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长沙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沁园春 长沙

ID:791887

大小:1.13 MB

页数:136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沁园春长沙2005年2月17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教案示例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毛泽东这首词在意象选择上的特点及意义,从而把握词人的宽广胸怀和深沉的思绪。  以语言为依托,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出这些词语的丰富含义。教学难点:  上下阙的景、情、志如何和谐地统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沁园春·雪》的内容,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学生朗读。师问:你今天重读这首词感受如何,以一句话表述。  二整体感知  1.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  板书课题  板书:诵读、领会;品味、鉴赏  1.诵读  生自读、生齐读,大家对某生的朗读作评析,看该如何准确把握节奏和感情。  老师范读或朗读较好的学生范读。  2.视教师和学生情况,可采用就本词的内容、写法或理解有困难之处质疑,根据质疑,迅速梳理,组织学生讨论作答。或直接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直接组织学生学习。  ①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为了表达的需要,语序往往倒装,而且常省略一些成分,就需要我们借助想象把诗意组合起来。看看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怎样调整就更顺畅一些,请具体表述出来。(深秋时节,我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向北滚滚流去。)  ②“看” 这一领字,一直控制到哪里?这几句视角和写景顺序极有特色,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特色何在?(远眺,近观,仰视,俯察;先勾勒出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然后染色“尽染”“碧透”色彩鲜艳丰富美丽,最后赋予动态“击”“翔”“竞”……)动词用得好,为什么好?作者笔下的秋景给我们的总体感觉是什么?(绚丽多彩、充满生机)  ③联系我们曾经学过的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笔下秋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作者对景物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于立益,同时也与作者的身份、性格、胸襟、气度、经历关系密切。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是胸怀大志的杰出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  ④有同学说“上阙就是纯写景”,你也这样看吗?请结合课文具体分析?(宇宙万物给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面对此景,诗人不由发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自然联想到人类社会。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关注国家命运,写出了词人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写景中融入抒情,景中寓情。)  ⑤上阙提出“谁主沉浮”,下阙怎样回答的?(小组讨论明确)  (“携来”两句,写出就在这橘子洲头,词人曾与许多战友聚会、游览,度过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自然从上阙的旧地独自重游,自然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恰”统领中间7句,形象地概括出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最后三句,以设问作结,形象含蓄的回答了“谁主沉浮”。主宰国家命运的,应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蕴含着意气风发的豪迈之情,抒情中显露出主宰沉浮的凌云壮志。)  ⑥联系“时代背景资料”,突破难点,体会本词景、情、志如何和谐统一的。齐声诵读全词。  所谓“意”是指诗人(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所谓“象”是指所写的客观物象(创作客体)。诗歌的意象就是把情感化为可以感知的形象符号,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的融合。板书设计:              沁园春·长沙目标:诵读、领会;  上阙:    品味、鉴赏   秋景绚丽多彩、充满生机 写景提出“谁主沉浮”意象 下阙: “意”诗人的思想感情  抒情意气风发、激昂慷慨“象”所写的客观物象   设问回答“谁主沉浮”教案点评:  以语言为依托,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出这些词语的丰富含义。体会上下阙的景、情、志的和谐地统一。探究活动  学生自愿结组(3~4人)从中学《语文读本》第三册中选取自己喜欢的现当代诗歌中的一首,集体备课,然后将讨论内容展示给同学们。形式各组自定。中国现代诗四首2005年12月2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教案示例《再别康桥》《死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两首诗意象运用的特点。通过学习,体会两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教学难点:《死水》意象的象征意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主题曲《飞的理由》,并展示徐志摩的图像。  伴着这熟悉的乐曲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时代,他曾经悄悄地来了,又轻悄悄地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传世之作《再别康桥》。今天,就让这乐声伴随我们,走进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二解题:  放映有关康桥的录像或幻灯片,教师或学生(事先布置给学生检索有关资料)结合画面解说徐志摩与康桥的关系及相关背景。  三配乐朗诵   乐曲:《人间四月天》主题曲  听读要求:注意体味诗人对康桥的感情。  四学生吟诵、品味、欣赏  多种形式的诵读、小组互动式  (1)明确本首诗的意象,诗人避开了一般离别时的告别对象,选择了“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从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个人以清新飘逸之感。诗人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了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成分。独具特色的象选择,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营造出一种清新感。  (2)理解作者作别母校的感情在诗中字里行间的体现。  (3)体会这首诗如何体现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①押韵(请学生在诗终画出韵脚);②音节和谐,节奏感强;③回环复沓,开头和结尾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绘画美主要表现在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青草”“彩虹”“星辉斑斓”等有色彩的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疑难。  各组代表就其中的某一方面汇报,教师适时提出巡视中发现的疑难点,提出讨论,将学习引向深入。  以闻一多对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主张过渡,引入对《死水》的学习。  先从“三美”入手体会形式上的美,再把握诗中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教案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两首诗意象运用的特点,通过品味欣赏,体会两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该教案设计体现了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的思想。探究活动   (1)学生自愿结组,对徐志摩的诗歌和闻一多的诗歌进行比较,看两者的异和同。  (2)学生可就本课书中自己喜欢的一位诗人进行研究,建议切入点小。  (3)可以召开现代诗歌朗诵会或现代诗歌赏析会,材料来源于课本、读本或其他诗集等。  (4)可以就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现代诗,写一篇评析鉴赏笔记,挑选有见地的班上交流。中国当代诗四首2005年3月17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教案示例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感受诗人海子的博爱之心。  (2)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3)训练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诗歌。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海子的诗作,初步了解海子的思想。教学手段:多媒体  设计思想:  海子是卓越的,这是有目共睹的。学生限于年龄阅历,不能充分理解海子,但教师有责任让他们知道海子,尽管本诗被定为自读课。  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设计,认识海子、了解海子、研读海子。涉及内容不是很多,却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范例,他们会更多地去阅读。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屏幕显示海子遗照)   这里站着一个相貌平平的中国人,普通而没有特点的面孔并不会给人留下什么记忆。然而他是才华卓越的诗人,是被当代学院派推崇的重量级诗人,他就是海子。  二、关于海子:  1.评价:  “他的一生似乎只为了发光。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浓缩了,让它在一个短暂的过程里,显示生命的全部辉煌。”(谢冕)  “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西川)  “他不仅对现在、将来,而且对过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陈东东)  2、生平: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人,当代著名诗人。作品有长诗《土地》和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等。  3.教师提供海子诗作《亚洲铜》等,学生也提供自己喜欢的海子的诗。大家朗读欣赏,浅层次地了解海子。  三、小组协作,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步骤:  1.教师提供自读思考题。  2.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学习。  3.集体交流学习收获。  自读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诗人在本诗中拟想了幸福的生活画面,它包括什么?你如何理解诗人的幸福?  明确:幸福生活的图景由三个内容组成:“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图景不离细碎平常的凡俗生活,却又远离喧嚣地独立在大海边。这是一个明亮温暖的画面,是诗人真诚拟想的情景。但很明显,第三个内容与前两者似乎不大相容,这幸福中有矛盾存在。  (2)诗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  明确:诗人在自己拟想的幸福图景中喜悦着,这种喜悦不断地膨胀,使诗人抑制不住地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但究其根本,还是诗人有一颗博大而善良的心,他爱这个世界的一切。   (3)本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为何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题目?明确:本诗的核心意象是“大海”。诗人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题,因为这个内容是他拟想的幸福生活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亮丽的部分。当然也是与其它内容难以协调的一部分,但恰是这种不协调表达了诗人的真胸臆,也是这首诗的表达的重点所在。  四、小结  五、作业:寻找海子的其它诗作,读其诗,悟其诗。六、板书设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告诉亲人每一个人幸福关心粮食和蔬菜     给山、河取名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祝福陌生人教案示例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感受诗人海子的博爱之心。  (2)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3)训练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诗歌。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中国当代诗四首2005年3月17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海子的诗作,初步了解海子的思想。教学手段:多媒体   设计思想:  海子是卓越的,这是有目共睹的。学生限于年龄阅历,不能充分理解海子,但教师有责任让他们知道海子,尽管本诗被定为自读课。  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设计,认识海子、了解海子、研读海子。涉及内容不是很多,却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范例,他们会更多地去阅读。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屏幕显示海子遗照)  这里站着一个相貌平平的中国人,普通而没有特点的面孔并不会给人留下什么记忆。然而他是才华卓越的诗人,是被当代学院派推崇的重量级诗人,他就是海子。  二、关于海子:  1.评价:  “他的一生似乎只为了发光。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浓缩了,让它在一个短暂的过程里,显示生命的全部辉煌。”(谢冕)  “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西川)  “他不仅对现在、将来,而且对过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陈东东)  2、生平: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人,当代著名诗人。作品有长诗《土地》和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等。  3.教师提供海子诗作《亚洲铜》等,学生也提供自己喜欢的海子的诗。大家朗读欣赏,浅层次地了解海子。  三、小组协作,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步骤:  1.教师提供自读思考题。  2.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学习。  3.集体交流学习收获。   自读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诗人在本诗中拟想了幸福的生活画面,它包括什么?你如何理解诗人的幸福?  明确:幸福生活的图景由三个内容组成:“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图景不离细碎平常的凡俗生活,却又远离喧嚣地独立在大海边。这是一个明亮温暖的画面,是诗人真诚拟想的情景。但很明显,第三个内容与前两者似乎不大相容,这幸福中有矛盾存在。  (2)诗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  明确:诗人在自己拟想的幸福图景中喜悦着,这种喜悦不断地膨胀,使诗人抑制不住地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但究其根本,还是诗人有一颗博大而善良的心,他爱这个世界的一切。  (3)本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为何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题目?明确:本诗的核心意象是“大海”。诗人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题,因为这个内容是他拟想的幸福生活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亮丽的部分。当然也是与其它内容难以协调的一部分,但恰是这种不协调表达了诗人的真胸臆,也是这首诗的表达的重点所在。  四、小结  五、作业:寻找海子的其它诗作,读其诗,悟其诗。六、板书设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告诉亲人每一个人幸福关心粮食和蔬菜     给山、河取名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祝福陌生人教案示例2《山民》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领会诗歌蕴藏的对传统封闭文化的批判以及对真正思想解放的呼唤。  (2)品读本诗平淡直白的语言,了解纯客观的叙述性的口语特点。教学重点:诗歌表达的深刻而丰富的哲理内涵教学难点:学习领会本诗的语言特点教学手段:诵读法、比较法设计思想:  《山民》这首诗的表现形式是富有个性的,这种形式的理解对中学生来讲是有难度的,因为他们很可能会浮于诗歌表面的粗略接受。如此,就不能理解本诗丰富深刻的哲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学习中运用反复诵读的方法引导学生领会诗的独特表现形式,通过拓展阅读来加深对本诗深刻内涵的理解领悟。中国当代诗四首2005年3月17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喜欢山吗?山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们是新鲜的、有魅力的,但对一个长年生活在山中的人本讲,感觉却并非如此,让我们来看看韩东所写的《山民》如何表达对山的感觉。。  二、品读学习《山民》  1.教师诵读诗歌,学生思考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形象的一个山民?  明确:一个向往山外边的生活,但又仅仅是想,从未付诸行动的山民。  2.学生诵读诗歌,思考山民为什么向往山外边的生活?  明确:“他”知道山外边有“海”,“他”朦胧地感觉到山的沉闷,他有改变生活环境的愿望。  3.再读诗歌,思考山民最终也没有离开山,而只是遗憾,“他”遗憾什么?你如何看待“他”的遗憾?  明确:山民遗憾“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而“他”的想法是自己可以带着老婆上路,儿子、儿子的儿子们终会有一天走到大海边。可是“他”空有好的想法,却没有行动。“他”的遗憾让我们为“他”产生遗憾,“他” 竟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孩子们的祖先,“他”只想不做,也为孩子们造成了遗憾,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山民是一个很难突破自己固定思维的人,而这样就限制了“他”的发展,留下了遗憾。  4.这首诗发表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你认为诗人用这首诗重在表达什么?  明确: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有了开放的意识,但传统的思想束缚着人们的行动,他们仍然只停留在“想”上,诗人用这首诗批判传统文化的封闭,呼唤真正的思想解放。  5.这首诗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请具体分析。  明确:本诗语言平淡直白,通篇叙述是纯客观的,句式单调没有任何描写性的语言,也没有任何直抒胸臆的表达。这样的语言恰恰合于诗歌内容的沉闷,起到了加重这种感觉的作用。  三、拓展学习  1.以《〈宽容〉序言》中的守旧老人与《山民》中的山民相比较,谈出个人的理解。  2.品读王家新《在山那边》,比较两首诗塑造的不同的山民形象。  四、小结  五、作业:  结合《山民》一诗,分析自身存在的“山民意识”,完成400字左右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山民韩东山海“想”“遗憾”批判传统文化的封闭呼唤真正的思想解放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领略自然之美,认识人类创造的永恒。  (2)朗读诗歌,感受诗歌语言的质朴流畅。  (3)分析诗歌,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意象把握诗歌内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意象把握诗歌内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本诗深厚凝重的意蕴教学手段:多媒体  设计思想:《我热爱秋天的风光》用语质朴平和,但蕴涵的内容十分丰富,引导学生真正认识这首诗表达的内容,需要借助一些手段。在课堂学习前请学生寻找关于秋的诗歌,从意象入手,比较鉴赏写秋的诗歌。这样,一方面在比较中认识理解了《我热爱秋天的风光》的表达内容,在具体的学习中了解运用了比较学习法;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多姿多彩的秋景展示)许多人都为这多姿多彩的秋景所陶醉,写下了无数咏秋的佳作。你了解哪些这方面的作品,请介绍给同学们。  (2)学生诵读自己寻到的关于秋的诗作。  二、诵读诗歌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教师的发音、断句及情绪表达。2.学生朗读,教师结合具体朗读情况作指导。  三、分析诗歌  1、请从意象的选择运用上入手,分析比较你寻到的秋之诗作与《我热爱秋天的风光》的区别。  明确:《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以“河流”为中心意象,鲜明集中。   2、请分析比较你寻到的秋之诗作与《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主题内涵的区别。  明确:《我热爱秋天的风光》的思想意蕴深厚,它不仅仅歌咏作为自然的秋之永恒,表达了自己对秋的热爱,更在诗中表达出人类创造永恒的信心。  3、同桌之间朗读各自寻到的诗作与《我热爱秋天的风光》,比较它们语言表达之间的区别。  明确:《我热爱秋天的风光》的语言质朴流畅。语言没有夸饰,如开篇“我热爱秋天的风光/我热爱这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风光”。就深刻地表达出秋之永恒,自己深深热爱着秋天的风光。语言流畅自然,如“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语言优美抒情地道出面对人类个体生命渺小与自然永恒矛盾的坦然。  四、诵读诗歌并小结  五、作业  1、或分析意象、或分析语言、或分析主题,比较你寻到的诗作与《我热爱秋天的风光》的区别。  