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故都的秋练习与解析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错误的一组是()A.凋谢(diāo)似的(sì)廿四桥(niàn)B.驯鸽(xún)混沌(hún)潜意识(qiǎn)C.梧桐(wú)平仄(zè)潭柘寺(zhé)D.歧韵(qí)着衣(zhuó)一缘破屋(chuán)【解析】A.似:shìB.驯:xùn混:hùn潜qiánC.柘:zhè【答案】B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饱尝艰辛恣行无忌颓费色彩缓慢悠闲领略秋味B.钟声幽远花木雕零姿态万千回味不咏鲈鱼大蟹C.焦躁不安俨然类画隐逸恬适眷恋之情缓慢优闲D.落寞寂寥以情驭景一叶知秋不能自己秋蝉嘶叫【解析】A.“颓费”应为“颓废”;B.“雕零”应为“凋零”,“不咏”应为“不永”;C.“优闲”应为“悠闲”;D.“自己”应为“自已。【答案】B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错误的一句是()A.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B.“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C.“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D.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解析】D中“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的两个顿号都应去掉,概数之间不用顿号。【答案】D4.填入下面句子画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是一种。A.花酒兼有姿态B.非花非酒的意境C.色香俱佳的滋味D.半开半醉的状态【答案】D同步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1~3题。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的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1.这两段文字采用的写作手法是。【解析】此题考试文章的表现手法。先写北国秋的特点,后写江南秋的特点,以后者对比前者。【答案】对比2.用三个词概括北国秋天的特点。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段的理解。做这个题尽量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答案】清、静、悲凉。3.文中画线的句子指什么而言?【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能力。江南的秋是“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是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答案】江南的秋。二、阅读下文,完成1~3题。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天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有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是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1.“落寞”做何解?【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做这个题,可以先解释每个字的意思,然后再综合。【答案】寂寞、冷落。2.本段写槐树的落蕊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流露了作者眷恋故都之秋自然风物的真情。3.本段主要写了槐树的什么?还写到了什么?【解析】此题考查对有效信息的抽取,做这个题,离不开对整个段落的把握。这个段落只写了槐树(或槐树的落蕊)和扫帚的丝纹。【答案】落蕊,扫帚的丝纹。三、阅读下文,完成1~3题。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文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是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到底。