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四中高一语文导学案 必修二 第一单元主备人:李立泉审核人:高一语文组使用日期:2014.12负责人签字:《故都的秋》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学习目标】1、能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2、能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3、能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学习重点】品味语言,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学习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课时安排】2 课 时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课前先查找资料,独立完成知识链接部分。然后通读全文,理清本文的思路,完成导学案剩余部分。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2、小组谈论交流,解决疑惑点。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郁达夫( 1896—1945 ),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 1913 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1年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了“创造社”。 1922 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 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青春没有失败!只有尽情展现自己的风采!
阜阳四中高一语文导学案 必修二 第一单元——《故都的秋》。第一课时整体感知1、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混混沌沌 ( )( )一椽破屋( ) 潭柘寺( ) 落蕊( )著着单衣( ) 颓废( ) 廿四桥( ) 鲈鱼( )2、朗读课文3、大家快速阅读,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情感:向往、迷恋、眷恋【合作交流】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郁达夫先生既然这么喜欢故都的秋,那么他选取了哪些画面来写故都的秋?(学生阅读圈点,教师引导学生找关键词、关键句。)明确:从3--11自然段。主要是5幅画面,第3段庭院静观(破屋秋色),第4段槐树落蕊(街头落蕊),第5段秋蝉残鸣,第6—10段闲话秋凉,第11段清秋佳果。------------------------------------------------------------------------------------------------------------------------------------------青春没有失败!只有尽情展现自己的风采!
阜阳四中高一语文导学案 必修二 第一单元第二课时【合作交流】1、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1)作者选取了哪些颜色来描写秋的?这些色彩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枯黄)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明确:冷色。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2)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明确:“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秋声】鸽声帚声蝉声衰弱风雨声人声静2、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2、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老师补充:文章还有没有前后呼应的段落?明确:1和14段,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能力提升】第12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青春没有失败!只有尽情展现自己的风采!
阜阳四中高一语文导学案 必修二 第一单元这一段采用议论,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反思】【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组长综合评价自学合作交流展示评价质疑自学合作交流展示评价质疑------------------------------------------------------------------------------------------------------------------------------------------青春没有失败!只有尽情展现自己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