己的绘画中,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1张道一同样强调:“艺术的创作和研究都离不开对民族传统精神的学习借鉴。”2可以这样说,没有民族传统艺术的灌溉和滋养,艺术将失去其意义和本质。其次,在全球化时代,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需要通过当代乡土风情绘画创作才能将传统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和发扬光大。首届广州三年展时,策展人大卫·艾略特认为:“‘上下东西’的文化生态历来是所有的东西都混在一起,没有单一的事物,也没有简单的事实。"3从整个艺术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单纯本土的艺术没有外来文化的影响和熏陶,那只能让自己的本土文化停留不前,故步自封,最后处于逐渐消失的状态。日本浮世绘和书法艺术因受古代中国艺术的影响得以发展;纽约画派因欧洲绘画艺术的入侵得以产生;立体主义则源于非洲原始文化的滋养。艺术是一种发展融合再发展的过程,这样才能幻化出其青春。当然全球化并非简单等同于文化的一体化,而是吸收、继承融合、保持相对的特色和特征。如何吸收外来艺术,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如何继承和发展本1周功华《“油画民族化”:董希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央美术学院05级博十毕业论文2张道一《张道一选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第29页3杨一江著《“方言”、“语境”与地方油画:论云南油画》中国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7页21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对中国当代乡土风情油画现状的解读土民族的文化同样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否则容易产生出不土不洋的所谓艺术作品,这样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和艺术价值的。不论都市文化发展进程如何,都不能让我们的民俗文化在我们的眼前逐渐消失,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文化肩负起保护和继承的责任,并在吸收外在文化的基础上,使其焕发出新的光芒,让其得到真正的升华。(三)美术市场商业运作的影响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的提高,一些脱离中国国情的思想逐渐产生出来,一部分艺术家盲目学习和照搬西方的艺术形式,创作出一些别人已经过时的作品,缺少自己的艺术思想和审美价值。要知道没有自己的文化滋养和认识深度,所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那只是一种跟风和复制,最多只能算是为满足国外画商的审美口味和市场需求,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无任何作用。对于那种急功近利、肤浅、浮躁年纪艺术家的心态,是该我们认真思考的时候了。绘画艺术一旦脱离了艺术本质和审美价值,一味的以市场为导向,以此来获得所谓的回报,无意于舍本逐末。对于民俗风情绘画,我们也不是简单拿来就用,照搬和套用也只是一种简单的复制,而没有与时代审美有机的结合,同样是不可取的,缺乏思想深度和自我认识的体现。在这个大众艺术普及的时代,鱼龙混杂,真正的艺术和伪艺术作品没有严格的分界,受市场的误导,一部分所谓的艺术家,靠媒体的包装和操作,似乎一下子把自己抬进大师或艺术家的行列,大批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缺乏深意的“伪民俗"作品被创作出来,这些现象时常使一部分艺术家失去了自我清醒的认识,一味的追求创新和风格,最终犹如昙花一现,渐渐湮没在市场中,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还有那些生硬柔和中西文化、简单嫁接中西文化的粗造作品同样是中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的一种曲解和误读。虽然这些作品中有一小部分暂时获得一定经济上的利益,但也只是暂时,经不起历史的洗涤和沉淀。尤其是作为青年艺术家更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研究,有自己较为清醒的认识,才不会被时代淘汰,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富余时代感和民族性的具有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中国当代乡土风情油画的坚守与创新第四章中国当代乡土风情油画的坚守与创新丹纳说过:“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对于群众和对于艺术家是相同的,艺术家不是孤立的人,我们隔几世纪只听到艺术家的声音,但在传到我们耳边来的响亮声音之下,还能辨别出群众的复杂而无穷无尽的歌声,像一片低沉的嗡嗡声一样,在艺术家四周齐声合唱。只因为有了这一片和声,艺术家才成其为伟大。”1这句话证明了艺术家是离不开人类的生产生活的,而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中的情节也就是成就艺术家创作源泉。第一节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学习认识与借鉴艺术家的创作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知识、经历和实践的不断积累,更需要一种执着而又甘于寂寞的精神,只有不为市场和功名所累,才会有所成就。而有一部分艺术家往往由于部分作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停步不前,不进行探索研究,最后再无法创造出更经典和高水平的艺术作品。