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2 故都的秋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以情驭景的写法,了解作者是怎样以景显情的。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1.找出郁达夫笔下的秋的特点。2.诵读全文,把握作者对北平的秋天的感情。二、自练自测1.字音辨识凋谢( ) 落蕊( ) 点缀( )混混沌沌( )平平仄仄( )嘶叫( )歧韵( )颓废( )疏疏落落( )潭柘寺( )2.解释下面的词语。①领略:②一叶知秋:③平平仄仄:合作探究1.本文的文眼是什么?2.为了表现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哪几幅画面进行描写?3.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都写到了南国之秋,其作用是什么?4.如何理解《故都的秋》中作者说的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悲凉”?
5.《故都的秋》为什么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驯鸽(xùn) 夹袄(jiá)呜咽(yē)潭柘寺(zhè)B.点缀(zhuì)落蕊(ruǐ)附着(zhuó)普陀山(tuó)C.纶巾(guān)平仄(zè)椽子(yuán)房檩(lǐn)D.鲈鱼(lú)混沌(hún)譬如(pì)祈祷(qí)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苦涩 屋檐 萧索 落蕊B.幽深 混沌 落莫 平仄C.训鸽 细腻 凋谢 意境D.点缀 颓费 赏玩 蟋蟀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 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②秋蝉的 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③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 。 A.情趣 衰弱 衬托 B.情致 衰落 衬托C.情趣 衰弱 陪衬 D.情致 衰落 陪衬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晚唐政治上的败落,诗人杜牧替古人担忧,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阿房宫赋》。B.有些散文语言自然朴素,浑然天成,而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苦心经营的妙笔。C.培根和笛卡儿提出的科学方法论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D.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他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就是下班之后卸去一身的劳累,把自己关进书房,秉一盏温暖的灯光,在书的海洋中自由遨游。B.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组来函,信上说: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C.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推动落实《政府工作报告》,
促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D.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6.作者为什么要写“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7.在作者看来,外国诗人与中国文人对秋的态度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8.从全文看,这一段文字在结构上有何作用?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郁达夫①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②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它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就单说一个天体罢,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美的景象;若再配上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人造的建筑园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月明的普照,
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③我们人类都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每想变更。一碗最珍贵最可口的菜,若每日吃着,到了后来,宁愿去换一碗粗肴淡菜来下饭。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会发生这一种感觉,太阳自东方出来,西方下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我们可没有听说有厌看的。还有月亮,初一出,月半圆,月底全没有,而无论哪一个人,看了月亮,总没有不喜欢的。自然的伟大,自然的与人类有不可须臾离开的关系,就此一点也可以看出来了。④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不过有些人忙于衣食,不便沉酣于大自然的美景;有些人习以为常,虽在欣赏,也没有欣赏的自觉。更有些人,将自然范围限制得很小,以为能如此这般欣赏,自然景物就尽在他们的囊中了。⑤我从前有位同事,平时只晓得钻门路,积私财,以升官发财为唯一的人生乐趣,现在居然位至极品,财积到几百万了,但他唯一娱乐,还是出外则装学者的假面,回家则翻英国银行的存折。对于自然山水,非但不晓得欣赏,并且还视若仇敌似的。对于这种利欲熏心的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的清凉散。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⑥自然景物所包含的方面,原是极博大、极广阔的。天地岁时,社会人事,静而观之,无一不是自然,无一不可以资欣赏,但这却非要悠闲自得,像朱夫子那样的道学先生才办得到。至于我们这种庸人,要想得到自然的美感,还是上山水佳处去较为直截了当。⑦大抵山水佳处,总是自然景物的美点发挥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孔夫子到了川上,就觉悟到他的栖栖一代,猎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览了名山大川,然后才死心塌地,去发愤而著书。可知我们平时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到了山高水长的风景聚处,就会同电光石火一样,闪耀到我们的性灵上来。⑧我曾经到过濑户内海旅行,月夜行舟,四面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海岸做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后来也登过东海的崂山,安徽的黄山,更在天台雁荡之间,逗留过一段时期,总没有一次不感到人类的渺小,天地的悠久。所以要想欣赏自然的人,还是先上山水优秀的地方去训练耳目,最为适当。⑨从前有个赞美美术批评家拉斯肯的人说,他在没有读拉斯肯以前,对于绘画,犹如瞎子,读了之后,眼就开了。这话对于高深的艺术品的欣赏,或者是真的,但对于自然美,尤其是山水美的感受,也未必尽然。乡下愚夫愚妇的千里进香,都市里寄居的小市民的窗槛栽花,都是欣赏自然的心情的一丝表白。只教天良不泯,本性尚存,但凭我们的直觉,也就尽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赏者了。(有删改)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学说谈起,意在引出人生、艺术模仿自然山水的中心观点,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B.第②段有关自然的描述涉及时间、空间、光线、色彩等元素,平常的自然景物、人文景观流转变幻,姿态万千。