1.“不能自已”的意思是什么?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答案】“已”是“停止”的意思,“不能自已”即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表明了对于秋天的热情,不是以自己的感情为转移的,是一种由不得自己的喜爱之情。2.这段文字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法?【解析】此题考查论证方法。在文段中,作者拿文人学士与囚犯对比,以中国文人与外国文人对比。【答案】对比3.写出表明这段文字的主旨的句子。【解析】此题考查段落和思想性。做这个题,找到中心即可。【答案】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萧索的感触来的。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写给秋天罗兰
尽管在这里是亚热带,但我仍从蓝天白云间读到了你的消息。那蓝天的明净高爽,白云的浅淡悠闲,隐约仍有北方那个金风乍起、白露初零的神韵。一向,我欣仰你的安闲明澈,远胜过春天的浮躁喧腾。自读小学的童年始,我就深爱暑假过后,校园中野草深深的那分宁静。夏的尾声已近,你就在极度成熟蓊郁的林木间,怡然地拥有了万物。由那澄明的万里长空,到穗实累累的田野,就都在你那飘逸的衣襟下安详地找到了归宿。接着,你用那黄菊、红叶、征雁、秋虫、一样一样地把宇宙染上含蓄淡雅的秋色;于是木叶由绿而黄而萧萧地飘落;芦花飞白,枫林染赤;小室中枕簟生凉,再加上三日五日潇潇秋雨,那就连疏林野草间都是秋声了!想你一定还记得你伴我度过的那些复杂多变的岁月。那两年,我在那寂寞的乡村学校里,打发凄苦无望的时刻,是你带着哲学家的明悟,来了解慰问我深藏在内心的悲凉。你让我领略到寂寥中的宁静,无望时的安闲;于是那许多唐人诗句,都在你澄明的智慧引导之下,一一打入我稚弱善感的心扉。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去利用寂寞无聊的时刻,发掘出生命的潜能,寻找到迷失的自我。你一定也还记得,我们为你唱“红叶为他遮烦恼,白云为他掩悲哀”的那两年怆凉的日子。情感上的折磨使我们觉察到人生中有多少幻灭,多少残忍,有多少不忍卒说的悲哀!但是,红叶白云终于为我们冲淡了那胶着沉重的烦恼和忧郁;如今时已过,境早迁,记忆中倒真的是只残留着当时和我共患难的那个女孩落寂的素脸。是“白云如粉黛,红叶如胭脂”,还是“粉黛如白云,胭脂如红叶”!那感伤落寂的心情如今早已消散无存!原来一切的悲哀,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涂染,将都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你是曾如此有力启迪了我们,而在我逐渐沉稳的中年,始终领悟到你真正的豁达与超然!你接收了春的绚烂和夏的繁荣,你也接收了春的张狂和夏的任性;你接收了生命们从开始萌生到稳健成熟这期间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忿和哀伤,你也容纳了他们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你告诉我: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彩色喧哗终于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溶于那一片渺远深沉的棕土。到了这一天,你将携带着丰收的生命的果粒,牢记着它们的苦涩或甘甜,随着那飘坠的落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生命不是虚空,它是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因此。它应在执著的时候执著,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然读到你智慧的低语。我不但以爱和礼赞的心情来记住生命中的欢乐,也同样以爱和礼赞的心情去纪念那几年——生命中难得出现的那几年中的刻骨的悲酸和伤痛!而今后,我更要以较为冲淡的心情去了解,了解那属于你的冷然的清醒、超逸的豁达、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选自《名作欣赏》)1.这篇散文中,(1)第二段开头说,“一向,我欣仰你的安闲明澈,远胜过春天的浮躁喧腾”。作者这种强烈的对比说明了什么?(2)作者追忆中的秋天有怎样的特色?【解析】(1)要求把握住抒情散文中作者对抒情对象的感情基调,这是题干对全篇的感知要求。