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1、单元教学要求《故都的秋》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2、文章特点《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于是他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3、时代背景: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二、学生情况分析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文科学生,应该说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订阅了《读者》《散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三、教法、学法《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1、朗读: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运用提供的朗读素材进行跟读、自读、情读(有感情的朗读)、变读(对原录音材料在朗读中处理不好的地方进行调整美化),注意语速、节奏,尤其要符合作者的感情。
2、设疑讨论: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1)表现手法: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习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2)品味揣摩语言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四、教学过程1、 教学目标:(1)学习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2、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3、教学准备: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4、教学实施:(1)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2)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电脑显示《滕王阁序》、《天净沙·秋思》、《琵琶行》、《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山居秋暝》等文字资料,再显示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3)、听朗读录音(十分钟)(4)、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5)、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秋光、秋声、秋色、秋味。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 (6)、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7)、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8)、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教师点明: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9)、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五、预期效果: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教学设想。同时,我以为优秀的作品应具有无限的张力,等待我们去发现、挖掘甚至是重新的建构,学生应该借此写一篇有质量的“个性化作文”,为丰富我们所承担的中央教科所课题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上习、评价文章,仿写散文。六、辅助手段:学生借助课件中的录像等媒体体验作者的情思。朗读水平低的同学可以借助录音一步步的跟读甚至是反复听读;朗读水平高的同学可以放弃听读,也可以去研究专家的朗读。
荷塘月色说课稿步洪涛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在此,我来谈谈自己不很成熟的教学设计,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几十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相信阅读过这篇散文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她结构精致,语言生动、优美,感情细腻、含蓄,通篇气韵贯注,灵动多姿,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愉悦。此外,由于本文系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开篇之作,对他们初步感受到高中语文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加之高中语文和其他学科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它既承担着培养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任务,又肩负着培学生养人文素质和健康性情的重任。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课文和情境进行因材施教,这里的“材”,既是指教材,也是指学生。教授此课时,我们面对的是刚上高中的学生,在初中,他们学过朱自清的散文,可以说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因此,我确定《荷塘月色》学习的重点是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物境美、语言美、结构美,进而体会意境美,培养学生感受美、接纳美的能力。今天,我从五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分析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和双线索环形结构。(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点拨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思考探究、活动体验”的学习方式,并掌握赏析散文的方法。(3)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荷塘月色》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典范之作,因此我确定重点是通过4—6段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由于学生散文阅读知识积累较薄弱,所以我把教学难点确定为两个:一是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二是理解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三、教学时间:拟定两课时。四、教具使用:多媒体五、教学设计原理第一课时一、通过预习,让学生归纳,这篇散文我们学什么? 1、教师明确教学目标 2、释题:思考问题,文题改为《清塘荷韵》好不好?此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教师明确荷与月组成的文题具有象征义,在此讲析象征的概念,为学生现代文问阅读中表现手法做知识积累。二、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学生简介作者,教师补充明确(从作者人格美角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高洁的品格)三、学生配乐默读,通过情景式阅读,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意境(教师准备课件),同时思考问题,你觉得课文那段几段语言最美?将重点转到4、5、6段四、教师鼓励学生站起来,配乐朗读,再次体会三段语言美。思考问题:为什么这几段最美?将重点转为语言五、比较阅读:展示《拿来主义》片段。提出问题:鲁迅的语言让我们感觉到的是犀利,而这篇课文语言读来感觉如何呢?学生明确:清美柔和,六、思考问题:课文运用那些技巧使语言达到这种效果? 学生明确:比喻和叠词的妙用。
七、分小组合作学习:请同学们找出含有喻词的句子?(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为现代文筛选信息打下学习基础)学生讨论明确,用比喻的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特点,为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教学打下基础。八、接着,从《再别康桥》切入,体会叠词的妙用,播放配乐诗,体会这首诗的语言美,思考三个问题。 1、问题:这首诗语言有何特色? 明确:运用叠词 2、问题: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叠词? 3、思考问题:如果把“曲曲折折”换成“曲折”好不好?(引导学生用词语替换法揣摩语言,明确叠词的表达效果,为完成诗歌鉴赏中炼字题做准备。九、运用叠词,仿《再别康桥》的结构,写一首关于语文课的现代诗。(培养学生诗歌写作兴趣,为语文审美教学打基础)第二课时一、展示作业,让学生评价成果,教师给予肯定,当堂完成此教学过程。二、速读全文思考问题1、思考问题:第6段,为了意境,何不删去“蝉鸣”和“蛙声”,那不是更能突出幽雅宁静的环境吗?教师在此明确这就是衬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表现手法的考察重点。2、请同学找出表示作者出行路线和心情的句子,并绘制双线索环形结构(板书设计),学习本文艺术特色,同时培养学生文章分析概括能力。