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刘英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故都的秋.刘英

ID:794359

大小:375.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各位老师下午好! 说课课件说课教材:《五年制高职语文》说课课题:《故都的秋》说课人:刘英 一、说教材二、说教学方法三、教具准备四、说教程 一、说教材(一)教材简析在郁达夫写景抒情的散文中,《故都的秋》是较有特色的一篇。这是一篇赞美北京秋天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它又是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不可忽视。《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 (二)教学要求中职学生对散文的阅读不够,理解力稍差,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朗读,通过朗读领略情意,感受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特色。为此,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要求:(二)教学要求中职学生对散文的阅读不够,理解力稍差,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朗读,通过朗读领略情意,感受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特色。为此,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要求:(1)把握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征,体会作者对故都之秋眷恋的情感;(2)了解文章情与景、形与神的辨证关系;(3)学习本文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特点。(4)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把握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征,体会作者对故都之秋眷恋的情感;(2)了解文章情与景、形与神的辨证关系; 二、说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朗读法3、讨论法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枯藤老树昏鸦。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3岁丧父,家中生活艰难。7岁入私塾。家中有藏书4万卷,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全都读过了,因此有着丰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青年时代,随长兄赴日留学,十年客居日本,期间饱受屈辱和歧视。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作为一位多才的作家,他的小说、散文、诗词都很有成就,形成了自然畅达和真挚坦荡的风格。在文学上,他提倡“静的文学”,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所以,他的作品体现着极强的“主观色彩。郁达夫是一位典型的中国文人,他的作品中文人特征十足,文化韵味浓郁。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展开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1)、第一组同学在文章中勾出作者笔下的秋景有哪些?(2)、第二组同学思考这些景物可概括为几幅图景?(3)、第三组同学勾画出表示景物色彩的词语。2、品味鉴赏品味“槐树落蕊”一段。 3、回顾全文,总结散文阅读的方法:(1)整体把握文章;(2)要透过富有主观色彩的自然景物,感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3)要自觉地运用艺术表现手法、修辞等方面的文学知识来进行鉴赏。4、全班一起齐声朗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1、诵读课文;2、根据上课所讲内容,试着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可以选择无锡的秋天) 板书设计故都的秋以情驭景画面清晨小院槐树落蕊秋蝉残鸣雨后话凉佳日秋果秋色碧空白中带黄蓝朵青布淡绿微黄--------清秋声鸽声帚声蝉声衰弱风雨声人声--------静秋味悲凉以景显情 谢谢大家,再见!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