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预设巧妙生成有效对话激发活力——《琵琶行》课堂教学案例青岛西海岸新区胶南一中程波说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很多语文老师都非常熟悉,我每次讲到这首诗,好像总是跳不出一个窠臼,那就是清代方扶南对《琵琶行》的评价——“摹写声音至文”。确实,白居易善于把音乐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手法高妙,异彩纷呈,因此“摹写音乐之妙”就成了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津津乐道的重点,对“大珠小珠落玉盘”等诗句情有独钟。也记不清是第几次执教《琵琶行》了,在走上讲台之前,我又一次把“摹写声音至文”这个教学重点拿了出来,可谓驾轻就熟,甚至连课也不用备,准备大讲特讲“摹写声音”之美。但不知为何,我突然觉得有些乏味,一来有些审美疲劳,二来提前发的预习学案已经把这些内容详细介绍过了,课堂上的赏析只不过是按图索骥,照本宣科而已。站在讲台上,我决定打破预设,采取新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赏析《琵琶行》。我是这样开场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赏析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著名长诗《琵琶行》,我想问问大家,这首诗的哪一句、或者那几句最能打动你的心?不妨说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学生们一听老师这样说,担心老师提问背诵课文的紧张心情顿时松弛了下来,七嘴八舌地交流起来。对他们来说,在一首诗中找一句“最入心”的诗句是一个轻松而有趣的任务,这个任务比“鉴赏描写音乐之妙”更容易接受。过了几分钟,我敲了敲讲桌,学生们静了下来,我说:“可以交流了,按惯例,自由发言吧。”女生小A第一个站起来发言,她说:“不知为什么,我在读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两句时,心里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很受触动,而读其他的诗句就没有这种感觉,所以我觉得这两句最入心。”我感到很意外,因为在这以前,这两句诗在课堂上就没怎么提到过,赏析重点只剩下“摹写声音至文”了。我问学生们:“小A同学对这两句诗最有感触,同学们有同感吗?”话音刚落,班里十几个学生举起了手,男生小B把手举得最高。
课堂生成的东西其实最有趣,我决定把“摹写声音至文”放到一边,放手让学生去讨论这两句诗。小B迫不及待地说:“我也觉得这两句诗最能打动人心,但我有个疑惑,就是为什么琵琶女晚上睡觉还化妆。”引得学生一片笑声。我愣了一下,想想确实如此,睡觉前都要卸妆,谁还带妆睡觉啊?“女为悦己者容嘛,”我说,“或者这可能是琵琶女的职业习惯吧,毕竟曾经是京城娱乐圈红极一时的明星嘛。”学生们又笑。小B反问道:“可是没人来看她的妆容啊,这时候的琵琶女年老色衰,独守空船,她丈夫也不在身边,化妆给谁看啊?”“对呀,没人看,妆容再漂亮也没用,才会‘梦啼妆泪红阑干’呢。”课堂上师生的对话渐入佳境。这时小A若有所悟,说:“老师,琵琶女会不会因‘梦’而流泪呢?”我没有急于回答,环视了一下班级,问:“这是个好问题,谁来解答一下?”小C站起来说:“我觉得琵琶女的流泪肯定与‘梦’有关,因为她梦到的是‘少年事’,当年的琵琶女在京城可以说红极一时。”“你怎么知道的?”我追问。“前面不是说‘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吗?现在门前冷落,独守空船,前后落差也太大了,谁受得了啊,能不哭吗?”小C的回答博得了学生们的一致赞同。“那还得回到一开始那个问题上,就是琵琶女为什么在晚上也要精心装扮自己,并且明明是在无人欣赏的情况下。”我提示学生,“琵琶女装扮起来,好不好看?”“年轻时好看,年老了就不好看了。”有学生在下面抢着回答,又引起了一阵笑声。“这样说有证据吗?”我追问。小D站起来回答:“‘妆成每被秋娘妒’说明她年轻时候很漂亮,‘暮去朝来颜色故’说明她年老色衰,人老珠黄了。”“很好,”我称赞道,“同学们能扣住文本去分析问题,而不是凭想象去回答,这种阅读态度很严谨。大家再想一下,琵琶女年轻时仅仅长得好看吗?”小E发言:“不光长得好看,弹琵琶的技艺也很高超,不是说‘曲罢曾教善才服’吗?可见她不光有容貌,还有才艺。”“有容貌,还有才艺,用一个成语如何概括?”