2、课外阅读梁小斌的诗作《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等。六、板书设计:我热爱秋天的风光梁小斌主题:自然永恒美丽人类创造永恒美丽语言:质朴流畅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感受并学习诗人热爱祖国的激越情感  (2)分析诗歌以平凡而新颖的意象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3)学习分析诗歌的象征手法,了解朦胧诗的特点教学重点:分析诗歌意象运用的特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的经历把握诗歌的象征意义教学手段:比较法、启发法  设计思想:本课从相同题材诗歌的比较入手开始分析,意在突出本诗的情感发展脉络及其意象使用上的特点。同时,如何解析朦胧诗的朦胧,引导学生认识这类诗歌的特点,学会分析鉴赏这样的诗歌,也是这节课的重点,即从分析本诗意象的象征意义。另外,本堂课的学习重在对学生启发引导,引导他们读更多的诗歌作品。  一、导入:  1.你知道现代诗与当代诗怎样划分吗?  2.明确以49年为界,并顺势讲述当代诗的发展状况。(解放初期——十年浩劫——百花争鸣;“四五天安门诗抄”;朦胧诗派;当今的流派纷呈。)  3.朦胧诗人强调诗人的主观感觉世界,大量采用虚写法,使诗由具体变得抽象,追求诗的内在旋律;选用奇特的意象,打破时空秩序,捕捉瞬间感受,运用跳跃性的结构,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让人读起来不那么明晰易懂。他们的代表有舒婷、顾城、北岛等人。  二、诵读:1.引导学生以本诗比较《我爱这土地》和《赞美》,体会它们内容风格的区别。2.导读:三者均情感挚烈。但《我爱这土地》低沉而一气呵成,《赞美》意象繁复而情绪复杂,较《我爱这土地》情感高昂。本诗前二节情绪低沉,后文则高昂激越,情感更富有变化。  3.学生诵读诗歌,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而给予指导。  三、分析诗歌:   1.你读诗歌的第一节有什么感觉?感觉源自意象,“老水车”、“矿灯”分别会出现在哪能里,它们可能会象征着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明确:“老水车”、“矿灯”会出现在乡村与厂矿。“破旧”的修饰加重了“老水车”的不堪状况,但它“数百年”来没有停止地“疲惫”地工作。由此,中国农业的窘迫艰难显现一斑。“矿灯”是用来照明的,但“熏黑”的它能做什么,可在这里,它仍用来照明,“照你在历史的隧道里蜗行摸索”,几个修饰的运用,从多个角度表现了“你”的艰难、沉重,这恰正是中国工业的写照。“稻穗”、“路基”分别强调各自所指,“干瘪”、“失修”的修饰则表明了收获的空洞、贫困的程度。“驳船”是一种船的称呼,也不妨理解为班驳的船。“淤滩”是河滩,“淤”的修饰自然紧紧困住了船,如何挣脱这困境?“——祖国啊!”灾难深重的祖国、贫困的祖国啊!这呼喊是痛苦的呼喊。  2.这首诗的第一节颇像《赞美》的第一节,舒婷会怎样把握下面内容呢?  明确:她会如同穆旦一样写希望,可如何行文呢?仍去寻找一个农夫吗?不,舒婷的表达是独特的:“我是贫困,我是悲哀”对上节诗作了总结。下文“希望”是那么挚烈,但它也是那么强烈的刺激着我们。“——祖国啊!”这呼喊是为祖国有了希望而不能实现希望的痛苦而呼喊。  3.诗歌的第三节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明确:“蛛网”、“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这些意象本身就是那么新鲜,那么富有朝气,那么微妙地传达着喜悦的出现。这就是祖国,“簇新”的祖国,“喷薄”而出的祖国!“——祖国啊!”这是为祖国的觉醒振兴的呼喊!  难点:“蛛网”是纤细的,可它存在。“神话”是缥缈的,可它是那么美好。二者组合是为了叙述“簇新的理想”,应该说这是为了从一二节过渡到下文。  4.诗歌的用意表达在这里已经很振奋人心了,但诗人没有停笔,而是继续深入表达。你看看诗人是怎样显示思想的深邃的?请结合诗文具体分析。  明确:诗人进一步表达自己与祖国血肉相连的关系,表达自己为祖国甘于献出生命。诗歌先从“我”的微小谈出自己是祖国母亲身体的一部分,又以“我”的庞大表达自己不会与祖国分离。接着以“乳房”这一意象真诚的把祖国比为母亲,这样二者的关系更牢固。“迷惘”、“深思”、“沸腾”几种状态的“我”,写出了我的成长过程。我既然成长起来了,那么我就要为祖国的“富饶”、“荣光”和“自由”而奋斗,甚至献出生命。此时,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顶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诗人用生命呼喊出的热爱。  5.请学生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从而了解诗歌意象象征的朦胧,体会朦胧诗的特点。  6.小结,并请学生再诵读诗歌。这之后,请学生比较与《我爱这土地》和《赞美》在意象的运用上有什么区别。   明确:意象的平凡而新颖、内涵丰富是这首诗的特点。  四、扩展阅读:  提供阅读材料:《致橡树》,请学生讲析,并朗读舒婷的其它诗歌。  五、作业:  1.对《致橡树》的意象进行分析,完成200字左右的文章。  2.查找其他朦胧派诗人的作品,阅读品味。六、板书设计:《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意象新颖象征丰富教案点评:  本课从相同题材诗歌的比较入手开始分析,突出了本诗情感发展脉络及其意象使用上的特点。同时,从分析本诗意象的象征意义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这类诗歌的特点,学会鉴赏朦胧诗。探究活动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理解在于理解海子,海子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带有神话色彩的人物,这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让学生自己查找有关海子的材料,提供给学生可以学习探究的问题。如:海子的朋友骆一禾、西川都是现代诗坛的著名诗人,可以在与他们的诗作比较中理解海子。又如:海子是现代诗坛上璀璨的一点,那么可以把他的诗作与同时期著名诗人的作品比较,等等。学生的学习结果在课堂上交流,这比常规的教学更有效。如果这种学习真正展开,那么延伸到课外的学习就是丰富无比的。  《山民》  (1)《山民》的作者韩东不仅仅位诗人,也是位颇有建树的作家。课堂学习的延伸可以指导学生阅读韩东的小说,丰富学生的视野。   (2)《山民》语淡意深,诗歌表现的主题内容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进步的关键,这是一个可以大作文章的话题。课堂学习已与《宽容序言》作了比较,也通过王家新的诗作延深了对此诗的理解,顺着这个思路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比较学习。  《我热爱秋天的时光》  秋是人人熟悉的话题,可做的文章很多。课堂学习的设计已体现了很强的探究性,下面再深入。一方面扩大寻找阅读范围,继续寻找秋。写秋的文,描秋的画,表现秋的音乐都可以再去寻找。或者由秋扩展到寻找描写其它季节的文章。另一方面加大探究活动的难度,已寻到了许多别人写秋的诗作,让学生也试着写写自己认识的秋,写完之后开一个“秋之咏唱”的诗歌朗诵会。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一首歌颂祖国的诗歌,关于祖国的诗文有许多,请学生各自找来一首自己喜爱的爱国诗歌,开一个小小的诗歌朗读会。  2.舒婷是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诗人,她的诗歌写得韵味十足,个性鲜明。请学生找来自己喜爱的舒婷的诗,开一个小小诗歌朗诵会,同时可以引导学生鉴赏。外国诗四首2005年12月17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教案示例《致大海》设计思想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教学本课教学重点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理清诗歌的抒情思路教学难点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教学手段讨论教学过程一、明确要求:  1.教师可把学生分为5-7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协调分工:朗诵讨论,记录(有专人)  2.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体会,并能表达出来(1-2分钟)  3.从主题、内容、写法、情感等角度进行比较  4.教师巡查、指导,注意倾听学生们发言,给予适当启发诱导,充分肯定  5.讨论情况记入平时成绩   二、明确讨论题目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借大海的形象抒发诗人对自由的热烈追求,意象虽不多样,但却负载着作者沉重热烈的情感,应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充分讨论理解诗歌中能突出表现大海特点的语句,并体会其中寄托着的作者的情感,明晰诗人的抒情思路。  舒婷的《致大海》是诗人把大海作为一面镜子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两首诗在题材上有相同之处,都是诗人借相同的意象(大海)来表情达意的作品。这就成为了比较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三、学生讨论  四、讨论发言  明确:大海常被世人寄予感情,表达诗人的思想,传达诗人的心意,此课比较阅读普希金和舒婷的作品。  先分析一下二者的结构:  普希金诗舒婷的诗:联想—人们对大海的一席感触回忆—儿时的生活思考—引入对现实之思考抒情—积极向上,热情洋溢。  意象及意象的象征意义:  普把大海人格化,大海是自由的象征。作者直接同大海对话,给人一种亲切感。普的大海自由奔放,任性不羁,它是天使头上的光环,闪闪发光,不染纤尘。这是完美的海,梦中的海。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赞美及憧憬。但现实使他伤心,他虽失望但不绝望,他要把大海永记心中,把自由传播到四面八方。  舒所表达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 。她的大海不是完美的化身,而是变幻的生活。大海有涨有落,有风暴,有平静;它多变,并不完美,但它真实。望着大海起起伏伏,就像在观望生活的戏——有悲有喜,包罗万象。感受着大海的宽广与静寂,就像在感受自己。大海是社会,是生活,是朋友,是自己的心。舒婷自己则像海燕一样,坚强地在生活风浪中自由飞翔,对生活充满了自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表现手法及修辞:  普采用直抒胸意的表现手法。他所表现出的情感悲壮豪放。诗中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如将“波光”写作“容光”,将海浪声声化为“怨诉”,“呼唤”,“回音”,使海更加人性化,便于作者与海对话,使海更像诗人的挚友,表达了作者对海——自由的热爱之情。  舒采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她的大海是对生活细腻的观察,海边的每一种风景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人将自己对生活的诠释融入对大海的描写当中。诗中多处运用了排比,反复。  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  普希金是杰出的俄国民族诗人,19世纪积极浪漫文学代表,是自由战士。他一生向往自由,却被沙皇流放远方,加上拜伦的去世,普希金心情郁闷。他要借大海赞颂自由!  舒婷是朦胧派的代表诗人,她以大海写出对生活的感悟,启发人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附录:  致大海  舒婷  大海的日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  大海的夕阳  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还由海风日夜  日夜地呢喃   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  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  都被海涛秘密  秘密地埋葬  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大海——变幻的生活  生活——汹涌的海洋  哪儿是儿时挖掘的穴  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  呵,大海  就算你的波涛  能把记忆涤平  还有些贝壳  撒在山坡上  如夏夜的星  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  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  呵,生活  固然你已断送  无数纯洁的梦  也还有些勇敢的人   如暴风雨中  疾飞的海燕  傍晚的海岸夜一样冷静  冷夜的山岩死一般严峻  从海岸的山岩  多么寂寞我的影   从黄昏到夜阑  多么骄傲我的心  “自由的元素”呵  任你是佯装的咆哮  任你是虚伪的平静  任你掠走过去的一切  一切的过去——  这个世界  有沉沦的痛苦  也有苏醒的欢欣  1973.2教案示例《致大海》设计思想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教学本课教学重点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理清诗歌的抒情思路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教学手段讨论教学过程一、明确要求:  1.教师可把学生分为5-7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协调分工:朗诵讨论,记录(有专人)  2.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体会,并能表达出来(1-2分钟)  3.从主题、内容、写法、情感等角度进行比较  4.教师巡查、指导,注意倾听学生们发言,给予适当启发诱导,充分肯定  5.讨论情况记入平时成绩  二、明确讨论题目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借大海的形象抒发诗人对自由的热烈追求,意象虽不多样,但却负载着作者沉重热烈的情感,应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充分讨论理解诗歌中能突出表现大海特点的语句,并体会其中寄托着的作者的情感,明晰诗人的抒情思路。  舒婷的《致大海》是诗人把大海作为一面镜子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两首诗在题材上有相同之处,都是诗人借相同的意象(大海)来表情达意的作品。这就成为了比较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三、学生讨论  四、讨论发言  明确:大海常被世人寄予感情,表达诗人的思想,传达诗人的心意,此课比较阅读普希金和舒婷的作品。  先分析一下二者的结构:  普希金诗舒婷的诗: 联想—人们对大海的一席感触回忆—儿时的生活思考—引入对现实之思考抒情—积极向上,热情洋溢。  意象及意象的象征意义:  普把大海人格化,大海是自由的象征。作者直接同大海对话,给人一种亲切感。普的大海自由奔放,任性不羁,它是天使头上的光环,闪闪发光,不染纤尘。这是完美的海,梦中的海。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赞美及憧憬。但现实使他伤心,他虽失望但不绝望,他要把大海永记心中,把自由传播到四面八方。  舒所表达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她的大海不是完美的化身,而是变幻的生活。大海有涨有落,有风暴,有平静;它多变,并不完美,但它真实。望着大海起起伏伏,就像在观望生活的戏——有悲有喜,包罗万象。感受着大海的宽广与静寂,就像在感受自己。大海是社会,是生活,是朋友,是自己的心。舒婷自己则像海燕一样,坚强地在生活风浪中自由飞翔,对生活充满了自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表现手法及修辞:普采用直抒胸意的表现手法。他所表现出的情感悲壮豪放。诗中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如将“波光”写作“容光”,将海浪声声化为“怨诉”,“呼唤”,“回音”,使海更加人性化,便于作者与海对话,使海更像诗人的挚友,表达了作者对海——自由的热爱之情。  舒采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她的大海是对生活细腻的观察,海边的每一种风景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人将自己对生活的诠释融入对大海的描写当中。诗中多处运用了排比,反复。  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  普希金是杰出的俄国民族诗人,19世纪积极浪漫文学代表,是自由战士。他一生向往自由,却被沙皇流放远方,加上拜伦的去世,普希金心情郁闷。他要借大海赞颂自由!  舒婷是朦胧派的代表诗人,她以大海写出对生活的感悟,启发人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附录:  致 大 海  舒婷  大海的日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  大海的夕阳  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  还由海风日夜  日夜地呢喃  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  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  都被海涛秘密  秘密地埋葬  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大海——变幻的生活  生活——汹涌的海洋  哪儿是儿时挖掘的穴  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   呵,大海  就算你的波涛  能把记忆涤平  还有些贝壳  撒在山坡上  如夏夜的星  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  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  呵,生活  固然你已断送  无数纯洁的梦  也还有些勇敢的人  如暴风雨中  疾飞的海燕  傍晚的海岸夜一样冷静  冷夜的山岩死一般严峻  从海岸的山岩  多么寂寞我的影   从黄昏到夜阑  多么骄傲我的心   “自由的元素”呵  任你是佯装的咆哮  任你是虚伪的平静  任你掠走过去的一切  一切的过去——  这个世界  有沉沦的痛苦  也有苏醒的欢欣  1973.2探究活动《篱笆那边》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从诗中的形象描绘入手,理解向日葵所指代的内容及诗中蕴含的深刻寓意。  阳光中的向日葵  芒克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阳光中的向日葵了吗  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  而是把头转向身后  就好象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你看到它了吗  你看到那颗昂着头  怒视着太阳的向日葵了吗  它的头几乎已把太阳遮住  它的头即使是在太阳被遮住的时候  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  走近它  走近它你便会发现  它脚下的泥土  每抓起一把  都一定会捏出血来《我愿意是急流》  阅读舒婷《致橡树》,通过与舒婷《致橡树》的比较阅读,了解体会两种不同的爱情观,不同的意象群对于表达情感及主题的作用。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象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茵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止象源泉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象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月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还都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语言  你有你的铜枝铁杆  象刀,象剑  也象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象沉重的叹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分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生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致大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结合普希金的思想和作品,谈谈你读后的体会。  诗人之死   莱蒙托夫  诗人殒没了!——光荣的俘虏——  他倒下了,为流言所中伤,  低垂下高傲的头颅,胸中  带着铅弹和复仇的渴望!……  诗人的心再不能够容忍  那些琐细非礼的侮辱了,  他起来反抗人世的舆论,  依旧是匹马单枪……被杀了!  被杀了!……到如今哀泣悲痛、  怨诉的剖白、辩解的空谈、  空洞的赞扬,又有什么用?  命运最后的决定已宣判!  不正是你们首先凶狠地  迫害他自由勇敢的天才、  而你们自己只为了寻欢取乐  把隐敝的大火煽扬起来?  好了?你们称心了……——他已经  不能忍受这最后的苦难:  稀有的天才火炬般熄灭,  壮丽的花冠也已经凋残。  他的凶手无情地射出了  致命的一击……已无可挽救:  空洞的心均匀地跳动着,  手中的枪没有些微颤抖。  何足怪?……听着命运的意志,  给我们从远方抛来一个  好似亡命徒一样的东西,  追逐幸运、猎取高官厚禄;  无礼地讪笑、粗暴地蔑视  他方语言和他方的俗习;  对我们的光荣他不爱惜;  他这在血的瞬间不晓得  他把他的手朝什么举起!……  他被杀了——已被坟墓带走,  正如那未可知却可爱的诗人,   不可解的嫉妒的牺牲品,  被他用惊人的力量歌唱的人,  像他一样在无情的手下丧失性命。  他为什么抛开安逸和纯朴的友爱,  而走入充满嫉妒的、使自由的心灵  和烈焰般的热情感到窒息的世界?  他为什么向渺小的中伤者伸出手,  为什么相信那花言巧语、虚情假义,  他年轻时已看穿人们的鬼胎?……  他们摘掉他从前的花冠——给他戴了  一顶满插着月桂枝的荆棘的花环:  但荆冠上看不见的芒刺  生生地刺伤美好的容颜;  可笑的无知的蠢才用奸黠的流言  毒害了他在弥留时的最后的瞬间,  他死了——带着复仇的无用渴望,  带着被欺骗的希望的隐秘的憾念。  奇妙的歌声已经沉默了,  再不会发出嘹亮的声音:  歌手隐身处阴森而狭小,  他的嘴唇上还打上烙印。  *****  你们,以下流卑贱著称的  先人孳生下的傲慢无耻的儿孙,  你们用你们那奴隶的脚踵践踏了  幸运的角逐中败北的人们的迹踪!  你们,蜂拥在宝座前的贪婪的一群,  这些扼杀自由、天才、光荣的屠夫啊!  你们躲在法律荫庇下,对你们  公认和正义——一向是噤口无声!……   但是还有神的裁判啊,荒淫的嬖人!  严历的裁判等你们;  他决不理睬金银的声响,  他早看透你们的心思、你们的行径。  那时你们求助于诽谤将徒然无用:  鬼蜮伎俩再不帮助你们,  而你们即使用你们那所有的污血  也洗不净诗人正义血痕!  (1837年)余振译  说明:  1837年,沙皇政府收买的法国流亡者丹特士在决斗中杀害了普希金,俄国全国为之震怒.莱蒙托夫的这篇诗就是在这时候写的.它深刻而真实地写出了俄国人民思想上和感情上的反应.  最初,诗人只写到"诗人隐身处阴森而狭小,/他的嘴唇上还打上烙印".写出后立即到处抄传.普希金安葬后几天,莱蒙托夫听说上流社会竭力为凶手丹特士辩护,而又多方诬蔑普希金.莱蒙托夫愤怒之下,续写了最后的十六行.附有最后十六行的诗稿也在群众中抄传开了,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波动.宪兵总监卞肯多尔夫还没有向沙皇呈报以前,已经有人把 这篇诗寄给了沙皇尼古拉一世,并且加了"革命檄文"四字做为标题.莱蒙托夫因此被捕,并流放到高加索.《孤独的收割人》  华兹华斯将一切卑微事物赋予灵魂,并且真诚地尊重和热爱他们。他的诗作中,主角往往是普通人。阅读下面这首诗,就作品的形象或主题或风格谈谈你的感受。她住在人迹罕到的路边  [英]华兹华斯  她住在人迹罕到的路边,   住在野鸽泉的近旁,  她这位姑娘没有人来称赞,   很少人曾经把她爱上:  一朵半隐半现的紫罗兰,   开在长青苔的石旁;  美得象颗星忽闪忽闪--   独一无二地挂天上。  