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师说》教案

ID:792303

大小:61.5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师说》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2、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3、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二、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三、教学难点: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四、教学设想:1、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三维目标。2、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拓展延伸法。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五、教学工具:板书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学过荀子的《劝学》,荀子在文章中给我们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学问,也可以改变我们的素质。那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者从师而学,还是其他?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只有从师学习的效果才是最好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的一篇提倡从师的文章-----《师说》。题目解说“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这种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有点类似今天的“杂谈”。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都属于“说”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于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在文章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具有进步的意义。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因韩氏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后人也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 常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等职。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澈、曾巩、王安石)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提倡“文道合一”、“文以载道”。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韩潮苏海” 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写作背景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学于师的风气依然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同时也反对、嘲笑 别人从师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韩愈不顾世俗,“抗颜而为师”,并写下了《师说》千古佳作。在文章中,作者借送学生李蟠来抨击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整体感知课文1、老师强调重点字词、字音2、全班齐读,形成整体感觉3、抽男女学生个一人,对比阅读,并纠正字音文本研读1、翻译第一段:(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提出中心论点。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讽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来……的,……的凭借,受:通授,传授。……者……也:表示判断。译: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为“师”下定义。作者推尊儒学,他所说的道,就是儒家思想;业是指儒家的经典。在佛教 盛行的唐代,这种观点具有进步意义。】(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之:代词,指知识和道理。而:连词,表假设关系,如果。译: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最终不能理解了。【指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乎:介词,相当于“于”。师之:意动用法,就是‘以之为师’。闻:知道、懂得。也:助词,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译: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成我的老师;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的道理比我早,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紧承‘解惑说’,下承‘传道说’。说明‘闻道’是择师得标准。】(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动词,学习。庸:岂、哪。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是故:因此,所以。无:无论,不分。译:我向他学习道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道明择师得态度和标准】段意:正面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择师的标准。 第二段:a“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从师的风尚;道,指风尚的意思。翻译: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举出时弊,批评不良风气,由议论转到现实上来,感慨‘师道’久已失传。】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出:超出。犹且:尚且,还。焉:代词,相当于‘之’,指老师。下:低于。耻:以……为耻。翻译: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远远低于圣人,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对比一: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既比学风,也比结果。】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益圣:圣人更加圣明;益,更加、越发;第一个‘圣’是名词,圣人;第二个‘圣’是形容词,圣明。翻译: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进一步点出结果,以反问的语气启发读者思考。】d“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身:自己。焉:语气助词,用于句末。惑:糊涂。或……或……:有的……有的……。不:通否。翻译: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们;但对于他们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人。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不学,我没有看出那种人的明智。【对比二:爱其子与于其身对比。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吾未见其明也’的结论。】e“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百工:各种工匠。族:类。翻译:巫师、乐师和各类工匠这些人,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与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f“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相若:差不多。官盛:官职高。谀:阿谀、奉承。翻译: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 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批评士大夫的话极其荒谬】g“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不齿:不屑与之同类,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乃:竟。及:赶得上。翻译: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师、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看不起,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对比三:士大夫与百工之人对比,褒贬分明。】段意:从反面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性,批判当时士大夫之族轻视师德的坏风气。第三段:(1)“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常师:固定的老师。翻译: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引出尊师的典范,举出典型论据,批驳士大夫的错误论调。】