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
教学目标2.梳理文脉,感受散文缘情写景,意味隽永的韵致。1.能流利的朗读课文;领会故都秋的特点。3.揣摩语言,体会作者因景寄伤,色彩冷清的情感。
秋天是多姿多彩的,关于“秋”(秋天、景),古人曾留下了哪些优美的诗句?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山 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思考讨论故都的秋的总印象总印象从开篇的文眼里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学生先读两段,然后听朗诵录音
问题①故都秋的特点可以用哪些字概括?②文中真正写故都秋的在什么地方?③1到2节写的是什么呢?用什么方法写的?④为什么要将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作对比呢?⑤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呢?结尾怎么写的呢?用三句话来概括我们刚才对本文的整体感知(即整体印象)
①本文按思路可以分几部分呢?②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描绘了几幅故都的秋景图?③请同学们给这五幅故都的秋景图各加个小标题,好吗?
作业:1.查阅作者郁达夫的生平资料,初步了解其散文散文写作的风格特点;2.查阅古人有关描写秋景的诗句(不少于3句)。3.作者为何不写故都著名的风景?作者为何不写“暖色”而写“冷色”?作者为何喜爱“北国之秋”,而不欣赏“南国之秋”?
第二课时(2011-2-15)
教学目标弄清以下几个问题:作者为何不写故都著名的风景?作者为何不写“暖色”而写“冷色”?作者为何喜爱“北国之秋”,而不欣赏“南国之秋”?以“秋院静观”为例,品味故都秋的特点及作者的心境(作者是如何“以景显情”的)。
交流查阅作者郁达夫的生平资料,初步了解其散文散文写作的风格特点;交流查阅古人有关描写秋景的诗句。
1.问题探究:①作者所写的景物,都是故都的寻常之景;请问作者为何不选取并详写故都著名的风景?②作者为何不写“暖色”,不写繁盛?③作者为何喜爱“北国之秋”,而不欣赏“南国之秋”?④第12自然段写了大段议论有无必要?
2.细节探究秋院静观是怎样写的呢?读出什么感受了?本文的基调是清、静、悲凉,但作者在写时是有所偏重的,这些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呢?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觉得这种花色的选择合理吗?
⑵以夏天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