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几个误读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故都的秋》几个误读

ID:794387

大小:4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故都的秋》几个误读一、秋天是好还是不好?“秋天”究竟好还是不好,这是一个无从回答的问题。可能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当然,说好,或者说不好,其答案无是以个人的意念为中心的。既然郁达夫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那么,在作者的心里,已经为秋天定了一个基调了:秋天应该是不错的,是能引起人们的美好思绪的。从这个基调上判断,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作者对于“秋”,对于秋天的“故都”并不都是心怀“悲切(戚)”的。那种认为作者“悲秋”并且坚信不疑的说法,就似有不太合宜的地方。在本文中,作者反复地明确表示了对于故都秋的好感:“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里很直白地告诉了读者,对于北平这个“故都”的“秋”,作者始终怀着两样的感情:一种是真正的“秋”的滋味对于作者心灵的引诱。另一种是心中的隐性情怀──作者郁达夫对于秋天的这种眷念及敬畏之情。不少读者也看到了这点。由第二层意思,可以判断,作者所说的对“秋”的感情,恐怕并不是简单的“好”或者“不好”,在这个“好”与“不好”之中,无疑隐含着作者的更深一层的情绪。换言之,这里的“好”与“不好”仅仅是作者行文的一个引子罢了,这作者为了行文而专门拽出来的。因为,任何一个有基本判断力的作家,他都不至于在自己的文章里进行肤浅的线性判断。可惜,我们在阅读文本时往往泥古不化。却往往也上了作者的当。二、“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着落点在哪里?我们所见的对本文的解读材料中,几乎没有不重视“清”“静”“悲凉”诸字的。这些观点认为,这“清”“静”“悲凉”三字,写的是本文的景,或者认为这三字写的是作者的情,或者兼而有之:前二者写的是全文的景,后者写的是作者的情。有的人从结构上讲,认为这三个字确乎是全文的文眼,起统摄全篇的作用。究竟这“清”“静”“悲凉”三字,在文本之中起什么作用?是否如有的论者所说“统摄”全文,又涵盖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我们认为都未必:其一,从文理上判断,统摄全文的只能是作者的感情。这一点,从开篇的动机与结尾的愿望就可轻而易举地看出,作者对秋天的特别厚爱。开篇第一句话“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意思是说,“呵呵,我可要写文章了啊。”此外是别无他意。因为秋天的好与坏不过如此。按照美国著名写作学家傅乐施的话说,这叫给文章放一个烟幕弹。第二句话“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可是”是一个转折。意思是说,“哪里的秋天都不错,只是北平的秋天有这个特点啊。那就是‘清’‘静’‘ 悲凉’啊。”然而,从下文看,我们似乎并不能找到直接与“清”“静”“悲凉”分别两两相对应的文字。相反与文章内在脉络对应的却是作者内心的感情:即“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也不过想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作者说得十分清楚,我到北京来,就是喜欢北京的“秋味”。显然,对于“北平的秋味”的追求,才构成了这篇文本的核心思想。换句话说,下文北平的各种“秋味”才是演绎这篇文章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而各项与“秋味”相关联的呈现,也才是本文逻辑的一个基本暗扣。如果不信,将第一二句话删除,本文照样文通字顺,但感情的深沉度降低许多。其二,并不能从文本中找到与“清”“静”“悲凉”直接对应的文字。这里又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清”“静”“悲凉”这三个词的含义本身是模糊的。究竟什么是“清”?语义不明。涉及“清”者,通检全文,仅有三见。一是写江南的:“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二是写“北国的槐树……又觉得清闲”。再是写“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从词汇学的角度分析,假如不能准确给一个词定位,那么,这个词没准只是一个词缀或词素而已。