她在世的时候无声无息,   去世时没人在身旁;   可露西已被埋进了墓里!对我呀可全变了样!《诗经》三首2005年9月24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教案示例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结合课文下的注解疏通文字。教学难点对诗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  一导语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特别是在卷帙浩繁的古代文学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诗歌财富。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李清照等等这些伟大诗人的名字,几乎已是家喻户晓,他们的许多优秀诗句在今天已是脍炙人口。饮水思源,当我们顺河而上追其源头时,便会看到那闪烁着耀眼光辉的起点,这起点就是作为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今天,就让我们一道来探究一下这源头里的无穷奥秘吧!  二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一)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前的提示短文以及注释①,可设计问题帮助学生尽快掌握重点知识:  1.《诗经》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生活?  2.既然是诗,为何后来又被改称为《诗经》呢?  3.《诗经》是按照怎样的体例编辑的?   教师明确:  1.(略)  2.此乃主要是汉代学者认为《诗经》为儒家创始人孔子所编辑,故将此视为儒家经典,因此,称其为《诗经》。  3.(略)  (二)教师补充介绍:  《诗经》中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教材第30页练习中对此有解释)。下面重点解释“比”和“兴”。高中旧教材中曾选用了一首《硕鼠》便是运用了”比“的手法的非常典型的诗。其诗作者将奴隶主喻为大老鼠。诗人发出了”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的愤怒控诉;《伐檀》中有一句“河水清且涟漪”,可将它当作“兴”的使用,即作者言黄河之水是“假”,控诉剥削者的行径是“真”;另外,《关雎》一诗的开头两句诗,更是典型的“兴”。作者言“鸟情”为是的言“人情”;再有,就是本单元第七课《孔雀东南飞》一诗中的开篇那两句诗:“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亦是如此。  根据对上述解释的理解,同学们在学习完《氓》这首诗后,做一做课后练习第二题。  三引导学生阅读预习提示,了解三首诗的基本内容  (以便于更好地疏通文字)  思考问题:  1.三首诗写的各是什么内容?   2.从提示的文字中看,你对那首诗更感兴趣?为什么?  四导读全诗,疏通文字  (一)教师范读(或放录音,或放多媒体课件)  1.学生给生字注音  2.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二)学生自读,并结合课下注解掌握诗中词义。  (三)学生分别将三首诗口头译成现代汉语(可分组进行,每两至三组负责一首诗的翻译)。  五布置作业  1.熟读三首诗,掌握诗的内容。  2.预习课后练习一、二两题。  板书设计《诗经》三首一题解:1.《诗经》简介: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风、雅、颂;赋、比、兴。 2.各诗内容:《氓》家庭生活;《无衣》军旅生活;《静女》爱情生活。二分析作品: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教学难点对诗歌艺术特色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由解答《氓》所运用“兴”的手法一题而导入)  二组织学生讨论  如果删去《氓》的三、四章,即“兴”的内容,是否会影响本诗的艺术效果和思想性的表达?《无衣》和《静女》在上述两方面可以为我们提供怎样的帮助?  三教师点拨归纳  1.艺术性:《氓》在第三四章所使用的起兴诗句是在用自然现象对照女主人公的恋爱生活变化,而从“其叶沃若”到“其黄而陨”,是否恰恰象征着恋爱生活有幸福到痛苦的巨大转变呢?由此还可生发出诸多联想。《无衣》运用反复吟唱的手法,意在强化那种军人责任感的目的。《静女》在细节描写上既做到了丝丝入扣,又为读者提供了自由想象的天地。   2.思想性:《氓》中夫妻情感上的危机;《无衣》中军人特有气质的显现;《静女》中青年男女恋情上的真诚,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无尽的思考。  四布置作业  背诵《无衣》《静女》全诗和《氓》的前两章。(根据课时情况,亦可当堂布置背诵并加以抽查)  板书设计  艺术性:“兴”反复吟唱细节描写  思想性:《氓》痛斥了负心丈夫的薄情寡意  《无衣》歌颂了军人的伟大精神  《静女》歌颂了美好的爱情世界教案点评:  我们所接触的是中国最早的文学形式和所知道的当时的某些概况,因此,整个教学过程应紧紧扣住两个字——“了解”:了解那时的语言,了解那时的文学,了解那时的风土人情。为此,本课教学设计以了解《诗经》的文学常识和品读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思想内容为重点,以介绍,诵读品味,探讨的方式进行教学。离骚(节选)2005年3月6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教案示例第一课时教学重点: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并朗读和串讲课文;  2.理解诗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教学难点:  对其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  一、导语:  我们刚刚学习了《诗经》三首,从中感受到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些特点,例如,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现状;在形式上四言一句,琅琅上口,又广泛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等等。而今,我们将要学习的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诗作《离骚》,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与《诗经》相比,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另外,屈原有两句脍炙人口的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恰恰是出自《离骚》之中。下面就让我们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去发现和归纳这些变化、体会诗人的那种“上下求索”的精神吧!  二、学习有关文学常识  (一)引导学生阅读课前、课下、课后的提示、注释、资料等文字。  设计三个问题帮助学生快速阅读  1.诗人屈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2.《离骚》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它与诗人的经历有什么关系?  3.被后世称为“楚辞体”或“骚体”的诗歌有那些特点?教师明确:  1.屈原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作为当时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是负有内政、外交重任的。所谓“联齐抗秦”的主张恰恰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他的政治理想就是要使祖国独立富强,以至统一长期分裂的中国,达到所谓唐虞三代之治。其具体主张就是举贤授能和修明法度。上述思想便是所说的“美政”的具体含义。  2.参见教材第33页资料的结尾那句话(从“诗中通过这样的抒写”到完),而“离骚”这个词的解释就是“遭遇忧患”。此诗的写作时间又正是在诗人因受到谗言第一次被放逐,诗人是被迫远离故土的,因此,其忧国忧民的思想随处可感亦在情理之中。  3.楚辞是具有地方色彩的文学样式,是屈原、宋玉等诗人创造出的一种诗歌形式。尤其应注意到诗中所大量使用的虚词“兮”,可视为一种重要的标志。  (二)教师补充介绍:   1.屈原一生中曾遭到两次罢官以及随之而来的两次被流放。第一次是在楚怀王时期,被放逐于汉北;第二次是在顷襄王时期,被放逐于江南。原高中教材中所选的出自《九章》篇的《涉江》一诗,就是在这次流放中写的。也正是在这次流放中,诗人自投汨罗江而亡的。  2.与《诗经》所体现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相比,《离骚》则是一篇具有积极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被视为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而所谓浪漫主义的含义则是“它在反映现实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摘自《辞海·文学分册》)。我们应在鉴赏《离骚》的过程中,好好体会一下这种创作风格的特点。  三、导读全诗,了解基本内容  (一)教师先结合课文提示介绍一下《离骚》节选文字的基本内容。从提示文字中看,前七节,即从首句到“固前圣所厚”重在叙述,而后六节则重于抒情。  (二)教师范读(或放录音、或放多媒体)  1.学生注意给生字注音。  2.体会朗读的技巧,如读出分句的节拍,上分句末字“兮”读音要稍长,压韵的字要重读等。  四、学生自读全诗,重在掌握文字的读音并搞懂其含义(可按“教材提示”分层情况,将全诗分为两步自读)。  可设计如下思考题,帮助学生尽快了解诗意:  1.第一层那些诗句表明作者受屈遭贬的原因以及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  2.第二层那些诗句表现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无悔的高尚情操和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精神?五、结合上述思考题,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简单串讲、归纳、小结。  教师归纳、小结诗句参考:  ①受屈遭贬的原因:“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②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以及整个第六节内容。  ③追求“美政”、九死无悔的高尚情操:“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④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难”;(注:此乃第一层中的文字)“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全诗。  2.找出诗中最能体现浪漫主义风格的诗句来。  板书设计:  《诗经》(春秋)——《离骚》(战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离骚:遭遇忧患  《诗经》现实主义——《离骚》浪漫主义课文内容:  ①受屈遭贬的原因  ②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  ③追求“美政”、九死无悔的高尚情操  ④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精神第二课时教学重点:  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点,并组织学生翻译原诗。教学难点:  将原诗翻译成具有浪漫主义特点的文字。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由此导入新课)  1.了解学生对诗歌文字掌握的熟练程度。  2.检查一下学生对所谓浪漫主义的理解是否正确(通过了解他们找出的诗句)。  二、教师对检查内容进行归纳、小结  1.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点  ①思想内容可以用“导语”中提到那两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加以概括:“路漫漫其修远兮”恰恰表明诗人在政治上的坎坷经历;“吾将上下而求索”又恰恰证明诗人不屈不挠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艺术特点我们重点分析诗中所体现的浪漫主义风格。首先让我们重温一下有关浪漫主义的含义:“它在反映现实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根据这一标准再来检测我们在作业中所找出的诗句是否正确。(教师提出自己找到的诗句)如“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蕙:即兰蕙,草本植物,开淡绿色花,气味很香;茝:古书上说是一种香草,即白芷。在此均是用来比喻一种高尚的品德。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其中的那种联想力和想象力)再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亦是如此;而“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和“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则体现出了夸张的手法和热情奔放的语言。这与《诗经》中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等诗句相比,在风格上的不同点是显而易见的。  三、组织学生逐句翻译课文  注意“课文提示”最后一段对朗读时的要求。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教案点评:  学习此诗,主要使学生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现出的追求理想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情怀,体会诗中运用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另外,在翻译古诗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为此,将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介绍与本诗相关的内容,并基本搞懂全诗的内容;第二课时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点,并组织学生翻译原诗。探究活动 比较阅读  将《诗经》与《离骚》中的(或者使用课外读本中《涉江》一课作例更好)诗句进行对比,组织和启发学生探究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大流派的同异处,以便使学生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能够有意识地去体味和体验它们各自的艺术魅力。孔雀东南飞(并序)2005年1月25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教学设计示例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初步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几个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导语  (由复习《诗经》和《离骚》开始)我们学习过了《诗经》三首和《离骚》的节选,在这两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我国古典诗歌的起源和发展;《诗经》的四言体、楚辞的骚体;《诗经》开创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屈原的骚体诗开创了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那么,诗歌发展到汉魏晋时期又有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孔雀东南飞》一诗,来了解这一问题。  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引导学生读课后有关“汉乐府”的资料,了解有关汉乐府的常识。  朗读诗文,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读预习提示:  1本诗大概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习本诗的侧重点应是什么?  3读本诗你将最关注什么?  诵读全诗,把握故事情节:  1教师范读,学生给生字注音;了解故事梗概;把自己认为精彩的或难懂的句子划下来。  2学生朗读,学生自由读或请学生分角色朗读   3学生复述故事梗概,注意复述的要点: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4请学生结合课后练习一,理清此诗的情节。  学生概括的标题不必拘泥于教参的答案,如果学生有更好的概括则选用学生的概括。  文言常识积累  1归纳本诗出现的“偏义复词”:①便可白公姥:意义偏“姥”②昼夜勤作息:意义偏“作”③我有亲父母:意义偏“母”④逼迫有弟兄:意义偏“兄”。  2归纳整理本诗出现的“古今异义”①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值得同情;②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没有束缚;③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失败的经验;④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理;今义,处罚;⑤便可作婚姻:古义,结为亲家;今义,结为夫妻;⑥叶叶相交通:古义,交接;今义,与运输有关。  3归纳本诗出现的“谢”、“相”、“见”、“迎”的一词多义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分组改编成课本剧,分角色演出。(主人公的语言尽量用原文)  2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3思考此诗的思想内容。  板书设计孔雀东南飞(并序)汉乐府民歌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故事情节:托物起兴兰芝被遣夫妻誓别 兰芝抗婚双双殉情告诫后人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  教学过程  课本剧表演  1请同学分组表演课本剧《孔雀东南飞》(如时间有限,可分别表演不同的片段)  2讨论评析同学的表演(注意从文中的人物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  主人公的形象特征感知  刘兰芝、焦仲卿忠于爱情,具有叛逆精神,请结合具体诗句,感知他们的个性特征。  可让学生找出能够触动他们的诗句,读给大家,然后做简要的分析。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可。  诗歌的艺术特色感知  通过学生对他们所喜欢的诗句的诵读,体会诗句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  延伸阅读  阅读几首汉乐府诗,体会汉乐府的艺术特色。可以在学生诵读完后,师生共同总结汉乐府诗歌的艺术特色。教案点评:   从《诗经》、《离骚》至《孔雀东南飞》,从四言体、骚体至汉乐府,整个单元的学习都定位在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起源发展及特点上。因而教学《孔雀东南飞》一诗,亦将重点放在了解汉乐府常识及本诗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及本诗的艺术特色上。汉魏晋五言诗三首2005年5月9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1.学习掌握汉魏晋五言诗的体例特点,能够认识到五言诗在我国古典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后代诗人的深远影响。  2.掌握“迢迢牵牛星”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掌握《归园田居》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  2.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语  诗歌发展到汉魏晋时期,五言诗成为了诗歌的主要体例,学习了《孔雀东南飞》我们了解了乐府诗的特点。在那一时期除了乐府诗歌外,还有文人创作的五言诗,这些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两首诗歌分别出自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二、解题  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是民歌体文人诗,艺术成就颇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称之为“惊心动魄,所谓‘一字千金’”。以后历代文人经常把《古诗十九首》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归园田居》选自《陶渊明集》。其诗语言朴素平淡,着重表现诗人的超凡脱俗,希望挣脱名缰利锁,远离龌龊官场,回归清新自然的闲适之情。  三、研习课文   1.《迢迢牵牛星》全诗没有一字直接写织女对牛郎的思念,却处处能感受到她的深切思念,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达到的?叠词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诗作中织女的深情是通过她的活动和这些活动引起的读者的想像表现出来的。比如,织女整日忙碌在织机上却织不出布帛,说明她被思念折磨而无心织布,那么她又为什么要徒劳地在织机上忙碌呢?恐怕是为了转移注意排遣苦闷吧。隔河相望,河汉的清浅和并不宽阔强化着见面的渴望,当然也就增加了见不了面的无奈。同样,在见面的阻隔只有“盈盈”一水时,“不得语”就差不多是不可忍受了。叠词突出了该诗哀婉的情调,因而更具有表现力。  2.《归园田居》要注意理解诗人辞官归隐、重返自然的悠然自得的心态,体会其田园  诗的艺术风格。  守拙与适俗,园田与尘网,两相对比之下,诗人归田后感到无比愉悦。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也都诗意盎然了。“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远一近,“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动写静,更衬托出田园的幽静、恬美。作者正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的。  四、课堂训练 (1)熟读两首诗,当堂成诵。 (2)讨论完成练习三第2小题。  五、布置作业  《饮酒》是陶渊明反映归隐生活的又一诗作,课后诵读此诗,加深对陶诗艺术特色的品味。第二课时  一、题解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作者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魏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思,世称陈思王,是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自如地运用乐府体裁,大大地开拓了五言诗的境界,宋人辑有《曹子建集》。《白马篇》是乐歌词,以开头二字命名。诗中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的少年英雄形象,歌颂他“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同时寄托了作者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  二、研习课文  1.找出《白马篇》中的动词,仔细品味其艺术效果。   这首诗在突出少年英雄高大形象时,其使用的动词是耐人寻味的。如“破”“摧”“接”“散”就很形象生动,使人仿佛看到这位少年英雄在表演精彩的射技;“过”“若”则概括出少年英雄勇猛轻捷的形象;“登”“蹈”“凌”写出少年长驱直人,锐不可挡,压倒一切之势;“(不)顾”“赴”道出了少年英雄的思想境界。