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说课稿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我与地坛》。下面我将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部分来进行说明。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篇文章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第三篇文章,本单元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本课主要讲述“人应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个问题。本文是一篇自读文章,这对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到有关生命话题材的文章,如张晓风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热爱生命》。现实生活中也了解一些像张海迪、海伦•凯特等勇敢挑战生命的人物,所以对于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叙述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结合高中学生对生命的意义与生存的价值开始进行深入思考这一现实,及其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的态度与表现,我想通过史铁生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明白:苦难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赋予生命凝重悲壮的色彩,人,就应当在这冰冷而又燃烧着的有限世界中带有伤痛地生活。痛苦,有时是证明我们活着的惟一方式。痛,并快乐地活着……总之,给学生一点关于痛苦的哲学观点,给他们自以为痛苦的高中生活铺垫一点理论基础。二、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立教学目标:根据“新大纲”规定,语文学科的性质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仅要表现出其知识性、工具性的特点,还要表现出人文性、思想性。所以,我从这两个方面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品位作者沉静、细密、抒情的语言。2、理解本文独到的人生感情及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对生与死的感悟和对母爱的感悟。教学难点、重点:《我与地坛》是新教材的新课文,虽然篇幅较长,但脉络非常清晰。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应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全文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情,我的思绪,注重的是“生命”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写对母亲的理解,注重的则是“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部分中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第一部分的对“生命”的疑惑,而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因此,本篇课文的难点在于: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生与死”的思考及对母爱的感悟。而教学重点则应该放在让学生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从而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三、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和分析探究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讨论是必须问题为中心,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师生和生生的对话,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通过提问—启发—讨论—总结的步骤学习课文。课文篇幅较长,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鉴于本篇课文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义,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到,完成感情的自我升华。四、学习方法:(一)预习思考法;课文篇幅较长(二)分析探究法;本课主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对于高中生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五、教学过程的设计自读课文二课时。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5分钟)、整体感知(15分钟)、具体探讨(20分钟),小结(5分钟)”,第二课时继续“复习(5分钟),具体探讨(20分钟)、巩固与拓展(15分钟)”四个教学环节。5分钟灵活时间(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5分钟)以历史上勇于面对人生苦难的名人为例,导入课文。例如司马迁、贝多芬。(挫折对于每个人来说几乎是必将经历的。有些人面对命运中的挫折望而却步,使成功从手中流逝;有些人却能够勇敢面对,昂首前行。这些人最终成为生活的强者,为人们所尊敬,例如:司马迁、张海迪、贝多芬等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在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失去了双腿。他历经磨难,经过一番苦苦的挣扎最终成为了一个著名的作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1、介于已经预习,已经要求对全文进行圈点批注,分段。此时让学生5分钟快速阅读全文,唤起对于课文的记忆。思考文章结构,并概括要点,找出贯穿全文的思路。批注要点:(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红线,认为用得好用框。(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3)有疑问的地方,加问号(4)用双竖线和单坚线划分层次(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各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2、解决学生在预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即字词。3、点学生起来讲述课文分段及理由,明确课文结构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情,我的思绪,注重的是“生命”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写对母亲的理解,注重的则是“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部分中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第一部分的对“生命”的疑惑,而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因此,我限定阅读时间,并要求阅读后归纳概括。