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乡土伦理及其现代转型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国传统乡土伦理及其现代转型

ID:793749

大小:1.42 MB

页数:44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单位代码:10166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传统乡土伦理及其现代转型谢宜缘论文作者:伦理学学科专业:指导教师:尤丽娟培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全曰制培养类别:2018年05月26曰完成时间:沈阳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宄成果,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日期.作者签名::—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木人授权沈阳师范大学研宄生处,将本人硕士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有权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1献I」日期,:&作者签名:耳——— 全日制研究生√编号:类教育硕士别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中国传统乡土伦理及其现代转型培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名称:伦理学指导教师:亢丽娟副教授研究生:谢宜臻完成时间:2018年5月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制 中国传统乡土伦理及其现代转型中文摘要乡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乡村也是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形成和孕育的基本单位。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趋势,使得工业化、都市化的进程加快,中国社会步入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时代。而以农业的工业技术化、农村的城镇化和农民的市民化为内容的乡村现代化进程,不可避免地改变了中国传统乡土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和相对封闭的生活方式,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传统乡土伦理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效用日趋衰落。因此,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的矛盾越发明显,如何探寻出一条可以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和谐”之路,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本文以传统乡村社会的乡土性为切入点,采取文献法、逻辑分析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等对乡土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论文对乡土、乡土伦理概念以及传统乡土伦理的主要内容和特征进行了概括。其次,聚焦中国乡土伦理的传统特色,重点论述了乡土伦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发展变迁和现代转型的基本向度。最后,立足于传统乡土伦理效用的衰落,以及新时代境遇下的乡土伦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中国特色乡土伦理的构建。由于今天的乡土伦理脱胎于传统乡土伦理,因此,中国特色乡土伦理的建设要坚持“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同时坚持区域的特殊性与普适性相结合。正是基于区域的普适性这一特征,提出借鉴国内外成型的乡土伦理模式。在这些研究基础上,并提出了中国特色乡土伦理的实现方式,即创新务实的生产伦理、构建和谐的交往伦理建设科学的生态伦理以及设计合理的制度伦理。通过研究,本文希望对丰富伦理学研究内容,促进我国乡村伦理道德的健康发展,以及构建美丽乡村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关键词:乡土、传统乡土伦理、现代转型I Chinesetraditionallocalethicsanditsmoderntransformation.AbstractThecountrysideisthefoundationofChinesesociety,anditisalsothebasicunitofChinesetraditionalethics.Thedevelopmentofmarketeconomyandthetrendofglobalizationhaveacceleratedtheprocessofindustrializationandurbanization,leadingtheChinesesocietyentertheeraoftransitionfrom"tradition"to"modern".Theprocessofruralmodernization,whichtakestheruralmodernizationofagriculture,ruralurbanizationandfarmers'citizensasthecontent,inevitablychangestheself-sufficientmodeofproductionandtherelativelyclosedwayoflifeinChinesetraditionalruralsociety.WhileOnthebasisofthis,thetraditionallocalethics,whichhasitsowncharacteristics,isgraduallydecliningundertheimpactofmodernization.Therefore,thecontradictionbetweentraditionalethicsandmodernsocietyisincreasinglyobvious,thushowtofindoutawaytointegratetraditionalandmodern"harmony"isaquestionworthofourinquiry.Thispapertakesthelocalnatureofthetraditionalruralsocietyasthecut-inpoint,andtakestheliteraturemethod,thelogicalanalysismethodandtheinterdisciplinaryresearchmethodtocarryonthethoroughresearchtothelocalethicsproblem.Firstofall,thispapersummarizesthemaincontentsandcharacteristicsoflocal,localethicsandtraditionallocalethics.Secondly,focusingonthetraditionalcharacteristicsofChina'slocalethics,thispaperfocusesonthedevelopmentandtransformationoflocalethicsfromtraditiontomoderntransitionandthebasicdimensionsofthemoderntransition.Finally,basedonthedeclineofthetraditionallocalethics,andthedevelopmenttrendofthelocalethicsinthenewera,theconstructionofthelocalethicsofChinesecharacteristicsiscarriedout.Becausetoday'slocalethicsisderivedfromtraditionallocalethics.Therefore,Theconstructionoflocalethics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shouldadheretotheintegrationof"tradition"and"modernity",whileinsistingonthecombinationofregionalparticularityanduniversality.Itis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oftheuniversalityoftheregion,andproposestodrawlessonsfromthelocalethicsmodeldomesticallyandabroad.Onthebasisofthesestudies,weputforwardthewayofrealizingthelocalethicsofChinesecharacteristics,namely,theinnovativeandpragmaticproductionethic,theconstructionofharmoniouscommunicationethics,thescientificecologicalethicsandthedesignofrationalsystemethics.Throughthestudy,thispaperhopestoenrichthecontentofethicsandpromotethehealthydevelopmentofruralethics,andtobuildabeautifulcountrysidewithacertaintheoreticalandpracticalsignificance.Keyword;local,traditionallocalethics,moderntransformationII 目录中文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引言.................................................................................................................................1一、研究目的与意义..............................................................................................................1(一)研究目的...............................................................................................................1(二)研究意义...............................................................................................................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一)国外研究现状.......................................................................................................2(二)国内研究现状.......................................................................................................3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4(一)研究方法...............................................................................................................4(二)创新点...................................................................................................................5第二章中国传统乡土伦理的基本蕴涵.....................................................................................6一、乡土及乡土伦理相关概念..............................................................................................6(一)乡土与乡土意识...................................................................................................6(二)乡土伦理的内涵...................................................................................................7二、传统乡土伦理的主要内容..............................................................................................7(一)“血缘认同”背景下的家族伦理.......................................................................7(二)“地域本位”背景下的人情伦理.......................................................................9(三)“自我中心”背景下的差序格局.....................................................................10(四)“乡土交往”背景下的“和”伦理.................................................................11三、传统乡土伦理的主要特征............................................................................................12(一)勤勉重农的生产伦理.........................................................................................12(二)信任互助的交往伦理.........................................................................................12(三)村规民约式的管理伦理.....................................................................................12第三章中国传统乡土伦理的嬗变.............................................................................................14一、中国传统乡土伦理的变迁............................................................................................14(一)重商伦理意识的增强.........................................................................................14(二)市场理性的出现.................................................................................................15(三)传统乡土伦理效用的衰落.................................................................................16二、中国乡土伦理的现代转型............................................................................................16(一)市场理性的快速发展.........................................................................................16(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17(三)农民契约意识的萌生.........................................................................................18III 