诗人就是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动词刻画了一个具有感召力,使人热血沸腾的爱国的少年英雄形象。2.体会作者所运用的铺叙的手法和少年英雄的忠勇爱国。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诗一开头就使人感到气势不凡。白色的骏马套上金色的笼头,飞一般地向西北方驰去。“白马”、“金羁”、色彩鲜明,“连翩”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骏马飞驰。从表面看,只见马,不见人。其实这里写马,正是为了写人,用的是烘云托月的手法。这不仅写出了壮士骑术娴熟,而且也表现了边情的紧急。这好象是一个电影特写镜头,表现出壮士豪迈的气概。  诗人生逢乱世,素有“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功立业之大志,但却没有机会,只好借诗表现他追求政治理想的执著和实现个人抱负的愿望。诗中的少年,武艺高强娴熟,英勇无比;大敌当前无所畏惧,浑身是胆,冲锋陷阵;只要能保家卫国,哪怕赴汤蹈火,牺牲生命亦在所不惜。本诗塑造了一个为解救国难,为消灭入侵之敌而大义凛然、英勇不屈的英雄形象,让我们景仰之至,倍受鼓舞。  三、课堂小结  本诗结构严谨,环环相扣,气势宏伟,酣畅淋漓,铺陈和委婉含蓄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尤其是少年英雄的忠勇报国之心、建功立业之志,值得我们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2005年4月18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教案示例1  教学重点  体会和学习夸张及想象结合的表现手法,能够鉴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作品;  理解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慕,以及鄙弃黑暗尘世,蔑视权贵的凛然傲志。  教学难点  感悟本诗中神奇瑰丽的梦幻世界所寄予的理想;理解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慕,以及鄙弃黑暗尘世,蔑视权贵的凛然傲志。  教学手段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诵读,整体感知  1学生通读全文。解决字、词、句障碍。  2放朗诵带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把握节奏及停顿。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理清思路、理解主题、体会艺术特色  1概括三段大意  明确:  第一段写梦游缘由。第二段写梦游过程。第三段写梦游后的慨叹。  2第一段中诗人是怎样形容天姥山的?  明确:  用“信难求”的瀛洲反衬出“或可睹”的天姥山之客观存在。接着,诗人借越人之口,着力描述天姥山的高峻气势。“横”、“拔”、“掩”三个动词不仅写出了天姥山横空出世、高峻挺拔、卓尔不群的外形特点,还赋予它极强的动感。  3按梦中景色的不同,本段可以分为几层?每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第一层到“渌水荡漾清猿啼”,描写梦至剡溪的情景。第二层到“空中闻天鸡”,描写梦游天姥山的情景。第三层到“仙之人兮列如麻”,描写诗人在天姥山之巅偶见仙人的神妙情景。第四层到“失向来之烟霞”,写诗人梦醒长嗟的情状。  4描述一下你最喜爱的画面,注意表现出时空的交替、色彩的变换、场面的宏大。  明确:  例如,“在幽深的天空尽头,是金碧辉煌、五彩斑斓的神仙世界。这里日月双悬,金宫银宇。神仙们披着霓裳衣,御风而行。清风荡漾,衣袂飘飘。神仙们纷至沓来;虎为他们弹琴鼓瑟,鸾鸟为他们驾车前行。仙乐声声,盛况空前!如此自由美好的神仙世界,怎能不令诗人为之倾倒呢?”  5为第三段划分层次,进一步理解本诗的主题。  明确:   这七句话实际表明了三层意思。“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写世事之不可把握,就像那转瞬即使的梦境一样。这里面流露出一些消极的情绪,但就全诗而言并非主要的。“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是诗人想远离这黑暗污秽的现实世界的直语表白。我们不能把这种想法看成是消极和遁世,而应悟出诗人明察世事的智慧和鄙弃世俗的豪情。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句话则最为直接最为彻底的表明了诗人不事权贵的清高与傲气。  6学完全诗,谈谈你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明确:  这首诗反映了李白复杂的思想感情和矛盾的心理状态。现实社会黑暗冷酷,如在梦中。与其沉迷于不可把握的现实,还不如骑鹿求仙,远离浊世。诗人展开如梦似幻的浪漫主义手法,梦游仙境,把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慕,以及鄙弃黑暗尘世,蔑视权贵的凛然傲志表现了出来。  虽然作者也表现了“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消极出世思想,但更为突出的是文中流露出的明察世事、不事权贵的机敏与傲气,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磊落与轩昂。  7读完第二段,你对李白的诗歌艺术特色有那些认识?  明确:1丰富的想象(举例略)  2大胆的夸张(举例略)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诵读法是鉴赏古诗的好方法。本诗具有音乐般的节奏,读来朗朗上口。反复诵读有助于感悟本诗中神奇瑰丽的梦幻世界所寄予的理想;  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把文字转换为画面,有助于体会诗人的浪漫主义文风。教案示例1  教学重点   体会和学习夸张及想象结合的表现手法,能够鉴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作品;理解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慕,以及鄙弃黑暗尘世,蔑视权贵的凛然傲志。  教学难点  感悟本诗中神奇瑰丽的梦幻世界所寄予的理想;理解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慕,以及鄙弃黑暗尘世,蔑视权贵的凛然傲志。  教学手段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诵读,整体感知  1学生通读全文。解决字、词、句障碍。  2放朗诵带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把握节奏及停顿。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理清思路、理解主题、体会艺术特色  1概括三段大意  明确:  第一段写梦游缘由。第二段写梦游过程。第三段写梦游后的慨叹。  2第一段中诗人是怎样形容天姥山的?  明确:  用“信难求”的瀛洲反衬出“或可睹”的天姥山之客观存在。接着,诗人借越人之口,着力描述天姥山的高峻气势。“横”、“拔”、“掩”三个动词不仅写出了天姥山横空出世、高峻挺拔、卓尔不群的外形特点,还赋予它极强的动感。  3按梦中景色的不同,本段可以分为几层?每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第一层到“渌水荡漾清猿啼”,描写梦至剡溪的情景。第二层到“空中闻天鸡”,描写梦游天姥山的情景。第三层到“仙之人兮列如麻”,描写诗人在天姥山之巅偶见仙人的神妙情景。第四层到“失向来之烟霞”,写诗人梦醒长嗟的情状。  4描述一下你最喜爱的画面,注意表现出时空的交替、色彩的变换、场面的宏大。  明确:   例如,“在幽深的天空尽头,是金碧辉煌、五彩斑斓的神仙世界。这里日月双悬,金宫银宇。神仙们披着霓裳衣,御风而行。清风荡漾,衣袂飘飘。神仙们纷至沓来;虎为他们弹琴鼓瑟,鸾鸟为他们驾车前行。仙乐声声,盛况空前!如此自由美好的神仙世界,怎能不令诗人为之倾倒呢?”  5为第三段划分层次,进一步理解本诗的主题。  明确:  这七句话实际表明了三层意思。“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写世事之不可把握,就像那转瞬即使的梦境一样。这里面流露出一些消极的情绪,但就全诗而言并非主要的。“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是诗人想远离这黑暗污秽的现实世界的直语表白。我们不能把这种想法看成是消极和遁世,而应悟出诗人明察世事的智慧和鄙弃世俗的豪情。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句话则最为直接最为彻底的表明了诗人不事权贵的清高与傲气。  6学完全诗,谈谈你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明确:  这首诗反映了李白复杂的思想感情和矛盾的心理状态。现实社会黑暗冷酷,如在梦中。与其沉迷于不可把握的现实,还不如骑鹿求仙,远离浊世。诗人展开如梦似幻的浪漫主义手法,梦游仙境,把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慕,以及鄙弃黑暗尘世,蔑视权贵的凛然傲志表现了出来。  虽然作者也表现了“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消极出世思想,但更为突出的是文中流露出的明察世事、不事权贵的机敏与傲气,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磊落与轩昂。  7读完第二段,你对李白的诗歌艺术特色有那些认识?  明确:1丰富的想象(举例略)  2大胆的夸张(举例略)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诵读法是鉴赏古诗的好方法。本诗具有音乐般的节奏,读来朗朗上口。反复诵读有助于感悟本诗中神奇瑰丽的梦幻世界所寄予的理想;   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把文字转换为画面,有助于体会诗人的浪漫主义文风。教案示例2湖北/朱华华  教学重点:(l)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2)赏析李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梦境与诗歌主旨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明确文体)师:我们在小学的时候曾学过李白的一首留别诗《赠汪伦》(全班齐背):“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户,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李白的另一首立意迥然不同的留别诗。(板书课题、作者)“吟”是乐府诗体的一种,属古体诗,它的章节、句式和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二、诵读并分析课文  (-)诵读并分析①段  师:齐读①段并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在“梦游天姥”四字下标示双横线),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师: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确: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板书:缘由)  (二)诵读并分析②段  师: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请同学们听老师诵读②段,并思考: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l-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边分析边板书)   月夜—剡溪清幽  白昼一山中壮美  傍晚—洞外恐怖  夜晚—洞中仙乐  师:品味重点字词:飞、送、殷、粟、惊等。  明确:“飞”“送”两字先后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梦游路上那种急切、兴奋、轻快、神往的心情。  “殷”“粟”“惊”分别活用为动词、使动、使动。  师:请男生齐读“洞中仙乐”部分,然后请一女生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绘。  参考:电闪雷鸣,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门,訇地一声从中间打开了。仙府的天空浩瀚无边,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砌成的宫阙,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轻风为骏马,云里的神仙啊接二连三地下来。老虎弹着琴瑟啊鸾鸟驾着车,仙人多得像麻一样数也数不清,多么其乐融融的场面啊。  师:自由熟读“梦游天姥”部分,力求背诵。  师: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地消失了,(板书:梦醒)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  (三)诵读并分析③段  师:请一位同学诵读③段,其余的同学思考:段中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性格?  明确:“留君”二字照应题目“留别”(在“留别”二字下标示双横线)。段中主要流露出的最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板书:蔑视权贵,傲岸不屈)同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的虚无感伤的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消极避世的思想。然而找们并不能因此而过多地苛责李白。在污浊的封建市场,该有多少人被同化得没了自我,没了人格,诗人不可能改变当时的社会环境,能够如李白这般傲岸不屈、洁身自好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师: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师:此种理解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理解,允许百家争鸣。不知同学们有没有留意课后练习第三大题第三小题:诗人梦游仙界,为什么只写了一次“自己不在其中”的仙人盛会呢?明确:老师可插入相关背景帮助理解。李白早年就有济世安邦的抱负、但他不屑于通过科举登上仕途,而是希望由布衣一跃而成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扩大声誉。天宝元年,经友人推荐,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已经42岁的李白以为大展抱负的机会来了,他也的确曾有过短暂的得意,然而不久他就发现李隆基仅只把他当作供己消遣的御用词人。同时李白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酒命玄宗的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了权贵,招致他们的排挤。甚至连玄宗也开始对他不满,因而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逐出京城。在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李白亲眼目睹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昏庸腐败,宫廷生活的残酷斗争。第二年,李白借离开东鲁,南游吴越之际,写下了这首“留别”诗,诚挚地向亲友们表明了自己蔑视权贵,傲岸不屈,与宫廷生活彻底绝裂的态度。  因而我们亦可以把作者的梦境理解为是对他一年前的宫廷生活的折射。从“一夜飞度镜湖月”中我们仿佛看到李白由一介布衣一跃而为万众仰慕的卿相。而当他进入宫廷却发现他曾经热切向往的上流社会原来并非那么美好,从“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等森然恐怖、风雨欲来的描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宫廷生活的明争暗斗、冷酷无情和李白处境的孤危。虽然仙人们聚合的场面其乐融融,然而放浪不羁、桀骜不驯的李白却无法与他们合拍,正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写到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诗人被排斥在外,只能作为上流社会的旁观者,但他更是清醒者,他的及时梦醒即表明了与这种生活的彻底绝裂。  总之,无论是把梦境理解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还是理解为作者摒弃的宫廷生活,他们所表现的主旨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蔑视权贵,傲岸不屈。  三、迁移  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亦接触不少李白的诗歌,请你任选一首,谈一谈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然后按自己的理解诵读该诗。(幻灯屏幕上摘选的四首可供借鉴,亦可另行选择。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先讨论,然后再选派代表发言。)  幻灯出示: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将进酒《节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幕成雪。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讨论、诵读略)  四、返回课文  师:经过同学们的评论和诵读,我们明确了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是: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象。(板书: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象)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课文,请你谈一谈“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具体体现在本文的哪些诗句上。(学生回答略)  师:下面请同学们放声地自读课文,要求通过你的朗诵、你的声音来体现李白诗歌的特色,  (可在下课前2分钟让全班同学尝试着齐声背诵全诗。)板书设计:  琵琶行(并序)2005年4月25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教案示例1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顺畅地诵读全诗并当堂背诵第二节;  2.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  3.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由“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导入。  二、诵读鉴赏:  (一)范读全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二)讨论精讲,点拨要点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  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共同点?  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  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用原诗文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  1)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京倡商妇怨  2)读P53注释②、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京官谪官恨  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音乐(琵琶声)。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别离情。  5.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  6.是什么样的琵琶声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1)一闻琵琶是什么样的声音,不知道,但可以从两人当前的心境中猜想到它的基调:悲凉哀怨。理由有二: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  “醉不成欢惨将别”的主、客的情绪受到触动,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  2)一闻琵琶闻声不见人,二闻琵琶见人再闻声。第二节是重点精彩诗节,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和乐声变化。(分层导读,达到背诵)  ①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  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  ②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诗句,分析描写内容和表现力。  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虽没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垫。  ③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  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   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声,兼用比喻、通感加强其形象性。  对照注释,结合作比事物特点,体会比喻所表现的乐声特点;  依据乐声特点体会乐曲的发展变化和琵琶女的感情。(试画曲线图示乐曲发展变化)  旋律变化,心潮起伏。  乐声造像:琵琶女身怀绝艺,心怀哀怨。  3)三闻琵琶,为何“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泪湿青衫”?  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两人感情更加相通,达到了相融。  三、整合小结,强化感受  全篇写音乐三个回合:一闻乐,闻声不见人,情相触;再闻乐,见人再闻声,情相通;三闻乐,知人重闻声,情相融。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情。(“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毛泽东《读注释唐诗三百首》批语)读《琵琶行》有感: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1.重点与难点:   感受悲剧美,鉴赏音乐描写是重点;  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诗意的难点。  2.学法指导:强化预习,正音顺句,对照注释,初解文本;  诵读入境,感知诗意;潜心涵泳,体味情感。  3.教具准备:投影片。教案示例1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顺畅地诵读全诗并当堂背诵第二节;  2.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  3.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由“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导入。  二、诵读鉴赏:  (一)范读全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二)讨论精讲,点拨要点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   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共同点?  