(2)“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援引孔子的言论,旨在批评士大夫之族的愚妄,照应前文。】(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于:介词,表比较。术业:术,技能;业,学业、学问。专攻:专门研究。翻译: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术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段意:以孔子对待老师的言行为例,说明从师应用的态度,阐明教和学的关系以为能者为师的道理。第四段:a“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古文:指先秦、西汉圣贤的文章。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通:普遍。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翻译:李家的孩子名叫蟠的,十七岁,喜好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不受时俗的限制,像我学习。【树立正面典型,与前面批判士大夫之族形成对比。】b“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嘉:赞许。古道:古人从师之道。以:连词,表目的关系‘来’。贻:赠送。段意:说明写作缘由。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作者写作意图。第二课时(一)导入 朗读课文,回忆文章所写内容。(二)整体感知1、主题归纳本文是韩愈的一篇重要的教育理论著作,其主旨在论师:确定了“师”的概念,强调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明确提出老师的职责是“传到授业解惑也”,强调学必有师;明确了择师标准,提倡“不耻相师”,批判了不从师求学的恶劣风气。2、结构图解(三)重点领悟1、韩愈所说的教师的指责“传道、受业、解惑”,三者究竟是什么关系?提示: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在佛教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是积极意义的。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 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阐述了从师的必要性。2、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提示: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不同的。尽管韩愈的观点在当时有着积极的进步意义,但今天我们来学习和借鉴,不能不看到这些观点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3、韩愈所讲的“师”是否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提示:课文所指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因为作者在第二段中明确提出“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显然,作者认为教小孩子读书和断句的老师不是他所讲的“师”,他讲的“师”应是“传道受业解惑”的。“道”就是儒家思想,“业”就是承载这一思想的儒家的经典著作,“惑”就是学习这些著作时碰到的疑问难题。文中的“师”指的就是这样一个特定的群体。由此可以衍生出一个问题:谁能成为这样的“师”从文中可知应是掌握“道”的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正因为如此,为师者便可以突破地位、年龄的界限。 (四)难点剖析1.《劝学》和《师说》都是古代作品,为什么至今还具有生命力?提示:《劝学》是两千多年前的著作,至今读起来,仍然觉得很有道理。虽然时代变了,学习的条件和环境都大大地变了,可是我们可以看出,荀子论述的基本规律,对今天的学习仍然有指导意义。而正因为它已经为两千多年的实践所验证,所以更具有权威性。《师说》是一千多年前的“时文”,作者是针对当时社会上不肯从师而学的坏风气展开论述的。可是文章也流传了千年,因为作者揭示的是读书人的通病(或者说是人性的弱点),所以至今仍然能从中感受到强烈的针对性。韩愈的文章是写给李蟠的,他写作本文时并没有想到文章会流传后世;而我们在阅读时不得不联想到当时的社会风气,从中能发现颠扑不破的真理,这也说明了经典的力量。2.好的结尾,古人称之为“豹尾”,令人执卷留恋,回味无穷。《师说》的结尾正是这样,虽仅38字,却语短意丰,妙趣横生。提示:妙处一:点明本文的写作原因。十七岁的李蟠,儒家的主要经典著作都已学过,他没有被时下的不良风气所束缚,而且向作者求学,作者赞赏他的能行古道,所以作这篇《师说》送给他。 妙处二:对比中再次强调中心论点。全文围绕“古之学者必有师”立论。这里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说明李蟠的不耻相师与古之学者必有师一致,是符合师道是。从而显示出今之学者耻相师是背离师道的,是错误的。又说李氏子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显然他已是一个学者了,却“能行古道”,从师学习,而不像“今之学者”。这些从形式上看都不像对比,实际上是对比,不仅显现出行文的灵活,更重要的是于对比中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妙处三:照应开头,接脉于前。文章开头讲“古之学者必有师”,结尾说“余嘉其能行古道”,这里所说的“古道”即开头“古之学者必有师”的“师道”。另外,文中提到的“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圣人无常师”,同结尾的“古道”含义都是一致的。这是作者有意变换提法,使行文显得变化而不重复。所以这个结尾不仅呼应开头,而且接脉于前。妙处四:以行动批驳诽谤者。韩愈是有的放失的。他乐于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指点,由此引起人们纷纷议论和责难。韩愈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仍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问题。这里点明写作缘由,说明此文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习的青年而作的,这实际上是他借此对那些诽谤者的严正驳斥。 妙处五:指出希望,使文章具有辨证性。当时人们耻于从师,已形成一种风气。作者对此深恶痛绝,竭力想扭转这种不良风气。这样做,希望就在像李蟠这样的青年人身上。在青年中尊重道者毕竟大有人在,这使作者也使读者从不良社会风气中看到了师道可复的希望。这样,就使文章避免了绝对化增强了论证的严密性,表现了作者分析问题时的辨证思想。妙处六:显示强大的人格力量。韩愈为人正直,不为流俗所拘。文如其人,他的文风呈现出一种傲岸的意志,显示出强大的人格力量。这个结尾,旗帜鲜明,高唱师道。“余嘉其能行古道”,一个“嘉”字,既是对后生的激励,也是一种自慰与自得。可谓超群开宗,贯注着浩然之气,表现了韩愈敢于抗颜的气魄和人格。妙出七:顺势再倡“古文运动”。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李蟠“好古文”可见李蟠是“古文运动”的积极拥护者,这也是韩愈赞赏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这个结尾可以说是顺势又倡导了一回“古文运动”。(五)艺术鉴赏1、本文的写法上具有哪些特点?(1)本文立论鲜明、中心突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是“学必有师”“唯道是学” 。文章出言破题,抓住中心,高屋建瓴,提出全篇纲领性的论题,全文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反复进行论证。第二段和第三段中派生出的“圣人犹且从师”“不耻相师”“圣人无常师”“弟子比必不如师”等分论点,都是从某一方面来进一步阐明中心论点的。末段看来似乎是无关紧要的交代,实则是以李蟠为例,说明今之贤士也从师求学,是全文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紧扣着文章的中心。总之,本文结构严谨,不生枝蔓,论点明确,中心突出。(2)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论证,并辅之以感叹句来加强说服力。文章第二段,首先用了一个感叹句紧承前一段,转入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分析,然后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对自己与儿子的要求不同作了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然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批判士大夫的错误思想,指出“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笔锋犀利。几个感叹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2、本文的语言特色a排比、对偶句韩愈的散文素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等。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b连珠句连珠又称顶针、蝉联,明间俗称“咬字”,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为下一句的开头字,首尾相连。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到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C丰富的语气表达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制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来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加生动,说理更加生动。(六)作业安排1、背诵全文 2、就练习第三题写篇小短文。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