三、中国乡土伦理的发展趋向............................................................................................18(一)有张有弛的人际互动.........................................................................................18(二)权利义务的契约精神.........................................................................................19(三)独立自主的平等意识.........................................................................................20(四)理性化的法治观念.............................................................................................21第四章中国特色乡土伦理建设的建议.....................................................................................22一、确立中国乡土伦理的建设原则....................................................................................22(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22(二)注重区域的地方性与普适性相结合.................................................................23二、借鉴成型的乡土伦理模式..........................................................................................24(一)韩国新村运动的政府主导.................................................................................24(二)日本造村运动的“一村一品”.........................................................................24(三)“苏南”地区经济伦理.....................................................................................25(四)“大梨树”地区实干精神.................................................................................26三、中国特色乡土伦理的实现方式....................................................................................27(一)创新务实的生产伦理.........................................................................................27(二)构建和谐的交往伦理.........................................................................................27(三)建设科学的生态伦理.........................................................................................28(四)设计合理的制度伦理.........................................................................................29结论...............................................................................................................................................32参考文献.......................................................................................................................................33致谢...............................................................................................................................................36个人简历.......................................................................................................................................37IV 第一章引言一、研究目的与意义(一)研究目的从近代到现代,是中国有史以来体制变革最为频繁深刻的时间段,也可能是围绕着历史产生争论最为频繁的时段。纵观古今,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体。只有切实地洞察农民的交往状况,才可能比较准确地把握现代社会成员的行为价值取向。在这一传统伦理思想影响下,我国传统的乡土伦理体现的是血缘与地缘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现阶段的社会也在飞速的发展转型中,方方面面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乡土伦理也产生了较强的冲击。农村社会相对不流动的状态被打破,有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向大城市转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加关注的一些问题就是,转型时期中国乡土伦理关系出现了多向度、多层面的变化趋势。既有正面变迁也有负面变迁。面对种种疑问,人们开始思考:中国传统伦理到底如何转型?遵循什么样的伦理规范?因此,研究中国传统乡土伦理及其现代转型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问题的了解。(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从理论层面看,乡土伦理的大部分研究都是从社会学、人口学或者农学方面着手的。从上个世纪开始,费孝通先生、梁漱溟先生都做了较早的研究,也为我们后续的深入了解打下基础。进入20世纪80年代,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并且随着“三农”问题的深入,乡土问题开始进入人民的视线中,从政治、经济、文化多角度开始分析乡土伦理的问题及意义。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乡土伦理开始渐渐转型,我国对于转型时期的乡土研究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借鉴西方的社会格局与交往范式思想的社会资本理论;二类是依据我国基本国情,秉承传统文化对农村社会、人际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因此,深入研究中国传统乡土伦理及其现代转型,有助于对我国乡土社会中家长制、血缘、地缘、姻缘、家族、关系、孝道、人情等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好地分析它的转型对新农村建设会产生哪些影响?我们该如何运用其积极影响去推进新乡土伦理的构建?2.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根基,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是促进农村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因此,对我国新农村、新乡土社会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全面了解乡土转型,重视城乡区域发展的相互协调,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社会高速建设时期的理论成果,为解决我国提出的“三农”问题提供保障,从而也有利于推动乡土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第二,对当前乡土伦理转型期这一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能够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关的政策,从而可以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开展,对政府能够全面开展乡村转型提供有益的思路,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第三,对乡土伦理转型期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乡土社会建设的理论知识。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对乡土社会的关注。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因此,本文从特殊视角进行研究,着眼于乡土伦理转型对现代社会产生的影响,通过其相近之处的比较,并对二者进行辩证分型,并结合党的十九大以来的新思想、新观点与新论断,对顺利推进乡土伦理现代转型,提出一些思想观点与方法策略。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1.中国现代性与乡土伦理关系方面的研究中国固有的乡土伦理观念造成了在社会转型期过程中中国出现过的一系列问题,只有突破中国固有的乡土伦理的桎梏,才能寻求中国新形势下的发展与社会转型。[英]帕特里克·格迪斯((PatrickGeddes)(《进化中的城市:城市规划与城市研究导论》)认为基于社会实践的乡土伦理的研究成为了世界认识中国乡土伦理思想的一个窗口,要充分认识中国乡土伦理的转型,就要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去研究。[美]施坚雅的《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从动态的角度对乡村自身的集市体系以及区域内部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考察,打破了小农经济自足性和封闭性的神话和惯性思维,也打破了以行政区划和朝代分期的理念。2.其他角度的中国乡土伦理方面的研究空间概念出现的“乡土”是主体存在的空间依据。[韩]金光亿从应用人类学角度全面①分析了这一概念。他认为,要研究中国的乡土伦理,关键在于要打破建立在西方文化体制上的现代社会学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知识构成的偏见,从空间结构上重新认识中国的乡土伦理观念。里查德·麦迪森在《中国村庄中的道德与权力》一书,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了解放后中国村庄中的道德权威与政治秩序。他认为社会主义思想虽然并未改变士绅式的父权统治,但改变了道德标准,从而潜在地摧毁了他们得以存在的合法基础。并使两种世界观一起瓦解,产生思想真空和非道德化的趋势,但他夸大了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对村落文化的影响。①[韩]金光亿,朴光海.软实力时代的人文科学:人文科学与软实力关系探究[J].国外社会科学,2012,05:121-126.2 (二)国内研究现状对于乡土伦理的研究,国内的研究材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中国乡土伦理的早期研究从广义上来讲,中国的社会转型源于十九世纪,对农村伦理问题的研究也很早就提出②来。费孝通先生就在他的著作《乡土中国》(2015)中,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和价值理念进行了精辟的论述。费孝通先生在此书中提出的“乡土本色”、“差序格局”、“礼制秩序”、“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等概念工具,己成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结构和伦理观念问题上的经典概括。梁漱溟先生在他的著作《乡村建设理论》(2015)中也提到了乡村伦理建设问题,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原有社会结构完全被破坏,农业自然经济解体,专制统治丧先勤出,国家处于一盘散沙,任人宰割,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中。梁先生在书中说到“整个社会构造问题是一根本问题,既深且远,③仿佛非危迫眉捷的中国所能谈”。辛杰在其论文中也指出“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几千年的华夏农耕文化传统铸就了我们农业大国的生存模④式”。传统社会的不断进步,也就意味着传统伦理的不断发展。2.乡土伦理与社会转型方面的研究贺雪峰先生的著作《新乡土中国》(2013)中,提出了“新乡土中国”的概念。我们从这个全新的理念中就能够知道,之所以是“新”的,也就是现阶段的中国传统乡村生产体系以及格局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现阶段的乡村越来越有一种开放性的体系模式⑤了,从而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温铁军先生的《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2009)认为,⑥由于现代性因素向农村的全方位渗透,消费主义、个人主义观念进村,使得相对封闭的村庄开始解体,传统文化和地方信仰被严重挤压而再难有生存空间。农村和农民在社会和文化上越来越被边缘化,农民的主体性逐步丧失,导致普遍的无力感、无根感和焦虑感。杜瑞芹在论文《中国传统乡土伦理与当代农村人际关系研究》中阐述了中国传统乡土伦理的主要内容、特质,她认为现代农村人际关系对中国传统乡土伦理的转型有着不可缺失的⑦相关性。3.转型中乡土伦理重建方面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王露璐教授对“乡土伦理”在国内的研究具有权威性,具有独到的观点,她著有论文《从乡土伦理到新乡土伦理》、《中国乡村伦理的传统特色与现代转型》、《中②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③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2015.26.④辛杰.社会转型中的农村伦理重建[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7.⑤贺雪峰.新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7.⑥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5.⑦杜瑞芹.中国传统乡土伦理与当代农村人际关系研究[D].青海:青海师范大学,2010.3 国乡村经济伦理之历史考辩与价值理解》等,并于2008年出版《乡土伦理》一书。她在她的论文中充分诠释了“乡土伦理的由来、内涵、特征、演变及其与乡村建设的相关性。⑧她认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生活的根基所在。赵霞⑨在她的论文《乡村文化的秩序转型与价值重建》中提出,面对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浪潮,无论是传统乡村文化还是传统乡村社会都发生着历史性的变迁,乡村文化原有的认同对象和认同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必须赋予乡村文化以新的精神内涵,重新架构乡村的新价值,以壮大乡村自身的发展力量,增强其文化影响力。王倩在论文《乡土伦理转⑩型对构建农村和谐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中明确指出乡土伦理转型的重要目标是改变传统乡土社会的宗族结构和“差序格局”,促进近代以来饱受创伤的当今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与和谐人际关系提供理论借鉴。综上所述,伴随着乡村在发达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日渐萎缩,乡村问题、农民问题研究呈现出趋衰退之势。中国正在慢慢的改变自身的农村社会格局,这也正是现代化进程所导致的问题。变迁过程中的区域性和差异性凸显。只有实现自身地域伦理文化的提升与优化,并以此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才能实现乡土伦理的再塑造。虽然说现阶段我国正在现代化发展中,但从根本上来讲我国人民还是较为适应乡村生活。所以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如何面对传统乡土伦理的转型,是本文拟研究的主要内容。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一)研究方法1.文献法文献法,顾名思义就是对于所要研究对象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以及分析,然后基于分析的结果来对研究的相关方面做出一定的结论,基于上面的分析结果来继续深入探究。2.逻辑分析法充分运用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中国传统乡土伦理的转变,及其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社会价值等。3.