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  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用原诗文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  1)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京倡 商妇 怨  2)读P53注释②、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京官 谪官 恨  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音乐(琵琶声)。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别离情。  5.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   6.是什么样的琵琶声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1)一闻琵琶是什么样的声音,不知道,但可以从两人当前的心境中猜想到它的基调:悲凉哀怨。理由有二: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  “醉不成欢惨将别”的主、客的情绪受到触动,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  2)一闻琵琶闻声不见人,二闻琵琶见人再闻声。第二节是重点精彩诗节,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和乐声变化。(分层导读,达到背诵)  ①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  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  ②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诗句,分析描写内容和表现力。  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虽没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垫。  ③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  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  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声,兼用比喻、通感加强其形象性。对照注释,结合作比事物特点,体会比喻所表现的乐声特点;  依据乐声特点体会乐曲的发展变化和琵琶女的感情。(试画曲线图示乐曲发展变化)  旋律变化,心潮起伏。   乐声造像:琵琶女身怀绝艺,心怀哀怨。  3)三闻琵琶,为何“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泪湿青衫”?  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两人感情更加相通,达到了相融。  三、整合小结,强化感受  全篇写音乐三个回合:一闻乐,闻声不见人,情相触;再闻乐,见人再闻声,情相通;三闻乐,知人重闻声,情相融。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情。(“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毛泽东《读注释唐诗三百首》批语)  读《琵琶行》有感: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1.重点与难点:  感受悲剧美,鉴赏音乐描写是重点;   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诗意的难点。  2.学法指导:强化预习,正音顺句,对照注释,初解文本;  诵读入境,感知诗意;潜心涵泳,体味情感。  3.教具准备:投影片。教案示例2  [总体思路]  本设计是问题式,由三个问题组成。即:1、谁解琵琶声;2、谁解青衫泪;3、谁解风物意。  [实施步骤]  1、谁解琵琶声  [提问]读了本诗,我们恐怕更多的是对琵琶女的命运掬一把同情泪。确实,琵琶女的命运令世人感叹。但是,我们是否能够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  [明确]  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  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 进入第二部分“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第三部分“沉思曲”:“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最后一部分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  [板书]琵琶声——尽诉心中悲悱情     [说明]这一问使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去体味音乐的艺术魅力。音乐的描写已经超出了艺术欣赏的范畴,蕴含着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命运的揭示。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能够大大调动学生的情趣,激发他们的兴趣。  2、谁解青衫泪   [提问]“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明确]  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①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  ②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  人悲,己怜,“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板书]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  [说明]通过这样一个问题,能够使学生了解“泪”的深沉含义,从而进一步把握本诗思想感情的另一侧面。  3、谁解风物意  [提问]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  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别时茫茫奖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另外如“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总之,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  [板书]风物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说明]设计这样一问,能够使学生明确,鉴赏诗歌一定不能忽视诗中风物描写的文字,它们也是诗歌思想感情的载体。  [总体评说]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著名的诗歌,笔者在引导学生鉴赏时,没有常式的词句翻译、结构梳理等,有意识地从新的角度设置问题,激发兴趣,使学生读得深入,读得兴浓。学生在获得情感愉悦的同时,鉴赏力也确有明显的提高。附板书设计: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琵琶声——尽诉心中悲悱情                 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                 风物意——一枝一叶总关情  教案点评:  对本诗的教学,一般是在学生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先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再逐字逐句逐段详细分析,然后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描写的高妙,分析诗歌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最后归纳诗歌的主旨。这样的讲析内容基本照抄教学参考书,没有创意,比较平庸。本设计拟突破此模式,设置带有独特视点和角度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树立全新的诗歌鉴赏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近体诗八首2005年4月23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教案示例  教学重难点:1.理解并把握本诗所寄托的高洁情操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2.学习并鉴赏本诗诗中有画,画中含情,诗情画意浑然一体的艺术美。  教学方法:诵读法、鉴赏品味法  媒体设计: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王维,唐代大诗人,大画家,仕途较为顺利,官居高位,却选择了亦官亦隐的生活方式。他的诗风直接继承了陶渊明,“似浅实深,似淡实腴”。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能体现其诗风的五言律诗《山居秋暝》。  二、鉴赏品味  1.听录音:要求边听边体会诗中情感,想象诗中意境。  2.学生诵读:   (1)采取多种诵读方式,体会律诗的音韵美。  (2)结合本诗谈谈律诗的特点。  提示:学生自读课前知识段落,掌握理解律诗相关知识,然后与本诗比照,谈谈本诗有几联,如何押韵,哪里对仗等等。  3.鉴赏诗歌的意境美  (1)找出最喜欢(你认为最美)的一联,给大家描述一番。  提示:注意画面的布局、色彩的搭配等等。  举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是一幅动静结合、色调清淡的很美的画。皎洁的月亮把清晖洒向松林,在地上投射出斑驳的影;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发出极轻微的声音,仿佛它也不忍心破坏这诗一般宁静和谐……  (2)如何理解本诗主旨?  明确:尾联已表明心迹—即使芳草衰败了,这里依然有美好的景色,是王孙隐居的理想境地。另外,我们从前三联诗人对空山秋景的美好描绘中也能品味出诗人心志。  三、延伸阅读  提示:显示王维其他诗作进行比较鉴赏。  四、布置作业  1.诵记本诗。  2.课外阅读王维作品,有兴趣的同学可写写读后感,比如谈谈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五、板书设计   山居秋暝  雨后空山→王孙可留   景        情  (清淡宁静)(淡泊出世)教案点评:  1.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律诗的音韵美;  2.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诗句化为画面,鉴赏品味“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3.鉴赏王维同主题及特色的诗歌,了解其诗歌风格。词七首2005年3月10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1.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       2.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       3.学习品析,了解映衬烘托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意境。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  一、导入: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沙淘尽人物……”导入新课。  二、关于苏轼:   1.生平:(学生介绍为主)  2.思想:苏轼思想较复杂,虽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和释道思想也很浓厚。苏轼为人耿直,才意迈峻,重节操。  3.词人苏轼:词发展至北宋中期,在人们心目中仍为“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苏轼一出,扭转百余年的词坛颓风,开拓了词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三、诵读品析词作:  诵读:点击朗读录音,学生听读。       点击朗读录音,学生跟读。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学生独自读。  品析:  1.词的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  明确:上片以气势磅礴的雄豪劲笔生动描绘赤壁战场的壮观之景。下片借雄姿英发之周喻抒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2.教师示例,具体分析上片内容:  知识准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起句即把赤壁怀古之情置于无限广阔的空间、时间中,长江浩荡,广阔无垠,滚滚滔水奔流不止,然“逝者如斯夫”,千年万载与水东逝。往昔风流人物亦尽被这滔滔江水冲逝不见。宇宙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形成鲜明的对比。苍凉开阔之中含有幽咽怨悲之感,人生莫名的悲哀难以言述。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石乱而穿空,实写赤壁矶之险峻雄奇,动心骇目。尺涛拍岸,为怒涛汹涌,浪花千叠,如雪堆积不断。“吹”、“拍”、“卷”,用语雄劲凌力,表现出冲破一切阻力不可扼止的伟丽,让人隐约可见当年赤壁大战的激越雄壮。此描写有音响,有色彩,有态势,气象阔大,笔力飞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为承上启下句。  3.学生试析下片内容:  知识准备: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热情赞美周喻这一千古风流人物及其千古英雄伟业。如画的江山背景下飘然而出一英雄美少年,“小乔初嫁了”,静静的语言传出喧闹的喜悦,英雄美人,年轻有为。“羽扇纶巾”可见周喻风流倜傥的儒将风范,“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颂周喻指挥若定,赞其且略及豪迈气概。少年得志,雄姿英发的周喻呼之欲出。隐含着词人向往功名,心意难酬的心境。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我神游故国,应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早变白了。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愤懑,沉郁而不消极,且低落中不减慷慨豪放。  4.全词表达的顺序是什么?  明确:由景及人,又由人及己而抒怀表志。  5.本词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明确:(1)感情激荡起伏,意境宏伟峥嵘  (2)写景、咏史、议论、抒情溶于一体   (3)善于映衬烘托  6.小结:  四、作业:  1.诵读背诵本词。   2.选择一首词,自己阅读品析。附: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学习完本课书,即完成了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如此贴近唐诗宋词,他们必然会有兴趣与热情,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唐诗床词朗诵会,也可以介绍一些相关内容的书目,引导学生继续学习。故都的秋2005年4月2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教学设计示例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在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故都的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因此,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的眷恋?作者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秋景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二、课文诵读  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课文分析  (一)明确思考题:  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 槐树落蕊 秋蝉嘶叫 闲话秋凉 秋果奇景  (二)分析课文   1.从五幅画面入手,分析  (1)故都的秋的特点。  (2)“反衬”手法的运用。  (3)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五幅画面来写故都的秋。  (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经历来分析)  2.分析第2、13两个自然段,将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相对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4.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有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5.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明确:秋色是这样的美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四、课外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成片段。 教学设计示例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在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故都的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因此,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的眷恋?作者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秋景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二、课文诵读  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课文分析  (一)明确思考题:  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 槐树落蕊 秋蝉嘶叫 闲话秋凉 秋果奇景  (二)分析课文  1.从五幅画面入手,分析  (1)故都的秋的特点。  (2)“反衬”手法的运用。  (3)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五幅画面来写故都的秋。  (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经历来分析)  2.分析第2、13两个自然段,将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相对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4.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有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5.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明确:秋色是这样的美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四、课外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成片段。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标  1.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风格。  2.领会作者把故都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自己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3.体会课文疏朗而又细腻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作者选取故都的风物时为什么不选取像火一般的红叶、透明的秋水?作者所写的故都的风物有哪些特点?从这些故都的风物中折射出作者什么样的内心世界?  教学时数  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天到处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鲜花、充满美丽,因而许多人都喜爱春天,不少人写过赞美春天的文词,如“春来江水绿如蓝”、“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等,与春天相对的秋天,在人们的眼中往往充满枯黄、充满悲凉、充满萧瑟、充满哀伤,我们今天就在郁达夫的笔下领略北国之秋的那份清静,那份悲凉。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  明确:“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特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l923一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种种原因,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  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三、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  2.出示思考题:  (1)本文写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物?  (2)课文结构是怎样的,文章怎样前后呼应?   3.学生朗读课文,带着问题一边阅读,一边画出相关语句。四、讨论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结构(见板书设计)  五、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找出精彩的语句,思考文章的写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分析课文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回顾所学内容。  问题:(1)本文选取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物来写的?   (2)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3)能反映作者感情基调的是哪些词语?作者对它们是怎样渲染和刻画的?     2.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解决思考题    附思考题3参考答案:  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作者是通过选取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  例如:①牵牛花:“静着时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  “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写“静”  同时也写“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  ②槐树落蕊: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树影下的一阵扫后”几句,给人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正是紧扣“悲凉”。  3.