C.作者笔下的自然山水具有陶冶性灵的作用,“清凉散”之喻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的欣赏。D.本文以吃饭为例表现人类喜新厌旧的特性,以“小市民的窗槛栽花”为例表明凡夫俗子也能欣赏自然美,具有生活气息。E.本文谈古论今、写人写己,由景物而人生,从山水而艺术,紧扣自然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10.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11.文章第⑧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12.文中说:“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有说服力。①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郁达夫《故都的秋》)②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扑人。(宗白华《论和晋人的美》)四、精彩语言运用13.根据所给材料,概括文字主旨(30字以内)。据调查,多数学生上学的目的是为了“学本领”;排在第二的是“将来找个好工作”;“考大学”也是许多孩子想上学的动机。因为“学习有兴趣”“学校好玩”和“喜欢读书”而上学的比例比较低。高中生只有4.3%是因为“喜欢读书”而上学。过半数的小学生认为教科书上的知识对生活有较大用处,而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绝大多数认为教科书上的知识没用。参考答案【自主认知】自练自测1.diāo ruǐ zhuì hùndùn zè sī qí tuífèi shūluò zhè2.①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②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的来临,比喻发现一点儿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③平声和仄声。泛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合作探究】1.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2.“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胜景”等五幅画面。3.写南国之秋主要是为了形成对照,衬托北国秋景之美,秋味之浓,同时显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赞美和眷恋。作者在开头部分点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后,接着写到了江南之秋。但那里“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因此,“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在文章结尾部分,作者又写到了“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
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些描述,极为鲜明地表现出了北国之秋的秋色之美,秋味之浓、之足,饱含着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盛赞,渗透着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深挚爱和眷恋。4.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人生的感受。郁达夫久有品赏故都的秋的心愿,又久经生活的颠沛流离,如今终于来到故都北平,自然有多种复杂的感受,包括“负面”的感受。所以作者说感到北国的秋特别地“悲凉”。5.①这是由作家的思想所决定的,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哀”,那些著名风景区都是游人云集、热闹非凡,那里的景色难以表达作者的这种思想。②那些著名的风景,是古往今来文人吟咏北平秋天常写的,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容易道出新意来。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些常见的景象人们虽然很熟悉,早就习以为常,但是却往往忽略了它们的特殊意味。作家把它们挖掘出来,集中起来,使人更深刻地体味到北平的秋“味”。【课堂练习】1.B 解析:A项,“咽”读yè。C项,“椽”读chuán。D项,“混”读hùn。2.A 解析:B项,“莫”应为“寞”。C项,“训”应为“驯”。D项,“费”应为“废”。3.C 解析:情趣:性情志趣;情调趣味。情致:情趣;兴致。衰弱:(身体)不强健;虚弱。衰落:(事物)不强盛。陪衬:附加其他事物使主要事物更突出;陪衬的事物。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把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4.B 解析:A项,“替古人担忧”指没有必要的担忧。C项,“敲门砖”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D项,“珠圆玉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以上均不合语境。5.C 解析:A项,“秉一盏温暖的灯光”动宾搭配不当。B项,表意不明,有歧义。D项,一面与两面不对应。6.突出秋总能给有情趣的人类带来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7.同:中西文人都喜欢作文赞颂秋天。异:西方文人,多在田园诗或四季诗中赞颂秋天;中国文人多把秋与人生联系起来。8.这一段文字是全文的高潮。它既是对前面几段写景的小结,又从写景抒情转为直接抒情。9.AC 解析:A项,“意在引出……的意义”错,应为引出“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C项,“告诫人们……对自然的欣赏”错,应为“告诫人们通过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净化心灵,提升人格”。10.参考答案:(1)留意自然的丰富与变化,做有准备的欣赏者;(2)不为世俗所累,主动寻访山水佳处;(3)保存美好本性,在生活中欣赏自然。解析:解答本题,首先确定阅读区间,即②至⑨段;然后圈定关键词句,如②段首句、⑥段末句、⑦段首句等;最后整合答案即可。11.参考答案:(1)生动表现物我两忘的感受,突出自然的伟大;(2)以个人体验进一步印证山水佳处对心灵的陶冶作用,亲切自然,更具说服力;(3)上承古人游览经历,下与登临崂山等相呼应,行文详略有致,富于变化。解析:分析作用类题目宜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如本题,内容上突出山水自然对陶冶人的心灵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等。12.答案示例:(1)这句话点明了自然山水与艺术、人生的紧密关系。山水以及自然景物,会影响艺术与人生;而对待艺术和人生的态度,同样会使自然山水染上人性的色彩。陶渊明、谢灵运等人,能发现自然的美好,忘却尘世的烦忧,因而写出“悠然见南山”“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清新自然的诗行。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写“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却不免有些落寞,自然外物因为点染上他独特的情绪色彩,具有生命的气息。
(2)欣赏山水自然的心情与欣赏艺术、人生的心情是统一的。因为艺术与人生是山水自然的映照,人对于山水自然的欣赏态度也恰恰是人对于艺术与人生的态度。能认识山水自然之美好、博大与威力的人,对于艺术与人生才能获得超越世俗的认识,才能如孔夫子、太史公那样领悟人生、寻求精神价值的实现,才能像陶渊明、谢灵运、郁达夫那样在山水自然的流连忘返中物我两忘,写出“境与神会,真气扑人”的佳作。解析:本题具有开放性。对这句话的思考可以见仁见智,但必须联系文本和所供材料,不得游离。观点的概括要源自对“欣赏山水……的心情”这句话的正确理解,阐述理由要密切联系文章内容、作者观点以及提供的材料。13.因喜欢读书而上学的孩子太少,大多数中学生感到知识所学非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