跨学科研究法这是一种建立在伦理学、社会学、农村经济学、历史学、民俗学的交叉透视基础之上的研究方法,其基本理论立场是伦理学,而其理论表达方式包括理论描述、理论分析、道德分析推理等,是基于现实道德生活经验研究。⑧王露露.乡土伦理[M].北京:人民出版杜,2008.17.⑨赵霞.乡村文化的秩序转型与价值重建[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2.⑩王倩.乡土伦理转型对构建农村和谐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5.4 (二)创新点第一,因为我国在数千年的乡村历史发展过程里,基于不同的地域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性。这篇文章最主要的就是基于现阶段对于乡土伦理的研究以及相关的特点进行总结,所以说有一定程度上的创新意义。第二,现代中国现代性文明扩张,带来了乡土社会物质的丰裕以及现代文明精神的生成。但是,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发展导致了传统乡土伦理道德在现代性唯实唯利的风气下节节溃退,乡土社会不再具有乡土气息,而渐渐被都市现代性社会所腐蚀。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这种乡村振兴又是无法缺失的。所以这呈现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命题:在我们国家大力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如何保持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淳朴的乡村道德,这是值得探究的问题。5 第二章中国传统乡土伦理的基本蕴涵一、乡土及乡土伦理相关概念1840年的鸦片战争结束后,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的影响逐渐加深,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也就此拉开帷幕,但这种转型是被动的且伴随着巨大的屈辱感。传统农业社会逐渐发展向现代化工业社会靠拢,法理型社会甚至有可能直接取代伦理型社会。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等都在这一转型中发生改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国家愈发重视“三农问题”,与农民、农村以及农业相关的话题更是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农村乡村建设。(一)乡土与乡土意识人们对于“乡土”一词并不陌生。“乡”字在《辞海》中有着清晰的含义解释:农村;1112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土”在字典中的含义解释为本土、乡土。对“乡”与“土”两字的含义进行综合,立足于广义角度来解释乡土,即为本乡本土;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故乡;家乡。而立足于狭义角度,乡土即为人们出生的城市以外的地方,或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地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乡土”观念包含着浓厚的宗法血缘色彩,在社会不断发生变迁后而慢慢变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土”的含义即为土地,中国的农业拥有长远的发展历史,对土地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费孝通是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与民族学家,他在其创作的《乡土中国》这一本著作中,提到中国社会的基层具有浓厚的乡土性。“乡土”一词在这本书中的具体含义是指开展小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村,中国绝大部分居民在那里居住并依靠土地来自耕自食。根据费孝通的分析,“乡土”具有三个主要特点:熟人社会;与泥土具有无法分割的联系;具有不流动性。在乡土社会,人们的生存之源即为“土”,人们常常对土地予以高度重视,安土落户,出门远行也极少,对于商品经济活动也很少参与。乡土社会具有地方性的特点,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农村社会组织的重要成分即为家庭,基于家族聚居,传统农村里大部分村落由此形成,相同家族的人在血缘关系的联系下,在同一地区内长时期居住。除此之外,在这种生活中,人们保持各自的圈子,各圈子之间相互隔离但它们的内部又相互联系。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人与人相互熟络,对彼此都有了解,因此一种亲密的关系很容易就建立起来,人们在这一关系的影响下相互帮助,共同克服困难。11辞海[M].北京:光明出版杜,2003.1895.12辞海[M].北京:光明出版杜,2003.1896.6 (二)乡土伦理的内涵费孝通先生在开展社会学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与“现代都市”相对的“乡土中国”这一概念,即保留了乡土伦理中的传统中国熟人社会,凸显出伦理学意义。乡土文化以及传统伦理,立足于广义的角度来看,其重要的构成部分即为儒家伦理,它产生于传统乡土熟人社会与单一的自然经济条件中,具体包含人与人之间各种道德关系的信念、思想以及规范等。现阶段,中外诸多伦理思想深深影响着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乡土伦理,乡土伦理逐步朝着现代伦理的方向慢慢转变,在我国中西部较为偏僻闭塞的山区村落,少数传统乡土伦理得以完整地保存并延续下来。乡土伦理所具有的内涵,可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立足于文化意义方面,它对同一族群聚居施以重要影响,而聚居的纽带则是血缘和姻缘。第二,立足于内容方面,美德伦理是其重要内容,最后,立足于规范伦理方面,其以儒家“仁”思想为主,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另外,乡土伦理还表现出礼乐交融、情理结合,对于实践较为重视,对教化以及个人修身养性予以强调。李良、韦潇竹二位学者也对其有所定义,他们指出“乡土伦理”,是在乡土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和相对封闭的生活方式13基础上,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关系时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立足于狭义的角度看,乡土伦理是指乡村生活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关系,最直接最主观的反应乡土情况。二、传统乡土伦理的主要内容(一)“血缘认同”背景下的家族伦理依靠宗法家族社会,中国传统乡土伦理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对传统乡土社会而言,国家实现生存发展的基础就是家族,所以,家族伦理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其地位超过了社会伦理。正因如此,中国传统乡土伦理最为重要的伦理原则即为家庭伦理。家族是我国传统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辞海》中对家族的解释是,以血缘关系为基14础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在以往的传统社会中,家族的相关形式通常是一个家族因为一个人的血缘关系继而团结在一起,并且家族中还需要有一定的规矩以及道德规范。所以说我们就能够根据上面的阐述来对于家族进行一个定义一个家族就是因为一个祖辈的血缘关系团结在一起叫家族,通常这个家族都是靠血缘关系来进行缔结,并且家族的原因形成一个巨大的关系网。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农耕社会,这种社会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与保守性。人们生活在这一社会中,流动性较弱,通常都是安土重迁,家族与家庭是人们生产生活依靠的基础。随着时间的迁移,人们意识里占据重要地位的国家观念逐渐被家庭与家族观念所取代,具有很强牢固性的家族团体由此形成。对于传统社会而言,家族与家庭的意义尤为重大,13李良,韦潇竹.传统“乡土伦理”的现代转型与农村基层行政伦理建设[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6,(03):107-112.14辞海[M].北京:光明出版杜,2003.774.7 “家族主义”的伦理精神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慢慢形成。通常情况下,族长、族规以及族田等几大要素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家族,同时,家族具有地缘性、聚居行、血缘性等特征。对于中国传统家族而言,其族内推行辈份等级制,这一制度非常严格,家族内部成员以辈份为依据,对老少尊卑的等级进行详细划分,各等级家族成员要严格遵守等级要求,一般来说,家族族长的权利很大,其可借助家规、族规等,管理家族内全部成员。从中国传统家族伦理文化中,可以反映出中国古代一种宗法人伦秩序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基于农业自然经济,以家庭为本位,以血缘关系为联系纽带,极具民族特色。1.血缘关系中国古代社会从本质上看即为宗法社会,其形成是依靠家族血缘关系的联接。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给血缘的定义是,“血缘,按严格来说,是由生育所发生的亲15子关系。”根据费孝通对血缘含义的阐释,血缘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以及人际关系,在早期人类社会就已经形成,通过婚姻或者生育而得以最终形成。例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以及由此派生而出的亲属关系。自然性与生物性是血缘关系所拥有的特点。中国的传统农村里,同一家族的人们依靠血缘紧紧联系在一起,而且祖祖辈辈一般都居住在相同的村落,血缘关系对于人们而言,是联系各自之间关系亲密程度的重要手段。在中国传统家族伦理中,血缘关系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尤为重要。血缘关系以及姻亲关系这两者都是传统社会家庭关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血缘关系作为一种亲属关系,依靠血缘来形成,而在姻亲关系中,不存在血缘关系,只包含婚姻的夫妻关系。血缘关系对于中国家族伦理文化而言,是最为重要的存在。家庭文化的产生,必然需要人们根据血缘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家族共同体。所以,家庭伦理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即为血缘性。2.地缘关系除了家庭成员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彼此之间仍有一种清晰的地缘关系。从生活的形态来看,家庭的行为是“同居”、“聚居”,其栖息地可以被描述为传统家庭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家庭维持其存在的条件之一离不开某一地域上的共同居住,这就是所谓的地缘性。这一家庭的产生存在的结果,使该村庄得以繁衍生息。正因如此,在传统社会中,同胞和邻居通常有相同的氏族和相同的姓氏关系。家族聚居在传统村落中,带来家庭成员之间生活关系亲密,地理与血缘的关系对维系血族、亲密关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由于居住在同一地区的地理优势得以保持。家庭“共同生活”“聚居”的生活形态使亲情和地缘关系自然地融合,使传统的家庭伦理表现出血、地二缘的特征。15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86.8 (二)“地域本位”背景下的人情伦理中国是一个重视“人际关系”,讲“人情味”的国家。“人情味”在中国伦理文化中,体现在本土文化的各个方面。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中,“人情”文化渗透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与社会中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具有密切的联系。中国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就是说,我们对一切事物的了解都是都是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学习而获得的,学会“人情”,懂得世故,就能够了解这个世界,清楚存在发展的意义。懂得世故,就能够了解这个世界,清楚存在发展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与其自认“人情”文化有关,衡量人的交际水平也可以在其处理“人情”事件中反映出来。费孝通先生总结了中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曾对中国人的社会关系做出过概括,费孝通认为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总的说来就是围绕着血缘、地缘而进行的,表现出来的是人们在日常生产、生16活中都热衷于讲人情、攀关系。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情社会”、“关系社会”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1.人情的内涵在中国传统的地方伦理中,人的情感、人际关系都在“人情味”中有所体现,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的情感表达上,在现实生活中可以通过送礼、祝福等传递情感。此外,人情在社会交往中可以看成是一种道德义务,通过对长辈、亲戚、朋友等的尊敬、关爱等道德伦理表现,反映不同的“人情”。在中国人的社会交往过程中,一个懂得人性,具有“人情味”的人,懂得根据不同场合的相应规则实现良好的人际交往,“人情”反映在有感情、有道德的人申诉。相反,一个没有人情味的人是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无法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亲密,反而使人情变得淡薄,无法维系原有关系,发展新关系更是困难的。最初,人民通过对长辈表达尊敬和关心,关心他们的亲人和朋友,为亲朋好友表达情感、祝福、哀悼等方式散发“人情”。后来,“人情”逐渐发展成为人与人之间基于人际关系,实现互惠互利的基本行为准则。人们通过“面对面”和“给予他人”的方式,通过“人情”交往来维持他们的友谊和关系,在保持这种“人情”关系中,人们往往不关注是否得到等同的回报,而是基于关系的深度“做人情”。这种人际关系的“关系网络”在现阶段中国人民来说,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中国人来说,“人情”交际时必要的,因此把中国看作是“关系社会”和“人情社会”并不夸张。2.人情的特点(1)人情导向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16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91.9 “人情”关注的是交往关系,也就是说,人和人通过什么方式建立什么关系,都依托在双方或多方的关系程度上决定。可以这样说,人与人如果存在“人情”,那么就有了相应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互惠互利的人情交往,实现人与人之间的长期共存的社会交际关系的维持。此外,在人类情感的面纱之下,人们将通过给予对方“面子”保持彼此的稳定和谐关系。由于“礼遇”和“滴水之恩”的影响,人们常常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寄托在物质期待之上。此外,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对于“人情”的理念也有所变化,逐渐形成一种认为人情的背离是在道德缺失、道德水平不够、虚假的真理、功利主义的思想、欲望的逐渐增加的基础上缠上的。这种人性的异化、人情的演变,对我国现阶段治理腐败现象有一定文化历史根源作用。(2)人情回报性人情在人际交往以及社会关系中具有回报作用。杨国枢先生在其所著的《中国人的心理》,提出人们彼此之间存在“人情”,使得这一情况产生的重要成因在于,“做人情”的过程中期待得到等同的回报。杨国枢认为熟人之间没有人情关系,对于对方的回报期待17是很少的,因为这样的人际关系受到血缘关系影响,可以获得的回报期限是有限的。这是人性、人情的回归和回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到长期稳定发展。在现代交往社会中,朋友间争着买单付钱,其实是想让彼此觉得欠了自己的情,或者是不愿欠别人的人情。如果关系中出现欠了别人的人情,那么他们会寻找机会来增加回报,增加人情实际上是回归人类感情,满足维系关系的目的,是为了让彼此都有自己的人情平衡。人类人情的回归与回报,使得人际关系长期保持。(三)“自我中心”背景下的差序格局基于亲属与地理的人际关系,传统的中国农村社区形成了一种基于“差异秩序模式”的基层社会结构,即“差序格局”。