(2)首先应找到作者对秋天景像直接描写的集中的段落第二段,然后再从相关的文字中体会这些被描写景物的特征,就能作出正确的回答。这里,要特别注意作者提到的夏与秋的关系,因为这样的对比描写,秋的特色更突出。此题在此基础上很容易摘录出相关的词语概括出秋的特色。【答案】(1)表明了对秋天心灵上的安详和泰然的态度。(2)宁静、安详。2.在二、三、四段中,作者分别写了小学童年时代、乡村学校里和青春期的“那两年怆凉的日子”,秋天对她三个时期分别产生了怎样的作用?【解析】本题的题干已经点明二、三、四段写三个时期,那么,小学童年时代,从“深爱……宁静”及“夏的尾声已近”后对秋天景象的描写,可概括出这一时期作者对秋天的感悟。乡村学校里对秋天的感悟,一是要把握住作者当时的“寂寞”“凄苦无望”“深藏在内心的悲凉”的心境,二是要把握住在秋天的明悟下的“宁静”“安闲”,二者的对比中可求得正确答案。青春时期对秋天的感悟重要的是从此时作者的“怆凉”的境遇中对人生的“幻灭”“残忍”的体味及“烦恼”“忧郁”
的迷惘心态,去看秋天对作者的启迪。第一时期可概括,也可摘录原句的答法。【答案】①秋天给了她过滤掉一切喧嚣的宁静。(或“领略宁静和安闲,发掘生命的潜能,寻找迷失的自我”)②秋天使她在绝望中得到安闲,使悲凉的心境得到抚慰。③秋天使她走出青春的迷惘,变得豁达与超然。(或“领悟到你的豁达与超然”)3.本文中,(1)第五段以含有三个“接受了”,一个“容纳了”的整句的形式,对上文起了怎样的揭示作用?(2)第六段作者真的直抒对秋天的感悟:“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这样的感悟说明了什么?(3)作者是怎样阐明这一道理的?【解析】(1)只要注意了前两个“接受了”与一个“容纳了”相互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就不难对秋天的博大有容的品质作出准确判断;与上文联系,必然可得出与作者人生三个时期的联系。本题作答重在理解,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概括归纳。(2)要紧扣人生“激越”“绚烂”所指。这里,只要理解到人生的成功在于生命过程中的地位这一因素,就是正确的解答。答题方式是概括法。(3)要答出运用比喻来说明深刻道理的方法,还要解说出比喻的具体作用,即如何比喻说理。【答案】(1)①提示了秋天博大而有容的品质。②在叙写自己人生三个时期基础上概括生命旅程的特征。(2)人生也会经历种种成功的狂喜,但这并不是生命的本身和恒常状态,生命和终途,连你的肉体也会像千丈高树上落叶一样飘逸,并深埋于秋的泥土,这才是生命的真实,人生自鸣得意的片刻荣耀算不得什么。(3)运用比喻,将人生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比作千丈大树上的树叶,比作秋天携带的丰收的生命的果粒。4.下列这篇散文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A.作者笔下的的秋天、既带给了人生命走向成熟的喜悦,也让人体味从灿烂走向消逝的悲哀。B.是“白云如粉黛,红叶如胭脂”还是“粉黛如白云,胭脂如红叶”,这表现了作者生命难得出现的中年时代的那几年中的刻骨的悲哀与伤痛。C.文中,作者面对秋天,没有古人的悲哀,也没有今人丰收的喜悦,她获得的是心灵的安详和泰然。D.人生免不了遭遇种种挫折和羁绊,价电子我们经历了形形色色的苦恼、挣扎、失望、焦虑、哀伤、,并因此开始怀疑、否定自身时,不妨像罗兰那样,深入到一派大好的秋色中领悟人生之美丽。E.作者将秋拟人化,亲切的对话将情与景交融在一起,使我们从秋的“冷然的清醒、超逸的豁达、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中看到了作者自己的形象。【解析】全篇之中,作者对秋的感悟,既无秋士之悲,也无对万物走向成熟的礼赞,而是自己人生感悟出的心灵的宁静与安详的独特感受,因此,A项是强加给作者的;B项中说的引用,是作者青春期对爱情、对人生迷惘的心态的反映,而不是中年时期的伤感。【答案】AB四、阅读下文,完成1~4题深秋书简北京城是值得留连的秋天景色,依我看不在香山山里,而在山外,在燕山山脉而西的沿山一带。这时候乘坐汽车在八达岭以北的公路上行驶,车窗外就是呈现出不断变换画面的自然景观。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米勒,再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马奈。色彩从四面八方聚拢来,个个都活蹦乱跳,都有生命黄得黄得彻底,红的红的透明,绿的绿得苍郁,就连天上的白云也卷曲如鸡毛状,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中飘荡。坐在车里的人们不由得兴奋起来,带着淡淡的伤感:“好个秋天呀,怎么如此仓促,还没把你看够就要走了呢?”时序已进11月,难免会生发出这种眷恋的伤感情绪。但是这种情绪之所以发生,倒不是由于经历太久的夏季单调绿色的浸泡。也不仅是由于秋阳下大自然呈现出来的美丽色彩和对于温暖秋季的眷恋,而是因为眼前的和谐与美实在令人销魂,在于这些似乎未曾见过的灿烂色彩是如此丰满、充足
