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教案

ID:79395

大小:11.8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教案题目:1、你的微笑,让我记住了你2、成长的滋味 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这五种表达方式及其各自的作用2、能够在文中适时的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3、语言流畅、准确,能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二) 写作要点文章的表达方式一般而言有五种。    1:记叙。这是文章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4: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5: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是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五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 1、 记叙的要求(一)交代明白记叙事情应该做到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向读者交代清楚,使读者有一个完整的概念。交代的方法有直接交代和间接交代。有的文章在不影响理解和接受的情况下,可省略某些要素。文学作品则可写得含蓄些。(二)评略得当根据主题要求或故事情节的需要,对事件记叙有详有略、有繁有简。对重要的内容要写得具体详细,重彩浓墨;对一些次要材料则应概括简略,惜墨如金。比如课文《月亮上的足迹》为了展现人类探索月球的壮举,文章详细记叙了宇航员登月的过程以及他们在月球上的紧张的工作,可是对于回到地球的过程文章则一笔带过,没有过多的记叙。(三)波澜起伏写文章切忌平铺直叙,记流水账。文章写作要有高潮有低潮,有松有弛,有快有慢,波澜起伏,曲折动人,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比如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小说写到了“我”和同伴去悬崖攀爬却最终被遗弃在上面,夜色四合,“我”异常恐惧。而正当我六神无主时,父亲的到来和指导却令我化险为夷。 2、 描写的要求(一)有的放矢描写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描写的目的是为了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所以一切描写均要与人物、主题相关联,并为之服务。为描写而描写的描写是多余的。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文章描写了夜晚到来时的那种昏暗和恐怖,它的作用在于衬托“我”当时的恐惧。又比如《行道树》中作者极力描写了行道树所处环境的恶劣,目的就是为了行道树甘于奉献的那种精神。(二)捕捉特征抓住特征描写人物、事物和环境是描写的最基本要求。只有抓住特征才能突显人物个性,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表现事物本质,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营造典型环境。没有特征的描写必然千篇一律、千景一色、千人一面,毫无意义。比如诗歌《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敏锐的找到了初春钱塘湖边的景色。从“水面初平”“浅草没马蹄”“新燕啄春泥”“几处早莺争暖树”都可以看出来是早春的景色,而非仲春或者暮春。(三)真实可信描写是很富主观色彩的表达手法,因此使用描写手法往往比较“理想化”或“美化”,这是正常的。但不能过于“夸张”,以致给人明显“失真”,这是不行的。鲁迅说“燕山雪花大如席”可以,但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就不真实,不可信了。(四)形象生动“形象性”是描写的基本特征。所以描写时要求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形象逼真,描写什么像什么。不仅要“形似”而且要“神似”,做到形神兼备,形神毕肖。只有这样才能给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睹其物的效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草的活力。“钻”表现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地”修饰,形容它不知不觉地出现,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感情的小草似乎也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3、 抒情的要求(一) 自然而然所谓自然而然是说所抒发的感情应该是在非倾诉不可的时候,从心底自然地流淌出来的。抒情文字忌生硬、别扭,忌故作深沉状。也就是说抒情要掌握好“火候”,“该出手时才出手”方为上品。比如《夏感》文章最后作者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的赞叹是基于前面对于夏天的自然风光、色彩、旋律的浓墨重彩的描绘而有感而发,绝不是空中楼阁,毫无根基。(二)深切真挚“为情造文”是文章的本意、正道,反之“为文造情”则从根本上违背了写作的宗旨。所以文章所抒发的感情必须真挚的、发自肺腑的。虚情假意、故作多情、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不仅不感人,反而会令人作呕。 4、议论的要求(一) 要正确、新颖和深刻。所谓正确就是论点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断,乱下评论。所谓新颖,就是要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论点有创见。所谓深刻,是指能反映人的认识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事物发展的规律,要含哲理,理论有高度。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最后一段,有一件爬悬崖的小事,引发他对人生的思考,由小见大。(二) 要确凿、充分。所谓确凿,是指材料来由具有可信度,论据引用值得相信。所谓充分,是指论据能充分地论证论点。论据不以多少为充分,而是足以证明论点为充分。 5、说明的要求(一)抓住特征任何事物都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个事物的特征就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如果我们介绍事物抓住特征,就能把事物的本质、特点解说清楚。当然要抓住特征,首先是透彻地。比如课文《看云识天气》作者按照不同的云的特点将云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和积雨云。令读者一目了然,不至于将各种云搞混。(二)客观冷静说明要有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所以一般不以主观好恶而随意褒贬。作者要置身局外,用客观的态度、冷静科学地说明事物。说明时尽量不掺杂作者个人的主观见解、评论或感想,以防变成抒情、议论。 (三)写作技巧1、文中适时的运用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这五种表达方式。2、能理解和学习伏笔、设置悬念等写作手法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运用了记叙(孩子们去爬悬崖的原因,经过,结果),描写(夜晚到来是对悬崖四周环境的描写)、抒情以及议论(文章最后一段作者由这件事情而得到的启发感悟)。在运用这些表达方式的同时,文章跌宕起伏,去爬悬崖——独自留在悬崖——在悬崖上害怕恐惧——在父亲指导下顺利走下悬崖——得出人生的感悟。而且多处留有伏笔,比如“闷热的日子”为下文爬悬崖埋下伏笔,“八年来我一直有病”为下文“我”爬不上悬崖埋下伏笔。而“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则为下文杰利最终叫来父亲埋下伏笔。  例文:一件小事(原文)   鲁迅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教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你怎么啦?”   “我摔坏了。”   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煞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⑵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