通过课堂上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三)具体探讨,精讲教材这一环节分两个板块进行,第一板块:感悟生命;第二板块:母爱无言。采取提问—启发—讨论—总结模式1、第一板块:感悟生命(约20分钟)(1)、作者为什么要总是到地坛去呢?(用课文原句来回答)1、“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2、“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3、“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作者到那里去是为了逃避,像个遇到伤害的鸵鸟一样想把自己藏起来。(2)“地坛”部分重在写景,这些景的特点是什么?与“我”的处境有什么相通之处?(详见备注)(3)、这些景物给了作者什么启示?“为什么生”的答案“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P13)史铁生正确地理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然后才能够很好地处理如何来“活”这一问题了。作者承认每个人终归是要死去的,但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悲伤,竟然把“死”说成“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显示了作者乐观豁达的胸襟。“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小结:海德格尔说:“人在现实中总是痛苦的,他必须寻找自己的家园,当人们通过对时间、历史、自然和生命的思索明白了家之所在时,他便获得了自由,变成‘诗性的存在’。”第二课时1、第二板块:母爱无言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检查预习)"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限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
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3、体会"我"的懂得与后悔。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1)、母亲在我独自跑到地坛的日子里,都做了些什么?{无言准备,忧心祈求,悄悄寻找,焦灼牵挂。}(以上结论需从不同段落中搜索并经过归纳而得出)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⑵"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轻声齐读划线部分)4、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虽不似这位朋友的那般单纯,但如他一样的愿望(指想让母亲骄傲)我也有,且一经细想,发现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比重。""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5、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6、在母亲离开的岁月里,我又是如何彻悟的?母亲的逝去使得我有了更多机会的觉悟:“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却没人保证他的儿子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的深彻”“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或羞涩?”“她 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的鲜明深刻。”“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4、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7、总结我、地坛与母亲三者之间关系我与地坛:绝望——思考——希望(怎样活)我与母亲:颓废——理解——坚强(四)、巩固探究(师生共同小结后,教师布置作业。)(约15分钟)教学步骤如下:1、根据板书,简要的回顾一下这节课所学的内容2、点拨1:成长中的我们是否都曾体会到母亲的用心良苦,可否为我们讲述与母亲相处的感人情节亦或是遗憾、亏欠、内疚的生活画面?点拨2:能否用一两句话形容你心目中母亲的形象亦或是你如何理解母爱的伟大?3、教师布置作业:(1)、中国人有句俗语“好死不如赖活着”,如今的社会有人喊生存日艰,有人说要提升生活的质量等等。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六百字的作文展现你对目前高中生生存状态的一点思考。六、板书设计荒芜冷落双腿残疾,失魂落魄地坛精神的家园并不衰败生命感悟,走出轻生生命的意义我与地坛(节选)“我”去地坛为“我”准备母爱的见证母亲坚忍的意志“我”在地坛悄悄找“我”毫不张扬的爱
备注:(2)“地坛”部分重在写景,这些景的特点是什么?与“我”的处境有什么相通之处?地坛“荒芜冷落”具体景象:琉璃剥蚀,朱红淡褪,雕栏坍圮。但无法掩盖的是它的生气与活力。老柏沧幽,野草荒藤自在坦荡。正是这些吸引了我,使我走进了地坛。置身与其中作者看到了许多有生命的东西。蜂儿稳停,蚂蚁疾行,瓢虫升空,露水滚动、聚集,摔开万道金光。满园草木竟相生长,片刻不息。印证了“荒芜并不衰败”。我终于明白了:生,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死,是不必急于求成的。至于如何活的问题也将会在地坛的万千景象中找到答案六个譬如:落日灿烂,鱼燕高歌,脚印猜想,古柏永站,气味想起,播散味道。让人明白人生要靠自己去闻去品才能明了。第一处景物描写。(四百多年――看到自己的身影。)(从“琉璃、朱红、高墙、玉砌雕栏”等词中,我们可以猜想出地坛的辉煌灿烂,但这些词前面的动词“剥蚀、淡褪、坍圮、散落”则表明此时的地坛已丧失了人工的雕琢和外在的浮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史是一个历经风雨苍桑后的荒芜古园。)“我”与“地坛”间存在一种什么关系?二者有何相似点?地坛我……一座废弃的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古园,……园子荒芜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很少被人记起。乎什么都找不到了。荒芜冷落失魂落魄被人遗弃的古园被社会遗弃的人同病相怜第二处景物描写。(蜂儿――片刻不息)先请一名同学为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同学们仔细揣摩细腻的景物描写。(朗读后鼓掌)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作者从景物中感悟到的是什么呢?(共同特点是:它们都很卑微、渺小,并处在荒芜地上,但它们却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不悲观,不失望,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而正是由于小昆虫、草木等生生不息,地坛不再衰败。史铁生面对这些微小的生命个体,他也明白了自己应如园中的小昆虫和一草一木那样,虽然身处逆境,但不能颓废、消极,而应该像它们那样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为世界增添一份活力与亮色。)坛我古老荒芜落魄绝望并不衰败发现生命的美丽虽处逆境不应颓废(P11)我们再来看最后一幅画面。(六个譬如)谁能概括一下这处景物特点及它给作者的启示呢?落日的灿烂雨燕高歌孩子的脚印生命的永恒苍黑的古柏生活的信心草木泥土的气味落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