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活动单【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所论述的老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2.掌握积累“师、传、从”等实词的含义;掌握“之、其、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了解词性活用的词语,掌握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3.学习正反对比论证方法,学会反复论证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知识准备】£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古文运动中的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翻看《文言文详解一本全》中P7与P12页中的有关资料,了解韩愈生平事迹及其在文学上的成就及六艺、五经、四书、古文运动等内容。【活动过程】活动一:整体感知活动要点: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整体感知文意。2.让四个同学分别朗读课文,要求既读准句读,又读出情感。。3.其余同学注意纠正误读字。活动二:研习第一段活动要点:1.对照注解,借助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圈出疑难问题。2.学生自行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或用法:①古之学者:求学的人。②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同授,教授;疑难问题。③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动词,遇到疑难问题;连词,表转折;代词,那,那些。④生乎吾前:介词,相当于于,在。⑤吾从而师之:跟从并且,两个词。⑥吾师道也:学习⑦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首语气助词;哪里,难道;这里指生年;助词,取独。⑧是故无贵无贱:无论。⑨道之所存: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所字结构,存在的地方。3.组内交流上述疑难(包含词语的意思或用法),小组发言人组织交流(做到有组织、有纪律、有效率),结束后负责汇总问题。(预先完成交流任务的小组,口头翻译本段)4.小组发言人质疑,师生解难5.学生翻译课文,其他学生注意纠正6.齐读本段内容,然后思考下列问题:£找出与下列标题相符的内容。教师作用:传道受业解惑从师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4
择师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活动注意:1.希望小组发言人主动提出疑难,学生能解决的由学生解决,不能解决的,老师负责引导。2.老师指定一位同学翻译本段,有问题的在结束后由其他学生提出。3.问题给几分钟思考时间,然后同桌间短暂交流,最后由老师指名回答。活动三:研习第二段活动要点:1.对照注解,借助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圈出疑难问题。2.学生自行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或用法: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求学的道理;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超出一般人。③犹且从师而问焉:尚且,还;兼词,于之,即“向他”。④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一般人;低于。⑤而耻学于师: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介词,向。⑥是故圣益圣: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更加,越发;形容词,圣明。⑦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⑧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⑨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介词,对于;自己;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糊涂。⑩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前标志。,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代词,这,这些;以……为耻;相互学习。.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位卑则足羞:足以,值得;感到羞耻。0君子不齿:不屑一提,瞧不起。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2其可怪也欤:表强调语气,真是。(或感叹语气,多么。)3.组内交流上述疑难(包含词语的意思或用法),小组发言人组织交流(做到有组织、有纪律、有效率),结束后负责汇总问题。(预先完成交流任务的小组,口头翻译本段)4.小组发言人质疑,师生解难5.学生翻译课文,其他学生注意纠正6.齐读本段内容,然后思考下列问题:£对比论证是本文突出的论证方法,请说说第二小节作者批判当时耻于从事的不良风气时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对比。•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活动四:研习第三段活动要点:1.对照注解,借助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圈出疑难问题。4
1.学生自行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或用法:①圣人无常师:固定的老师。②孔子师郯子:以……为师。③郯子之徒:这些人。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不一定;介词,比。⑤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3.组内交流上述疑难(包含词语的意思或用法),小组发言人组织交流(做到有组织、有纪律、有效率),结束后负责汇总问题。(预先完成交流任务的小组,口头翻译本段)4.小组发言人质疑,师生解难5.学生翻译课文,其他学生注意纠正6.齐读本段内容,然后思考下列问题:联系第一段、第二段,分析第三段举出孔子的例子,意在证明怎样的观点?•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活动五:研习第四段活动要点:1.对照注解,借助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圈出疑难问题。2.学生自行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或用法: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普遍。②不拘于时:拘泥,束缚;介词,表被动;时:时俗。③学于余:介词,向。④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指古人从师之道。⑤作《师说》以贻之:目的连词,来;赠送。3.组内交流上述疑难(包含词语的意思或用法),小组发言人组织交流(做到有组织、有纪律、有效率),结束后负责汇总问题。(预先完成交流任务的小组,口头翻译本段)4.小组发言人质疑,师生解难5.学生翻译课文,其他学生注意纠正6.齐读本段内容,然后思考下列问题:£文章第四段交待写作缘由,但仍隐含着作者的观点,那些句子可以表现作者的观点?•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反馈练习】一、本课字音句读(dòu)或不焉(fǒu)经传(zhuàn)从师(cóng)从容(cōng)择师而教之(jiāo)聃(dān)蟠(pán)苌弘(cháng)近谀(yú)贻(yí)不耻相师(xiāng)二、本课文言知识点(1)本文的通假字: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或师焉,或不焉4
(2)归纳虚词意义及用法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3)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