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草原教材分析:《草原》是老舍先写的一篇访问记。文章记叙了作者到内蒙古访问时所看到的优美景色和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汉族同胞的动人情景,反映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意。课文是按照作者进入草原以后经历的顺序(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来叙述的。课文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渲染得淋漓尽致。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认识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疾驰、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背诵第一、二自然段。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情感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重难点: 重点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教学难点一是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二是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第一课时:学情分析1、学生生长在南方,都没有去过草原,学生对草原的感知性认识不足,对草原上的一些风土人情还不够完全了解,理解上存在问题。朗读上也自然不能有感情,或者至少感情是不真实的2、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学习的能力,有了自己的是非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认识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疾驰、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能力目标:读懂课文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背诵第一、二自然段。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情感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感受草原风光。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教学方法 1、在本课的教学中为充分体现创新教育能力观、学习观和过程观、突现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抓住重点引导学生采用“读---品---议---悟”的方法进行学习,通过“初步了解、深入体会、评议、提高、诵读升华”来感受、品悟草原风光美。2、根据学情(学生对草原上的一些风土人情还不够完全了解),运用多媒题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出示图画)请同学们看这幅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什么地方才有这样的景色?(草原!)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第十六课《草原》(板书课题) 请问你们的家有在内蒙古草原的吗?想了解草原吗?(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过渡:草原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景色美丽,草原辽阔)。看到这一碧千里、牛羊成群的大草原,听到蒙古族歌手浑厚、嘹亮的牧歌,老师的心和你们一样,也飞向了那广阔无垠、风景如画的境界中。今天,我们就随着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一起去内蒙古大草原做客,一起去领略、感受那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吧!(师板题) 二、读文了解 (1)读文出示阅读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读准字音。2、划出不懂的字词,查字典与结合上下文理解。3、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分别描写了作家做客草原的哪几个画面)1、检查预习情况,理解词义,指导书写2、理顺序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写了五个画面:草原美景——迎接远客——主客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②、启发学生说出对草原的印象。(理清了课文顺序,大家能用一个字说说你对大草原的印象吗?)生答。师板书:美(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美呢?)生答。师板书:美(风光美、人情美) 三、选择自己喜欢方式研读,品读体会。 学生读自己觉得最美的句子,相机出示与图片1课件出示: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句你感受到什么?(蓝天碧野)作者一走进草原,就被草原那明朗的天空所感染,站在这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呼吸着这清鲜的空气,老舍先生内心的愉悦之情言语无法表达。因而,作者抓住了草原的天空来抒发情感。请大家自由朗读体会,认真想想:这句话写了草原天空的什么特点?(空气清新 天空明朗。)图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现在请大家欣赏图片,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展开想象,结合图片体会一下,为什么作者想高歌一曲?(草原上空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格外开阔,空气清鲜,使人感到特别愉快,所以想无拘无束的放声歌唱。) 那让我们带着和作者一样愉快的心情再来读一下这几句话。谁把这句带感情朗读一次?再齐读本句。2、课件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师:谁能告诉大家“一碧千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这句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生回答(草原的辽阔、碧绿)。3。读后出示课件描写羊群的句子课件: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谁来把这句朗读一下?读的真有感情,女生齐读一次。)这里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生答。(是啊,简直太形象了。同学们再反复读这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字用得最为巧妙?(生答:“绣”。)师:你们找的真准确。羊群本来是因为吃草而随意地走来走去,可在作家老舍的笔下它们就是一些能工巧匠,在精心地为草原这块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这块巨幅地毯上的图案在不断变换,真是美极了! 课件出示图片:请同学们看着画面,也向老舍先生学习,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无边的绿毯上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的珍珠。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绿的大海上扬起了点点白帆。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绿的湖面上飘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 师:大家说的真好!这样的仙境怎能不令人惊叹,令人舒服,又怎能不令人久立四望,低吟小诗呢?4 出示课件: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师: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你能想象出是怎样一幅画吗?出示文字所描绘的两种风格不同的国画。 “翠色欲流”是什么意思?(翠色欲流”本课指草原上的小丘由于绿颜色浓厚,就像要留下来一样。“轻轻流入云际在这句中指什么?”是说绿色的草原一望无际,与天相接,仿佛翠绿的颜色流入了天边。)(说的真好!