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自)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故都的秋(自)

ID:794224

大小:6.44 MB

页数:41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故都的秋郁达夫故都的秋郁达夫 欣赏阅读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琵琶行白居易 欣赏阅读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1、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z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原名:郁文出生日期:1896年12月7日籍贯:浙江富阳身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代表作品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短篇小说:《沉沦》《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篇小说:《迷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 生平主要经历:1922年日本留学归来后,与郭沫若等组织“创造社”。1930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宣传抗日。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1952年被追认为烈士。 题解:“故”都的秋北平的秋?郁达夫北京故居(前海北沿11号院) 表明描写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题目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眷恋,暗含一种文化的底蕴:落日故人情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故垒西边 思考:1.作者主要从哪方面些写故都的秋?(请用一二字概括)2.选择了哪些景物来赏玩故都的秋?一、整体感知 本文的基调是什么?清静悲 凉 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学科网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清静秋蝉秋雨秋枣牵牛花槐蕊悲凉(5~11段)(3段)(4段) 秋 景 图晨院品秋图落蕊映秋图寒蝉鸣秋图雨后话秋图枣头闹秋图 晨院品秋图研习: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碗浓茶,向院子一坐,……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1、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牵牛花的什么?花色说到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2、这种花色的选择是否合理?为什么? 三、师生共同赏析牵牛花蓝色、白色——冷色(宁静、深远)紫黑色——太低沉、压抑、冰凉红色——暖色与高阔的天空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清凉疏朗”的感觉。 物象的组合,显示了环境的清幽、萧瑟,破屋——浓茶——碧天——驯鸽——日光——破壁——尖细且长的秋草秋晨图,作者怎样“处心积虑”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方法:物象+特点+情感也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王安石二者在心境上有相同之处,意境上清净、闲暇中都透出一种落寞。请找出下面两句诗的意境与本段文字的相同处 落蕊映秋图研习: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心远——清闲——落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心在起作用 ①这里写了视觉、触觉形象。“落蕊铺满地”写视觉,“脚踏落蕊”写触觉。写触觉给人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交融的孤独、落寞和感伤。②融情于物(景)。“细腻”本指(描绘、表演)细致入微,也可指人的感情细致,这里用来形容“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明显带有主观倾向,后面的“清闲”“落寞”则更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作者用情感描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使读者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这段文字较好的体现了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 从槐蕊中一叶知秋,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 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雨后话秋图27 思考1、有没有标志性的,表现“悲凉”字、词、句?2、是什么触动人们凄凉沧桑的感情呢?秋雨图:灰沉沉的天底、凉风、急雨秋语图:一层秋雨一层凉 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沧桑、凄凉、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文中没有写悲凉的标志,但有悲凉始终笼罩,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 情景交融写作借鉴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味〈北国之秋:清、静、悲凉南国之秋:慢、润、淡对比烘托四、赏析构思选材技巧正数第二段和倒数第二段写了什么内容?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五、赏析的拓展和深化郁达夫钟情于秋的“清、静、悲凉”,在你十几年的人生之旅中,你品味的秋是什么样的?所处时代个人经历思想意识 岂有文章传海内; 欲将沉醉换悲凉。——郁达夫自题一个典型的伤感文人 早年丧父,体验生活的艰辛,形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日本留学十年,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添苦闷、消沉心理。文风伤感、灰冷。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作者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就象一件心爱之物,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文章中显现出悲凉、无奈的故都情结,家国之思。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 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赏读最后一段,品味感情 在作者看来,尽管清、静、悲凉基调有些灰暗,但正是这种故都情结,家国之思让他难割难舍。 小结本文是作者为了摆脱颓废的心态,到北平赴秋、寻秋、品秋,亦是寻找一份恬静、清新的心境。因此,文中写秋景中有情的眷念,抒情中有秋的落寞,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渗透着拂之不去的人事沧桑!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情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境界。—瑞士思想家阿米 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又含蓄;故都的秋像一幅画,美丽而又落寞;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又苍凉。一曲悲凉的颂歌 故都的秋郁达夫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