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故都的秋
加入VIP免费下载

2故都的秋

ID:794217

大小:1.78 MB

页数:41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学目标1.梳理文脉,了解作者缘情写景的表现手法;2.把握文意,感受文章借秋寄意的情感内涵。 在北平,春夏秋的三季,是连成一片;一年之中,仿佛只有一段寒冷的时期,和一段比较得温暖的时期相对立。由春到夏,是短短的一瞬间,自夏到秋,也只觉得是过了一次午睡,就有点儿凉冷起来了。因此,北方的秋季也特别的觉得长,而秋天的回味,也更觉得比别处来得浓厚。前两年,因去北戴河回来,我曾在北平过过一个秋,在那时候,已经写过一篇《故都的秋》,对这北平的秋季颂赞过了一道了,所以在这里不想再来重复;可是北平近郊的秋色,实在也正像是一册百读不厌的奇书,使你愈翻愈会感到兴趣。学习导入 秋高气爽,风日晴和的早晨,你且骑着一匹驴子,上西山八大处或玉泉山碧云寺去走走看;山上的红柿,远处的烟树人家,郊野里的芦苇黍稷,以及在驴背上驮着生果进城来卖的农户佃家,包管你看一个月也不会看厌。春秋两季,本来是到处都好的,但是北方的秋空,看起来似乎更高一点,北方的空气,吸起来似乎更干燥健全一点。而那一种草木摇落,金风肃杀之感,在北方似乎也更觉得要严肃、凄凉、沉静得多。 你若不信,你且去西山脚下,农民的家里或古寺的殿前,自阴历八月至十月下旬,去住它三个月看看。古人的“悲哉秋之为气”以及“胡笳互动,牧马悲鸣”的那一种哀感,在南方是不大感觉得到的,但在北平,尤其是在郊外,你真会得感至极而涕零,思千里兮命驾。所以我说,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摘自郁达夫《北平的四季》1936年5月【注】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李陵《答苏武书》:“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清人王夫之《姜斋文集》“幸旷古兮良夜,轻千里兮命驾。” 字词积累混沌hùndùn:无知无觉状。一椽chuán:一栋。椽,椽子。落寞:寂寞、冷落。歧qí韵:不相符合的读音。颓废:意志消沉,精神委靡。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秋士:指到了晚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廿niàn:二十。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生于书香家庭,3岁丧父,幼年贫困而发愤读书。1912年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开除。1913年赴日本留学,涉猎外国文学。1921年与郭沫若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1922年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归国。1923年至1926年先后在北京大学、广东大学等处任教。1926年底返沪主编《创造月刊》。1930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移居杭州,写了不少山水游记。抗战爆发,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化名赵廉做抗日工作。1945年9月在苏门答腊失踪。 郁达夫的作品文笔优美,抒情浓烈,风格清新,有那个时代的感伤情调。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罪恶,表露了内心苦闷。郁达夫从1933年由沪迁杭,闲居独处,在游历山水中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这段时间,作者写的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辗转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并写下散文《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读 一、导入新课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而充满生机的,因而许多人都喜爱春天,不少人写过赞美春天的文词;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在《再别康桥》中,漫步在“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 秋天是多姿多彩的——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读懂客观现实—感,体会思想感情—悟)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为变衰。(宋玉《九辩》)王实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杜甫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文眼)比较秋江南的秋慢淡混沌(反衬)忆秋景北国的印象赏秋意北国的院子察秋迹北国的槐树听秋声北国的鸣蝉品尝秋感秋韵北国的凉雨话秋果北国的果树明秋情中外的诗文南国的秋黄酒稀饭鲈鱼黄犬比较秋北国的秋白干馍馍大蟹骆驼文章思路 故都的秋总写(1~2段)北国的秋:清、静、悲凉江南的秋:慢、润、淡分写(3~11段)记叙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秋雨话凉佳日秋果观秋色:清听秋声:静品秋味:悲凉议论人皆感秋非到北方不可中国文人尤甚总写(12~13段)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北国之秋:色彩浓,回味永。