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3课读书:目的和前提教案部编版必修上册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3课读书:目的和前提教案部编版必修上册

ID:793003

大小:417.25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13课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1.掌握基础知识,理解文本内涵。2.学习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对比说理的写作方法;注意文章中引用的作用。3.要重视阅读,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提高自身修养。读书:目的和前提主题时文治史要读其书且知其人众所周知,治史须从目录学入手。以往治中国史者在撰文以前通常都会查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或《书目答问》等书,从中了解有哪些人撰写的哪些书是在自己所撰论著范围之内,然后翻阅并用卡片记下自己所需材料,在撰文时加以征引。这样的做法不是不对,可是未必精准,有时征引之文竟为断章取义。20世纪蜚声海内外的史学家陈垣先生的方法与此不同,他要求“读其书且知其人”。这对于今天治史仍有重要启发。“读其书且知其人”,这样的要求有来由吗?孟子说:“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就是说,但凡善士或优秀学者,从共时性的层面而言,也需要能够与一乡、一国、天下之善士或优秀学者对话和交流;从历时性层面而言,也需要能够与历史上的善士或优秀学者对话和交流。而与古人对话和交流,则唯有颂其诗、读其书;颂其诗、读其书,则必论其世而知其人。这样读书,与翻检个人一时所需材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治学路径,其效果亦必不同。上述孟子之言,其实孔子也曾以不同方式论及。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这里的“文献”,现在一般都当作文书来理解。不过,这样理解并不完全符合孔子所言之本义。“文献”中的“文”表示的是文书典籍,而“献”的意思则是“贤者”。何晏在《论语集解》中引郑玄注曰:“献,犹贤也。”“献”作“贤”解,亦数见于《尚书》,如《尚书·益稷》上有“万邦黎献,共惟帝臣”,《尚书·大诰》上有“民献有十夫”,《尚书·酒诰》中也提及“殷献臣”“越献臣”。如果认为这样的解释仍然不够具体,那么,请看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的说明:“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及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这就与陈垣先生的历史文献学很接近了。提出“读其书且知其人”,体现了陈垣先生对史料全面掌握、审慎考辨的态度。他屡次提出,研究史学的人,不论撰述什么问题,在史料上都要尽量“竭泽而渔”。那么, 我们应当怎样理解“竭泽而渔”呢?现在,提出几个主题词,上网一查,然后逐条录下,这岂不就是一网打尽、“竭泽而渔”了吗?其实,这是把网络当成涵盖一切史料之“泽”。事情真是如此简单而便利吗?恐怕这“捷径”有用于一时,却妨碍了治学者走上看似迂曲而实际最有效的正途。网络不是无用,但人脑应该先于电脑而动,电脑应该协助人脑为用,千万不能以电脑取代人脑。治史尤其如此。陈垣先生所说的“泽”,就是治史者所必需的史料或史源,它们汗牛充栋,像一片望不到边的水泽或海洋呈现在我们面前,初看时简直无从下手。当然,查看目录著作中的史部目录,或者上网检索,都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可是,史学研究的发展自然也必须有其横向扩充(博大)与纵向深入(精深)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有能力看清自己研究所需的史料或史源之“泽”的内在结构及其与外部水源之间的相互关联。这样的“泽”首先是具体、明确而有限的,从而是可以“竭”的,在此限度之内是可以“竭泽而渔”的;再则,这样的“泽”又并非一潭死水,只要能看到它与外部的关联,就可以不断向更广阔的领域深入发展。可见,陈垣先生所提倡的“竭泽而渔”不是随意说的,而是把史源学中“文”与“献”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看透彻了,并且在自己史学研究实践中深有体悟之后才严肃提出来的。张之洞说,“牵连钩考,其益无方”;从已知之书、已知之人寻探未知之书、未知之人,“自可因缘而知之”。这几句话可以说是被陈垣先生看透了、用活了。国学经典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解读: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在言语方面应当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诗海拾贝冬夜读书示子聿陆 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赏析】 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途径。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本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 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文学常识一、作者档案【简历】赫尔曼·黑塞,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时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岁。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评价】德国作家、诗人。被雨果·巴尔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黑塞的创作真正继承了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因而世人称他为“新浪漫主义者”二、背景链接黑塞曾在神学院学习,而神学院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压抑和扼杀人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深深地陷入了与德国民族主义冲突的境地。战争无疑是毁灭人性的,这促进了他对人性的思考和探索。他试图从教育和修养方面来探索人性,提倡通过读书来提高修养,达到心灵和个性的自我完善。为此他写下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本文就是一篇激励人们读书的名作。文中,作者阐述读书的作用,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三、作者逸事黑塞开始寻求心理分析和治疗的时候,正遭遇着严重的心理危机。由于反战,他被迫背井离乡,生活陷入困境。1916年初,他的父亲去世,年幼的儿子又身患重病,妻子的精神病急剧恶化而不得不住院治疗。一连串的精神压迫和心理压力使黑塞深受神经衰弱和抑郁症的折磨,于是,他找到荣格的学生朗昂开始了分析性心理治疗。