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什么才离开?又为什么而归来?故乡是永远能给我原谅的胸怀。要走几段路,犯过几个错,才明白自己想要的太多。要恨几个人,伤过几次心,才了解为了爱要怎么做。一座城市,又一个城市,才知道流浪的路多颠簸。一次成功,又一次坎坷,才懂得陶渊明先生的快乐。——羽·泉《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听读正音
归园田居(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zhuō正音yìnàifèifán
再读晓意
归园田居(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晓意世俗的本性本性笼中鸟愚拙空轻柔缓慢地升起昏暗遮蔽笼子周围
三读厘脉
再读全诗,试从诗歌题目中找一个字来作为概括全诗的线索。厘脉
归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因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归感归居本性本真本我自然
四读明情
归园田居(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明情辛酸、悔恨眷恋思念清高孤傲轻松、自适近景特写远景勾勒
五读析法
修辞手法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析法一白描比喻
表现手法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析法二远近结合视听结合动静结合
六读升华
1、古代文人的自由观;2、对陶渊明的再评价。
中国古代文人自由观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的返自然。归隐、躬耕田园来获得自由庄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绝对的自由:“逍遥游”苏轼:天地之间,物各有主。非吾所有,一毫莫取。随缘造化形而上形而下圆融
对陶渊明的再评价
有“古今隐逸之宗”之称的陶渊明,其真正的价值却并不在于他的隐逸行为。他之所以能在隐者辈出的整个中国古代史中脱颖而出,且在思想和文化史上备受后人推崇,恰恰是在于他在隐逸中以“守拙”的方式找到了一条通往“庄子式”的自由之路,他将庄子那虚无缥缈的‘逍遥游’境界引入到现实之中,用再普通不过的田园生活书写出一段“陶氏逍遥游”的传奇。
每当后世文人或多或少地拾掇起陶渊明思想的碎片之时,每当他们从平淡自然地文字中感受出“此中有真意”之时,他们便欣然地视陶渊明为知己,成为了“崇陶”的热烈拥护者。“崇陶”现象,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为著名的文化现象之一,是对陶渊明最大的认可与肯定,它对后世文人的诗学审美,乃至文人人格的养成上,都有不灭功勋。
拓展延伸
1、同题异旨,是诗歌的常见现象,分别找出五首《归园田居》所描写的对象和表现的主旨。2、陶渊明还写过一首《归去来兮辞》,表现的主旨相似,所用的文体有异,试比较二者的差别。3、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本诗虽无直接写酒,但“酒”早已蕴含其中,试结合本诗谈谈你的理解。
4、林语堂把陶渊明称为“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但鲁迅却说:“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结合陶渊明其人、其作,谈谈你的看法。5、在整个陶渊明的接受史上,陶渊明从“古今隐逸之宗”渐渐演变为了“田园诗的开山鼻祖”,如何评价这种身份的转化?
背诵束篇
附一:《归园田居》五首
归园田居(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附二:后世对陶渊明的评价(简录)
1、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敬畏,使那些聪明与谙于世故的人自惭形秽。——林语堂《人生的爱好者:陶渊明》2、据我的意思,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间世的,也是没有的。既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譬如墨子兼爱,杨子为我。墨子当然要著书;杨子就一定不著,这才是“为我”。因为若做出书来给别人看,便变成“为人”了。——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3、研读陶渊明的诗,我们可以体悟到,一个伟大的灵魂,如何从种种矛盾失望的寂寞悲苦中,以其自力更生,终于挣扎解脱出来而做到转悲苦为新愉,化矛盾为圆融的一段可贵经历。这其间,有仁者的深悲,有智者的妙悟,而归其精神与生活的止泊,于“任真”与“固穷”的两大基石上,从而建立起他的“傍素波干青云”的人品来,而且以如此丰美的含蕴,毫无矫饰地写下了他那“千载下,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的,“豪华落尽见真淳”的不朽诗篇。——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从“豪华落尽见真淳”论陶渊明的“任真”与“固穷”》
多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