差异秩序格局模式是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人际交往结构的形象概括。由此可见,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逐渐以自我为中心,散发出去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社会关系逐渐从一个个体向另一个个体引入,他们是私人关系的增加,而社会关系则是私人关系的网络。“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18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在差异秩序格局中,除了血缘关系的亲人交往,在地缘基础上也呈现出“差序格局”模式。在中国农村,村民对人际关系的恩怨情仇界定明确。人们普遍认为,那些能够帮助他的人对自己是有巨大恩惠的,其拥有伟大美德。差异模式中“自我”“自己”就是最重要的概念。可以看出在任何可扩展的社会互动伦理网络中,“自我”“自己”总是处于中心17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02.18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4.10 位置。针对这种说法,费孝通先生也在书中提出:所谓“己”为中心就是“自我主义为中19心”。人际关系也是在“自我”的差异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在人际交往中,通常情况下,“自我”常常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亲人为“中心”,家庭关系交际中常常更亲密、简单和容易接受;越是遥远的“自我”,越容易被排斥,人际关系就会相对淡薄。“公共利益”和“私人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然而通常在交往过程中,人际沟通的范围是有限的,受到人际关系、地理关系、亲疏血缘关系的浓密影响,强调亲密的血液相容性,在一个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祖先下才能实现“人情”发展。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这种人际交往的思维方式必将逐步推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四)“乡土交往”背景下的“和”伦理“和”一直是中国传统乡土伦理中处理人际关系的指导思想。史书中早有关于“和为贵”思想的记载。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状况,“和”其实能够用“恰到好处”来形容。我国历史上的儒家思想就对于恰到好处十分推崇,即要适度,过犹不及。“和为贵”出20自《论语》,在《论语·学而》中指出:“礼之用,和为贵。”其意思是,礼的作用,应当以和谐为目地。孔子在这里提到的“和”,是和、和谐的意思。纵观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贵和思想的陈述,可以看出,“和”不但属于哲学范畴,同时它还是一个伦理的范畴。“和”并非是和稀泥似的多种因素的拼凑,它主要强调各种不同因素的相互融合、相互协调,包含了和气、和顺与和睦的人伦意蕴。因此可以说这种“和”是一种和睦的状态,同时也是一种调和的手段。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特别的涉及人文、经济的人际关系,“和”的特点更为突出,社会关系的交往受到不同个体接触和社会地位的影响都有不同表现,乡土交往中,邻里之间、村舍之间、都有着相互关联的作用性。例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个人的21权利和义务是在亲属关系的基础上决定的。那么如果社会个体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那就会衍生出多个道德因素,在所有道德关系的人际交往中都存在“和”的因素,只有保证在和谐的社会条件下,才能更好的促进乡土的更好发展。总的来说,“和”其实就是要让人们相互之间以和为贵,所有人之间处理所有的事都必须要和和气气,这样就能够使得整个社会更加和谐。在我们的乡土交往中,遵循“和”不是让我们不要和别人发生争执,而是教导我们要恰到好处地去处理纠纷。19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3.20陈晓芬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7.2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5.11 三、传统乡土伦理的主要特征(一)勤勉重农的生产伦理勤勉重农的生产伦理一直是传统乡土伦理的主要特征之一。在农耕社会里,勤勉是人们必须具备的要素之一。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顺应着自然的变化进行耕作,什么时候开始松土,什么时候开始播种,什么时候开始施肥,在什么季节播种什么作物,在什么时候收获什么果实……大自然的变化是不为人的意志而转移的,所以人们要耕种以时,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并且不能懒惰。一旦错过农耕上的一些时机,那都有可能对今年的收成产生巨大的打击。在以农耕为主的社会里,这样的打击是致命的。所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必须要勤奋,以期待有所收获。农业在农耕文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农民、甚至统治阶级都认为农业是生存发展的根本,种地耕田是人民谋生的基础。农业是支持起整个社会的基石,人口的多寡,国家的贫富,社会的安危都与农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自然因素是种植业必须面对的问题,雨水是否充分,土壤养分是否充足,温度是否适宜等等的因素都极大程度上限制的农业的发展。显而易见,种植业给人们带来的回报是需要巨大的付出的,这样的付出人们认为是安居乐业的基础,是人们应该必备的优秀品质。而较之与商业的那种付出小得利高相比,人们往往认为那是爱投机取巧的人,偷奸耍滑的人的专利。所以“重农抑商”思想在相当一段上的时间内占据在传统乡土伦理中。农耕生活相对稳定,农民对土地产生强烈的依赖感情。勤勉重农是中国乡村自给自足的伦理保障,能实现人们自给自足,也能满足相对封闭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我们在任何时期都赞美勤劳,因为勤劳为我们带来充足的食物,以农业为基础的其他产业也能充分发展,让一个家庭衣食无忧,让社会安宁稳定。同时,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具有抗阻性的资源,满足农村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依靠耕地的农民可以通过土地保障基本生活,依赖土地实现农业生产。而乡土性的渗透在农耕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一方面制约限制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但也催生勤勉重农等伦理思想的产生。(二)信任互助的交往伦理信任互助是传统乡土伦理中,又一较为突出的特征之一。人们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有助于生产的开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传统乡土伦理的中的信任互助,一般都是建立在“熟人圈”中。而所谓的“熟人圈”是有血缘性的。血缘性渗透在中国传统乡村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在具有乡土性的传统的地方伦理文化影响下,以血缘关系为联系的人际交往在农村表现突出。通常情况下,农村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家庭单位,大多数涉及经济利益的合作都发生在亲疏关系之间。人从12 出生开始便和自身有关系的人共同生活,其中包含了母子、兄弟、夫妻、朋友等关系,并且会按照不同的亲疏关系来对待其他人。他们之间彼此熟识,相互信任就意味着把自己交给对方,对对方没有任何的顾虑,因为彼此有着血缘关系,或者对方处在血缘关系网中。所以互帮互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信任互助的交往伦理,对乡土交际起这积极影响作用,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在乡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消极影响。这种消极的态度在于根据亲疏关系把农村社会分成了不同的群体,村民在意识里出现排外性,导致家庭主义意识的严重滋生,在正式或是非正式的组织下,伦理政治、亲属关系、经济关系等都以家庭为中心,不管发生什么问题以家庭为中心进行社会问题解决,农村地区社会组织的功能非常薄弱。他们经常要通过家庭发挥主导作用,在社会交际过程中也通过家庭关系进行问题解决,导致社会规定、法律、行政等的整合人们的社会行为的作用难以实现。例如,法律和条例不能被普遍接受和执行,新的概念和观念更难传播。(三)村规民约式的管理伦理村规民约,指“在某一特定乡村地域范围内,由一定组织、人群共同商议制定的某一共同地域组织或人群一定时期内共同遵守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共同规则”。22也就是说村规民约是村民行为规范、村民自治制度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乡村治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规范与准则,是传统乡土伦理社会固有的自治形态。村规民约式的管理伦理,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重要的管理形式。一定程度上它为社会的稳定安宁做出了相当一部分的贡献。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生活在一个地区或者群体的人们为了保证生产生活的正常开展,会自发地制定对每个成员都具有制约意义的规则。这些规则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保证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保护每个成员的利益不受侵害。久而久之,这些规定历代传承就可能成为宗法规则,具有强有力的制约性,在这个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一方面村规民约需要大家自觉遵守,另一方面村规民约需要选举出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来实行,这样才能让大家在出现问题时有人出面主持公道。村规民约式的管理维持了一个群体里的秩序,惩治了那些不太安分守己的人,保证了利益的分配,也让每个人的利益得到保障,甚至是在天灾人祸面前,也能够让大家有倚傍。另外,村规民约都是在乡土社会血缘关系的基础上,村民们利用相互之间的羁绊以及情感来对相互之间进行制约,从而以“礼”来相处。所以,经过了千年沉淀的村规民约,在促进社会生产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都有着几位重要的作用。22张广修.村规民约的历史演变[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25.13 第三章中国传统乡土伦理的嬗变一、中国传统乡土伦理的变迁近代中国历经了国外的侵略以及内乱以后,逐渐进入了转型发展时期。我国曾经出现的列强入侵、国土沦丧、被其他国家殖民、内战爆发、政治扭曲发展、文化衰落、民不聊生等遭遇已经我们远去,中国的整体社会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乡土社会也同样发生到了变更。并且我国开始开展改革开放工作以后,国内在经济体制上的改革活动,也一直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摸索前行,并让我国农村经济的到了快速发展。从整体上来观察,我国乡土社会结构已经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很大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开始面向多方向发展。此外,乡土伦理关系也产生了比较微妙的变动。(一)重商伦理意识的增强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以后,西方列强企图侵占我国,并发动了战争。近代中国遇到的变化,让人始料未及。某些思想先进的中国人经过研讨分析发现,人们对于商业态度的差异,是造成中国和西方国家出现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因而他们不再认同关注农业,开始运用发展商业的方式来提升国力。我国重视商业思想是在晚清时期开始出现。西方国家逐步运用经济方式入侵我国、我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开始消亡。为了帮助我国脱离危亡、阻止外国经济侵略、让中国重新兴旺起来,不再受到其他国家的欺辱。清朝末期的一部分进步人士通过观察中西方的不同点,发现了其中的关键点在于经济利益。他们提出,中国和西方国家出现贫富差距的本质原因不在于军事层面,而在于经济层面。于是,他们开始关注商品经济的发展问题,推崇中国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并期望运用商业发展来提升国家实力,让中国和西方国家进行经济斗争,不再继续处于失败状态。马建忠通过研究,撰写了《富民说》,其开始篇章提及到“治理国家时,应该关注如何富强,而为了得到更强的国力,也需要关心富裕23起来的问题”,可见他非常关注外贸工作,并提倡“为了让中国富强,应该出口更多货物,减少进口量。当处于出口量增加状态时,能够提升自身收益,而进口货物数量减少时,也24可以节省更多支出资金”。然而,在近代时期,他们提出的理念成为了和传统农工商相反的思想,并且当时国人对待经济伦理上的变化,影响到了当时相关法规的设定,这也体现了近代社会开展变革的趋势。农业与商业之间的地位、关系,属于中国商业经济思想的关键点,而近代出现的重商思想也同样比较关注此问题。由于人们非常关注农、工、商相互之间的关联性,我国也开23(清)马建忠.适可斋记言·富民说[M].北京:中华书局,1.24(清)马建忠.适可斋记言·富民说[M].北京:中华书局,1.14 始意识到保持它们之间平衡性的重要性。可见,原有“关注农业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而单一“关注商业发展”或“把发展商业当成根本原则”的思想也不能有效提升国力,必须要“农工商共同得到发展”。而“以商为本”或者关注农工商之间平衡性问题的理论,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为了摆脱原有的小农经济,提升商业在国家经济过程中的地位,运用从市场经济来促进商业发展。可见,该思想不在认可仅关注农业发展、不重视商业发展的思想,这样新经济伦理就产生了。(二)市场理性的出现市场理性,通常出现在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中,有的学者尝试明确市场理性这一概念。湖南师范大学唐凯麟、罗能生二位老师对西方的一些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穆勒、西蒙、达尔和林德布鲁姆、马克斯·韦伯的观点进行梳理、归纳、剖析,最后界定市场理性“是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理性表现,是市场经济中主体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25一种自觉精神和行为方式……”。内蒙古师范大学刘世铨也在其论文中明确市场理性“是指市场运行中的市场规律,市场活动者必须遵从它,使自己的活动符合于自己以外的市场26理性”。不同学者对于市场理性概念的定义有着自己的见解,我们不难看出市场理性就是活动的双方需要理性地遵循市场运行中的法则,而不是依靠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网。十九世纪中期至今,西方资本主义闯入我国以后,对于国内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不良影响。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传统乡村经济伦理也开始受到质疑,乡村社会更加开始关注到市场带来的影响。传统乡村经济伦理受到了市场化带来的影响,并逐步被解体。传统乡村经济伦理中,人们对市场完全不进行较为理性的思考,而是依靠的亲友、家族、乡邻关系,以及熟人,甚至一味地遵循老祖宗定下的规矩或习惯行事。在中国进行市场化改革以来,曾经运用的乡村伦理也开始失去作用,人们更加关注按照市场理性提出的契约伦理,可见新乡村社会关系逐步形成。正如张婷婷所说:“如果说差序格局的核心是人际关系的人情和伦理,那么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关系网络决定性因素由27血缘的亲疏逐渐演变为利益的远近,人与人之间关系越来越理性化”。由于市场化以及全球化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乡土中国”开始出现变化,而贺雪峰经过研究也提出了“新乡土中国”概念,但是此概念和费孝通曾经提及的满足自身需求的“乡土中国”不同。另外,由于大家过于关注个人利益,没有重视到自身义务,这导致异化的个人主义开始出现在农村社会。贺雪峰开展的研究工作也得出,依赖熟人社会的乡土逻辑已经失去效用,而市场伦理以及市场逻辑开始得到盛行。