在1916~1917年间,朗昂为黑塞共做了72次心理分析,基本上是每周一次,每次3个小时。开始的时候,黑塞的抑郁症非常明显,并且流露出自杀的倾向。朗昂的分析性心理治疗十分有效,帮助黑塞度过了心理危机,并且引起了黑塞对心理分析的兴趣。1923年,黑塞放弃了其德国国籍,不久也与分居了的妻子正式离婚。黑塞自己不仅深受坐骨神经病痛和风湿病的折磨,而且也深受抑郁和自杀情绪的影响。从1925年开始,黑塞重新找朗昂做分析性心理治疗,前后持续了2年左右。实际上,这也是黑塞创作其《荒原狼》的时期。孤独与乡愁是荒原狼的呐喊,也是黑塞的挣扎;自杀与寻求生路是荒原狼的彷徨,也是黑塞的迷惘。在此期间,黑塞所经历的心理分析具有多重的意义。对于黑塞来说,朗昂不仅仅是他的心理医生,也是他的知心朋友,而且是他在经受像狼一样“冬季荒原之流浪”时的坐标和向导。黑塞在其《荒原狼》的“出版者序言”中说:“我觉得这个人有病,是某种精神病或忧郁症,是性格病,我是以健康的本能在抵御它。”同时,黑塞也说:“我认识到,哈勒是一个能忍受痛苦的天才,按照尼采的某些说法, 他在自己身上已经培养了一种天才的、无限的、可怕的承受痛苦的能力。”黑塞所要表达的是,尽管荒原狼的故事叙述的是疾病和危机,但是,它描写的并不是毁灭,不是通向死亡的危机,恰恰相反,它描写的是治疗和治愈。在我们所理解的心理分析中,治疗和治愈也意味着发展,意味着心性的成长和人格的完善。黑塞将与荣格和朗昂的心理分析过程中所获得的治愈与发展性体验充分展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其中有在黑暗中的求索,有内在心灵意象的指引,也有超越与整合的个性化经历。四、文化常识1.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是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的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份授予五个奖项的获得者。文学奖就是奖项之一。文学院院士、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的文学史和语文教授、历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各国作家协会主席才有权推荐候选人,本人申请不予考虑。推荐书每年1月1日前交瑞典文学院,11月1日前后公布选拔结果。授奖一般是因为某作家在整个创作方面的成就,有时也因为某一部作品的成就。一百多年来,1914、1918、1935、1940至1943年因战争没有颁发,1904、1917、1966、1974年奖金由二人平分。根据创立者的个人遗嘱,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最近一年来”“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1900年经国王批准的基本章程中改为“如今以来创作的”或“如今才显示出其意义的作品”,“文学作品”的概念扩展为“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即包括历史和哲学著作。文学奖金由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基金会统一管理,由瑞典文学院评议和决定获奖人选,因此,院内设置了专门机构,并建立了诺贝尔图书馆,收集各国文学作品、百科全书和报刊文章。2.诺贝尔遗嘱诺贝尔奖的评选并非基于任何公认或众所周知的原则或标准,而只是基于诺贝尔个人生前的愿望和设想。其法律基准就是他于1895年11月27日签署的最后遗嘱。诺贝尔遗嘱与奖金有关的部分摘要如下:“我其余的全部可变卖财产应按如下方式处置:资本——由我的执行人投资于安全可靠之证券——应成为一个基金,其盈利应以奖金形式每年分发给那些在过去一年中使人类受惠最大之人士。所说的盈利应均分为五份,分配如下:一份应授予在物理学领域里做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之人士;一份应授予做出最重要化学发现或改进之人士;一份应授予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里做出最重要发现之人士;一份应授予在文学领域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杰出作品之人士;一份应授予为各民族间的兄弟情义、为取消和削减常备军、为召开和促成和平会议做了最多或最佳工作之人士。物理学奖和化学奖 应由瑞典科学院颁发;生理学或医学奖应由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学院颁发;文学奖应由斯德哥尔摩的文学院颁发;和平卫士奖应由挪威国会选出的五人委员会颁发。我的愿望是:评奖不考虑候选人之国籍,不论是否是斯堪的纳维亚人,最够资格者获奖。”这部分遗嘱比较粗略,措辞也不那么严密,执行起来有许多实际困难。因此,《诺贝尔基金会章程》对遗嘱的相关部分进行了必要的阐释,补充了技术性的条款。章程于1900年6月29日由瑞典国王批准,此后根据执行情况进行了多次修改。章程确认了遗嘱中的四个颁奖机构,认定“斯德哥尔摩学院”就是指“瑞典学院”。一、认读字音(一)单音字(1)跋涉(bá)(shè)    (2)沉浸(jìn)(3)麻痹(bì)(4)戕害(qiāng)(5)卷帙(zhì)(6)一摞(luò)(7)时髦(máo)(8)逊色(xùn)(二)多音字(1)恶(2)藉(3)着二、辨识字形(1)(2)(3)(4)三、积累词语1.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2.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3.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4.一劳永逸: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1.黑塞认为读书的目的和前提各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答:                                                                        [明确] (1)目的: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2)前提:以个人的阅读兴趣为前提,同时还必须要以个性或人格作为前提。2.行文图解中心论点: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一)(1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教养”。意义: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呈现形式:永远都在半道上,是努力的过程。目的: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二)(2~5段)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1)作者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2)在论述读书的必要性时,再次强调读书是为了完善自我,是为了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不是“散心消遣”,也不是“虚伪的慰藉”。(三)(6~8段)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阐述对待经典作品的态度和方法(有选择、虔诚、反复)。