油画是一种表现生活、传达感情和思想的艺术形式,源于西方,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发展过程来看,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由古典到抽象,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都在不断变化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元的文化发展趋势,世界文化不断融合与碰撞,使文化交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艺术家也意识到一个国家的艺术只有在吸收的同时保持本民族特色才有真正的生命力,才能被世界认可和接受,艺术家的文化沉淀和艺术观念在当代的文化大环境中是要与当代社会文化为背景的前提下去表达。只有提高思想和审美意识,并结合本土文化进行创作,才是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与进步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吸收各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的同时也应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虽然本民族有自己的特色和固有的审美情趣,但表达的角度不同也会有审美价值。中国的艺术家长期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固有的传统审美观念和艺术思想是无法丢掉的。但对西方油画的学习,需要我们认真的思考,如何保持油画固有特征的基础上,融合本民族的风土人情是一个深入研究的课题。从张冬峰的油画作品中可【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们出版社1991.23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语娃;五=口F口当代乡土风情油画在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中曾有很高的地位,在中国艺术发展的至今,我们应该居于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传承的基础之上做到更好地发扬和创新。本文力图较为全面客观的对中国乡土风情油画在当下的发展现状作系统的梳理,并对存在问题以及影响未来发展的因素,提出个人的看法与解决的方案,希望在寻求新乡土风情绘画的创新图式探究过程中,做到源于俗世,源于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进一步解读和深思,对有利于乡土风情油画发展的民俗民间文化我们既要继承也要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对运用在绘画中的图式要做到延伸和升华,使当代乡土风情油画的表现既不失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同时赋予作品更多的当代性。最后,望更多的青年画家关注和参与乡土风情油画的创作,同时找到自己的个性化图式,描绘人与自然百态,了解民族民间的生活现状,充分领悟民族精神、民族元素、民俗文化等固有的精神内涵,取其精华、去伪存真、不断探究、勇于创新,遵守源于生活的个人情感,同时结合个体对传统文化精神认知程度及艺术价值观,创作出具有当代人文精神的乡土风情油画作品。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著作[1][英]贡布里希著《艺术与错觉》[M].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英]诺曼·布列逊著《视觉与绘画:注视的逻辑》[M].郭杨等译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3]李泽厚著《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4]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M].人民美术出版社[5]王宏建、袁宝林著《美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6]《柯罗、米勒、库尔贝》[M].今东译,天津美术出版社,1983[7]戴士和主编《王克举》[M].广西美术出版社[8]钟志金著钟志金民族艺术创作与传承研究文集[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9]吕品田著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10]王利支著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M].沈阳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11]朱其著新艺术史与视觉叙事[伽.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12]康一帕乌斯托夫斯基.面向秋野:[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页[14]美术概论[M].·王宏建袁宝林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5]柯罗米勒库尔贝[M].今东译天津美术出版社1983[16]中国绘画精神体系[M].姜澄清辽宁教育出版社[17]王克举鼬].,。‘西美术出版社[M].主编戴士雨I[18]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19](英)E.H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6月版[20]杨一江著《“方言”、“语境”与地方油画:论云南油画》[M].中国科学出版社2004芷[21][法]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人们出版社1991[22]范梦.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23]陈和西风景油画作品集[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24]吕澎孔令伟.回忆与陈述:关于1949年之后的中国艺术和艺术史[蛔.