体会文章写作特色(学生归纳分析)  ①衬托的手法:写江南之秋的作用。  ②景物的选取:能体现作者主观情绪。  ③语言的特色:句式整散结合,节奏感强。  4.归纳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①诵读,朗读最好,便于深入领悟语言和情感。  ②联系背景,便于深入理解。  ③分析思路结构。   ④鉴赏文章写作上的特点。  ⑤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  三、总结、扩展  布置学生阅读《语文读本》第三册上的《想北平》,比较两文的内容、情感、写法。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四我的空中楼阁2005年10月6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诗化语言,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  2.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领悟如诗如画的意境。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独立自由的情感和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诗化语言的赏析和结构的疏通鉴赏意境之美。  教学重点  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散文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即具有诗一般的语言,画一般的意境,还有深蕴的人生哲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李乐薇先生写的《我的空中楼阁》就是一篇融诗情、画意和哲理为一炉的绝妙好文。  二、感知课文  1.创设美好情境,进行配乐朗读。  2.分析写小屋的观察角度,理清文章脉络,感知课文。  观察角度:远望一近观一远眺一仰视一俯瞰。  理清“文脉:  开头描写小屋“立于山脊的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容易让人产生凌空之感;其次“近看改为过观”,树遮掩了小屋,只看到建筑的线条、屋檐、窗等,很有凌空而起之势;再次,它有无限大的“领空”作“开放性院子”,而山路则被叫做“空中走廊”;最后点明,夜景中的小屋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抓住文章的脉络,文章的基本内容就迎刃而解。  3.本文表现技巧方面的独到之处  (1)诗化的语言(学生找出并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①对称的句式,轻快的节奏   本文在写景时多用对称句式,读来节奏感很强,富有韵律美。如“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等等。  ②奇妙的修辞  比喻新奇,有朝气与活力。  如:a.“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非常独特、自然,而且富有美的韵致,不仅点染了小屋的醒目、清新、玲珑,而且两处配合自然、融合,浑然天成,令人浮想联翩,美味无穷。  b“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新奇,传神,细腻地描绘了静态之物的动态感,从而产生极好的艺术效果。  排比、比喻结合  如“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以动写静,美景连动,令人浮想联翩,使景物有了活力,有了灵气。  (2)画的笔法  ①工笔细描  如关于小屋傍晚到早晨光线的变化,像一幅幅美妙的图画,让人感受真切而留恋不已。  ②写意渲染  如远观小屋,全是写意画法,求神似。  (3)动静的糅合   动静景物的组合艺术往往会产生奇妙的表现效果,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是糅合的艺术要求,文章正是把盎然生机糅进静态景物之中的。如“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这一节,动静糅合,产生了意料不到的美感。  三、总结、扩展  鉴赏一些语言优美的散文,重在体味语言,这是把握意境的一把钥匙。本文语言优美,通过对语言的具体分析,使学生感知作者的美好的情怀。课后再找一些美文来体会。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中优美的语段。  2.完成课后练习二。五、板书设计   14我的空中楼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分析    1.引导学生找出能体现作者生活情况的语句,理解其含义。   如:写自己小花园时说“开放性的院子”、“有形的围墙”侧重表现“无形的围墙”,目的是说小屋环境“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在这种环境里生活是何等心情舒畅,自由自在。描写破晓和入暮美景时,可以看出作者在观察过程中有难以言传的享受,作者还点到,小屋是“快乐的起点”和“幸福的终点”,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小屋的喜爱之情。2.引导学生讨论  (1)文章反复写山、树和屋,原因是什么?  明确:山、树、屋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前两者是自然景观,后者则是人文景观,人与自然不可分离,表明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2)文章写“无形的围墙”和破晓、入暮时光线的变化,有什么深意?  明确:大自然的美是无与伦比的,人生活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是自由而幸福的。  (3)托物言志的手法  ①小屋及周围环境与尘世有什么不同?  明确:宁静、优美,让人心情舒畅,感到自由、幸福。  ②写小屋在山上有什么意图?  明确:小屋脱离尘世,自由,表现作者对自由和生活的热爱和对独立人格的向任。  ③作者与小屋外在环境之间关系怎样?作者为什么把景物写得那么美丽动人?  明确:作者与小屋外在环境之间是融为一体的,写外在景物,实际上写内心愿望,绿树,鲜花等都带上了作者情趣和志向的色彩,正因为作者对这些美景深爱情笃,才写得如此动人,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4)有关“空中楼阁”的含义  含义是双重的:①指山上的空中小屋;②喻指作者美好生活理想的心灵追求:自由。安静、独立的生活。  (5)疑点讨论  小屋究竟是真是虚?  此处自由交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没有标准答案。  二、总结、扩展  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手法,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明月丽日、白云彩霞、瑞雪苍松等等往往承载着作者的无限情思和理想,鉴赏时不能拘泥于景物本身,而要通过景物的特点,领悟作者寄托的深意,由表象到思想,由有限到无穷,由具体到空灵,由物态到人情,这样才能真正品散文之美。  三、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写法,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题目自拟。四、板书设计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诗化语言,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  2.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领悟如诗如画的意境。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独立自由的情感和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诗化语言的赏析和结构的疏通鉴赏意境之美。  教学重点  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散文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即具有诗一般的语言,画一般的意境,还有深蕴的人生哲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李乐薇先生写的《我的空中楼阁》就是一篇融诗情、画意和哲理为一炉的绝妙好文。  二、感知课文  1.创设美好情境,进行配乐朗读。  2.分析写小屋的观察角度,理清文章脉络,感知课文。  观察角度:远望一近观一远眺一仰视一俯瞰。   理清“文脉:  开头描写小屋“立于山脊的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容易让人产生凌空之感;其次“近看改为过观”,树遮掩了小屋,只看到建筑的线条、屋檐、窗等,很有凌空而起之势;再次,它有无限大的“领空”作“开放性院子”,而山路则被叫做“空中走廊”;最后点明,夜景中的小屋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抓住文章的脉络,文章的基本内容就迎刃而解。  3.本文表现技巧方面的独到之处  (1)诗化的语言(学生找出并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①对称的句式,轻快的节奏  本文在写景时多用对称句式,读来节奏感很强,富有韵律美。如“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等等。  ②奇妙的修辞  比喻新奇,有朝气与活力。  如:a.“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非常独特、自然,而且富有美的韵致,不仅点染了小屋的醒目、清新、玲珑,而且两处配合自然、融合,浑然天成,令人浮想联翩,美味无穷。  b“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新奇,传神,细腻地描绘了静态之物的动态感,从而产生极好的艺术效果。排比、比喻结合   如“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以动写静,美景连动,令人浮想联翩,使景物有了活力,有了灵气。  (2)画的笔法  ①工笔细描  如关于小屋傍晚到早晨光线的变化,像一幅幅美妙的图画,让人感受真切而留恋不已。  ②写意渲染  如远观小屋,全是写意画法,求神似。  (3)动静的糅合  动静景物的组合艺术往往会产生奇妙的表现效果,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是糅合的艺术要求,文章正是把盎然生机糅进静态景物之中的。如“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这一节,动静糅合,产生了意料不到的美感。  三、总结、扩展  鉴赏一些语言优美的散文,重在体味语言,这是把握意境的一把钥匙。本文语言优美,通过对语言的具体分析,使学生感知作者的美好的情怀。课后再找一些美文来体会。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中优美的语段。  2.完成课后练习二。五、板书设计    14我的空中楼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分析    1.引导学生找出能体现作者生活情况的语句,理解其含义。  如:写自己小花园时说“开放性的院子”、“有形的围墙”侧重表现“无形的围墙”,目的是说小屋环境“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在这种环境里生活是何等心情舒畅,自由自在。描写破晓和入暮美景时,可以看出作者在观察过程中有难以言传的享受,作者还点到,小屋是“快乐的起点”和“幸福的终点”,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小屋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讨论  (1)文章反复写山、树和屋,原因是什么?  明确:山、树、屋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前两者是自然景观,后者则是人文景观,人与自然不可分离,表明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2)文章写“无形的围墙”和破晓、入暮时光线的变化,有什么深意?  明确:大自然的美是无与伦比的,人生活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是自由而幸福的。   (3)托物言志的手法  ①小屋及周围环境与尘世有什么不同?  明确:宁静、优美,让人心情舒畅,感到自由、幸福。  ②写小屋在山上有什么意图?  明确:小屋脱离尘世,自由,表现作者对自由和生活的热爱和对独立人格的向任。  ③作者与小屋外在环境之间关系怎样?作者为什么把景物写得那么美丽动人?  明确:作者与小屋外在环境之间是融为一体的,写外在景物,实际上写内心愿望,绿树,鲜花等都带上了作者情趣和志向的色彩,正因为作者对这些美景深爱情笃,才写得如此动人,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4)有关“空中楼阁”的含义  含义是双重的:①指山上的空中小屋;②喻指作者美好生活理想的心灵追求:自由。安静、独立的生活。  (5)疑点讨论  小屋究竟是真是虚?  此处自由交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没有标准答案。  二、总结、扩展  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手法,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明月丽日、白云彩霞、瑞雪苍松等等往往承载着作者的无限情思和理想,鉴赏时不能拘泥于景物本身,而要通过景物的特点,领悟作者寄托的深意,由表象到思想,由有限到无穷,由具体到空灵,由物态到人情,这样才能真正品散文之美。   三、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写法,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题目自拟。四、板书设计  教案示例二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定景换点,从不同侧面描写景物,使景物特征毕现的写法。2.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用词以及多种修辞的作用。  3.理解作者寄情于景表达的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时学过刘禹锡的《陋室铭》(可让学生集体背诵)。今天我们来欣赏台湾现代作家李乐薇的一篇散文《我的空中楼阁》,也写的是自己的居室,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现理想生活和追求的。  二、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1.诵读:散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是统一的,而诵读是鉴赏这种美的重要手段,可指定个别学生有感情的朗诵全文,创造审美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意境。  2.引导学生找出“文脉”,弄清全文的基本内容。  3.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思考问题:你从哪些方面体会出本文笔调清新、语言优美的艺术特色?  明确:①诗化的语言和错落有致的对称句式。例如:  写小屋若隐若现的语句:“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似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写小屋带给自己美好感受的语句:“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的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作空中走廊。”  描绘小屋迷人夜景的语句:“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夜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②异彩纷呈的比喻。本文的比喻有两个特点:一是喻体新颖奇特、形象传神。二是比喻形式变化多样,文中既有明喻、暗喻、借喻等基本形式,又有博喻、倒喻等特殊形式,极大的增强了美的感染力。可让学生依次指出文中的比喻句,引导学生鉴赏这些比喻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例如: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的花蕊绽开了一些,好象层山后退了一些。”   三、分析领会本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1.作者对小屋外在景观与内在精神的描写,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在全文对小屋的描写中,字里行间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的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因为小屋处在大自然的美好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人是自由的、幸福的。热爱小屋,就是热爱自由独立的、美好的生活。作者对这种远离喧嚣的、恬静安宁的生活的向往,实际上隐含了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是本文写作的根本意旨。但作者没有明写,而是贯穿于全文对小屋与环境的描写、赞美中。作者写外在景物,实际上是写自身精神,山、树、屋、花、山坡等景物无不带上了作者志向、情趣的主观色彩,虽不明言情志,却处处写情志。这就是本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讨论课后练习一:本文标题“我的空中楼阁”有几层含义?  明确:第13段点出作者向往“独立的”、“安静的”生活,能够在自己的小屋中享受着“美梦”,这似乎是人世间最完美的生活;在小山上的小屋与自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无须挂画,门外有幅画──名叫自然”,这应该是作者心里最完美的境界。然而,这种摒弃世间物质享受,追求内心清静,远离尘嚣的生活真的可以存在吗?作者的清梦真的可以做下去吗?文章在13、15自然段中明确地暗示了这种理想状态的生活就像文章的题目那样是个“空中楼阁”。“空中楼阁”本身就是一语双关,既指我心爱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朦中犹如耸入云天的楼阁,又指心爱的小屋犹如虚无缥缈的梦境那般美好,暗示这梦一般的境界,正是作者理想中远离尘嚣、恬静安宁的生活环境,是作者幻想中超然物外的理想王国。所以在文章结束时,作者用极优美的语言描绘出“雾失楼台” 的情景,小屋太完美了,所以在世间是不可求的。作者巧妙地把实景与虚景,自然景观与人生理想有机交融在一起,有实有虚,虚实相生,开拓了深邃的意境,给人以哲理的启迪。四、比较《陋室铭》和本文的异同:  相同点:(1)都是写作者的居室(2)都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不同点:(1)体裁不同  (2)表现的精神追求不同  (3)《陋室铭》以写室内生活为主,本文以写四周环境为主  (4)《陋室铭》批判官场的生活,本文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含而不露。  五、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2.完成课后练习三。灯2005年7月14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理解“灯”“灯光”的象征意义。  2.学习本文作者展开联想,逐层深入地剖析事物内涵的写法。  3.学习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怀、表达感情的写法及文章“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灯”“灯光”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怀、表达感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背景知识介绍:  1.请学生于课文结束处看到本文写作时间:1942.3  2.你知道此时的中国是怎样的状况吗?学生分析这段时期的国内形势。  3.教师补充。  4.学生回忆学过的巴金的作品,简介巴金。  巴金的经历需简介,着重点在于他背叛家庭,走向革命的勇气与热情,引导学生品读文字蕴含的力量。  二、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形式:学生依次逐段朗读课文。听读者注意读者的情况,并思考如下问题:  要求:(1)读罢全文,你能发现作者的感情变化吗?请用具体词语例证,是什么力量令其感情变化。  (2)全文哪些段落写灯光?  讨论明示:  (1)作者情绪由低落悲观转为乐观高潮。第一段的“窒闷”,尾段的“微笑”,可以显示灯光令其感情变化。  (2)3-12段写灯光。   难点:2段到底有没有写灯光?应该说涉及了灯光,或说暗写侧写灯光,作者对于灯光已感觉到了。“漆黑一片”到“黑色逐渐谈”以至“终于分辨出来了”,这过程变化靠得是灯光,第3段的内容也恰恰是这一结论的注脚。  三、讨论课文结构内容  1.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形式在于其线索。本文线索是灯光。引导学生依课文内容总结出本文的内容脉络。     明确:眼前/现实灯光®回忆灯光®联想灯光®眼前/现实灯光  2.如果我们写这篇文章,多会从回忆灯光后,便以议论抒情性的语言来剖析挖掘灯的内涵,可是作者却联想三个故事,继续实写灯,目的何在?  导析:  (1)请为三个小故事添加标题,概括其内容。  (2)两个神话故事可否去掉一个?为什么?写第三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3)联想灯光的目的何在?  明确:  (1)  a哈里希岛的故事:长明灯,盼归之灯,姐姐点灯照亮渔人归途,长夜孤灯。  b爱之光、希洛与利安得尔的故事  c友人投江被救  (2)不能去掉。   因为第一个故事中的灯是指路的灯,第二个故事中的灯是精神的灯,灯中蕴含着勇气与希望。二灯光内涵不同,第二个故事中的灯不仅指路,更是精神依托,文意更加深入了。  写第三个故事目的在于显示灯的力量是巨大的。友人投江,心已冷尽,但就是这垂死之人的心竟被灯光照亮,灯光为他带来了人间的温暖和美好的情谊,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与信念,灯的内涵在这个故事中进一步被挖掘展示。  (3)联想灯光,作者是借此来剖析挖掘灯的内涵,让人们在丰富的感性材料中认识灯的作用,这自然比用议论抒情的方式来讲灯的内涵更形象,更能开阔人的思维。而且这几个故事很具有代表性,现实与理想,古代与现代,中国与外国,人们对于灯的感情都是一样的,灯的意义更明了了。  四、小结  思想内容的小结:  归纳灯包含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  艺术手法的小结:  象征手法的运用。  善于运用联想来感性地揭示文章内涵的写法。  五、作业:  以“灯”为题,用象征手法写一篇揭示“灯”燃烧自己,造福人类的品质的文章,600字左右。六、板书设计: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2005年5月12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品析本文丰富细腻的心理描写。  (2)结合文章内容,训练学生联想、想象能力。  (3)学习作者的精神,丰富个人对生活的认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海伦·凯勒的精神世界。  (2)品析文章的心理描写。   一、导入:  (1)朗读《我生活的故事》中的认识“水”的片断。  (2)从正常人的角度体会残疾人的感受而谈。  二、默读课文  默读要求:  (1)海伦·凯勒虽是残疾人却感受细腻,我们虽为健康者,却不如其感受之细,哪些内容是她体会到了,而你却未体会到的呢?  (2)海伦·凯勒精神力量的源泉是什么?  三、浅析课文:  (1)深入体会作者的叙写,跟随其进入五彩绚丽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捕捉文章的思想内涵)  (2)海伦·凯勒的精神力量的源泉:珍爱生命,战胜困苦、善待生命……  四、作业:  (1)找出一句话,其内容触动了你,说说何以触动了人你?  (2)课外阅读:读《语文读本》的其他片断或借阅《我的生活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自学展开联想、想象,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2)阅读思路规范训练,引导学生说话要有序。