(1)以儿童的阅读为例介绍两类阅读,以过程与结果的对比,再次强调为获得教养而学习是精神的愉快,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地进入新的境界。(2)以自己的阅读来说明反复阅读经典后的感悟与发现。1.作者认为阅读不在于数量,说“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作者倡导的是怎样的一种读书观?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取教养要和“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答:                                                                        [明确] 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心的教养”,他倡导的是“爱的阅读”和有效的阅读。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他心灵的获得。作者认为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他所说的“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通俗地说,就是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如果没有人格,没有个性,他的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2.你怎样理解“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这句话? 答:                                    [明确] 如果读书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获得了僵死的知识,没有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那么就不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反而与读书的目的背道而驰,成了“死读书”“读死书”,这样的读书是有害的,例如孔乙己、范进等。3.为什么“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必须读杰作”?答:                                                                        [明确] 因为报纸更侧重于使人获得及时的新闻,流行文学也只是快餐文化,无法让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而“杰作”即“经典”,能够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可以使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变得高尚,能够留给读者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原因概括题[考点解读] 原因概括题,题干呈现的往往是作者的观点(或结论),要求筛选、概括作者持该观点的理由或依据。[解题指津] 原因概括类题目答题流程1.关注题干提问模式,界定题型原因概括类题,题干提问时一般都有“为什么”“什么原因”“什么理由”等关键词。2.注意思维模式:由果溯因或一果多因文章大多是作家阐发对生活的感悟或某种道理,这些感悟或道理,就是命题者命题的“果”,这些“果”从何而来?来自前后的叙事、描写、议论、回忆等。这类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大,答题时尽量把“因”找全。3.遵循就近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凡题干语句出现的地方往往是答案密集的区域,所以一定要“就近”思考答案。尚存一两点分散在离题干句较远的上下文,需要延伸思维,适当扩大搜索范围,把答案找全。原因概括题满分答案要点一般有“显性要点”和“隐性要点”,而“隐性要点”的寻找需要“适当扩大搜索范围”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4.用因果法检查答案是否正确用“因为……所以……”的形式把原因与结论连接起来读一读,如果因果关系成立,则基本正确;如果生硬,则可能不正确,或语言组织不到位。文章有关“杰作”的论述,表明了黑塞的阅读主张。请结合全文,说说它们的含意。 1.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我的理解] “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人文和文学价值,如果能对杰作深入理解,一定会在思想、思维方面得到有价值的启示。2.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的理解] 因为杰作有巨大的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如果仅仅肤浅地浏览,是不可能理解其精髓的,需要认真读,反复读并深入思考;而时髦读物往往用一些低俗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迎合读者,作者认为阅读杰作能提升人的修养,为此是需要花力气、下功夫的。3.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我的理解] “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指在阅读杰作时需要有追求文明文化的态度,只有怀着敬重之情阅读,才有可能获得教养。多角度论证【课内挖掘】文章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文章提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必须追求文明,敬重知识;转而从反面论述,剖析一些年轻人轻视读书,追求享乐的现象,同时指出要提高阅读层次。在此基础上,从第六段开始,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趋向为例,介绍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通过过程和结果的对比,形象地说明阅读能使心智成长,能使读者面前的世界变得宽广。最后,以个人的阅读体验为例,说明经典作品有持久的魅力,反复阅读,可以不断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技巧指导】在议论文写作中,所谓角度就是作者处理“材料”确立论点的着眼点,也是作者确立论点后,证明论点的出发点。由于角度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所以证明论点既可以正反对举切入,还可以围绕总论横向铺排,平行列举,还可以纵向论证。论证过程中,如果能围绕中心论点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论证,会让我们更接近事理的本真,从而更全面、更充分、更有力地证明观点。结合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我们把常见的论证角度分为以下三种:并列铺排角度、正反对照角度、层进式角度。1.