不管是经验上、理论发展上,乡村社会关系必然会受到市场化带来的影响,并且会逐步被瓦解。然而,需要关注的问题为,如何判定乡村社会完全被市场所瓦解?但是通过分25唐凯麟,罗能生.论当代中国市场理性的建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9-15.26刘世铨.论市场理性[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3-8.27张婷婷.市场理性与乡土伦理:一项基于征地补偿引发的家庭纠纷的社会学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18.15 析发现,把乡村当成了受到市场经济影响的对象,没有关注乡村社会自身具备的相关作用,未重视到传统乡土伦理面对市场发展提出了应对措施,因而不能拿出确凿的证据来解释出现市场化以后,我国乡村社会出现的实际变化。(三)传统乡土伦理效用的衰落从日常生产的理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群体制度的设置几方面来看,中国传统乡土伦理是比较封闭的,同时也是非常稳固的。虽然这样的传统乡土伦理能够维持社会秩序的平衡,但对于民族的发展是有一定约束性的。勤勤恳恳地劳作,强烈地依恋自己的土地,这样的生产理念使人们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缺乏理性思考,不愿冒险探索,缺乏创新意识。以血缘关系或小群体为依靠的人际关系,限制了契约意识、责任意识的形成。凭借家法村规的群体制度,阻滞了自由、平等、个性的发展,扼杀了人民心中的自我意识,和人权意识,同时也不利于国家法制的建设。这样封闭、稳固的传统乡土伦理,终于被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破,传统乡土理论开始慢慢发生转变。1949年,新中国正式建立,从此我国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我党能够带领人民获得革命胜利的缘由在于,运用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赢得政权的工作方式。虽然毛主席也提出,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党应关28注城市建设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从1949年至1978年期间,我国乡村陆续在开展土地改革活动、合作化活动、大跃进活动、创建人民公社等,这也使得传统乡土伦理进一步出现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乡土伦理逐渐衰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大量农民开始离开自己的土地,去寻找更多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人际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原来以自然经济为主的模式下,人们主要的职业是农民,在家务农,很少与外界接触或交流。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推动下,人们离开了以血缘、地缘关系为主的熟识的关系圈,尝试着去接触以陌生人为主的关系圈,人们从农村向城里迁移。通过汇总分析可得出,传统道德伦理文化体系开始失去效用,现代社会更加关注自然科学知识探索,而运用易经等构建的世界观开始受到质疑,人们转变为重视自然规律,并运用了按照自然规律开展相关工作的科学发展观,重视创新,勇于冒险,另外儒学层面的道德伦理能够有效处理社会问题的作用开始降低,人们更加关注人的价值,而且按照“自由”、“平等”等价值观设定了各种制度。可见,人们“成为圣贤”的人生观念已经改变,并开始关注如何获得幸福、取得全面发展。二、中国乡土伦理的现代转型(一)市场理性的快速发展市场理性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以下两点原因:第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第二,社会制28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年1991版,1427.16 度的影响。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是市场理性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无论是个人本身的技术水平还是社会整体生产的技术水平都制约着市场理性的发展。毋庸置疑的是,拥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才能更好地、有效地获取资源。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使得人们的利益意识、资源意识、效率意识都大大增强了,所以生产水平的发展是市场理性的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我国拥有着优越的社会经济制度,这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保证市场理性发展的又一因素。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不同,是竞争经济。在竞争经济中,人们“自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诚信意识、开放意识、伦理意识等市场理性精神逐步在社会生活中29得到张扬”。竞争就意味着争夺有限的资源、有限的市场等,资源的不合理分布和人们之间激烈的竞争是市场理性发展中的一个阻碍因素,往往可能引起社会混乱。在一个混乱的社会环境下,任何市场理性都是无法发展的。我国经济政策的优化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较为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合理优化资源的分布的局限,打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在宏观上调控,促进市场发育,同时有效地对市场行为进行规范,这些都为市场理性的发张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另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工作以后,采用了“效率优先、体现公平”的分配方案,可通过先致富的人带动其他人走向富裕。很多人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取得很高收益,让很多人看到光靠勤恳劳作和按照惯例、经验行事,把目光放在有限的资源和狭小的熟人圈子里,是不能快速致富的。于是,开始了由熟人人脉圈向陌生人脉圈过渡。如张婷婷所说:“如果说‘差序格局’的核心是人际关系的人情和伦理,那么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关系网络决定性因素由血缘的亲30疏逐渐演变为利益的远近,人与人之间关系越来越理性化”。改革开放中,我国不再运用计划经济体制,而是开始运用了市场经济体制。虽然这一时期我国的市场理性并不十分充分,但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是迅猛发展。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农业发展规模很大,但乡村发展水平不同,每个地区都具备自身特征,并且地域伦理文化传统上同样存在差别。城镇化的发展,属于整个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既是发展中的概念,同样也属于历史范畴。但“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31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城镇功能转换、升级的过程。”在城镇功能的转换、升级的转型过程中,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可见,城镇化可让新乡土伦理具备开放性、平等性、变革性,并符合时代发展进程,有效完成转型工作。我们已经看不到传统乡土伦理中涉及到的封闭性及稳定性。在某些层面上来讲,各地乡村已经具备新乡土伦理中涉及到的现代市场意识以及相关价值观念,并且逐步变为29唐凯麟,罗能生.论当代中国市场理性的建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9-15.30张婷婷.市场理性与乡土伦理:一项基于征地补偿引发的家庭纠纷的社会学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18.31姜爱林.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研究[J].财贸研究,2004,(3):1-9.17 了市场化以及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当中适用的“现代性的伦理话语”,但是作为新乡土伦理发展基础的乡土伦理传统,由于不同地区伦理文化不同,只能当成基本内涵。传统乡土社会过于封闭,可把此类地域伦理文化异质性的空间距离缩小到临近不同村落。而转型期新乡土社会的伦理不能体现出实践效能,也是由于“地方性知识”和“普适性意义”的之间矛盾产生出现以后的,因而应该将它们进行汇总,在地域伦理传统基础上,不断吸其他伦理文化,并展现出平衡性。需要强调的是,这不代表我们能够把此种转型当成彻底消除乡土伦理传统。我们应该意识到,新乡土伦理是依据传统乡土伦理的改革而产生的,应该将其作为发展基础。倘若新乡土伦理和传统完全脱离,会导致新乡土伦理失去依据,成为不能开展有效进行实践的相关概念,可见不但要让乡土伦理成为“历史之根”,还有变为“现代之源”,这也是构建此伦理的关键点。(三)农民契约意识的萌生在传统农村人际关系内,属于血缘与地缘关系构建出的关系,此类人际交往关系中涉及到了一定的情感问题,然而人们应该依靠信任度来开展互动交往,因而此种交往关系不适用于当下的社会。为此,其他交往关系开始逐步出现,并得到了一定发展。由于社会发展速度很快,大家在工作中以及学习中都会建立起人际关系,而原来依靠血缘和地缘关系来开展相关活动的时期已经消失。当下,农村人际关系中也体现出了真正的交往性。而经济上、文化上、政治上的人际关系主要是运用法律、协议等正式化规定进行确定,应该遵守相关规则。在以往的农村地区,当遇到相同姓氏、籍贯的人,大家便会当成亲人对待,尽管当下此类现象依然没有完全消失,但农民更加关注对方和自身的利益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确定是否可以进行交往。农村地区的血缘性人际关系当中,大家比较关注辈分问题,在一个家庭当中需要听从家长的指令,例如参加何种劳动活动,可以开展的消费、可加入的其他活动等,所有成员都需要听从其安排。当商品经济时代到来以后,农民可以生产或者销售相关产品,并需要和外部环境进行互动交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家在开展交易活动时,相互之间应该具备平等性,并且互相得到收益才能确保双方关系得以存续,不然商品将不能进行顺利进行买卖。可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中体现出的平等交换性,可让农村人际关系展现出良好平等性、合作性。比如,农民和科技工作人员进行交往过程中,农民应该面向这个工作人员学习农业知识、相关技术,收集有关资料。而科技工作人员也需要运用农民提供的资金、土地、劳动力,这将有助于构建出能相互包容、提供支持、尊重对方的人际关系。三、中国乡土伦理的发展趋向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中,人们都是运用自己耕种方式来提供生活所需,并且生活状态比18 较闭塞封闭。由此展现出自身独特性的乡村伦理关系以及道德标准。按照费孝通提出的“乡土性”概念,作者把具备“乡土”特征的中国乡村伦理归属为“乡土伦理”。可见,乡土伦理的表现形式以及特征都是在“乡土中国”的特性基础上产生的。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等的发展,乡土伦理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趋势。(一)有张有弛的人际互动当下,中国乡村社会已经出现了根本性变化,不属于传统乡土社会,并且展现出了新特点,并且在乡村伦理关系上以及道德标准上也产生了变化。一方面,农业市场化发展速度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速度较慢,不能展现出传统农业活动中“劳”和“得”的相互关联性,而开展农村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以后,也导致多数农民必须离开原来生活的村庄或原本耕种的土地,这会让农民认为辛劳的工作不一定能取得相应的收获,也不是能够致富的唯一途径。因而,农民开始具备用于探索、乐于创新、努力致富的现代经济理性意识,并且原来属于传统乡土伦理的辛勤耕种价值理念开始出现转变。另一方面,乡村社会不再依靠“熟人社会”,并进入到了“半熟人社会”,可有效拓展人际交往圈子,更改原有的交往形式,也可以带来更多农民融入“陌生人的社会”。因而,由于熟悉而构建的“熟人关系网”开始消失,与“陌生人社会”签订的合约、规则等逐步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并且需要在开展买卖活动中、互动交往中遵守这些原则。可见,乡村人际关系开始面向理性化层面发展,农民已经具备了信用上、合约上、责任上的意识,可丰富传统乡土社会中的互助交往伦理。另外,在乡村社会的转型阶段,会进一步面向市场化以及信息化上发展,并能够拓展公共生活空间,不至于让传统乡村社会内血地二缘的家庭式以及长老式的道德权威过大,这会导致关注经验性家庭的道德标准已经传统村规不能有效处理当下比较复杂的问题以及相关矛盾。此外,让我国乡村地区都能了解相关法规的活动,有助于我国乡村面向法制方向发展,并可以成为我国法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点,而在此发展过程中,农民也会展现出在法律上、个人层面上、权利上的良好意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开展相关活动,这将减弱传统村规在道德层面带来的效用。(二)权利义务的契约精神现代文明出现以后,人们也从农业文明时代进入了商业文明发展时期,不论在身份上、合约上、共同体上都进入了转型阶段。而社会伦理在进行转型时,也展现了体现平等性的现代公共伦理,并有助于规范化的开展有关伦理上的变革。另外,“乡土中国”属于宗法社会结构,它能产生按照人情构建的社会伦理,契约伦理会依据市场经济发展状态变为当下主要的社会伦理。因而,传统社会伦理应该符合我国发展进程,应该想对当下户籍制度进行改变,不19 再设定身份障碍,彻底消除人情社会,进一步形成公平的公民社会,让大家认识到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良好公德意识,让身份伦理逐步变为契约伦理。通过了解契约伦理发现,它属于制度伦理,“现代社会伦理的关键点需要转变为制度层面伦理,并需要重视相关道德标准的设定是否适用;正义属于制度原则的原因在于,它能确保每个人拥有平等权利,而依按照平等性签订的合约相关理论属于契约伦理”。“关注契约的社会伦理和传统关注仁爱的伦理不同,它是可以展现出正义性,并属于公共伦理。而从关注个人道德问题逐步变为公共伦理过程中,现代公民社会需要拥有平等的相关权益,并且关注人格的平等性,应该运用法律来确保人们的尊严以及相关权益不被侵害。另外,该公共伦理不但要体现出传统美德,又需要这些伦理的体现出规范性。国内契约关键点中的社会伦理还没有得到顺利转型,分析出现此问题的原因为:在原有伦理道德层面的影响下,农村依然存在私下关系、熟人关系、人情关系;国内公民社会建设速度较慢,这也造成了村民不具备公民责任意识;由于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不快,城市文化带来的相关影响,使得农村传统文化处于不能有效体现作用的状态,而这些问题都会让社会公共伦理不能有效运用。因而,我国社会伦理还没有转型成功,而开展此项关注的目的为:让农民在和其他人互动交往过程中可以具备相同道德语言的公共意识;让农民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念来处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出现的矛盾;让农民能够尊重其他人拥有的权利、认可公共规则、共同遵从公共道德等;另外还应该“寻找出乡村经济与乡村公共伦理共同得到发展的相关机制;促进公民社会组织有效开展相关教育活动;设定本地乡村相关制度,共同发展乡村经济,助力文化伦理得到发展;让政府、社会大众、精英人士来构建出村落共同体”。(三)独立自主的平等意识马克思主义提出,社会存在会对社会意识带来影响,社会中的经济关系也会影响到人们之间的关联性。农村地区应该提升经济发展速度,构建健全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其社会生产力得到提升,让农民获取更多收益,关注民生问题,有效处理公民自身利益的相关问题,这也是提升农民道德素养、创建农村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点,可帮助农村社会关系面向正向方向发展。政治可以展现出经济发展情况,国内农村开展村民自治基层民主政治活动,可有助于创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中国向来提倡民主,农民的民主权益更是重中之重。近年来,从我国各项民主政治会议的代表、委员结构中不难看出,农民代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能够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见、保护切身利益。