(表达训练)   一、导入:上一节课我要求大家找出课文中对你触动最大的一句话,并谈谈自己的感受。现在,就请大家来谈一谈。  二、交流:  (1)教师示范:  第85页第一段第1、2句话触动了我。  我整日与家中的小东西们相伴在一起,却从未仔细看看它们,海伦却从感谢它们把一所房屋“改变成家”的角度来仔细观察它们。我也应该看看它们,感谢它们带给我的温暖,安全和情感。我们要善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  (2)学生交流(教师依学生情况而随时调整)  (3)小结:  结合学生交流内容,总结板书,请学生再体会本文作者珍爱生命、战胜困苦,善待生命的种种精神。  三、联想、想象训练:  (1)要求: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海伦·凯勒最渴望的,如果我给你一个机会来诉说,你最渴望的是什么呢?请你来谈谈你的假如……  (2)学生展开联想、想象,扩展思维,畅谈自己的愿望。  (3)小结:  结合学生内容小结。引导学生无论何种愿望都要向海伦一样,保持一颗不失信心与努力的沸腾的心。   四、作业:在作业本上,依要求写出你与同学交流的内容。灯下漫笔(节选)2005年6月24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教学设计示例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把握课文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构思特点。  二、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认识鲁迅对人对事件内心反应的关注,对人精神世界的关注,从而领会课文思想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思路和结构来体会鲁迅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历史现象、社会现实和国民灵魂的深入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曾拜读过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认识了《故乡》里木偶人般的中年闰土,结识了《藤野先生》里挟着一叠大大小小书来上课的藤野严九郎,也曾为《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象征封建势力的雷峰塔的倒掉而拍手称快。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近鲁迅,再一次捧读他的文章-------教师板书:灯下漫笔  二、解题   投影:“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一点声音也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萧红)  投影:鲁迅先生写过《夜颂》,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据说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夜中观察,夜中思考,夜中漫笔)  投影:“漫笔”——“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漫笔”,是散“漫”无拘、笔随心意、兴之所至的一篇随笔。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的什么呢?鲁迅用他那双“看夜”的眼睛,看到了生活(历史)深处的什么?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介绍写作背景。  (三)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1.作者从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小事联想到重大的社会历史问题?  2.钞票贬值”和“极容易变成奴隶”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作者如何一步步推导出中国历史可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个结论的?  4.鲁迅为什么号召青年“创造这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四)明确  1.集体诵读课文,重点听个别字读音是否准确。   2.找三个学生读课文。集体再次诵读全文。  3.找三个学生分别阐述全文结构划分及每部分的思路和层次。  (说明:此处见解与教参有异,仅供教师参考。如学生有自已的理解,应给予充分肯定)  第一部分(1~4):由钞票贬值引出对“人”价格贬值的思考(极容易变成奴隶)。  (提示:抓住事件和事件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第5段:推而广之,上升到普遍的社会现象,揭示了中国人易于满足的奴化状态(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以及造成这种心态的社会根源(一种暴力)。  第6段:指出中国精神文明的高超,正在于使人们安于奴隶的地位(历来所闹得就不过是这小玩艺——“将人不当人”)  (当百姓连做牛马、做奴隶的资格都被剥夺了的时候,百姓有什么乞求?请用课文第7~9段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第7段: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第8段:百姓就希望来另外的主子,较为顾及他们的奴隶规则的,无论仍旧,或者新颁,总之是有一种规则,使他们可以走上奴隶的轨道。  第9段: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于是便“万姓胪欢”了。  7~9作者列举了大量事实(做不成奴隶的力争做奴隶,只要有奴隶可做,便心悦诚服,恭颂太平,“万姓胪欢”),尖锐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第10~11段,承接上文,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先儒”所说的历史上“一治一乱”的时代,实际上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实质。   第二部分(5~11)考察中国社会历史的本质,得出“两个时代”(一治一乱)的结论。  第三部分(12~14)号召青年创造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实是讽刺当时现实,还是循环在这两个时代的阴影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实际上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号召青年创造出一个走出了“一治一乱”历史循环怪圈,迈向民主与自由的时代;一个全新的时代。  (板书顺序和学生讨论同步,引导学生明确,教师最后联系解题写“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四、布置作业  再读课文深入体会文章的深刻思想内容。  思考课后习题第二、三。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示例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把握课文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构思特点。  二、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认识鲁迅对人对事件内心反应的关注,对人精神世界的关注,从而领会课文思想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思路和结构来体会鲁迅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历史现象、社会现实和国民灵魂的深入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曾拜读过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认识了《故乡》里木偶人般的中年闰土,结识了《藤野先生》里挟着一叠大大小小书来上课的藤野严九郎,也曾为《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象征封建势力的雷峰塔的倒掉而拍手称快。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近鲁迅,再一次捧读他的文章-------教师板书:灯下漫笔  二、解题   投影:“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一点声音也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萧红)  投影:鲁迅先生写过《夜颂》,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据说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夜中观察,夜中思考,夜中漫笔)  投影:“漫笔”——“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漫笔”,是散“漫”无拘、笔随心意、兴之所至的一篇随笔。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的什么呢?鲁迅用他那双“看夜”的眼睛,看到了生活(历史)深处的什么?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介绍写作背景。  (三)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1.作者从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小事联想到重大的社会历史问题?  2.钞票贬值”和“极容易变成奴隶”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作者如何一步步推导出中国历史可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个结论的?  4.鲁迅为什么号召青年“创造这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四)明确  1.集体诵读课文,重点听个别字读音是否准确。   2.找三个学生读课文。集体再次诵读全文。  3.找三个学生分别阐述全文结构划分及每部分的思路和层次。  (说明:此处见解与教参有异,仅供教师参考。如学生有自已的理解,应给予充分肯定)  第一部分(1~4):由钞票贬值引出对“人”价格贬值的思考(极容易变成奴隶)。  (提示:抓住事件和事件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第5段:推而广之,上升到普遍的社会现象,揭示了中国人易于满足的奴化状态(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以及造成这种心态的社会根源(一种暴力)。第6段:指出中国精神文明的高超,正在于使人们安于奴隶的地位(历来所闹得就不过是这小玩艺——“将人不当人”)  (当百姓连做牛马、做奴隶的资格都被剥夺了的时候,百姓有什么乞求?请用课文第7~9段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第7段: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第8段:百姓就希望来另外的主子,较为顾及他们的奴隶规则的,无论仍旧,或者新颁,总之是有一种规则,使他们可以走上奴隶的轨道。  第9段: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于是便“万姓胪欢”了。  7~9作者列举了大量事实(做不成奴隶的力争做奴隶,只要有奴隶可做,便心悦诚服,恭颂太平,“万姓胪欢”),尖锐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  第10~11段,承接上文,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先儒”所说的历史上“一治一乱”的时代,实际上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实质。   第二部分(5~11)考察中国社会历史的本质,得出“两个时代”(一治一乱)的结论。  第三部分(12~14)号召青年创造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实是讽刺当时现实,还是循环在这两个时代的阴影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实际上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号召青年创造出一个走出了“一治一乱”历史循环怪圈,迈向民主与自由的时代;一个全新的时代。  (板书顺序和学生讨论同步,引导学生明确,教师最后联系解题写“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四、布置作业  再读课文深入体会文章的深刻思想内容。  思考课后习题第二、三。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抓文中凝炼形象而富有力度的语句仔细揣摩,把握感情基调,领会文章情理交融的语言特色,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主旨。  二、培养学生提炼语句,鉴赏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揣摩下面含义丰富的语句,特别是要注意画线词语的理解。  1.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提示:“极容易”说明中国“乱”是长期的,“治”是短暂的,因此老百姓常常“想做奴隶而不得”;他们把做奴隶当作是一种奢望,甚至是一种享受,一旦有哪一位统治者满足了这一令人悲哀的要求,他们自然就“万分高兴”了。  2.只要一翻孩子所读的《鉴略》……就知道“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  提示:“这一个小玩艺”是指“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也指后文所说的强盗官兵反复争夺天下,历史总陷入“一治一乱”的循环怪圈中,老百姓总是在“奴隶”和“下于奴隶”两种命运之间反复挣扎。   3.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提示:这段话通过打比方,愤怒地抨击了封建暴政,暴露了国民的奴性人格,讽刺所谓的“太平盛世”,不过就是一个百姓“略等于牛马”的时代,至多是一个“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4.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  提示:“‘人’的价格”内涵是指老百姓不受强盗官兵的愚弄,不再沦为牛马,甚至不再是奴隶,而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充分享受做人的资格,获得做人的尊严,实现当家作主的梦想。5.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强盗来了,就属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提示:这段话揭示了老百姓遭受官兵蹂躏的悲惨命运,讽刺国民的麻木不仁和奴性性格,批判国民缺少反抗精神。  6.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  提示:“奴隶规则”是指“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总之,是“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了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并且“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之外”,不受“意外的灾殃”。   7.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  提示:这段话揭示了当时的现实,仍是强盗官兵交互为祸的时代,老百姓仍处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悲惨境地。  二、总结  本文情感基调:对老百姓的深深同情;对封建历史的愤怒批判;对现实复古主义者的无情抨击;对青年的热切呼唤;对中国未来社会充满必胜的信心。为了充分表现这丰富的情感内涵,作者使用了个性化的语言,这主要表现在:1.形象性,用极为形象的语言进行高度哲理化的议论;2.概括性,把中国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高度浓缩;3.准确性,用词准确形象,入木三分。再加上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法和幽默、讽刺等表现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情理交融,富有力度。教学设计示例二黄卓然  教学目的  1、领会文章的深刻思想  2、激发学生的民主意识  3、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  重点和难点  1.“人”的价格(即真正意义上的“人”)  2.人的三个等级:   人  奴隶(牛马)  下于奴隶(不及牛马)的东西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  (一)导言:从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再到鲁迅照片的赏析  (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二)质疑释疑:  1.“第一、二样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它们有什么特征?其共同本质是什么?  明确:  第一样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即乱世,兵荒马乱,奴隶规则被毁得粉碎,强盗官兵任意屠杀百姓。)  第二样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即治世,天下太平,有一定的主子和规则,百姓纳粮磕头,意志却被主子宰割。)  共同本质:始终是奴隶(牛马)。   2.文章举出了哪些时代例子属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你能否再作些课外补充?  明确:  课文中:五胡十六国、黄巢时(唐末)、五代、宋末、元末、张献忠时(明末)  课文外:春秋战国、秦末、汉末、安史之乱、清末、民国  3.你理解“第三样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明确:  “第三样时代”即:中国百姓有“人”的价格的时代,把“人”当“人”的时代,百姓活着真正体现了“人”的价值的时代。换言之,民主、自由的新时代。  4.作者说,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你是如何理解“人”的价格的?  明确:  “人”的价格:即“人”的价值,“人”之所以称为“人”的本质,有“人”的尊严,“人”的权利,能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命运。  5.文章论述了这样一个深刻而重大的问题,是通过一件什么事引出来的?这两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明确:  通过一件日常生活小事(钞票打折换银元吃了亏反而非常高兴)引出来的。  “钞票打折换银元吃了亏反而非常高兴”与“人变成了奴隶贱了身反而万分喜欢”有其内在的相似处:自身受到了损害不痛苦反而快乐。   这种心理,看似反常,实则合理。人们为避免最大的灾祸,宁愿选择较为次之的损害,从而获得一种超越期望的满足。第二课时  一、目标:杂文的写法与练习  二、步骤:  (一)杂文的写法:  通过典故、趣闻、寓言、传说引申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说古道今,就实避虚,联系现实,针砭时弊。  如何通过鲁迅所提供的这个“钞票换银元”的故事,提炼出自己的思想?  (讨论,提问)  (二)关于鲁迅思想核心的探讨  鲁迅原名——树人  鲁迅思想核心——立人  “树”和“立”是同一意思,都是使动用法,即“使人树”、“使人立”。“人”即“国民”,在鲁迅看来,中国国民从来就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无论是阿Q、孔乙己,还是祥林嫂、闰土。鲁迅一生追求目标,就是改造国民的“灵魂”,使之“立”起来。  (三)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比较分析《记念刘和珍君》所蕴涵的感情附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附2:几个相关概念  人文主义:肯定人是世界中心,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  人本主义:主张以人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把人放在第一位。  人道主义: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具体为:自由、平等、博爱。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忧愤深广的杂文。鲁迅以深邃的目光,穿透几千年中国的历史风云,凝结成一个痛苦的结论:中国人的历史不过是在“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怪圈中恶性循环,中国人从来就没有走出过这个怪圈,中国百姓从来就没有做过一回真正意义上的“人”,顶多不过是奴隶(或叫“牛马”)。文章最后,寄深切希望于青年改变这一悲哀的现实,创造一个全新的民主社会。学习这篇文章一定要让学生领会这一精神实质。鲁迅的思想是如此深邃,鲁迅的文字是如此含蓄,中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这就需要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教师的适时点拨。探究活动《灯下漫笔》  1.鲁迅先生虽然把中国的历史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其实在历史上还有许多不属于这两个时代的人和事,请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或课外知识加以总结归纳。  探究:鲁迅先生处于特殊的年代,他是为了特殊的需要而对中国的历史加以概括的。在中国的历史上还存在着许多为改变这两个时代而创建新的“第三样时代” (这可能不同于文中的“第三样时代”)的实践者和空头理论者。我们姑且不论他们的初衷或最终目的,但他们的行动和言论确实给人以极大的鼓舞和希望。  参读书目:  (1)汪晖《反抗绝望》,河北教育出版社。  (2)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3)吴中杰《鲁迅杂文吴中杰评点》,复旦大学出版社。  (4)朱晓进《鲁迅文学观综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5)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河北教育出版社。  2.中国农民的现状与前景调查   探究:  (1)深入广大农村作调查研究,特别重视对那些整天生活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环境下,没有第二条收入渠道的农民的情况调查。  (2)收集资料做纵向的比较。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农民的收入同干部、工人、知识分子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比例相比较,就会发现令我们潸然泪下的故事和事实。巴尔扎克葬词2005年1月17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教案示例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诵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基本思路和感情脉络。  2.体会葬词中所表现的情和理融合的特点。   3.初步走近两位文学大师,了解在他们创作生涯和不朽作品中展示的博大思想、崇高人格。  教学重点  体会葬词中所表现的情和理融合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投影巴尔扎克的雕像)  教师配乐朗诵《语文读本》第三册第74课《巴尔扎克之死》之死的最后一部分“下葬是在星期三……我说了几句话”作者会说些什么呢?