既然不能找到关于“清”的一个准确的定位,那么,这里的“清”似乎也只是一个词素而已,是实在不能看出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的目的。下文的“静”与“悲凉”也是同此道理。另一个原因是,下文所有的文字描绘也并非服务于“清”“静”“悲凉”。特别是“静”,不少人认为,你看北方的秋,哪里不是“安静”的啊。或曰“以闹衬静”。实际上,文中描写“闹”多于“静”。如:“西山的虫唱”“潭柘寺的钟声”“皇城人海”“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它们的啼唱”“秋蝉的嘶叫”“忽而来一阵凉风”“都市闲人”们的对话,有哪一样是静的?没有哪一样是静的。试想,这一个大国的都城,又是处于一个特别的生活的季节,人海苍茫,芸芸众生,喧嚣不止,无论如何它不可能是静谧无声的。如果不是作者的故意,我们也要跟着以为作者就是基于“静”来行文,这,是对于本文的一个误读。再从文章的着力点来看,文章的要义就是写作者内心对于故都的情感,对于故都“秋味”的一种复杂的感怀。显然,“动”或“静”,“闹”或“静”都不是文章唯一的要旨。而以“悲凉”讲,文章一开篇就已经交待了作者对于秋天的一个印象,“总是好的”。这句话实际上已经为全文的感情脉络定下了一个调子。也可以说,文章的大部分内容或者说情感的色调已经被确定了。既然已经定了调子,如果我们读出来只是对于“秋”的“悲凉”的态度,显然是矛盾的。又从全文看,不但“悲凉”的景象描绘较少,而且,有诸多描绘都是带着“秋”的热烈的。比如“陶然亭的芦花”是很清白,然而不见得就冷;“钓鱼台的柳影”,是一种生命的色彩;“西山的虫唱”,也是一种有生命迹象的标志;“玉泉的夜月”,太冷了不会有人去看的,赏月也不会超出中秋老远;“潭柘寺的钟声”,“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漏下来的日光”,“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等等,没有一样是凄清之色调。即使下了秋雨,然而也只是“凉”,并不足以说明就是“冷”。一个足资证明的事实是写的“秋枣”及其他“秋果”,其实写的是一种秋天的镏金的色彩,“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Goldendays。”所有这一切,假如我们用画家的色调来量度,至少也是一种温暖之色,而绝不可能是一种冷色。不然作者不会用那个具有洋文色彩的“Goldendays”了,这里应该是特别有意味的。以此判断,作者笔下的秋,其实并不“悲凉”──作者对秋的情感与态度也一目了然。以此,我们硬要说作者对秋的态度是冷淡的,又是悲凉的,显然是说不过去。而真正要从文章老手的角度讲,这不过是作者的顺带一笔罢了。也可以说是高明作者对读者的一次逗趣。总之,这里的三个词是悬空的。三、文章究竟写了几幅图画?对这篇文章的解读,许多读者似乎都提到一个观点。即认为,此文写了多少幅画面。特别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教材语文教师用书》第三册明确说“文章……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即是后来的“五幅图”。此说之行,流毒万方。几许的解读,没有不遵循这一说法的。如:《〈故都的秋〉教案及评点》:“……找出相应的段落……明确:“清晨院中赏秋”“早晨落蕊所感”“秋蝉衰弱残声”“秋雨微叹秋凉”“北方果树奇景”。《诗情画意总关情》:“……作者描述的几种秋景其实就是几幅美妙的图画。一、庭院幽深图……二、幽人徘徊图……三、闲人伫立图……四、秋枣半熟图……此外,散见于文中的一些句子有不少也是富有诗意的图画……一篇文章中就有这无数幅山水,无数的诗篇,让人赞叹不已。”《〈故都的秋〉探究性教学初探》:“问题3:请同学们在作品中找出描写具体的故都的秋的段落,并明确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物象?问题4:这些具体景物可以组成哪几幅/故都秋景图(不超过四个字)呢?问题5:这五幅图又是怎样体现出清!静!悲凉的特点呢?问题6:作者是用什么将这五幅图连接在一起的呢?”《〈故都的秋〉微型教案》:“作者描绘了五幅画面表现了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第一幅:清晨静观……第二幅:落蕊轻扫……第三幅:秋蝉残鸣……第四幅:都市闲人……第五幅:胜日秋果……”《〈故都的秋〉悟读》:“五幅图画凸现秋之神韵:1、蓝朵图—庭院读秋……2、落蕊图—清晨踏秋……3、秋蝉图—残声啼秋……4、秋雨图—闲人叹秋……5、秋枣图—柿枣映秋…… 也许正是这秋之‘奇景’,让故都的秋‘悲’而且‘壮’,也让作家平添了一份眷恋与向往。”又如《真挚与爱凝成的篇章──〈故都的秋〉教学随笔》:“文章……便从平常生活写起,从百姓身边粉笔,依次写出五幅故都秋色图。第一幅是庭院秋色。