向往品味赞美眷恋 一.视觉效果故都秋的总特色:清、静、悲凉“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座,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花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提问:这一段文字写了哪些视觉上的景物? 明确:天色日光牵牛花碧绿一丝一丝颜色提问:评写牵牛花的颜色,是否多余?明确:评写颜色,突出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二.触觉效果“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描写景物:人的感受:落蕊极微细极柔软南国之秋景物:落叶人的感受:有声音,有气味写触觉也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 三.听觉效果驯鸽声秋蝉的残声以声音衬托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1.“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2.“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青天衰弱 庭院秋色——色秋槐落蕊——形秋蝉残鸣——声闲话秋雨——味北国秋果——奇这些秋景图是有序的吗?空间、时间? 阅读探究故都的秋的总印象是清、静、悲凉,这又是文眼和文章的感情线索,写景说事都紧扣这一感情线索展开。本文写景,将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与作者内心的主观色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结构上以“北国的秋”为主轴,兼及南国之秋的不同感受,在比较中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偏爱。作者绘形、绘色、绘声的描述,逐一展开故都的自然风物,使屋院、街槐、鸣蝉、风雨、人语、果实,无一不带有清、静、悲凉的意味。议论部分,将品秋由个人感受扩大为更多文人学士的,秋就被放置在世界文化的范畴加以议论。作者对故都的秋有怎样的印象及情感 《郁达夫评传》一书中对郁达夫这种情感的来自,有较详细的描述。本来,郁达夫一家于1933年4月从上海迁居杭州,是想找一个闲静的所在,以逃离时艰。他曾将寄情山水作为治疗苦闷的良方。然而,迁居杭州后,心境并非因此宁静,甚至痛苦郁积。1933年8月18日,他曾在一首诗的下面写道:“近来生活为左右所夹,颇觉烦闷,精神躯体都不能自由……。”由此可知,苦闷并试图排解苦闷,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写于1934年的《故都的秋》的感情基调。 1927~1937年,国民党为配合对红军的军事“围剿”,同时对进步文化进行“围剿”。1930年9月,当局下令取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通缉鲁迅等人,文化“围剿”在更大范围内开始。特务、暴徒袭击与捣毁进步书店、报馆、印刷所的事不断发生,1933年10月捣毁上海良友图书公司、神州国光社和艺华影片公司。暗杀进步文化人的事层出不穷,1931年2月左联成员柔石、殷夫、胡也频、李伟森、冯铿在上海被害;1933年5月作家丁玲、潘梓年被绑架,诗人应修人拒捕牺牲;开明民主人士杨杏佛(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干事)史量才(《申报》总经理)也遭暗杀。附 为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别具慧眼而捕捉了如下画面:旧院秋赏、落蕊秋扫、残蝉秋鸣、闲话秋凉、佳果秋盛。写秋院:租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看碧绿的天色、听驯鸽的飞声、细数丝丝日光,是人的静处,也是心的悲凉。而牵牛的朝荣潜藏了作者的落寞。写秋槐:脚踏落蕊,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感出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是境的静谧,更是心的沉静。扫街的条条扫帚丝纹,便平添了心的悲凉。作者通过哪些景物的描绘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 写秋蝉:嘶叫的秋蝉,是景的衰飒。还有蟋蟀、耗子,它们都是家家户户的家养,这使居所有了沧桑感,是境遇的悲凉。写秋雨:雨声息列索落、都市闲人穿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有境的冷清,也有心的悲凉。念“一阵”错如“一层”,更使凉意彼此传递。写秋果:枣子淡绿微黄的颜色,是北国的秋的基色。枣树叶落枣子红完,最是北国清秋全盛将尽,清静中果子颜色渐浓,终至西北风起,也不无凉意。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清、静、悲凉无处不在。 作者的经历以及思想感情决定了他的审美情趣。他的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为对象,散文常表现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感伤气息浓郁。《故都的秋》“清”“静”“悲凉”正是他写作风格的体现。普通的旧院落,在北平最具居家的代作者为什么写故都旧院的秋最详表意义,它固有的清静以及沧桑味,再配合这故都秋意,其色彩就格外浓烈起来。写北国旧院落还可说明秋意无处不在,也表现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 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颂秋。