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荷塘月色》教学设计贵州省都匀市民族中学曹恩琴课题名称《荷塘月色》科 目语文年级高一年级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学习者分析所授课班级学生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对于鉴赏优美散文,他们的能力较差,积累较少,授课时教师需要详细分析,耐心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2、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3、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具体深入理解文章。2、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灵活性、开放性。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让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和他追求自由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明确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2、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3、“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4、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语句的含义。教学资源1、每位同学准备同步练习册;2、教师准备需要的教具;教学活动过程:一、导入课题朱自清,以他优美动人的篇章,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春》中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背影》中至诚至真的人间亲情,永驻于我们美好的记忆,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朱自清先生给我们带来的一篇融入自身情感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对于他,大家应当记得他的四个令人羡慕的闪光点:(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毛泽东曾高度的赞扬朱自清“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这源于他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对世情精细的观察和体验及朴实、忠厚、平淡、刚正的性格。三、感知课文:(一)我们已经在课下预习过这篇课文了,那么现在请大家带着问题,再次快速地阅读文章:设置以下两个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逐渐理清文章结构1、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哪一句?2、画出描写作者行踪和心情的句子。(1)学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2)学生相互交流。(3)展示成果:情感基调的句子:文章开头第一句,是全文的题眼。结合描写作者行踪和心情的句子,总结: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教师引导分析:文章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内、外结构呈圆形,浑然天成。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3、讨论:A、为什么“心里不宁静”的作者要“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B、为什么认为月色“恰到好处”?C、为什么认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师生共同探讨完成)板书:1)、行踪与情感紧密相连:缘情写景;2)、荷塘:素淡朦胧,宁静幽寂——花:零星的香:缕缕的风:微微的月:淡淡的---“恰倒好处”,作者的追求,寄情于景;3)、宁静只是片刻,触景生情4、引导学生将以上三个问题联系起来,理解当时的景色如何吻合了作者的心境,作者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引导分析,明确:学生凭借自身的审美力、想象力,去感悟文章意境的美。
四、重点分析文章第4-6自然段。1、学生再读课文第四段思考: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2、小组交流。3、展示成果:按观察的角度、逐渐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板书设计:田田(多,密)荷叶亭亭(美)层层(层次)静态美零星点缀(少)荷塘荷花袅娜羞涩(姿态)明珠星星美人(光,色)荷香缕缕歌声(隐约细微)荷波闪电(快)动态美流水脉脉(深情)凝碧(色)静态美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补充:分析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文本展现:“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分析:花香 (作用于人的嗅觉)——渺茫的歌声 (作用于人的听觉)4、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进行赏析教师引导赏析:(1)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明确: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教师小结: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5、朗读第6自然段。赏析:(1)“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 (2)“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 (3)“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心情:通过欣赏美丽风景,让心灵得到暂时的休憩,从中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
得到淡淡的喜悦。(月下荷塘、塘上月色,既素淡宁静,又朦胧和谐)五、学生自主赏析课文末尾几个自然段。(教师适时点拨)六、总结:1、从课文结构看,作者的一切活动都是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起的,这是“文眼”,是理解全文的关键,试联系背景讨论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明确:(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从课文中找出语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来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作者的心情: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回到现实,摆脱不了苦闷忧愁。八、板书设计:行踪:出家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门情绪的变化:不宁静——淡淡的喜悦——超脱——不宁静九、布置作业:1、分别用博喻、通感的修辞手法各写两个句子。2、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教学反思本节课授课过程中,我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对文本本身的品味感知、识记积累,联系拓展知识,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授课时我尽量让学生参与进来,想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提高他们鉴赏优美散文的能力。因此,我设计教学的出发点是以学生为主体,贯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的教学思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堂课下来,预期目标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