……第二幅是槐蕊纷落……接着第三幅图景是秋蝉残鸣……第四幅是秋雨风凉……第五幅是秋果初熟。……”此外还有所谓六幅画面的。从以上论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故都的秋》中的几幅图画好像是铁定的了。可是,又不难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以上每一个论断所确认的指向都是各各不一的。撇开语言文字上的差异性不论,单是这指向的内容与角度就不能让人信服。从文章学的角度讲,既然文章花了大气力去写这几幅图,那么这几幅图一定是文章的一个天然结构中的链接元素,每一个元素都是不能分割的,而且有着必然的逻辑依存与对应的关系。然而,这里的几个图画概括都涵盖不了全文中所有的信息。比如,这“清晨静观”就是不靠谱的。从字面讲是讲大清早观察之景物。然而,那“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就无从落脚。比如,有的东西根本就不是清晨所能获得:没有人会大清早去寻柳影,“玉泉的夜月”也不是清晨能见的。再如可能讲“早晨起来……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然而,那“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却不只是“看”来的。至于说写什么“落蕊”之类,其实说的也不仅仅是“轻”的问题,还有一个反映社会的与自然的“死寂”,即尘埃落定的寂静。虽然作者用了“深沉”二字来美化它,终究是掩饰不了生命的沉寂的。恐怕这才是作者隐喻之所在。类此问题都不用细说。我们从中读到的信息是,读者并没有真正深入文本去探求。只满足于表面化的获取。以此分析,本文写了几幅图并不十分重要。如果非要说写了什么,也不能简单地用一些生硬的文字来凑合,只能以是否全面反映文章的中心作为评价文章的标准。四、文章的结尾怎样理解?在笔者的视野中,有相当多的研读报告没有提到对于文章结尾部分的理解。实际上这才是此文文眼之所在。毕竟文章不仅仅是“写景”与“抒情”。“景”也好,“情”也好,都隐含一种“理”在其中──情理交融。而“理”无疑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有时,作者为表达某些隐晦之义,也会借文章的结尾进行一些申发。笔者以为就此而言,是文中十分突出的特点。如:“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英德法意等诗人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这段话作者无非想告诉人们,“秋”的“景”也好,“情”也好,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运转罢了。从本质上讲是谈不上“好”与“坏”“优”与“劣”的,它们都是自在的外在之物,这是用来为人所用的。对于秋的“情”,各人可以生发出各人自己想生的任何“情”来。中外古今,莫不如此。── 实际上,这是作者在卖关子──我写故都的“秋”,有其动情之处,也有其“悲悯”之处。动情之处在于,它能激发我的“文情”,并使其郁勃。而缺憾在于,这使我看不到“故都的秋”的生机罢了。──因此,观景在此文中就显得无足轻重,重要的还在于作者的思考──“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也就是对于生命的一种系念和万物有情的喟叹!!换句话说,我之写秋,本意并不在秋也!!下文所说的即使是“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这,更是情和理之极至。所以“秋”之味才更加有味。而这“味”就在于对于人生、对生命的悲悯。那么,“南国之秋”写的又是什么呢?我们看到大部分人似乎都有一种错觉,似乎作者是在扬“北”而抑“南”。究竟真实的情感是怎样的?其实作者在这里交待得十分清楚,它是“南”也不抑,“北”也不扬。作者这里也说得十分明白晓畅:“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虽然“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然而,“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也算是各臻其妙了:南有南的好处,北有北的好处──因为标准不同,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有人或许会说,作者不是明明说了“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交给“北国的秋”么。这句话又怎样理解?无他,其实这是作者玩的一个文字游戏焉。不过告诉你,“我固然是热爱北平的”,然而,对于“南国”,我也并不反感。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