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特殊意义和用法一.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⑴作名词,有两种情况。①、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②、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⑵作动词,有三种情况。(名词作动词)①、作“学习、效法”讲。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②、作“从师”讲。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③、做“以……为师”讲。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⑴、作代词,有两种情况①、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②、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⑵、作助词,有四种情况①、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②、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③、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④、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⑶、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①、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②、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③、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⑴、作代词,有四种情况①、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②、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③、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④、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⑵、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①、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②、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四)、学习古今异义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②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③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专门的一个求学阶段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殊的指示代词,相当于“用来……的”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5吾从而师之古:是两个词,从:跟随;而:而且今:连词,表结果、目的等。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今:常用义为“没有”。7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常指许多人
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师”作动词的三种情况,前面已讲。)2、意动用法①、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②、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③、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名词以……为师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相师为耻3、形容词作名词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放在动词“解”后面作宾语,意为疑惑的问题。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和“愚”处于主语的位置上,意为圣人、愚人。③、小学而大遗小的问题,大的问题(四)、通假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五)、特殊句式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两句均为判断句2、不拘于时“于”表被动,被动句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由“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4、而耻学于师;不拘于时,学于余;师不必贤于弟子三句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句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反问,意为“难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