同时,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途径的不断宣传,人民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不论是村官的选拔还是干部任免,都能坚持民主的原则,有效的团结群众,激发潜力,推动农村社会发展。同时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高效开展相关生产活动,原来农村地区需要多个劳动力开展的工作,当下一个人便可完成,然而农村耕种取得收益低于出外打工取得的工资,这导20 致很多农村地区的年轻人开始外出务工。但是留守在农村地区的都是老年人、儿童、不能外出工作的妇女等,这导致传统乡土伦理不能被后人继承。并且这种流动,也会使得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男女比例、养老形式、技能传承、价值观念上都会出现变化,而传统耕作制度内包含的文化和伦理观念,也开始脱离农民的日常生活。同时农民多年进行外出工作,他们也会了解到相关法律常识、懂得平等性,并开始运用现代生活理念,传播新的思想,注入新的灵魂。(四)理性化的法治观念不论是市场经济的流动性,还是社会环境的开放程度,无一不在扩大着村民的社交范围,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日益频繁起来。大批量的村民借助工作或生意涌入城市,同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的同时,也开始认可城市中的新兴观念。在农村向城市输送大批量劳动力的同时,城市的先进观念和技术也逐渐流入农村,在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影响下,村民们的思想观念开始革新。在这一思潮转变的过程中,最明显的莫过于情感向理性的转变,之前村民们是情感占据上风的思想,而今利益已然成为考虑问题的关键因素。即便在现实生活中,村民们不愿意开口谈论利益,认为这样显得自己低俗,但是在交往的过程中,却会不自觉地将利益作为一项重要参考因素,最为典型的就是“拟亲缘”现象。无庸置疑,亲缘关系的存在为人际交往提供了诸多便利,利益之风的盛行使得认干亲、拜把子的现象越来越多,相当一部分数量的村民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成功融入他人的圈子,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有了这层关系,许多麻烦的事情都可以看在人情的面子上得到解决,与此同时,自己所能获得的利益也会越来越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村民们多会选择以利益为依据搭建起自己的人际关系网,而这一网络更多地会同创建者自身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即使是婚丧嫁娶这类红白喜事,村民们在随礼的过程中也会加入利益的考量,会计算自己送出的礼金能否为自己带来预期的收益。功利性的日益增强的同时,村子里的人情味也开始越来越淡。随着农村人际关系理性化的程度逐渐加深,在契约因素和理性因素的双重作用之下,血缘关系在人际交往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弱,此时人们开始远离自己曾经迫切想融入的集体。利字当头,曾经的血亲,所谓的人情都不再成为影响村民人际交往判断的因素。当曾经亲密无间的村民,开始用利益衡量自己的朋友,人与人之间的疏远还会远吗?当村民之间的关系开始漠化,整个村庄的社会关系也就开始松散,当人们不再期待着对方基于人情而帮助自己,人际交往也就理性化了。以农村人际关系为切入点来看中国传统的乡土伦理,表面是人情化向理性化转变,其背后则是“情”开始被“理”消解,中国传统乡土的伦理色彩的暗淡,已然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21 第四章中国特色乡土伦理建设的建议一、确立中国乡土伦理的建设原则(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国在这片土地上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形成过程中,油然而生的传统文化也难免具有一抹保守的色彩。这些保守因素大致分为以下五种:第一,迷信和利己主义文化,这种迷信经过上千年的历史熏陶,已经渗透到村民的骨子里面,而这种文化则具有典型的农村家庭主义色彩;第二,功力主义,坚持认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第三,利字当头的价值观,过分追求功名利禄,将利用价值作为人际交往的首要判断因素;第四,小农思想,认为自己当前的生活已足够富裕并沉迷其中,不愿抛弃当前安逸的生活拼搏进取;第五,包括诸如与世无争、重农抑商等传统世俗观念。上述思想都根深地固于村民的脑海中,并一代一代的驻扎下来。但除了以上的保守因素,传统的乡土伦理中还有很多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如,人们在传统生产方式中形成的勤劳朴实、踏实规矩、吃苦耐劳、信任互助等等优秀品质。社会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不断进行着的,这是大势所趋,是发展规律。对于中国农村而言,正处于转型期的关键时刻,此时更需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进行理论指导,同时还需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传统乡土伦理进行审视,搭建起新的价值和道德体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行传统的价值根源与现代思想的融合,完成现代“乡土”伦理理论建设,开展良善风习塑造活动,以期实现道德正能量在农村的广泛传播。乡土伦理遇到现代化,它们就开始相互影响并尝试发生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国传统乡土伦理思想也在及时更新,并且被赋予现代化色彩。如付利民在论文中阐释:“随着现代化从城市向乡村的渗透,乡下人意识到自己生活的贫穷,意识到自己物质文化的匾乏,意识到钱的重要性,意识到城里生活的惬32意,许多乡下人想要改变自已的现状开始进城闯荡。”人们的意识确实在逐渐与现代思想融合。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市场意识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由此,传统乡土伦理蕴涵的封闭性和稳定性被打破,市场化进程为新乡土伦理注人了开放、平等、变革等鲜活的时代价33值血液,从而为其提供了实现转型的‘现代之源’”。这些改变都是工业化、城镇化的现代化发展所带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化进程能够彻底改变我们传统乡土伦理。我们需要将“传统”中的勤劳朴实、踏实规矩、吃苦耐劳、信任互助等等的优点在继承发扬中有所创新,形成真正的符合现代化的新型乡土伦理。32付利民.乡土伦理遭遇现代化[J].才智,2016.(1):22833王露璐.从乡土伦理到新乡土伦理—中国乡村伦理的传统特色与现代转型[A].东洋伦理与文化——第18次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2010.22 (二)注重区域的特殊性与普适性相结合1.区域的特殊性中国幅员辽阔,又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乡村数量相当庞大,并且发展不平衡。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因此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特殊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必然决定了此地区就会形成特殊的乡土伦理样式。而这也就是这个区域的乡土伦理特色。以文化传统作为切入点,对中国社会进行研究,不难发现其随处可见的人情关系。宗亲文化讲究的是以家为单位,并将其作为中心,伦理关系就相当于横纵坐标,不断向四周延伸,最后就形成了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框架搭建起来的价值观体系。对于宗族文化而言,其最为瞩目的色彩就是附属性,即个人应当依附于家庭,在家庭中履行自己的职责,对家庭做出贡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宗族文化不承认个人独立性的现象。宗族文化的形成就决定了其离不开血缘关系,甚至在某种层度上还需要依附于血缘关系而存在。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为宗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也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熟人社会”的信仰,为其鼎盛提供了可能。这一现象在中国乡村的日常交往中主要有两个体现:第一,凡宗族成员,晚辈都应当尊重长辈;第二,凡宗族成员,在日常交往之际,均应自觉维护传统乡土伦理,以保证其稳定性。2.普适性区域性的伦理是相对封闭的,区域与区域之间是没有交流的,有的区域性伦理甚至是相互排斥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如果只坚守自己的传统的区域伦理,不去除其中一些不适应的社会生产,或者不去吸收其他优秀的、先进的伦理文化的话,只会使自己落后被动。所以普适性成为必然。某一区域由于其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区域乡土伦理模式。这些伦理模式是这个地区独有的,不可复制的,同样也无法成为普遍的道德准则。但是在一些发展具有领先优势的区域乡土伦理的形成中,它们必然对于传统的继承、发扬和创新有着比较独到的理解和思路,或者对于其他区域乡土伦理的优秀成果有着比较合理的借鉴方法。而这种做法让我们看到了,地域性的伦理成为普适性的可能。对传统的观念和方式、发扬创新传统的方法等,都可以为不同地区的人们提供帮助,在承继自己的地域伦理文化传统的同时,不断吸收其他地域伦理文化的先进成分得以整合,从而实现伦理文化资源的“优化组合”。这种整合与“优化”,恰恰是一种“区域的特殊性”走向普适的前提条件与实践路径。纵观我国,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与道德生活的根源就在于乡村。毫无疑问,中国目前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正经历较大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以农业的技术化、农村的城镇化以及农民的市民化为主的乡村社会的改革。各个地区、地方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的23 差距相对较为显著。普适意义并非只是在其涵盖的种种详细准则或是标准当中体现,地区乡村经济伦理于“传承传统”和“借鉴外来”两者间的均衡关系中逐渐自我完善。因此,这种学习其余地区伦理文化传统的方式,可以提高并改善自身地区伦理文化,同时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固而长远的发展。二、借鉴成型的乡土伦理模式(一)韩国新村运动的政府主导“新村运动是韩国政府于1970年开始组织实施的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运动的简称,它是在农业衰退、社会颓废的大背景下,由政府发动组织实施的全国综合性乡村建设运动,是农民得到政府、学界和城市居民有组织的支持与呼应而发起的自助、致富活动,34是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成功尝试和实践。”政府部门主动发起这一次的新村运动,根本原因在于为了改革农村环境,维护农民基本利益,实现城乡的均衡发展。韩国新村运动未受到西方发展体制的制约,充分融合东方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强调经济和社会两者发展的兼顾性原则,运动开展期间,体现出其显著的时代性以及社会特点。在此过程中,政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一,政府直接组织。政府明确了新村运动的总体目标,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并建立组织领导体系,自上而下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运行机制,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农村事业的发展。第二,政府大力扶持。政府部门针对此次运动给予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技术以及政策的协助,这是新村运动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第三,健全监督管理制度。新村运动进行时,韩国除了给予各方面的协助,同时创建了严谨的监督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促进各个政策的全面实施,确保新村运动的成功开展。(二)日本造村运动的“一村一品”日本造村运动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日本也被称为造町运动,是在日本农村人口过少及第一次石油危机使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防止农村人口外流的背景下展开的。35日本造村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由平松守彦在1979年开始提倡的“一村一品”运动,36其主要做法就是发展农业产品,培育产业基地通过开展“一村一品”振兴,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建立产业基地。在农产品生产的同时,设立农协中央会和基层农协,针对34邢景冉.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5.35龙玲.日本、韩国与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比较研究[D].四川:西华大学,2013.36龙玲.日本、韩国与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比较研究[D].四川:西华大学,2013.24 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农村事业发展计划,并根据遇到的困难拟定了对策,来指导帮助农民实施。造村运动的逐渐深入,使日本农村经济社会以及城市发展都获得了令人兴喜的成就,农村经济发展脚步加快,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逐渐缩小,进一步促进了日本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重点工作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它是改善当下国内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均衡城乡收入的关键措施,同时是促使现代农业发展、增强农民收入水平、确保粮食安全的主要渠道。国内新农村的建设工作在几年时间内取得了较大成效,然而在建设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其不足之处。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仍在发展时期,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时间不长,这和日本20世纪70年代后期有诸多相同点,所以我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可以一定程度上借鉴日本的造村运动。而在我国的乡村伦理方面,依据各个地区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总体而言还是应该将工作重心放在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进农村风貌等方面,进一步妥善处理“三农”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三)“苏南”地区经济伦理“苏南”地区,指的是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及其所辖的9个县市37。这个区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作为传统的农耕区,苏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良好的自然资源是苏南地区乃至于农业可以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苏南”地区的传统伦理特点与我国传统的乡土社会大致相似,独有的是结合地理特点,有相对较早的经营性农业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迁,也不断推陈创新,摸索出一套符合自身发生的社会模式。1.开放的经济模式一是地域文化从其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苏南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高度融合的地域文化,也使得苏南地区长期处在集体经济的主体地位,这种领先的优势难免不会滋生出本土意识,潜意识的排外思想无疑会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其开放的程度。