并列铺排角度在论证思路中,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或是把论据并列起来,论证的几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 并列式写作时,根据需要,大体有两种情况:(1)分论点并列式:首先提出一个论证总题却不确定论点,然后在本论部分围绕总题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释总题,做出结论。(2)分论据并列式:主体部分是横向展开的,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在论证过程中,为了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把几个论据并列起来,这几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并列式的结构如下:引论:(提出论点)本论: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结论(总结全文)2.正反对照角度对照式就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一个方面只起烘托、陪衬的作用。3.层进式角度(1)内容上的层进对中心论点的论证角度是逐步递进的。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层次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例如:论点: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不开刀,就无从去“病”。)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2)问题上的层进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例如:论点: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①生活丰富多彩是指生活不应是一种模式。(是什么) ②符合人的本性(人具有多方面的精神需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为什么)③要会工作,也要会休息,培养多方面的生活情趣;社会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怎么办)(3)时评类层进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的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格式。例如:论点:美德不可丢。摆现象:列举社会中很多老年人摔倒无人扶等现象。析危害:长此以往,人性冷漠,中国将进入“陌生人社会”。挖根源:①医疗费用太高,生病受伤成了老人痛苦的噩梦。②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缺失,很多老人家庭地位低下,急于抓住救命稻草。③社会保障体系不作为,形同虚设。指办法:①弘扬助人为乐的社会道德风尚。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制度。【针对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以“品读人生”为题目,列一个写作提纲,运用并列式结构。社会是一本书,人是一本书,自然是一本书,父母同学都是一本书。“读”是了解,是探索,是超越,从读书中能够思索、感悟和品味。答:                                                                                                                                                [参考示例] 题目:《品读人生》中心论点:只要你细细品读,这杯“白开水”会变成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分论点:(从读的方法角度设置)(1)品读人生,要先学会品读他人。(汲取营养)(2)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获取教训)(3)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成功与喜悦。(学会珍惜)2.以“读书人是幸福的人”为题目,编写纵向展开议论的提纲。答:                                                                                                                                                [参考示例] 中心论点——读书人是幸福的人第一段:读书人是幸福的人。(提出中心论点)第二段:阐述阅读能增加人的经历和经验。(浅) 第三段:证明读书更能感化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深)第四段:进一步指出读书能使人向善避恶,变得情趣高雅,心灵纯净而富有正义感。(更深)第五段:呼应开头,收束全文。(总结全文)3.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以“底线”为题,列一个写作提纲,采用对照式结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李白的人格底线;“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陶渊明的人格底线;“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阎罗话短长”是于谦的人格底线。做人,就应该有底线。世间万物都有底线,越过了底线就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60万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击地球,一定越过了很多物种生存的底线,其后果是大量生物的灭绝。稍多一点儿的二氧化碳气体能较好地保护大气层,可是越过了底线就产生了温室效应。人的心中也有无形的底线,时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摘自郝安《守不住底线,迟早会把自己逼上危险》)答:                                                                                                                                                                                    [参考示例] 可按“总分总”三个方面行文。①引论:什么是底线。底线是最低的限度,不可逾越一步的界限。就道德(伦理、人格、做人)而言,底线就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人的心中都有无形的底线,时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②本论:为什么要坚守底线。坚守底线能实现人格的升华。正面例子:屈原的正道直行,九死未悔;苏武的被扣异邦,坚贞不屈;子罕以不贪为宝等。不坚守底线将被人们唾弃。反面例子:秦桧、吴三桂等。③结论:怎样坚守底线。