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唐·韩愈
受业 句读或不焉谀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准确读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读音:shòudòufǒuyútánchángdānxiāng
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2、或师焉,或不焉
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传授2、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古今1、学者求学的人有专门学问的人2、句读句子停顿的地方看字发出声音3、小学小的方面学习与大学、中学相对4、众人一般人很多人5、不必不一定不需要6、从而从、而是两个词连词,表结果或目标7、所以 用来……的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今异义
1、惑: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惑而不从师:惑矣:一词多义名词,疑难问题的动词,有疑惑形容词,糊涂
2、师:师说: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古之学者必有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道之不传:出师不利:师夷长技以制夷:动词,从师意动用法,以……为师名词,老师名词,专门技艺人动词,从师求学意动用法,以……为师军队学习
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3.传传授流传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
4、道:吾师道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余嘉其能行古道:于是废先王之道:道之以政:名词,道理儒道风尚道行主张,思想,学说通“导”、引导
1、之古之学者必有师:人非生而知之者: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圣人之所以为圣:择师而教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虚词结构助词,的代词,指“道”结构助词,不译取消主谓间独立性助词,不译代词,他们这(类)
2、而人非生而知之者:惑而不从师/小学而大遗:吾从而师之: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承接表转折的连词,却连词,并且表修饰的连词
3、其: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其皆出于此乎:吾未见其明也:其可怪也欤:吾其还也:其信然耶?其梦耶?代词,他(们)代词,那些语气词,表猜测,大概代词,他们的语气助词,表反问表婉商语气,还是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4、乎生乎吾前: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其皆出于此乎: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壮士,能复饮乎:介词,相当与“于”疑问语气,呢揣测语气,吧助词,形容词词尾疑问语气,吗
词类活用1、名作动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2、意动用法而耻学于师:从而师之:3、形容词作名词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比…低下从师求学以…为耻以…为师圣人/愚人圣人;愚人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不拘于时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学于余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
1、根据提示默写填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教师的职责是。从师的标准和原则是。老师与弟子的关系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能力测试:
2、下列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圣人之所以为圣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C、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风乎舞雩D、于其身也,则耻师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A
3、选出加点“其”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其皆出于此乎B.其出人也远矣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D.吾未见其明也A
4、选出加点字与“吾从而师之”中的“师”活用情况不相同的一项()A.侣鱼虾而友麋鹿B.而耻学于师C.孔子师郯子之徒D.鱼肉百姓B
5、选出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不同的一项()A.忌不自信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微斯人,吾谁与归D、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B
6、选出加点词解释有不正确的一项()A.孰能无惑(谁,哪一个)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原本)B.彼童子之师(那些)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C.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流传)D.作《师说》以贻之(赠送)士大夫之族(类、辈)C
7、选出对下列6句中加点的“于”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①而耻学于师②其皆出于此乎③于其身也④师不必贤于弟子⑤不拘于时⑥学于余A.全相同B.各不相同C.只有①⑥相同D.只有②③⑤相同C
阅读第二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则耻师焉,惑矣③句读之不知④不耻相师从师的风尚糊涂书中文句停顿互相学习
10、概括本段文字的大意和作用。批判士大夫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从反面说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11、本段文字的批判说理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法?试加以简要说明。对比。答:(1)将“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进行纵向对比,说明圣愚之别就在于是否从师学习;(2)将士大夫之族“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和“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的自身矛盾行为进行横向对比,批判他们的糊涂;(3)将“士大夫之族”和“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进行横向对比,揭示耻学于师造成的恶果。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是义。这能说知道义与不义的分别吗?
现在有一个人,进人家果园,偷人家桃李,大家听到就谴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捉获就惩罚他。这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至于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的,比进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至于进人家牲口棚,牵走人家马牛的,这比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至于杀无辜的人,剥下人家的衣服皮袄,拿走戈剑,这比进人家牲口棚牵走马牛又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严重。如果损人越严重,他就越不仁,罪越大。现今天下君子,都知道这些事,说它们不义。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是义。这能说知道义与不义的分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