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背诵体味词的声律之美。2、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会其后期的愁情。3、解读词的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教学方式:诵读品悟 点拨探讨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一剪梅》(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气氛,让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一剪梅》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千前北宋年间那个秋天,鸿雁南飞,花飘水流,西楼月满。在这首词中大家觉得李清照的情绪若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是何字?(生:愁),如果在这个“愁”前面加上定语的话,应该是怎样一种愁?(生:闲愁)在李清照的前期代表作《一剪梅》中,作者表现出的是一种闲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读李清照的后期代表作《声声慢》中的无限愁情。二、反复诵读,体味声律美:1、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诵课文,然后请一个同学试读。2、对这位同学的朗诵,你觉得哪些地方可以读得更妥当完美些?请再读一下。3、放录音,听名家的示范朗诵。4、全班同学有感情地齐读。三、合作探究品味意象感受意境美1、那么李清照是怎样表现这种愁情的呢?她是借什么来营造这种氛围的?学生:(意象)找出本词出现的经典意象:
淡酒、秋风、大雁黄花、梧桐、细雨2、分组讨论整理含有这些意象的诗句,总结常见意象的象征义。(投影)有关酒的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雁”意象的诗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得出结论:过雁象征离愁。黄花”意象的句子: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枯萎凋零的菊花多象征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有关“梧桐”意象的诗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
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之物四、自主学习,品味诗句,体味情感美:1、我们说:诗言志,词言情,你觉得在这首词里,李清照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愁情?和《一剪梅》有什么不同吗?(深浓重)2、那么哪些句子表现了李清照的愁情呢?能否找出你最欣赏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讨论①讨论分析运用叠词的作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句形象用了七组叠词,直接抒情,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的心情。寻寻觅觅:人的动作、神态;冷冷清清:环境的悲凉;凄凄惨惨戚戚: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起句不寻常,连用七组叠词,这是李的大胆创新,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是诗赋曲中也绝无仅有的。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寻寻觅觅”,是作者的动作行为,作者在经受了国破家亡、夫丧、金石丢失等一连串的打击后,内心极为哀愁,再加上一人孤处,更是百无聊赖,空虚郁闷,为了排解这一哀愁,作者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寻啊觅啊,想寻些什么呢?不太清楚,一切都是那么茫然,或许她是想找回一些温馨的回忆来慰藉自己,但茫然的作者只感到四周“冷冷清清”。这寻觅的结果给作者最深的感受是“凄凄惨惨威威”,它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使其由这清冷之景更生一种凄凉、惨淡和悲戚之情。从“寻寻觅觅”到“冷冷清清”再到“凄凄惨惨威威”,逐层深入,文情并茂。②讨论鉴赏借景抒情的精彩诗句: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并非酒淡,而是愁浓,酒力压不住心愁;借酒浇愁,而大风砭骨,又让诗人意绪全无。只因作者愁太重,酒入愁肠愁更愁。一个“淡”字突出作者晚年的凄凉,心境的凄苦。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天大雁由北往南迁徙,李清照南下避难,故觉得大雁是旧相识,而自己却漂流困顿,寄寓他乡。以前尚可鸿雁传书,现在丈夫已死,家人疏散,就算是有千言万语,也无人可托,无处可传,从而抒发对家乡的怀念。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诗人任凭黄花盛开,此时也无心攀摘,甚至让菊花在枝头堆积,直至凋落。在往年,她定能和丈夫一起来赏花,而今谁又有这兴趣呢?看到花的憔悴,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颜,凄凉的心境与残秋败花融为一体,更是愁上加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窗前的梧桐树又飘下了几片枯叶,好不容易到黄昏,偏巧这时又下起了淅沥的小雨,滴滴答答的雨声,对于伤心的诗人来说,不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在那颗破碎的心上。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向心头。③在分析鉴赏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一起再诵读这首词,深入地体味李清照无限愁情。五、知人论世,体味愁情无论是《一剪梅》,还是《声声慢》都反映了诗人李清照内心无端的悲苦,我们能否结合她的身世、生平来谈谈她的愁到底是什么愁情?(投影板书)痛:天上人间各半 悲 :美满姻缘难全伤:半壁江山沦陷 恨:偏安一隅用奸苦:形影相吊孀晚 愁:漫漫余生难捱六.达标训练:她另一首词《永遇乐》可以和本词比较来读,试分析词的思想感情:
(投影):《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注释:①落日熔金:落日的颜色好象熔化的黄金。②合璧:象璧玉一样合成一块。③吹梅笛怨:指笛子吹出《梅花落》曲幽怨的声音。④次第:接着,转眼。⑤中州:这里指北宋汴京。⑥三五:指元宵节。⑦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⑧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⑨簇带:妆扮之意。李清照晚年飘流异地,人老憔悴,白发蓬乱,虽值佳节,哪还有心思出外游赏?“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更反衬出词人伤感孤凄的心境。七、小结:投影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于是,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梁衡《乱世中的美神》最后,让我们齐声背诵《声声慢》。 八、作业
收集有关写“愁”的诗句,并体会这些诗句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