外:作者的游踪(明线)(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 内:作者的情感变化(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内、外结构呈圆形,浑然天成,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三、探究讨论• 1、《荷塘月色》中有一段不写‘荷’与‘月’的文字,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的《高中语文》中删去了,你们猜我们现在读到的版本中的哪些部分被删节了?删得有无道理?”(明确:从“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2、现在教材上又恢复了原貌,说明了什么?• 3、问题:这几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对比,表达作者现实中淡淡的哀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向纵深思考。四、知识迁移 1、2008年高考湖北卷试题,积累语言表达题答题方法。 2、仿写对联 问题:教师在学习《荷塘月色》中提炼出或短或长的句子作上联,让学生对下联,初学对联知识,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意境的感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能对出一些佳句五、阅读与写作:课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特定时辰,如朝霞中、烈日中、秋雨中某处事物投入真情实感,学习朱自清的遣词用句,写短文一篇。(本教学环节重在知识转化与应用)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开场白)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说教材1.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第1单元“历史坐标上的沉思”的第1课,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游赤壁矶时所作。(此词对于一度盛行缠绵悱恻之风的北宋词坛,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叹、哲理于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的学段特点和具体情况,确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①通读诗词,有感情诵读诗词,把握诗词内容,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②品读语言,感受诗词意境,体会作者苏轼在词中体现的思想感情 ③背诵诗词,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目标①和目标② 难点:目标②和目标③ 二、说教法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参照学校的高效课堂评分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诵读法:教师范读,读出诗词的韵味、意境,读出作者的感情; 2、小组合作法:小组分工合作研读诗词的语句,品味诗词语言; 3、学案导学法:通过学案导学,明确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等。 4、讨论法:设置有针对性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5、讲授法:对诗词中的难点,尤其是学生展示中出现的问题直接讲授。 三、说学法 学生经过高一前一阶段的学习,对语文学习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体验,基本养成了语文学习习惯,基于此设计使用以下学法: 1、朗读法:有感情的朗读诗词,品味诗词语言特色,体会作者感情; 2、互动体验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对词中语句展开互动品读体验; 3、想象联想法:对词中的意象、情景展开联想、想象,感受词作魅力; 4、合作讨论法:小组合作讨论,结合问题品读词作,分析词作; 5、识记背诵法:当堂背诵词作,落实知识,积累提高。 四、说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飞烟灭。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 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北宋年间的文字狱)被捕入狱,坐牢103天,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的“三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而且“东坡居士”的别号也是他在这时起的。同学们,我们在必修2已经学过了苏轼的《赤壁赋》,感受到了东坡居士的文笔才情,今天我们再一起品读体味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感受一代文豪的大手笔。(板书题目作者)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明确自主合作学习的题目,合作讨论时间10分钟,分互动研讨题和体验探究题两部分,互动研讨题每组都要做,体验探究题3选1做好分工,1、2、3组负责第③题,4、5、6、7组负责第④题,8、9、10组负责第⑤题,并给各题目设置具体分值计入小组得分,作为评比依据。小组展示内容的最终得分评判标准由教师掌控。(楷体字部分为参考答案或评判标准。) 互动研讨题: ①朗读这首词,小组合作讨论如何读准字音、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并展示成果。(5分)教师范读 ②从词中的哪个词或者哪一句,读出了什么?结合词句分析。(5分) 言之成理即可,但必须结合词句分析说明。 体验探究题: ③分析上片使用的意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上片的图景,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式。(10分) 大江(长江)、浪、故垒、周郎赤壁、乱石、惊涛、千堆雪(浪花)、江山 ④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想到周瑜?作者从几个方面拿自己与周瑜进行比较?(10分) 周郎赤壁,又称武赤壁。为古赤壁之战所在地。 公瑾,即周瑜,时任三国时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统帅,吴国水军都督。 词中的周瑜年轻有为,风流倜傥,温文尔雅却又有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怀古是为了思今。词人赞美周瑜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他是多么渴望有如三国那样的豪杰人物,来扭转宋朝廷不景气的现状啊,心中最渴望的就是自己能象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一展宏图,这正是词人缅怀周瑜的原因之所在。 作者从下面几个角度与自己比较: 周瑜 苏轼 年龄:24岁(公瑾当年) 47岁 生活:幸福美满(小乔出嫁) 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羽扇纶巾) 早生华发 职位: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 际遇:功成名就(谈笑间) 功业未成 ⑤词作的结尾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等语句体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0分) “故国神游”三句,由凭吊周郎而联想到作者自身,表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郁愤和感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为倒装句,实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此句感慨身世,言生命短促,人生无常,深沉、痛切地发出了年华虚掷的悲叹。“人间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一尊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酹”,即以酒洒地表示祭奠之意。 3.交流展示,品读词作
展示小组合作讨论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品读词中的词句,品味语言运用的特色。分析重点,突破难点,归纳出板书内容。 4.魅力精讲,画龙点睛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文末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无论是上片的描绘景致,还是下片的回忆英豪、感慨咏怀,我们都能读到苏东坡的这种“成熟”,无论是“江山如画”,还是“人生如梦”,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一代文豪的才情气度,豪迈情怀。 5.落实巩固,当堂背诵 巩固课堂学习成果,当堂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小组全部成员都能成功背诵的加20分。 6.拓展迁移,检测反馈 出示题目——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①“东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东风”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②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①用典。“东风”一词的寓意是建功立业的各种条件和因素。 ②曲折的反映了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六、说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在学生的交流展示过程中根据其内容引导得出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绘景 写人 感怀 磅礴赤壁 潇洒周瑜 人生如梦 (结束语)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