【课内挖掘】黑塞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他在具体解说的时候,认为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里特别指出是“作家和思想家”。人的求学之路无止境,所以要集中心智,研读伟大人物的思想、经验和理想。[适用话题] 阅读 价值 情操【运用范例】书给我们带来了遐想和乐趣, 书给我们带来了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读书能明白事理,增强能力;读书能陶冶性情,德润人心。沿着书籍构成的阶梯,学做人,学做事,攀上一个又一个科学的高峰。争取不断超越,走向卓越。“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每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更高,眼前展现的景色更壮阔,就要拥有更渊博的知识。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多读书,读好书。我们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读书是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的,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大量的阅读,可以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直至形成能力。读书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们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等。这些令我们崇拜、学习和模仿的楷模,可以通过阅读各类书籍去认识。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每一个学生要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应把读书视为自己的乐趣。犹忆书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淡淡的树影,隔着轻帘,若隐若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花杂衣香”,江南水乡,采莲歌女,绕过长桥,浅笑顾盼;“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一袭长袍,一树萧秋,残阳余晖,孑然一人!犹记得晦涩难懂的《诗经》,在臂弯里浅唱低吟;犹记得翔实的《史记》,千百年独成一家之言;犹记得浪漫抒情的《离骚》,在氤氲书香中,传唱千年!读书当如此,在深阅读中,永远都能感知文化的魅力,永远忘不了古人隔着千年时空,传来的阵阵书香。唯有深阅读,才能带来心灵的涤荡。总能看到江畔那个人: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披发行吟,时而悲叹,时而沉吟。他亦如他的文,散发出点点馨香,遍染层林。他感时伤怀,他亦忧国忧民,司马迁称赞他:“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他就这样徜徉于汨罗江,国家的灭亡,百姓的哭声,都化作他眼角的泪滴,流入江底。他是千古传唱的歌者,留给后世一片震惊。如果不是深入地了解,谁又能知道他的内心,谁又能知道他的凄苦,谁又能去学习他的节操? 捧读《红楼梦》,“新仇旧恨知多少”,想起大观园就会想起她的泪!她自命清高其实是因为孤苦无依,将自己紧紧地掩起。“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或许她悲、或许她倔,只肯环着一池灵动的池水,幽然飘落。她也爱,爱那粉饰的百花洲;她也伤,伤那香残的燕子楼;她也恨,恨那有时似傻如狂的贾宝玉。她没有“好风凭借力”的气魄,有的只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轻柔!她悲叹落寞,啼洒血痕,她知道她的命运也如落花,错过了花期。她会咏叹,如今己葬花,他人笑痴,待到他年,又会有谁将己轻葬?沁芳闸的水,总是在流,那样柔缓,那样清澈,正如她的生命。她的一生都在还泪,却经不住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她走了,留给大观园一个故事,留给宝玉一段伤悲,留给才子一声惊叹!总喜欢想象“莫道故园春色好,疆场碧血艳如花”,或许伤感的背后,还有战士模糊的泪眼。因为文化的深度,不会选择所谓的时髦;因为阵阵书香,才会选择细细品味!就像清茶,入口苦涩,回味却甘甜,因为那是跨越了时空留下的记忆。捧着书香,看着窗外嫩绿的枝叶,在书海中,渐行渐远!【佳作赏析】 “犹忆书香”,题旨在题目中就显露出来,它统领全篇,表达了考生对深阅读的理解和喜爱。文章用大量篇幅阐发自己对阅读的体悟和感动,有一定的意蕴。其诗文积累比较丰厚,在短短的800余字的文章里多处引用,熔铸成自己的文章。【写作借鉴】1.学拟题“犹忆书香”既扣材料,又暗含题旨,还充满文学色彩,引人眼球。2.学开头引用秦观、梁元帝、纳兰性德三人的诗句形成的意境开篇,形成排比,暗扣书香,彰显作者内蕴丰厚。3.学论据本文在行文过程中,既有《诗经》《史记》《离骚》《红楼梦》等经典著作来论证“书香”,又有在“书香”中获得经典人物形象屈原、林黛玉来充当论据;既有事例论据,又有理论论据,文本内容充实。4.学语言本文长句短句、感叹句反问句、排比句反复句交错运用,使文本语言流畅而充满诗意。让“换书”成为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图书互换是一种古老传统,老一辈人都经历过, 那些挑灯夜读的场景甚至成为他们最美好的记忆。在社区、书店和网上,近来这个古老的传统正在满血复活。图书互换绿色、环保、节约,以其富有活力和生机的鲜活形式参与人们的阅读生活,也日益成为不少人选择的时尚生活方式。(2月19日《北京日报》)有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上升,这让人很高兴,然而面对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读书人”,也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那就是你买来读完以后的图书,如何处理?是当作旧书卖掉,还是捐给有需要的人,或者是干脆在搬家、清理房间的时候当作废品送到了废品收购站?其实以上这些都不是主流的处理方式。实际上大多数人购买、读完的图书,都静静地躺在书柜里,堆积在书房的地板上,可能几年十几年都不会被再次打开。图书的最大价值就在于阅读,不被阅读的图书,就是一种资源的巨大浪费。一方面,全国读书爱好者家里浩如烟海的图书被闲置在那里得不到阅读,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因为纸张等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涨,所以近年来图书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爱书之人的读书成本也大大提高了,或者说因为书价太贵,导致读书也少了,这当然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让闲置在国人书柜、书房的图书被利用起来,实现图书的最大价值,同时又降低真正爱书之人的读书成本?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图书交换。所谓“换书”,顾名思义,就是用自己看完的书去交换别人看完,而自己又想看的书。