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25](德)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一版第二卷[26]张道一《张道一选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第29页[28]巫汉祥《文艺符号学新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10)30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2.期刊[1]中国油画发展现状及对写实油画当代属性的思考[J].美术学报2010年0l期[2]油画民族化与创新[J].文艺研究1981年02期[3]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差异论[J].民俗研究2004年04期[4]浅谈油画形式与农民题材绘画的关联性[J].佳木斯犬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3期[5]传统文化符号与当代艺术创新[J].齐鲁艺苑2009年06期[6]当代艺术中的底层社会表现及其反思[J].中国美术馆2008年05期[7]以绘画为例:中国艺术传统何以不能转向现代?[J].画刊2005年06期[8]图式以外的思考[J].美术报2004年12月25日[9]吴冠中先生和他的绘画艺术[J].中外文化交流,2000(1).[10]个性语言在油画艺术中的发展[J]向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一2010一12—23[11]朱希祥中国文艺民俗审美研究的理论阐释和意蕴拓展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2]http://qkzz.net/article/c6lce733—95cd一45ff—bf56—6edOe99bdl97.htm我负丹青网络[13]穆荣岗《乡土情一一中国乡土油画浅析》[J]2009年3月中国知网[14]王建国《论永嘉中原南渡士族与东晋文学发展之关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2月25[15]刘骁纯文艺研究困惑的时代与时代的困惑·谈新时期的写实绘画3.学位论文[1]川吴忠光亦中亦两亦大道.中国知网,优秀硕士论文库.[2]周颐.探索中国油画风景新样式.中国知网,优秀硕士论文库.[3]周榕清中国油画的“民族化”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4]周功华“油画民族化”:董希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央美术学院05级博士毕业论文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致谢转眼间四年求学生涯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论文终于脱稿了,心中略显淡淡惆怅。回想起二00九年进入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时候,反复就在昨天,带着喜悦的心情跨进校园,我深知自己是为艺术理想的追求而来,把幼小孩子留在家中,对于那些刚从大学毕业的同学来说,我视乎无语言表。只能把尽可能的时间都放在画室,力求多一些时间做出满意的作品。以免留下遗憾。在校期间,我得到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的许多老师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此特别要提出感谢的是我的恩师付念屏教授,他严谨的学术精神无论是论文写作及油画技法研究都让我受益匪浅,在此,向尊敬的导师致以衷心感激。感i身j.我的师兄弟妹们在我论文开题和写作时给我帮助!感谢我民族班的好友们,在我读研期间对我的关心和支持!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和我的爱人,一直在后面默默的支持完成我的学业,我才有今天的成果。杨波二零一三年五月于杏园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本人主要艺术活动及所获的奖项二o0五年,油画作品《越》参加全国六届体育美展云南展区;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荣获入选奖。二oo七年,油画作品《将门I—II》入选第八届中泰大东方画展并获一等奖,云南美术家协会主办,荣获一等奖。二00八年,油画作品《彝家村寨系列之一》中国第五届西部大地情油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荣获入选奖。二oo八年,油画作品《将门系列I叫》云南省第四届青年美术家提名展;云南省美术家协会,荣获入选奖。二00九年,油画作品《忆》参加云南省高原巡礼展,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荣获入选奖。二oo九年,油画作品《彝家村寨一系列之二》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云南展区,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二0一一年,油画作品《老记忆一新气象》重庆市庆祝建党90周年画展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办,荣获优秀奖二0一二年,油画作品《外婆家》第二届重庆市青年美术双年展,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办,荣获入选奖二。一二年,油画作品《彝家村寨系列之九》重庆市《纪念延安座谈会70周年作品展》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办,荣获入选奖。个展二。一二年十二月,成功在北碚区政府沉世间艺术空间举办个展论文和作品发表二。一一年八月,论文《论哟欧化创作中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湖南省文化厅主办的《文艺生活》2011年8月第二十三期上发表。二。一一年五月,油画作品《彝家村寨一VI》、《彝家村寨一Ix》、《彝家村寨一IV》在河北省文化厅主办的《大众文艺》2011年5月总第268期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