草原上的绿颜色浓厚,好像要流下来一样。)5课件出示小丘的图片。体会柔美的感觉。(大家来欣赏这张图片,再次图文对照,体会小丘线条的柔美)板书:线条柔美。抽生感情朗读。、(是啊,那柔美的小丘,移动的羊群,明朗的天空,一碧千里的草原把老舍先生陶醉了,连骏马和大牛也被陶醉了。谁来朗读描写骏马和大牛的句子?)6(出示课件)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提问:骏马和大牛会回味吗?如果牛马真的是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它们可能会回味些什么呢? 生:它们可能在回味这水草丰美的草原,回味青草的甜美,生活得无忧无虑。 生:它们可能在回味这草原明朗的天和清鲜的空气,没有一点污染,真令我们心向往之。 生:它们可能在回味着眼前的美景: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真美啊,而我们就生活在这幅画中! 师: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说的多好啊!这一句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对,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大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让我们一起来观赏图片。课件出示牛羊马陶醉的图片,再次感受。 师:这么美的风景,这么真挚的情感,我们应怎样去朗读它;(赞美、愉快)指名读,男生齐读这句。读得真有感情!四、回顾本段,朗读课文。再次感受草原的风光美。 1)、播放音乐《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小组推选上台展示。(同学们读的真好啊,草原的景色真美啊!现在请拿出你们课前收集的资料,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互相交流,再次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吧!那些同学愿意把你搜集的资料上台展示一下呢?好了,展示就到这里。请同学下去积极背诵第一自然段并办一起关于草原的手抄报。) 2)、结束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草原的风光美,下节课我们将继续随老舍先生一起进入蒙古包,去感受蒙古人民的人情美!五、读写结合,个性表达。 同学们,当你置身于草原这样的美景之中,你想说点什么呢,你又会做些什么呢?把你最深的感受用一段文字写下来。六:小结板书 风光美 16草原、人情美 七、作业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1、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学习的能力。第一课时中,师生一起解决了为数不少的生字,读熟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脉络2、学生生长在南方,都没有去过草原,学生对草原的感知性认识不足,对草原上的一些风土人情还不够完全了解,理解上存在问题。3、学生“说”与“写”的训练在课堂上要加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句子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背诵第一、二自然段。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情感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草原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重难点: 重点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蒙古人们热情好客。教学难点: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理解 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本班学生实际,在文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通过图片、音像资料创设情境,另外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是点题之句切入重视学法指导,学生的实践,并通过画面、朗读和重点词句的体会感悟,让学生深切感受草原的色美、形美、情更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老舍爷爷访问了内蒙古大草原,那里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风光是那样令人神往。(看图) 2、天涯碧草,美如画卷,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心中。这节课,我们将围绕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去着重体会动态描写,感受蒙汉情深。 二、体会诗句中的动态描写,感受“蒙汉情深” 1、请轻声读诗句,找出诗句中的动态描写? 学生找,齐读:“话斜阳”。 2、读到这儿,你的眼前会出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学生大胆想象画面,进行描绘。 三感受“蒙汉情深” 1、从哪里体会到“蒙汉情深”?生自由读 生答:迎客、相见、款待、联欢、话别。 2、让我们随着老舍爷爷的笔触,到内蒙古大草原,去看看蒙古族人民迎接远客的热烈场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最后第五句话,勾出最能表现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句子。 3、下面,我们用一下方法分小组自学这两句话。 课件出示: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处欢迎远客 。 课件学习方法:1、自读句子。2、找出动态描写的词语加点。3、理解词意。4、感情朗读。 4、个人汇报展示:(学生回答自己体会的动态描写词语,并作初步理解)。教师引导理解词意由具体到抽象,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如:你从“群马疾驰”这个词语中仿佛看到了什么?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你能把“群马疾驰”这个词语的意思完整地告诉大家吗?请用同样的方法,体会感悟“襟飘带舞”、“飞过”。 师:我们从“群马疾驰,襟飘带舞”感受到草原景美、人美、情更美!我们又从“像彩虹一样向我们飞过来。”再次感受到草原色美、形美、情更美!
5、齐读课件上的两句话。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完全感受到蒙汉人民多么情深意切。刚才你们找的其它句子,也能表达这种感情,我们一起来读。 四、抓住“相见、款待、联欢”中的动态描写,感受“蒙汉情深” 1、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老舍爷爷所描绘的生动画面,去感受在主客相见、款待、联欢中表现出的“蒙汉情深”。 2、请同学们在3~5自然段中找你最喜欢的动态描写的句子,分析体会、朗读。 五、回到诗句,再现画面 1、愉快的相见,盛情的款待,尽情的联欢,让主客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太阳已经偏西了。他们谁也不肯走,谁也不愿走,真是……(生读诗句)。 2、读到这儿,你的眼前又会浮现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用动态描写来描述,注意他们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小组角色表演六、想象说话,揭示文章主题“民族团结” 1、从你们生动的演绎中,我们再次感受到蒙汉人民的浓浓真情。同学们想想,假如我们和老舍爷爷一起又来到西藏,受到藏族同胞热情接待,我们会和老舍爷爷一样发出什么样的感叹?生:藏汉情深何忍别,青藏高原话斜阳。…… 2、听了他们的发言,你还想说什么?(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不同的语言,表达着共同的心声,总的意思是“中华民族大团结”。) 师:请全体起立,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声音,朗读诗句,感受民族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齐读诗句。板书: 热情好客 相见、款待、联欢
作业:1、读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想象画面,进行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草原的有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