,它们在特定的角度里因阳光的照射而扩散出来的乡土情调和文学韵味竟然如此深沉、如此浓烈。因此说秋天是色彩的世界,或者说秋天是色彩错杂、光影幻动的世界就都远远不够了。为什么呢?因为生命才是最可宝贵的,没有生命的世界总是僵死的。我们说某人画得好,那是因为他的画有灵气,而所谓灵气也就是生命。秋天并非平静如水,秋天也非只闻虫吟。秋天是炽烈的、喧闹的、跳动的。生命在这个季节唱出了它的全部美丽,唱出了它最高亢的生命之歌,而且愈是接近秋与冬的交界处,生命愈是顽强地表现自己,竭力要在大自然的美景里面挤进或者留下自己的一滴颜色、一种声音或一分韵味,就像一位老画师在他的晚年要把毕生功力都画到画布上去一样。请看公路两旁的白杨树吧。白杨树已经老了,虽然树叶开始脱落,有的已经老得不成样子,枝杠毕露,依然昂首向天。这白杨树生性倔强,就连它掉在地上的叶片也不甘心就此零落成泥,即使干枯了残破了,依然蜷曲身姿翘出坚硬的不规则形状,倘若有人踩上去,那金黄色的看似软绵绵的绒毯定会发出抗议的叫喊。在金色的秋天的阳光下,坐在车里的人们,心头颤动了,即将或正在逝去的秋天使人们沉默无语,都沉入对于生命的伟大力量和赞叹。蓝天、白云、近处的白杨、远山的红树、山坳里的油松以及不知名的杂树乱草,车子真好像驰进印象派画家的油画里来了。色彩是如此调和,画面是如此丰满,汽车的发动机醉意朦胧地哼着,人们都不说话,好像也醉了,好像这一切,山、林、石、树、人,以及钢铁制成的车身,都有了生命,都在表现,都在使自己成为这些风景画中不可缺少的宝贵组成部分。于是车子里的人们开始坐不住了,都在心里问自己,怎么住在北京城这么多年却从未见过真正的秋天,怎么平庸到把北京的秋天只局限于楼顶碧空下盘翔的鸽群和夜晚天上被两棵枣树刺得眨眼的星星和苍白的月亮了呢?原来在北京的一角,在这不知名的不起眼的也没名目的沿山公路一带,平凡、偏僻、普通到不值得提起的山区,竟然蕴藏着北京的秋天,蕴藏着秋色之美的真髓!(选自《光明日报》)1.理解加线的句子。(1)“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米勒,再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马奈”是比喻。(2)“那金黄色的看似软绵绵的绒毯定会发生抗议的叫喊”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的表现了。【解析】(1)需要把喻体找出来。(2)需要正确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答案】(1)印象派画家笔下的秋天景象(2)白杨树的顽强生命力2.“这些似乎未曾见过的灿烂色彩是哪些丰满、充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说这些色彩“似乎未曾见过”?【解析】本题需要对全文理解把握。【答案】因为生活在北京城里人未曾见如此和谐美丽的秋色,未曾见过真正的秋。3.蕴藏着秋色之美的真髓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解析】本题答案蕴含在第一段末,可通过对这些部分的阅读做出答案。【答案】生命在这个季节唱出了它的全部美丽,唱出了它最高亢的生命之歌,而且愈是接近秋与冬的交界处,生命愈是顽强地表现自己,竭力要在大自然的美景里面挤进或者留下自己的一滴颜色、一种声音或一分韵味。4.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两项是()A.本文描绘的是北京郊区山野的秋色,更是作者对秋色、对生命的感悟。B.第二段写杨树,作者将它们人格化,表达了对杨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C.第三段点明北京最有秋天特征的是鸽群、枣树、星星、月亮。D.本文的主旨是表现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E.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描绘老北京秋天的民欲风情画,本文描绘的是八达岭以北秋天的风景写生画。【解析】C项把北京最有秋天特征的景物说成“鸽群、枣树、星星、月亮”不当,原文的意思是北京的秋天最有特征的景物不止是这些;D项对本文的主旨理解不当。【答案】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