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6单元13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6单元13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ID:793925

大小:478.5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 预习·梳理与积累 预习助读【认识作者】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诗人。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值得一提的是,黑塞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浓厚的兴趣,他的思想和作品,深受中国文学的影响。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 王佐良(1916—1995),浙江上虞人,诗人、翻译家。1939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原清华大学外语系),留校任教,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研究生。1949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系主任、副院长。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与许国璋、吴景荣曾被誉为新中国的“三大英语权威”。 【相关链接】随笔:散文的一种。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严谨,因此,富有“理趣”是其突出特色。 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戕害:严重损害,伤害。(2)慰藉:安慰。(3)息息相通: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也说“息息相关”。(4)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5)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6)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加以比附。(7)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8)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3.辨析下列词语的用法(1)心智心志辨析:两词形似,但侧重点不同。“心智”,思考能力;智慧。多与“健全”搭配使用。“心志”,意志。多与“强弱”有关。例句:①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所谈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②心志不坚的人,是很难有大成就的。 (2)一劳永逸一蹴而就辨析:两者都有想通过一次努力解决问题的意思,但两词的侧重点不同。“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前者强调“辛劳”一次是为了永远的“安逸”,后者认为事情容易解决,“踏一步”就能“完成”。例句:①任何成绩的取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②正如有关部委负责人所说,高校入选“双一流”,是机遇,也是重任,也面临新的挑战,不可能一劳永逸。 研习·讨论与鉴赏 问题研讨【任务一】把握《读书:目的和前提》的观点态度1.在黑塞看来,追求“真正的教养”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强调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2.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是否矛盾?参考答案:不矛盾。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而是追求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只是生存的手段,而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3.第2段中说,研读世界文学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那么应该怎样研读?参考答案:研读世界文学不在于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精读,深入地探究。即“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浸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 4.作者说“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你认为怎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读书人?参考答案:在阅读中获得满足和幸福,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产生爱和生命的情感体验,能够尊重知识,获得教养的人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5.你怎样理解“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这句话的含义?参考答案:如果读书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获得了僵死的知识,没有获得鲜活的认识和理解,那么就不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反而与读书的目的背道而驰,成了死读书、读死书,这样的读书是有害的,例如孔乙己、范进等。 【任务二】学习《上图书馆》的随笔写法1.这篇随笔的前三段有什么作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这篇随笔的前三段是写作的“由头”,即文章情感的触媒,正是由于西蒙·德·波伏娃的这句话触发了作者有关图书馆的回忆,引出下文的“图书馆之乐”。这样写真实、自然而不做作。 2.作者是怎样围绕“上图书馆”展开的?写到了哪些图书馆?请梳理填表。 参考答案:中学时代——“公书林”——翻阅了许多英文小说,养成了看英文杂志的习惯。大学时代——清华大学图书馆——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留学期间——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认识到人类的伟大,理性的高贵。 3.作者在回忆每一个图书馆的时候,都有对其阅读环境的描写,找出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法国国立图书馆华美;“公书林”宽敞,舒服,环境优雅;清华大学图书馆,神气,温情,宁静;包德林图书馆华美;英国博物馆圆形图书馆建筑华美,气象万千。美丽的环境陶冶着阅读者的心情,“上图书馆也有其奇趣”。 课堂活动怎样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这是许多人关注的话题,又是构建和谐社会需注意的一个热点。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提示:这个问题,可以结合本课中的两位作者的观点,也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做法分析。 整合建构【思路整合】 上图书馆第1~3段:引出话题,上图书馆之乐→→第10段:上图书馆有奇趣 【审美鉴赏】紧扣中心,多角度论说《读书:目的和前提》:文章围绕论题展开,既有理性思考,也有感染力,以亲身体验说明问题,许多论述充溢着对读书的感情。紧扣中心话题,把不同阅读的目的作对比,把阅读的前提分开阐述,以自己成长的历程印证,多角度论证。再者,文章用的是谈话方式,亲切自然,语言富有哲理和诗意。 《上图书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阐明上图书馆读书的乐趣。开篇引出上图书馆之乐,然后分三个层次,阐述了自己人生的不同阶段在图书馆中的收获,三层以时间顺序依次展开,但作者在图书馆的收获是不同的,从中学时期的兴趣培养到留学期间的对人生真谛的感悟,都与图书馆密切相关。 【素材挖掘】●养成读书的习惯黑塞有关读书的论述,王佐良与图书馆的“交往”,让我们明白了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对文学经典的研读,能让我们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培养爱与兴趣读书需要兴趣,需要对所读之书的爱。其实,做其他工作也需要这样,没有对这项事业的爱,没有浓厚的兴趣,不会做出成绩,更不会取得卓越的成就。 ●明白人生的意义“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我们学习的目的,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的获得和生活的享受,而应该是自我人格的完善、精神的丰盈。 练习·思考与运用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答案:C解析:A项,“罕”应读“han”;B项,“藉”应读“jiè”;D项,“讯”应读“xùn”。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又从不停歇,永远都在路上,与宇宙,于永恒中生存。(2)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逐渐地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3)有的人不会在别人需要安静时旁若无人地喧哗。A.共鸣熟悉修养B.共振熟习教养C.共鸣熟习修养D.共振熟悉教养答案:D 解析:“共鸣”,指物体因共振而发声或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相同的情绪;“共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一个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熟悉”,知道得清楚;“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教养”,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⑥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④⑤答案:B解析:②“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此处望文生义。③“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指空谈大道理。此处褒贬失当。⑤“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适用对象不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全球主要客源市场的跨境旅游需求推动了全球游客数量的增长,中国、加拿大、法国、美国等国持续表现出稳定的跨境消费增长。B.法治教育的开展不能一味地加大课时量,课时总量和学生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一味地做“加法”无疑是与“减负”的初衷相违背的。C.从“耕地红线”到“生态红线”,这不仅彰显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实践路径的创新,而且是对我国国土空间保护的一次拓展和深化。 D.中国建筑围绕“拓展幸福空间”的企业使命为核心,构建社会责任体系,全面落实社会责任理念,在海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答案:B解析:A项,成分残缺,“表现出”缺少中心语,句末应加上“态势”;C项,语序不当,“不仅……”“而且……”的内容位置不当;D项,结构混乱,“围绕……为核心”句式杂糅,可去掉“为核心”或将“围绕”改为“以”。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哲人有言,“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某种意义上,读书给人带来的,除了知识的增长,。成就大学问,实现“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的人生追求,或许并不是所有读书人都能够达到的,但读书所带来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却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追求的。A.更重要的恐怕是提炼和升华心境B.更重要的恐怕是心境的提炼和升华C.心境的提炼和升华恐怕是更重要的D.提炼和升华心境恐怕是更重要的答案:B 解析:A项,“提炼和升华心境”与前句的“知识的增长”结构不对应;C项,与前句“读书给人带来的”不连贯;D项,句子结构不对应,前面句子意思是“读书给人带来的是知识的增长”,后面也应是“读书给人带来的更重要的……”。 您好,谢谢观看! 二、思考与探究6.在王佐良先生翻译的培根的《谈读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你认为读书和性格之间是这种对应关系吗?请举例谈谈。答案:略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