通过这种交换,不但可以实现互通有无,节省了购书的成本,而且也为社会节约了资源,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完全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目前读者之间的换书,有各地图书馆组织的,也有各地的读书会自发组织的,当然也有社区、小区物业等出面组织的,都得到了市民的欢迎与肯定。这样的换书活动,不但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而且可以无数次地举办下去,比如,你这次换来的图书,读完以后还可以拿着参加下次的换书活动,换来其他自己想要的图书,循环往复,无穷无尽。如果说图书馆、社区等组织的换书活动还仅仅限于本地本土的读者的话,那么网络上的换书活动,则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大大扩展了换书者的范围,自然也让可以交换的图书种类得到极大的丰富。比如近年来一个叫联书的小程序,喊出了“一辈子只让你买一本书”的口号,引来众文艺青年纷纷尝试,按照小程序制定的规则,参与网络换书。积极参与换书者,绝大多数都是真正喜欢读书者,通过换书不但节约了社会资源,降低了读书成本,而且对于提高国民图书阅读率,引导更多人热爱读书也大有裨益。(时间:45分钟 分值:35分)一、语言运用(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薜荔”是古诗文中________的意象。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中唐诗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写道“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晚唐诗人沈彬亦有诗云“薜荔惹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诗中因薜荔而生出凄楚的意味。有趣的是,薜荔也有另外一面。薜荔不________,在寂寞中生长,延伸着碧绿的藤蔓,任密雨斜侵,依然绿意盎然,活出自己的精彩。屈原《离骚》中就有“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的诗句,借薜荔这种芳草来表达清高芳洁之意。夏天来了,薜荔更显出一片生机,藤条________,坚韧地攀缘吸附于墙壁,构成一扇天然的绿壁,任凭风雨雷电袭击,也不能撕扯分离它们。(    )。待到挂果时,薜荔藤叶丛里挂满了青果,煞是可爱。初唐宋之问“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描写了蔓生浓绿的薜荔、亭亭玉立的桄榔与碧苔相映成趣的景致,令人________。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司空见惯  同流合污  青云直上  心驰神往B.层出不穷  随波逐流  青云直上  赏心悦目C.司空见惯  随波逐流  扶摇直上  心驰神往D.层出不穷  同流合污  扶摇直上  赏心悦目解析:选C。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文中指“薜荔”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常见,用“司空见惯”更恰当。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同流合污: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根据下文“活出自己的精彩”等可知,用“随波逐流”更恰当。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前者可用于事物,也可用于升职;后者只用于升职。根据语境,用“扶摇直上”更恰当。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赏心悦目:指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文中是指诗歌描写生动,不是指眼前景色美好,故用“心驰神往”更恰当。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古代一些文人仕途不顺,他们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B.古代文人仕途多困惑,或怀才不遇,或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C.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他们常常为解心愁而借薜荔抒情。D.古代文人大多仕途困惑或怀才不遇,他们身处逆境之时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解析:选D。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的语病主要是不合逻辑,修改的关键是把句子的逻辑关系理顺。A、B两项,“身处逆境”包括了“仕途不顺”及“怀才不遇”的情形,不能并提。C项,“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的说法绝对,且“仕途不顺”与“怀才不遇”有交叉,不合逻辑。D项的修改最恰当。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若是晴朗的夏日,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 B.若是天气晴朗,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C.远远望去,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简直是一片彩霞D.远远望去,简直是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解析:选B。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上文已经交代“夏天来了”,这里就不要再说“夏日”。上文说了“风雨雷电”,这里可说“天气晴朗”。先说阳光照射,后说仿佛彩霞,这样更符合逻辑。4.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5分)本报4月13日讯(记者陈炜敏) 由中央电视台、人民文学出版社组成的采访组今天来我市,对济南“周三读书会”做深入细致的采访考察,对读书会多年苦苦坚守,用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来弘扬文学事业的行为,给予充分肯定。“周三读书会”是由原市园林文联主办,以济南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为平台,园林绿化系统、社会各界文学爱好者广泛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其坚持纯文学性、公益性,以文学创作为宗旨,每周三集中开展读书创作交流活动,通过学习交流、开展诗文诵读、研讨会员创作成果、探寻文学创作途径,提高会员审美情趣,增强会员文学欣赏和创作能力。8年来,读书会共举办读书交流活动300余次;文学专题讲座30余场,参与人数近万人次;会员在各类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0余篇,出版诗歌散文集20余部;获得全国全省文学奖项20余个。2016年,济南“周三读书会”被山东省作家协会确定为创作基地;2017年,被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等部门评为“影响济南年度群众文化活动”。