请翻开书,我们一起听录音,听听在这样的一个时刻,这样一个场景,雨果先生说出了怎样的一番话。  (二)再放录音,请同学轻声跟读体会。  (投影巴尔扎克、雨果的介绍性文字。)  (三)请同学诵读课文,看他感情把握是否合适,师生稍作评述。  (四)分析课文层次,理清思路  1.全文讲了几部分内容,各部分大意是什么?  2.葬词一般的内容是:叙述死者的生平,评价死者的公德,寄托人们的哀思。本篇葬词,有哪些独到之处?  提示:1.  三分法:采用悼词的常规写作特点来进行分段。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抒写举国哀悼巴尔扎克之死;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全面、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功绩和社会贡献;  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充满哲理地告诫人们巴尔扎克已逝,他的精神永存。  2.雨果的这篇葬词除做到一般葬词所应有的内容外,还鲜明的传递这一种崇高和激动,特别是最后三段,虽不是评价、哀悼巴尔扎克,但已带上了自己的思想,那就是借巴尔扎克之死来表达自己的生死观,由哀悼巴尔扎克上升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五)突破教学重点,体会葬词中所表现的情理交融的特点  学生自由大声诵读课文  1.画出在每个部分中能够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语句(提示:一方面是对巴尔扎克的评价;一方面是对《人间喜剧》的赞赏。)  2.画出文中蕴含哲理的语句。  3.思考这两类语句间的联系。  提示:全文几乎都是充满感情的句子,即便是蕴含哲理的语句也是充满感情,阐发在抒情之后,情与理的融合。  (六)课堂小结  全文既有沉痛的悼念,又有真诚的溢美;既有诗意的评价,又有形象的分析;既有激情,又有哲理,情蕴于理,理缘情发。字字句句带有激情,句句字字耐人寻味。  (七)布置作业  比较《巴尔扎克葬词》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可列表格。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总结比较阅读的内容和方法  (二)欣赏品味   体味课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1.教师给学生提供方法:  (1)抓住关键词语揣摩语意。  (2)采用主干枝叶梳理法,抓主干明题旨,理枝叶明深意。  (3)联系内外语境揣摩,体味含义。  2.完成练习三所给句子,让学生运用方法去进行体味。  3.补充训练  教师补充3个含义丰富的语句,师生共同讨论明确含义。  (1)“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明确:体味这句话的丰富含义,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用主干枝叶梳理法明确主干部分的核心是:巴尔扎克是一个作家序列的代表者,枝叶部分显示,这个代表者是当时人们思想、精神的统治者;二是明确破折号的作用,从研究规律来理解句子含义。  (2)“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明确:巴尔扎克逝世时年仅51岁,他留下的作品却有91部之多,从这个方面说他的一生是丰富的,“作品比岁月还多”。但这只是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是巴尔扎克的生命是短暂的,他的精神和作品将长存于世,留芳万载。(3)“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   明确:这句话的理解要结合内外语境来领悟含义。“这样一个时代”是指法国从七月革命到1850年这一时期。“一个伟人”指巴尔扎克,这句话从人们对宗教产生怀疑的角度,写出巴尔扎克逝世带来的直接影响。  4.教师用形象性语言总结含义丰富语句的特点  这些语句是形象化的语言,却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它是诗意的语言,却洋溢着思辨的光辉;它不像形式逻辑那么严密,但又有一定的必然性可循;它不像画面那直观,却能引起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丰富联想。  (三)课文总结  这是一篇叙述、抒情、议论相互交错的葬词,这是一首情与理融会贯通的“赞美诗”。它丝丝入扣,天衣无缝。全文既回荡着汹涌澎湃的诗人激情,同时又沉淀着意蕴深远的哲人之理,深情将把记忆铭刻在人们的心底,而哲理则使生命更具有活力。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扩展阅读:阅读雨果的名作《悲惨世界》和巴尔扎克代表作之一的《欧也妮•葛朗台》。教案示例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诵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基本思路和感情脉络。  2.体会葬词中所表现的情和理融合的特点。   3.初步走近两位文学大师,了解在他们创作生涯和不朽作品中展示的博大思想、崇高人格。  教学重点  体会葬词中所表现的情和理融合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投影巴尔扎克的雕像)  教师配乐朗诵《语文读本》第三册第74课《巴尔扎克之死》之死的最后一部分“下葬是在星期三……我说了几句话”作者会说些什么呢?请翻开书,我们一起听录音,听听在这样的一个时刻,这样一个场景,雨果先生说出了怎样的一番话。  (二)再放录音,请同学轻声跟读体会。  (投影巴尔扎克、雨果的介绍性文字。)  (三)请同学诵读课文,看他感情把握是否合适,师生稍作评述。  (四)分析课文层次,理清思路  1.全文讲了几部分内容,各部分大意是什么?  2.葬词一般的内容是:叙述死者的生平,评价死者的公德,寄托人们的哀思。本篇葬词,有哪些独到之处?  提示:1.  三分法:采用悼词的常规写作特点来进行分段。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抒写举国哀悼巴尔扎克之死;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全面、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功绩和社会贡献;  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充满哲理地告诫人们巴尔扎克已逝,他的精神永存。  2.雨果的这篇葬词除做到一般葬词所应有的内容外,还鲜明的传递这一种崇高和激动,特别是最后三段,虽不是评价、哀悼巴尔扎克,但已带上了自己的思想,那就是借巴尔扎克之死来表达自己的生死观,由哀悼巴尔扎克上升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五)突破教学重点,体会葬词中所表现的情理交融的特点  学生自由大声诵读课文  1.画出在每个部分中能够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语句(提示:一方面是对巴尔扎克的评价;一方面是对《人间喜剧》的赞赏。)  2.画出文中蕴含哲理的语句。  3.思考这两类语句间的联系。  提示:全文几乎都是充满感情的句子,即便是蕴含哲理的语句也是充满感情,阐发在抒情之后,情与理的融合。  (六)课堂小结  全文既有沉痛的悼念,又有真诚的溢美;既有诗意的评价,又有形象的分析;既有激情,又有哲理,情蕴于理,理缘情发。字字句句带有激情,句句字字耐人寻味。  (七)布置作业  比较《巴尔扎克葬词》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可列表格。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总结比较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二)欣赏品味   体味课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1.教师给学生提供方法:  (1)抓住关键词语揣摩语意。  (2)采用主干枝叶梳理法,抓主干明题旨,理枝叶明深意。  (3)联系内外语境揣摩,体味含义。  2.完成练习三所给句子,让学生运用方法去进行体味。  3.补充训练  教师补充3个含义丰富的语句,师生共同讨论明确含义。  (1)“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明确:体味这句话的丰富含义,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用主干枝叶梳理法明确主干部分的核心是:巴尔扎克是一个作家序列的代表者,枝叶部分显示,这个代表者是当时人们思想、精神的统治者;二是明确破折号的作用,从研究规律来理解句子含义。  (2)“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明确:巴尔扎克逝世时年仅51岁,他留下的作品却有91部之多,从这个方面说他的一生是丰富的,“作品比岁月还多”。但这只是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是巴尔扎克的生命是短暂的,他的精神和作品将长存于世,留芳万载。  (3)“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   明确:这句话的理解要结合内外语境来领悟含义。“这样一个时代”是指法国从七月革命到1850年这一时期。“一个伟人”指巴尔扎克,这句话从人们对宗教产生怀疑的角度,写出巴尔扎克逝世带来的直接影响。  4.教师用形象性语言总结含义丰富语句的特点  这些语句是形象化的语言,却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它是诗意的语言,却洋溢着思辨的光辉;它不像形式逻辑那么严密,但又有一定的必然性可循;它不像画面那直观,却能引起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丰富联想。  (三)课文总结  这是一篇叙述、抒情、议论相互交错的葬词,这是一首情与理融会贯通的“赞美诗”。它丝丝入扣,天衣无缝。全文既回荡着汹涌澎湃的诗人激情,同时又沉淀着意蕴深远的哲人之理,深情将把记忆铭刻在人们的心底,而哲理则使生命更具有活力。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扩展阅读:阅读雨果的名作《悲惨世界》和巴尔扎克代表作之一的《欧也妮•葛朗台》。探究活动  ——对《巴尔扎克葬词》出色的辩证法的再鉴赏   《巴尔扎克葬词》与一般葬词的区别在于它不仅评说作者,而且阐述自己的生死观。雨果认为,像巴尔扎克这样的“精神统治者”,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他的逝世,“不是黑夜,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虚无,而是永恒”。这是本文“出色的辩证法”这一艺术特点的集中体现。巴尔扎克的去逝,带给人们悲痛伤感的同时,也给了人们无穷的力量,它预示着光明的到来,代表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象征着一种永恒,体现了一种伟大的辩证法。  对本文“出色的辩证法”的分析,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有如下表述:“……本来表达对他人的崇敬,结果却无意中赢得了更多的人对自己的崇敬。这就体现了这篇葬词出色的辩证法。”这种表述是欠妥的,这种脱离文章实际而进行主观臆造的鉴赏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  雨果的悼词,确实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这是作者崇高人格的自然展现。雨果作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爱戴,“维克多·雨果街”的命名、“维克多·雨果万岁”的心声、雨果去逝后进入伟人祠等等足以证明。短文两篇2005年11月15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教案示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篇上好的散文精品,一篇出自中国的大家郭沫若,一篇出自英国的大家罗素。两篇文章加起来不到一千字,内容涉及到鲁迅诗歌与书法艺术的成就和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思考。两篇文章都具有思路清晰,言简意赅的特点。请同学们在阅读中注意体会。  先学习《序》。  二、了解文序的特点  明确:序是一种写在文首,用来说明著述经过或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的文体,有的序还直接对作品发表评论,研究阐发有关问题。按序的内容和体裁写的文章,如果放在文首,则称作“序”,一般图书常用“序言”、“前言”、“叙言”、“序录”;科技书藉常用“绪论”、“序论”、“引论”等。如果放在文后,则称作“跋”,也有称“题跋”、“跋尾”、“后序”、“书后”、“后记”等。序可以由作者自己写(一般称“自序”),也可以请他人写(一般称“序”或“代序”)。   三、诵读感悟语言  1.师范读  2.生结合注释自读,疏通文义,体会感情。  积累词语:犀角烛怪 肝胆照人 臻 荟萃 拘挛  靡涯 面聆謦欬   3.生分小组互读检查、评议。  4.教师抽查学生字词积累情况,投影显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每臻绝唱(zhēn)  边缘(yán)    拘挛(luán)  B.犀角烛怪(xī)       篆隶(zhuàn)  好其书(hào)  C.面聆謦颏(qǐng hài)战栗(lì)       遏制(è)  D.靡涯(yá)     赐予(cí)    欣然(xīn)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每臻绝唱(达到)         犀角烛怪(蜡烛)     B.荟而萃之(聚集)         面聆謦颏(当面)  C.肝胆照人(比喻真诚的心)     寥寥(静寂,空虚)    D.遏制(止)            欣然(旺盛)  明确:1.B(A缘yuán B颏hài C赐cì)     2.B(A烛:照 C寥寥:形容极少 D欣然:愉快的样子)   请优秀者展示读。  6.读读,发现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或请同学们说说这篇文章为何读起来朗朗上口?从朗诵角度发现本文语言美感)  提示:句式精妙。本文句式长短相间,音节铿锵,朗朗上口。短句如“偶有所作,每臻绝唱”“春温秋肃,默化潜移”短得有力;长句如“对方生与死……表现具足”长得自然。还有类似对偶句,对的工整。文言词汇,语言简练含蓄,语句优美动听。用典自然。  三、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1.鲁迅诗歌和书法有什么特点?  2.郭沫若对其作了怎样的评价?  3.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学习鲁迅的诗歌与书法?  4.全文共三段,其相互关系如何?  提示:  1.特点:诗歌……每臻绝唱,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胆照人。书法……自成风格,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  2.评价,诗歌……前无古人,后启来者。书法……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  3.学其人,更要好其诗,好其书。  4.一、二段并列,先分述诗歌与书法,第三段总评,全文形成分总结构。  四、学习《我为谁而生》  1.比较两文结构   明确:议论文一般有四种结构模式,即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和总分式。两文均属总分式,只不过前者先分后总,后者先总后分。  2.请学生示范读课文,齐读课文,思考作者一生有哪几种追求?其中哪一种追求是令他最执着最痛苦的?  3.深入探讨:《我为谁而生》又译为《我的人生追求》,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些人生追求?你的人生目标又是什么呢?短文两篇2005年11月15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  讨论明确  1.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式结构。  2.一是对纯真爱情的渴望,二是对无穷知识的追求,三是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第三种是令作者最执着最痛苦。  (教师打出投影介绍罗素有关情况。)  五、课堂小结  这两篇短文让我们深刻感受了深厚的中外文化,从内容上说《我为谁而生》体现了西方人对待成功,对待生死的认识,《鲁迅诗稿序》中传递了鲁迅诗歌与书法的精神与魅力;从语言风格上说,《我为谁而生》善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语严谨而缜密《鲁迅诗稿序》则用文言写成,语言凝练而含蓄,展现了我国古汉语经久不衰的魅力。让我们再次齐读两篇课文。  六、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三 教案示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篇上好的散文精品,一篇出自中国的大家郭沫若,一篇出自英国的大家罗素。两篇文章加起来不到一千字,内容涉及到鲁迅诗歌与书法艺术的成就和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思考。两篇文章都具有思路清晰,言简意赅的特点。请同学们在阅读中注意体会。  先学习《序》。  二、了解文序的特点  明确:序是一种写在文首,用来说明著述经过或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的文体,有的序还直接对作品发表评论,研究阐发有关问题。按序的内容和体裁写的文章,如果放在文首,则称作“序”,一般图书常用“序言”、“前言”、“叙言”、“序录”;科技书藉常用“绪论”、“序论”、“引论”等。如果放在文后,则称作“跋”,也有称“题跋”、“跋尾”、“后序”、“书后”、“后记”等。序可以由作者自己写(一般称“自序”),也可以请他人写(一般称“序”或“代序”)。  三、诵读感悟语言  1.师范读  2.生结合注释自读,疏通文义,体会感情。  积累词语:犀角烛怪 肝胆照人 臻 荟萃 拘挛  靡涯 面聆謦欬   3.生分小组互读检查、评议。  4.教师抽查学生字词积累情况,投影显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每臻绝唱(zhēn)  边缘(yán)    拘挛(luán)  B.犀角烛怪(xī)       篆隶(zhuàn)  好其书(hào)  C.面聆謦颏(qǐng hài)战栗(lì)       遏制(è)  D.靡涯(yá)     赐予(cí)    欣然(xīn)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每臻绝唱(达到)         犀角烛怪(蜡烛)     B.荟而萃之(聚集)         面聆謦颏(当面)  C.肝胆照人(比喻真诚的心)     寥寥(静寂,空虚)    D.遏制(止)            欣然(旺盛)  明确:1.B(A缘yuán B颏hài C赐cì)     2.B(A烛:照 C寥寥:形容极少 D欣然:愉快的样子)  请优秀者展示读。  6.读读,发现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或请同学们说说这篇文章为何读起来朗朗上口?从朗诵角度发现本文语言美感)  提示:句式精妙。本文句式长短相间,音节铿锵,朗朗上口。短句如“偶有所作,每臻绝唱”“春温秋肃,默化潜移”短得有力;长句如“对方生与死……表现具足”长得自然。还有类似对偶句,对的工整。文言词汇,语言简练含蓄,语句优美动听。用典自然。  三、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1.鲁迅诗歌和书法有什么特点?   2.郭沫若对其作了怎样的评价?  3.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学习鲁迅的诗歌与书法?  4.全文共三段,其相互关系如何?  提示:1.特点:诗歌……每臻绝唱,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胆照人。书法……自成风格,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  2.评价,诗歌……前无古人,后启来者。书法……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  3.学其人,更要好其诗,好其书。  4.一、二段并列,先分述诗歌与书法,第三段总评,全文形成分总结构。  四、学习《我为谁而生》  1.比较两文结构  明确:议论文一般有四种结构模式,即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和总分式。两文均属总分式,只不过前者先分后总,后者先总后分。  2.请学生示范读课文,齐读课文,思考作者一生有哪几种追求?其中哪一种追求是令他最执着最痛苦的?  3.深入探讨:《我为谁而生》又译为《我的人生追求》,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些人生追求?你的人生目标又是什么呢?  讨论明确  1.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式结构。   2.一是对纯真爱情的渴望,二是对无穷知识的追求,三是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第三种是令作者最执着最痛苦。  (教师打出投影介绍罗素有关情况。)  五、课堂小结  这两篇短文让我们深刻感受了深厚的中外文化,从内容上说《我为谁而生》体现了西方人对待成功,对待生死的认识,《鲁迅诗稿序》中传递了鲁迅诗歌与书法的精神与魅力;从语言风格上说,《我为谁而生》善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语严谨而缜密《鲁迅诗稿序》则用文言写成,语言凝练而含蓄,展现了我国古汉语经久不衰的魅力。让我们再次齐读两篇课文。  六、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三探究活动《短文两篇》  1.鲁迅诗歌研读  鲁迅先生一生所写的诗歌不是很多,目前共收集到近80首。这些诗歌从体裁看,有四言、五绝、五律、七绝、七律等旧体诗和新体诗、民歌体讽刺诗等。鲁迅先生的诗歌一部分单独发表在报刊上,一部分是发表文章中的有机部分,一部分是赠送给国内外友人的。这些诗歌后来收入《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等书中。  研究方法:  (1)确定研究内容。如“鲁迅诗歌的内容”,可以作归类研读、单篇研读,也可以寻找和作者在同时代的内容相关的文章进行对比研读。如鲁迅“诗歌 的形式”,可以作形式的归类、同类型艺术特点的对比研读、不同时期同类型艺术特点的对比研读,还可以研究“鲁迅诗歌和鲁迅其他文学样式的联系”等。  (2)查阅资料。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料和家庭的藏书,还可以上网浏览。  (3)阅读思考,分析对比。这是做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没有一定量的阅读和思考,就不可能作正确的对比和分析,就没有好的研究成果。  (4)交流小结。可以展示自己的成果,可以学习别人的优点,还可以讨论自己的疑难问题。(4)比较赏析。  (5)交流讨论。  参读书目:  (1)《鲁迅诗稿》,文物出版社。  (2)《鲁迅名篇手迹书法艺术》。  (3)新浪“鲁迅先生诞辰120纪念专题”。  (4)翰逸神飞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人应该为何而生”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同题材散文阅读和感悟。  研究方法:  (1)资料查阅。可以在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阅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以人生为写作题材的散文作品。   (2)阅读积累。选择相关作品进行阅读和积累,积累的主要方式是做读书卡片,将同题材作品的作者、国籍(或时代)、作品标题、作者在文中所阐明的观点或见解、精彩的语句摘录下来。  (3)分析思考。在阅读积累的基础上,撰写出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对于人生的不同态度以及自己从中所获得的感悟。  (4)交流总结。同学把各自的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在班上进行交流,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是读书报告会的形式。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