但是集体经济中社区意识的渗透,对工作的岗位升迁上,及生产要素的利用都有着推动作用。并且地理优势、交通便利,以及人文环境都对外资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这种本土化的措施,无形中推动着苏南地区的发展。二是政策支持。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加深,面对良好的发展前景,苏南地区的人民在融合本土化思想的基础上,重拾开放传统,紧跟国家战略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发展内部的需求。苏南模式以发展集体经济为主,在政策大力扶持的条件下,集体经济高度发展使得苏南地区各个方面发展迅速。37王露露.乡土伦理[M].北京:人民出版杜,2008.76.25 2.创新的经济改革第一,乡镇企业改制,是苏南模式实现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集体经济的主体地位曾被视为苏南模式的基本特征并获得高度的政治认同和道德评价,这使苏南地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对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代表的其他所有制形式采取了限制和排斥的态度。也正是这种限制和排斥的政策和舆论环境,在极大程度上抑制了苏南民间资本的创业冲动,最终使苏南由于民营经济的劣势而丧失了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不过,在这一事实面前,苏南基层干部与民众迅速转变观念。大批县市领导干部在赴外考察后,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乡镇企业的改制。第二,股份制改革。苏州市乡镇企业在第一次改制中就通过包括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混合型企业以及拍卖转让、兼并破产等多种具体形式。并在第二次改制明确将所有权集中于经营者个人或少数经营层,为数众多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向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个体、私营企业转化,从而实现了产权、责任、利益明晰的新型企业运行机制。在这次改制中,各级政府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具体措施,根据不同企业的规模、管理基础、发展实力等具体情况,实行一村一法甚至一企一法。使得企业和用户双赢的效果。也使得苏南地区经济得以更好发展。(四)“大梨树”地区实干精神大梨树村位于辽宁省凤城市西南10公里。以前还是个偏远的贫穷小山村,山岭稀疏,土地瘠薄,生态环境堪忧,经济水平严重滞后,年人均收入还未达到百元,更别提集体经济。实施改革开放之后,受毛丰美书记的工作指导,大梨树村发展迅速,大梨树人通过他们的干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具体措施有:一是地理环境治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大梨树”村根据自身地理环境,用20年的时间治山治水。针对特殊的山地特征,开发荒地,修建梯田,种植果树,通过不屑努力,建成万亩果园,蓄水量也位列全国前列。二是生态环境治理。大梨树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主的执政原则,提出“生态兴村、全面统筹”的发展规划,开创绿色农业工程,因地制宜,并加强管理,实施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种植,同时关停早期污染企业,搞好生活污水、垃圾设施改造,使生态环境有所提高。三是人民生活治理。“大梨树”村为了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统一规划、统一治理、建设具有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区和商业区。呈现出“小桥流水杨柳岸,青砖红柱四合院”的水乡情调。并且以建设文明村、文明旅游区作为平台,积极宣扬努力拼搏、坚持不懈的干字精神,形成集民心、引文明的乡村文化。打造独居风格的村史馆、文化宫、干字文化广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并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推进了大梨树生态文化建设。为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化与和谐化的发展,大梨树村提出“十二五”发展计划。工作目的在于持续发挥干字精神,始终遵循民生为本,强调科学发展主题,优化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借助基础条件以及地区自身特点,打造工业强村、旅游名村、水果之园、宜居之地,进一26 步推动集体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居民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生态环境也随之优化。在全村的共同建设下,大梨树村发展为一个富足且融洽的美好家园。日本、韩国、“苏南”、“大梨树”虽然有着不同的地理分布,不同的历史蕴含、不同的发展轨迹,但都已经成功转型成为相对成熟的乡村社会。通过政府的大力扶持推动,制度上的推陈创新,经济上的稳步发展。经过多年积累,使人民生活丰衣足食,社会发展更加稳定。三、中国特色乡土伦理的实现方式针对如何才能实现乡镇企业的振兴,中共中央也出台了战略意见,对该战略规划进行了全面部署。就当前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距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成尚存在一定的差距,由此可见,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仍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为此需要全体国民齐心协力,共同奋进。为有效解决上述伦理问题,可以从生产、人际以及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一)创新务实的生产伦理在进行社会活动的过程中,最为基础也最为关键的环节当属生产活动。以乡村地区为例,其主要的生产活动形式仍是农耕,在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不仅要追求农村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更要实现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伦理道德最终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受经济基础的制约。社会的经济发展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因此,转型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只有农村经济发展好了,农村伦理道德的发展才有坚强的物质基础。要发展农村经济,我们还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产伦理。勤勉致富。勤劳、朴实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传统乡土伦理中,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四季,按照不同的时节,进行不同的工作。在祖祖辈辈的传承下,勤勉致富的生产方式造就了人们勤劳无华的品质,人们相信只要踏踏实实劳作就能让自己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具有的优秀品质,中国特色乡土伦理的建设离不开对这些优秀传统理念的继承发扬。它们是建设中国特色乡土伦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理性务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几千年发展的农业中,中国人们勤劳朴实,且踏实务实。人们重视对前人的经验加以归纳总结,并为自己做相应的指导。这是值得肯定和弘扬的。在务实精神的驱动下,人们做事的动机更偏向实用主义。当人们在看到旧有的一些生产方式不能给自己带来高收益和切实的回报的时候,他们就开始逐渐向新形势下的生产方式转变。这种务实精神也推动了中国特色乡土伦理的发展,所以社会化的进程让人们在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上都发生了变化。有务实精神是好的,但是务实不能盲目。如果看到别人做某件事能有很好的回报的时候,一窝蜂地去盲目跟风,不仅可能会27 适得其反,更有可能导致市场的混乱。所以,在务实中保持理性是十分重要的。开放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产伦理要继承,也要开放创新。在中国特色乡土伦理的实现中,我们需要对一些优良品质继承并发扬。继承发扬是必要的,同样必要的是对其他优秀乡土伦理的借鉴吸收,与其他优秀伦理进行交流碰撞。也要摆脱原有墨守成规、安于现状思想的的束缚,对优秀的传统乡土伦理进行创新。(二)构建和谐的交往伦理在我国的传统农村交际网络中,亲缘关系和血缘关系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基于情感而搭建起的关系网络,其亲密程度远比你所想的更为紧密。社会转型已经进入到关键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传统农村交际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村民积极主动弱化该模式的单一性色彩,丰富交际网络的多样性,以便同现代化进程在步调和方向上保持一致。在中国特色乡土伦理的构建中,我们致力构建一个仁爱和谐、诚实守信、平等尊重的和谐交往伦理。这不仅符合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乡土伦理构建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仁爱和谐”的人际关系一直被我们所推崇。我们追求仁爱,把爱推己及人,爱自己、爱别人、爱天下。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样也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这样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交往伦理的前提。适应社会转型对人际交往的需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更密切。这种关系跨越了基于情感搭建的关系网络,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诚实守信”是中华传统美德。在新时期的交往伦理构建中,同样不能将其排除在外。诚实守信,在社会发展的任何时期都是必不可少的伦理准则,我们继承它,也要将它融入到具有中国特色的乡土伦理的构建中。这是必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平等尊重”是构建和谐的交往伦理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时代中,平等尊重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权利,每个人都值得尊重。这样的人际交往原则才能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乡土伦理建设。新形势的发展,于无形之中弱化了血缘和地缘在农村人际关系网中的重要性,但同时也强调了沟通的重要性,仁爱和谐、诚实守信、平等尊重等和谐的交往伦理的形成,为人们之间的沟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各地之间加强联系提供了便利。不仅可以扩大了村民的交往范围,将村民带入了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新时代;也可以尽可能得照顾了中国乡土社会交际网络变迁给村民带来的不适情绪,巧妙实现融合。(三)建设科学的生态伦理1.生活环境宜居化建成转型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关注的就是居住环境。居住环境是与村民生产生28 活密不可分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农村的生活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目前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无视一些农民的生活习惯、破坏文化遗产价值的情况,在转型时期规划改造过程中,应予以防范并坚持以人为本。另外在农村因地理环境需要开发利用新能源时,应保持原有的风土人情,保证原有的地理风貌。当然,一切服务都上为了人民。在环境建设中要更多考虑人的需要,包括老人、儿童群体的需要等,讲究实用性、人性化的原则。2.公共设施的人性化从衔接公共空间、城市环境、现代人之间的联系出发,大力开展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工作,人们进行户外活动主要依托于公共设施,这是推动人和自然沟通交流的直接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着人和环境之间的均衡,有助于人们彼此进行和谐的人际交往,在促使居民生活多样化、健全城市服务职能、提升城市水平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良好的公共设施还能缓解城市里各建筑单体不协调的情况,让城市空间更家亲近且宜居。当地人民的活动主要通过公共设施来实现,而带有人性化特色的设施方能充分彰显对人的关切和尊重,人文精神在此基础上得以集中表现,是属于时代的主流和发展走向,同时也是人和设施、自然之间的充分融合。建设公共设施时应注重“人的因素”,主要从生理学与心理学上作出整体性的规划,强调公共设施在外观、舒适度、便捷度、安全性等内容上的看法,换言之,也就是侧重于人性化的最大限度的需要。(四)设计合理的制度伦理社会在进行转型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制度建设的保驾护航。社会的转型必然会导致秩序的紊乱,这就需要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而社会秩序的确立又离不开社会体系的规范,至于社会体系的规范性则需要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来保证,制度设计的重要性由此就也就可见一斑。1.强化政府基层建设的法治性第一,加强行政建设,落实行政管理。不论是基层政府,还是基层组织,都应当避免出现“一言堂”的局面,对于所有群体一视同仁,贯彻落实行政管理工作,少说空话多务实。基层组织应当深刻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履行自己为人民服务的职责,承担起管理社会的责任。至于基层组织内部,要在保证管理体制透明化的基础上实现公平化。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积极改善条件,创建维权社会。第二,加快农村党的建设工作。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不断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从活动的内容、方式以及工作机制等多个方面开展党建工作,以期实现党建工作覆盖面的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并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便增强基层党组织同其他组织的合力,从而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提供推动力。29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服务性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加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构建科学的管理伦理模式的重要阶段。加大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力度,将服务作为工作主题,将能力视为工作重点。基层组织应和人们直接进行沟通,重点体现“服务”二字,强调提升服务水平、扩大服务领域、优化服务载体等内容,始终为国家、乡村、农民提供良好的服务,同时还应积极增强基础组织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意识,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对于促进发展、集聚人心、服务人民、推动和谐的影响力。逐渐完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内容与方式,进而扩大服务途径与范围,指引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竞相成为服务领先者。加大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力度,能力是重点。