2019年3月在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照亮生活”系列活动中,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先生称,济南“周三读书会”是一个罕见的平凡而伟大的文学现象。据悉,中央媒体采访后,择日将在中央电视台《朗读者》栏目推出“周三读书会”的相关内容。答:                                    答案:济南周三读书会引起中央媒体关注5.阅读下面的图表,按要求完成题目。(7分)不同年龄段读者首选阅读方式和内容的对比(%)阅读方式60后70后80后90后纸质读物50.9429.5528.1127.27电子读物49.0670.4571.8972.73阅读内容60后70后80后90后休闲娱乐42.2847.5454.3763.17文化经典57.7252.4645.6336.83(1)以上表格内容反映出的现象是:                 (不出现具体数据)(3分) (2)针对以上现象,请从一个角度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4分)答:                                                                        解析:按从90后到60后的顺序看,年龄越大选择纸质文化经典读物的比例越高,选择电子休闲娱乐读物的比例越低。合理化建议可以从如何提高80后、90后阅读文化经典比例的角度思考,也可以从如何让60后更多地接受电子读物的角度思考等。答案:(1)随着年龄的增长,选择纸质阅读方式和选择文化经典类读物的比例呈逐步上升趋势,而选择电子阅读方式和休闲娱乐类读物的比例则逐步下降。(2)(示例)可将文化经典做成电子读物,迎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经典阅读量。6.在班上,一些同学不是沉迷于游戏就是刷手机追剧,班主任为此感到担忧,计划出一期黑板报,以“阅读引领成长,书香浸润人生”为主题。宣传委员设计了一个“好书推荐”栏目,面向全班征稿。请你从《论语》《边城》《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推荐词,介绍作品特点,激发阅读兴趣。(5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书写推荐词的能力。推荐词重在“推荐”,目的在于让人喜欢。要向别人推荐某物,首先应该告诉大家该物名称,然后应该介绍该物值得推荐的地方,即该物的主要特点。可以集中阐述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可以阐述其几个主要方面。阐述时可适当引用、概括相关语句,加以具体说明。本题要求为某本书写推荐词,考生可以从三本书中选取一本,先介绍自己所推荐书的名称,然后从内容、主旨、情感、人物形象等方面介绍该书的特点,可适当引用。介绍时还要注意字数要求,比如本题要求“100字左右”。答案:①《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和教育原则,通过简单对话和行动成功刻画了孔子及其众弟子个性鲜明的形象。其中很多名句朗朗上口,给人哲思,流传至今。要了解汉文化,不能不读《论语》。②《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它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湘西边城淳朴的世道民风和天然的生活状态,表现人性的美好。少女翠翠乖巧淳朴,是美的化身,她的爱情故事却是一首凄美的歌,让人读后留下无限的叹惋。③《老人与海》是一部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小说,是一部非常具有现实寓意的文学经典。作者海明威通过塑造圣地亚哥这一硬汉形象,讴歌了人类的永恒价值。小说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考。(任选一部即可)二、阅读提升(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学术界大致有两种界定:广义上,以题材分, 指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严格意义上,以作家分,指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不管是哪一种界定,少数民族文学最基本的含义应该是以少数民族为创作对象的文学。当然,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以少数民族为写作题材,还在于它能够通过文学的形式传达一个民族的心声、介绍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交流,对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融合起到积极作用。无疑,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对于促进各民族的理解、提高各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构建中国边疆的文化软实力、对外产生文化影响、提升国家认同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作家存在着身份认同和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问题,其优点在于他们成长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对本民族的文化从意识、价值到社会、物质等各个层面都有优先于其他民族的体验,这样使他们能够写出深刻反映本民族的文学作品。然而,无论是哪个民族的作家,只要能深入少数民族的生活都能够进行创作,也完全有可能产生好的文艺作品,例如雷振邦创作的关于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音乐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因此,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并不完全是由作家的身份决定的。少数民族文学首先应该是少数民族题材文学,其次才是作家身份文学。如果少数民族文学成为一种作家的身份文学,那么,少数民族文学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以身份和身份认同作为标志,也可能对作家的视野和思维造成不可避免的局限,从而带来创作的局限性。创作中所使用的文字仅仅是一种工具,不应被看作是文学的特征,因此,应该鼓励少数民族作家使用汉字甚至未来用英语进行创作,让更多的人能够阅读和理解。对于少数民族作家来说,处理好身份认同的平衡点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必须要有自我身份认同,这样才能立足民族文化的立场,深入思考和挖掘文化的精髓,从中吸取创作的养分;另一方面应该淡化少数民族的身份,立足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去思考人类共同的关注和命运,写出一部民族心灵史的同时也表达出人类共同的兴趣、心灵的共鸣和共同的关注;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去认识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的理解和文化交融。