“色艺双绝。”小E脱口而出。“我再加上一个词——众星捧月。同学们想一下,色艺双绝,众星捧月,身居繁华地,一曲值千金,这种生活是何等热闹快活。同时大家思考一个问题,现在的琵琶女处境孤独凄凉,‘色’已经不再,‘艺’还在吗?”“当然在,琵琶女仍然是一个弹奏琵琶的高手。”小F抢着说。“老规矩,用事实说话。”我提醒他。“‘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说明琵琶女弹奏技艺极高,一出手就把人吸引住了;弹完一曲,‘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使听众久久沉浸在美妙的乐曲中;再弹一曲,使得‘江州司马青衫湿’,足以说明琵琶女演奏的感染力很强。”“很好!我们不妨把‘艺’换个词,叫‘才’。大家想一下,一个怀才之人,最大的不幸是什么?”“是怀才不遇吧?”下面有学生接话。“琵琶女是一个‘怀才不遇’的人吗?”我追问。“肯定是,现在的她空有一身绝技,却无人欣赏。”学生们确认。我总结道:“色衰艺在而无人赏识,看来琵琶女吃的是青春饭,她从事的职业也决定了‘色’的重要性。然而,朱颜易改天难老,人生最不可挽留的就是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容颜了,可以这样说,‘颜色故’导致‘鞍马稀’,从众星捧月到无人问津,琵琶女心有不甘啊。”最先发言的小A试探着说:“这也许是为什么琵琶女深夜睡觉前也要精心装扮自己,可能是想把青春留住,更可能是遮盖衰老的痕迹吧。”有不少学生点头赞同。女生小G站起来说:“老师,我也有一个疑问,琵琶女虽然年老色衰,但她嫁给了商人,应该说吃穿不愁,可她还要哭,这也太矫情了吧?我觉得这不太符合事实。”此言一出,宛如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水面,学生们议论纷纷,有表示赞同的,有表示反对的,莫衷一是。
既然课堂上生成了争论,不妨放手让学生争论一番。男生小H赞同小G的意见,他说:“我也觉得琵琶女比较矫情,从实际情况来看,琵琶女肯定比饥寒交迫的底层百姓的生活强多了,心情郁闷点儿可以理解,哭就太过了嘛。”小I站起来反驳道:“这我不赞同,如果琵琶女仅仅把吃和穿当做生活需求的全部,那她肯定不会哭;她哭,一定是有其他更高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她觉得人生某些东西得不到实现,因此就陷入极大的悲痛中。再加上她由繁华的顶点跌落到人生的谷底,前后反差太大,难免就‘梦啼妆泪红阑干’了。”小I侃侃而谈,引发了一阵掌声。小G不太服气,问我:“老师,你怎么看?”同时,有四十双眼睛盯着我,全班学生想听我怎么说。我略作思索,说:“那我也参与到同学们的争论中来。首先声明一点,我所说的仅供大家参考,不是唯一的答案,文学赏析中,很多时候是见仁见智的。我认为,判断琵琶女梦醒之后流泪是不是矫情,首先要明白她最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才能下结论。”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我继续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最低层次是生存需求,就是吃和穿之类;依次向上分别是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最高级别是自我实现的需求。琵琶女作为来自京城的著名歌妓,原来的生活至少实现了前三个层次的需求,甚至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而沦落天涯的她,除了生存的需求,前面拥有过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等统统化为乌有,更不用说自我价值的实现了。人生的悲剧莫过于有价值的东西被一一毁灭,而最大的悲剧莫过于自身价值得不到实现。琵琶女空有才艺而无人赏识,这带给她极大的失望和幻灭感。如此来看,琵琶女‘梦啼妆泪’不但可以理解,而且唱出了多少天涯沦落、怀才不遇者的心声。”小G听后若有所思,说:“怪不得被贬江州的白居易也哭得那么厉害,原来他也是怀才不遇之人,原先不理解为什么‘江州司马青衫湿’,现在有些懂了。”我趁热打铁,说:“其实,真正值得敬佩的人,是那些经历了人生断崖式下跌,擦干眼泪继续前行的人,他们绝不屈服于命运的捉弄,也不会因自己的遭遇而自暴自弃,相反,生命的种种磨难使他们的灵魂得以‘淬火’,活出了更精彩的自己,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大家能说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们来了劲头,有的说:“经历了乌台诗案的苏轼,写出来更精彩的作品,可谓浴火重生。”有的说:“举家食粥的曹雪芹著成《红楼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有的说:“少年鲁迅家道中落,反而成为一代大家。”……我补充说:“就拿白居易自己来说,他当初一腔热血,越职言事,被贬江州,情绪低落,看什么都不顺眼,连猿啼鸟鸣都觉得‘难为听’,后来他在江州渐渐沉淀下来,领悟,升华,为当地做了不少好事,老百姓都很感激他。几年后升任忠州刺史,他反而很留恋江州的山山水水。后来江州百姓在浔阳江畔建了琵琶亭,来纪念白居易,可以说经历了低谷的他反而活出了人生的价值。”说完,我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你认为在秋风萧瑟的浔阳江头,在那个夜晚,曾经‘梦啼妆泪红阑干’的琵琶女是不幸的,还是幸运的?”学生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一致推选小I做总结发言。小I如此总结:“首先,琵琶女是不幸的:不幸之一,年老色衰,沦落天涯,最美的年华不能留住,繁华的生活终成过往,命运无常,身不由己;不幸之二,江口守空船,寂寞无人知,人可以战胜苦难,但难耐孤独;不幸之三,绝代才华无人赏识,英雄无用武之地,无限失落,谁人能知?然而,琵琶女又是幸运的:幸运之一,嫁作商人妇总比孤身终老强太多;幸运之二,曲罢虽无红绡,但有听众赏我琵琶曲,江州司马懂我琵琶语,夫复何求?幸运之三,琵琶女因乐天《琵琶行》永留诗册,感动了后世无数人,她自己虽不得知,但这确实是她的一大幸运。两相对比,幸运大于不幸,我认为总体来看,那个秋风萧瑟秋月冷清的夜晚,琵琶女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言毕,热烈掌声伴随下课铃声一齐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