但是,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含泪的微笑) 30年代,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居无定所,衣食无安。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这种“悲凉”是他整个人生的感受。时代背景 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以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1)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2)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3)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4)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写故都的秋,作者为什么不选香山红叶、颐和园等美景作为描写对象?这与文章的情感基调不合。文章要体现的是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有的美。香山红叶为暖色调,与悲凉不合,颐和园体现的则是游人如织的喧闹场景。 继续思考:作者为什么不从故都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中去寻找故都的秋?散文主张:“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是现代散文特征之一。”——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继续思考:作者为什么不从故都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中去寻找故都的秋?⑴名胜古迹仅是历史留下的外在印痕和象征,这是“外来人”最易注目与把握的。⑵渗透骨髓的传统神韵存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这只有“北京人”才懂得玩味。 写景抒情类散文的特征及鉴赏借鉴:⑴因“实”出“虚”。强调情感、精神的升华源自生活的真实,强调散文的独特个性。⑵“即小见大”。强调抒写生活细节、身边琐事、个人感触。(形象)“意境美”(情绪) 作者用赞颂的笔触和落寞的感受来写秋,于“清静悲凉”中悟到北国的秋的独特韵味。文章开篇就点明了北国的秋的这种不同韵味,并将这种“清静悲凉”作为情感线,使贯穿全文。开篇和结尾都采用了对比手法,其目的是抑彼《故都的秋》是怎样开篇和结尾的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同为秋,北国胜江南。末了,回扣开篇,作者热爱北国的秋的情感得到强化。 一是以情驭景,色彩独特。作者所处的时代给他在心理上投下忧郁冷寂的阴影,他想追求“清净”的生活,内心又有无从摆脱的“悲凉”,因此在他的笔下,北国的秋带有郁达夫式的主观色彩,写景也以冷色为主。二是随感取材,布局巧妙。作者从北平名胜写起,逐一展开秋院、秋槐、秋蝉、秋雨、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秋果等风物的描写,主观上的读秋、尝秋的意味非常浓烈。行文兼顾“故都”“秋”的两个元素,自然、人文气息并重,且收放自如。 文章通过对北平秋天风物的描写,由衷地赞美了故都的秋不同于江南的种种。真情流露之下,深藏着一种淡远的忧思。社会风云、个人遭际在作者的心里投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故都是一种文化,秋是一个季节。将两者结合而成文题,行文就有了自然风物整体感知与人文精神相融的味道。 同步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一椽chuán驯鸽xùn混混沌沌hùnB.歧韵qí朝荣zhāo著着布衣zhéC.喇叭bɑ落蕊ruǐ不能自已jǐD.颓废huì橄榄ɡǎn潭柘寺zhè【答案】A/B著zhuóC已yǐD废fèi 2.下列句中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是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用名花半开、美酒半醉的状态形容北国的秋的美)B.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感)C.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到彻底)D.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黄酒喻江南秋味的淡,白干喻北国秋味的浓。)【答案】A/形容江南的秋的状态。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3.理解加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答:4.作者为什么要写江南的秋?并简要归纳他对江南的秋的看法。答:【答案】北国的秋的“清”“静”“悲凉”,是文章的中心,也给全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将江南的秋与北国的秋作对比,突出北国的秋的别样韵味。/江南的秋来的慢,显得淡,秋味不足。 5.“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答:【答案】拿名花与美酒与秋作比,说明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半开”不美,“半醉”没味,江南的秋就像这半开的花,半醉的酒,让人“赏玩不到十足”的秋意。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