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在于固守自己的民族身份和认同,目的在于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与世界对话,如果丧失了这些资源,一个少数民族作家也就没有了和世界对话的资本。只有立足本民族的文化资源,同时又形成不同民族相向而行的共同文化、满足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文化需求,少数民族文学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要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迈向一个新的繁荣阶段,我们必须走出两个误区:一是关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思维误区。事实上,民族的只有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如果没有走向世界,那么永远都是民族的,而并非世界的。因此并非固守民族的立场就可以成为世界的,这样的结果是会被世人边缘化,走向自我消亡。二是关于主流和非主流问题。少数民族文学常常被看作是非主流,由此产生了长期的关于主流与非主流的争论。产生这种思维误区是因为没有认清主流和非主流的根本考量在于社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认知度高、认同度大、阅读面广的文学作品必然成为主流, 包括少数民族文学也是一样的。而没有认知度和认同度的文学,必然成为非主流,被边缘化,这对于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都是一样的。因此少数民族文学必须立足自己的民族文化资源,同时具有世界的视野和人类共同的关注,用少数民族文化这只手去拨动人类共同的心弦。用少数民族的声音去震撼人类共有的心灵,才是根本的繁荣之道。(摘编自《光明日报》)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数民族作家成长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因此他们能够写出更深刻反映本民族的文学作品。B.为了能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与世界对话,少数民族作家必须固守自己的民族身份和认同。C.只有立足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向而行,少数民族文学才能获得更大发展空间。D.即使社会的认知度高、认同度大、阅读面广,少数民族文学也不一定就能成为主流文学。解析:选B。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项,以偏概全,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原文为“少数民族作家存在着身份认同和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问题,其优点在于他们成长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对本民族的文化从意识、价值到社会、物质等各个层面都有优先于其他民族的体验,这样使他们能够写出深刻反映本民族的文学作品”;C项,“……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向而行”说法不符合原文,相关信息在文章第四段最后,原文是“同时又形成不同民族相向而行的共同文化、满足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文化需求”;D项,“……少数民族文学也不一定就能成为主流文学”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五段,原文是“认知度高、认同度大、阅读面广的文学作品必然成为主流,包括少数民族文学也是一样的”。故选B项。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从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界定及其文化价值谈起,进而围绕如何繁荣少数民族文学展开论述。B.文章第二段以雷振邦为例,意在论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离不开作家的身份认同和民族文化立场。C.文章主体从作家身份认同的角度来展开论述,剖析优点和局限,指出解决之道,重在论述如何处理好平衡点。D.文章最后澄清了两个认识误区,指出民族的只有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明确了主流与非主流的考量标准。解析:选B。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意在论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离不开作家的身份认同和民族文化立场”说法错误, 文章第二段以雷振邦为例,意在论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并不完全是由作家的身份决定的。故选B项。9.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3分)(  )A.汉族作家迟子建创作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描述了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人的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其文学主题具有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被媒体称为“最值得期待的书”之一。B.白族女作家景宜创作的《茶马古道》,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茶马古道上的各族儿女在民族存亡生死关头,化解民族恩怨,共同团结抗战的壮丽画卷,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C.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扛枪戍边的部队作家和地方的其他民族作家,创作出了一批反映云南边疆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和各民族风土人情的作品,为当时文坛瞩目。D.藏族作家阿来在1994年创作完成反映藏族地区文化风貌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直到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慧眼识珠,这一优秀作品得以出版,至今已累计销售100多万册。解析:选D。本题重点考查论据是否符合论点。D项,本项所说的事件——阿来在1994年创作完成的《尘埃落定》,1997年被人民文学出版社慧眼识珠,进行出版,至今已累计销售100多万册,很容易进入读者的视线,不适合作本文的论据。本文论证的是少数民族文学的生存困境,籍籍无名的作家即使创作出很好的作品,想要进入读者的视线也不容易。故选D项。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