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软的土壤》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粤教科技版三(上)
从岩石到土壤单元
松软的土壤
执教日期
三维
目标
科学知识:
(1)对土壤的特征有一定感性认识。
(2)了解土壤的组成。
(3)知道“从岩石到土壤”经历的漫长演变过程。
能力培养:
知道研究土壤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与人合作。
(2)培养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形成珍爱土壤的情感。
(3)在了解当地土壤状况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难点
动手实验,研究动土壤的组成。
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土壤样本,PPT,视频。
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观察——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拓展、应用。
教学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调 整 反 思
第一课时:
视频引入:《为什么雨后蚯蚓会从土壤里钻出来》
师: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雨后蚯蚓会从土壤里钻出来了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原来土壤中含有空气,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今天陈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探究一下!
活动一、观察土壤
1.学生分组观察土壤样本,讨论有什么发现?做好p67记录。
2.汇报交流。
3.让学生将土壤样本与采集地点进行预测配对,并说说理由。
教师公布答案,请学生将其和预测结果对照。
4.阅读资料:形形色色的土壤。
5.学生提出问题。
6.学生猜测。
(土壤的颜色和土壤中含有的物质有关)
活动二:土壤的组成
1.猜想:土壤中有什么?
(1)学生汇报。
(2)学生作出假设。
(3)板书在黑板上。
2.设计实验方案:
(1)学生小组讨论证实猜想的方法,并讨论方法的可行性。
(2)小组汇报实验方案,教师进行点拨引导。
3.开始实验:
(1)ppt出实验一方案:加水搅拌,观察。
(2)ppt出实验二方案:将土壤加热,观察。
4.得出结论:
活动三:谈收获
1.给每组准备三份颜色差异明显的土壤样本。
2.引导学生从颜色、粗细等方面进行交流。
3.教师指出这是分别在三个不同地点采集的土壤样本:绿化带、沙滩、工地。
4.学生不能提问教师可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在不同地点采集的土壤样本会有这么明显的差别呢?你们认为这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二、探究
1.提问:土壤的颜色和土壤中含有的物质有关,那究竟土壤中都有什么呢?
2.谈话:刚才同学们说出了不少你们认为土壤里有的东西,怎么证明你的猜想呢?
3.说明实验注意事项:
目的:让学生对“土壤里有什么”这个问题出假设的情况下,在激发学生设计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学生的实验方案不必局限于教科书中的方法,只要能够验证假设,方法可以多样化,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