增强对于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逐渐提升其整体水平。除此之外,党员干部要实现和基层的零距离交流,提高其与群众面对面开展各项工作的能力,增强统筹调节与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着力促进基层党组织强化服务功能、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保障,强化自身凝聚力、战斗力以及创新力,促使最大限度调动基层党组织所具有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3.促进基层干部管理的规范性干部管理工作应当从源头进行把关,保证选拔环节的严格性,以此确保领导人员的素质都处于较高的水平,为农村基层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支持。就像“大梨树”地区“干”字精神。要过好日子,必须踏实肯干、干的同时不忘法治建村。此外,还应当建立起严格的监查制度,针对性地解决“懒政”问题。贯彻落实该制度,以此对基层干部的权责进行明确的界定,促使其承担并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以规范权利机制的运行,同时侧面增强基层干部的责任感。最后,还需要积极开展基层人员的教育工作,以期实现基层人员法律思想、政治觉悟等多方面素质的提高。通过开展教育工作,加强对基层人员的培训力度,确保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性。通过开展上述活动,为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提供了有利条件,形式的多样性也为廉政文化的普及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帮助基层干部树立起廉洁爱民的形象。齐心协力建设更适应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乡土社会。4.完善农村保障体系自古以来,由于“地缘”的差异性因素。在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极其不健全和不稳定,社会保障是为一些特殊群体提供的福利,并非是我国全部公民所享有的权利,不能将其与公民的基本人权划等号,因为在长期以往的思维意识当中,社会保障总是被认为是一项“待遇”,不是“权利”。政府部门以往承包了全部的参保支出,个人资金的积累几乎为零,造成社会上下都处于一种社会保障意识缺失的状态,大部分农民不懂什么是社会保障,观念理解不到位与认识有误导致农村社会保障发展受到限30 制,所以转变人们传统的看法是当前的首要工作,需要对其注入全新的社会保障的概念,引导人们去理解全新的观念,加大宣扬力度。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就要求我们结合现实情况,建立起能够彰显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系统。5.增强村民自治管理独立性村民和集体之间的密切关联,是村民自治的特征之一。所以集体经济和村民自治的实行具有较大的联系。村民自治的顺利实行主要依托于集体经济力量给予物质支持,并且集体经济发达程度越高,就越离不开村民自治,提高村民的政治参与积极性,确保集体经济的标准运营,实现利益的科学分配,更好的服务于群众。所以村民自治威信力较大,拥有较好的吸引作用以及凝聚作用。为了增强村民自治管理的独立性就需要做到:一是完善村民自治组织的建设,协助农民增强其民主意识,提高自治水平,引导其学习与明确民主权利的相关内容,能够掌握运用民主权利的方式,依法使用自身的民主权利,要避免且制止违法违规的情况产生,主动配合乡(镇)政府部门完成各方面的工作。二是需要指引农民明确村民自治和党的领导,和乡(镇)、国家有关法律之间的联系。治国离不开法律法规,每一位公民的行为活动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这是其行为规范。村民委员会在依法的前提下,调动村民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以及自我管理。31 结论我们发现,中国乡土伦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在近代,从重视商业,到市场理性,再到现代乡土伦理的萌芽,中国的乡土伦理正在逐渐摆脱旧有伦理中不适合发展的因素,努力朝着更利于发展的方向转变。处在当下的社会急剧转型期,传统乡土伦理也正在向具有现代性的乡土伦理转变。在转变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乡土伦理表现出来的一些现代特征,十分具有中国特色。所以在构建中国特色乡土伦理中,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解决“中国传统伦理到底如何转型?遵循什么样的伦理规范?”这样的问题。社会的急剧转型对乡土伦理转型构建是一个极为严峻的挑战与考验!乡土伦理转型的重要目标是改变传统乡土社会的宗族结构和“差序格局”,促进近代以来饱受创伤的当今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为构建和谐社会关系提供理论借鉴。从本质上说,伦理学是道德哲学,乡土伦理本质上是对生活在“乡土中国”社会、浸润于丰厚乡土文化的乡民们的道德生活的总结。当然,我们对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可能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现在乡土伦理转型时期的深层化探究,又如对乡土伦理转型与现代性城镇关联性的阐述。这也不断地激励着我们在中国传统乡土伦理及其现代转型的探究中,努力完善自己,并对自己的研究做进一步完善。32 参考文献(一)著作类:[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3]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5]陈晓芬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7.[6]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何怀宏、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7]廖申白.伦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8]陈瑛,廖申白主编.现代伦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9]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1]王海明.伦理学与人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2]王露露.乡土伦理[M].北京:人民出版杜,2008.[1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6]贺雪峰.新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7]孙立平著.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8]郁建兴.新农村建设[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19]焦国成.传统伦理及其现代价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0]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2015.[21]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22]赵旭东.否定的逻辑:反思中国乡村社会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23](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0.[24](英)帕特里克·格迪斯著.《进化中的城市:城市规划与城市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25]JurgenHabermas.MoralConsciousnessandCommunicativeAction[M].MITpress,1990.33 [26]JurgenHabermas.JustificationandApplication[M].MITpress,1993.(二)报纸期刊论文:[1]王露璐.从乡土伦理到新乡土伦理[N].光明日报,2011(01).[2]张鸿声,刘宏志.“乡土”与现代[N].光明日报,2007(08).[3]王露璐.从乡土伦理到新乡土伦理—中国乡村伦理的传统特色与现代转型[A].东洋伦理与文化——第18次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2010.[4]王露璐.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乡土伦理研究及其方法[J].哲学研究,2007(12).[5]王露璐.中国乡村经济伦理之历史考辨与价值理解[J].道德与文明,2007(06).[6]王露璐.伦理视角下中国乡村社会变迁中的“礼”与“法”[J].中国社会科学,2015(07).[7]李良,韦潇竹.传统“乡土伦理”的现代转型与农村基层行政伦理建设[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6(03).[8]刘世定.《乡土中国》与“乡土”世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9]庞俊来.中国传统伦理现代转型的当代视域及其理论探构[J].云南社会科学,2010(06).[10]吴祖泉.建设主体视角的乡村建设思考[J].城市规划,2015(11).[11]王先明.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的百年演进(论纲)[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12]杨瑞.近代中国乡村改造之社会转向[J].中国社会科学,2017(02).[13]王景新.乡村建设的历史类型、现实模式和未来发展[J].中国农村观察,2006(03).[14]肖唐镖.转型中的乡村建设:过程、机制与政策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3(06).[15]张燕.传统乡村伦理文化的式微与转型——基于乡村治理的视角[J].伦理学研究,2017(03).[16]王旭凤.延续与断裂: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伦理变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08).[17]万俊人.这是乡村伦理中的中国[J].博览群书,2017(05).[18]刘世铨.论市场理性[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19]唐凯麟,罗能生.论当代中国市场理性的建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4).[20]张婷婷.市场理性与乡土伦理:一项基于征地补偿引发的家庭纠纷的社会学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21]李可.论村规民约[J].民俗研究,2005(4).[25]张广修.村规民约的历史演变[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23]姜爱林.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研究[J].财贸研究,2004(3).[24][韩]金光亿,朴光海.软实力时代的人文科学:人文科学与软实力关系探究[J].国外社会科学,201234 (05).[25][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J].亚洲研究杂志,1964.[26]TonniesFerdinand.CommunityandSociety[J].NewYork:DoverPublications,2002.(三)学位论文:[1]王露璐.乡村经济伦理的苏南图像[D].南京师范大学,2007.[2]辛杰.社会转型中的农村伦理重建[D].西南政法大学,2007.[3]吕甜甜.乡村建设的伦理之维[D].江苏大学,2008.[4]任恒伟.“乡土中国”的道德困境[D].广西民族大学,2009.[5]边芳.新乡土社会中礼治和法治的冲突与整合[D].江苏大学,2010.[6]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7]杜瑞芹.中国传统乡土伦理与当代农村人际关系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8]何晓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伦理之维[D].南京林业大学,2012.[9]赵霞.乡村文化的秩序转型与价值重建[D].河北师范大学,2012.[10]陈长开.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2.[11]李楠.乡村伦理变迁与个体的崛起[D].西南大学,2012.[12]刘卓雯.乡土意识变迁与乡土书写[D].中央民族大学,2013.[13]刘彦奇.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3.[14]马淑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伦理的历史变迁和理论思考[D].南开大学,2013.[15]龙玲.日本、韩国与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比较研究[D].西华大学,2013.[16]俞治.韩国新村运动与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117]匡艳.费孝通乡土交往伦理思想研究[D].南华大学,2014.[18]邢景冉.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19]王倩.乡土伦理转型对构建农村和谐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20]李志强.转型期农村社会组织:理论阐释与现实建构[D].吉林大学,2015.[21]司娜清.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35 致谢伴随着毕业论文的完成,标志着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这是我在沈阳师范大学的第十年,即将褪去学生的身份。沈阳师范大学伴随我成长,伴随我长大。学校的一草一木、一楼一舍,我都对他们有着不舍的感情。但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这次真的要说再见了。此时此刻,心中有些不舍但又有些兴奋。不舍的是,亲爱的老师们,可爱的同学们,和再也无法复制的学生时代。兴奋的是,将近20年的求学生涯,让我不断提升,不断成长。今后,将会更勇敢地面对社会,实现理想。非常感谢我的导师亢丽娟老师。还记得开学第一次入学教育,亢老师温柔的声音便吸引了我。三年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学术上渊博的知识、工作中认真负责的态度、给了我深刻的影响,使我受益终生。在生活中,老师关心着我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我除了学业,还有一定的工作任务情况下,亢老师都能帮我分忧解难,助力加油。同时,也感谢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伦理学专业的每一位老师。感谢赵美艳老师、魏国力老师、刘丽老师、韩梅老师、李丽丽老师,她们在课上传授的知识,使我的专业知识得以深化,拓宽视野。谢谢老师们在开题、预开题、预答辩、答辩过程中对我的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2015级伦理专业的六朵金花,我十分荣幸能作为班长,陪伴大家三年的时光,感谢同学们对我的信任和工作上的支持!感谢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的全体同窗,与你们同窗三年,我倍感幸福。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及家人,谢谢他们无条件的支持我,他们就是我前进的动力。炎热的夏日,记录下此刻的心情。感谢十年间,我在沈阳师范大学认识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这都将成为我今后最美好最温暖的回忆。36 个人简历谢宜臻,女,出生于1989年12月,辽宁省沈阳市人,本科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于2012年6月获得本科学士学位,2015年9月考入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民道德建设。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分别于2015-2016学年荣获三等学业奖学金、2016-2017学年荣获一等学业奖学金、2017-2018学年荣获一等学业奖学金,2016年评为沈阳市优秀研究生。2016年8月,在期刊《才智》上发表题为《我国人口问题与社会发展的伦理审视》的学术论文。37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