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朱自清 一、教学要求:1.基础知识:(1)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朱自清和他的散文;(3)通感的手法。2.阅读能力:(1)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体会散文的语言特点,学习文中词语鲜明的感情色彩。3.写作能力:写一段鉴赏本文语言美的文字。 二、教学重点:结合时代背景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含义,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交流研究性学习成果,检查自学情况,讨论课文的线索和结构,布置讨论题。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检查研究性学习情况(部分),以学生抢答,教师补充和订正的方式进行。1.关于作者:基本情况: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文学研究会早期成员。江苏东海人,因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又自称扬州人。原名自华,号秋实。生活经历: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早年从事新诗创作,内容多写小资产阶级的失意,也有觉悟青年对光明的呼唤。在清华任教后,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朱自清正直爱国,参加过“五·四”和“一二·九”运动,但阶级的局限使他长期脱离现实。抗战任西南联大教援期间,思想有较大转变。1948.8.12病逝前,谆谆嘱告家人,说已签名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售的面粉,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评价影响:《别了,司徒雷登》(毛泽东)赞扬他有骨气,“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2.代表作品:著有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著作,大都收入四卷本《朱自清文集》(1953开明书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春》《绿》《荷塘月色》《灯影桨声里的秦淮河》《威尼斯》。兴趣识记:谁有什么办法把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一下子记牢?参考办法:朱自清目送父亲的《背影》在远方消失,《春》终于来到了,到处都是酽酽的《绿》,他先去观赏《荷塘月色》,再去泛舟《灯影桨声里的秦淮河》,最后来到了美丽的《威尼斯》。(情节串联法) 二、朗读课文,检查早自习自学情况:1.播放朗读磁带。板书课题及作者:荷塘月色朱自清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指定三名学生接力朗读,教师正音。2.抢答:词语解释幽僻(yōupì):幽静,偏僻(幽:深远的、隐蔽的)。蓊郁(wěngyù):树木茂盛的样子。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弥望:满眼(充满视野)看到。(弥:满)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袅娜(niǎo):柔美的样子。风致:美的姿态。①美好的容貌和举止②风味;风趣三、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荷塘月色》共8个自然段,每段自有共独立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荡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8个自然段还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第一步,让学生提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用语要简明、准确)。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去荷塘 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20/20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观荷塘 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第二步:综合、归纳。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2—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第1段是“引子”也应独立。第7—8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确实应划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四、小结写作线索。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结构分析”过程中就可以得到解决的;这里,再小结一下。教法上由教师主述或由学生讨论均可。很可能学生在认识上有争议,教师应允许学生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有理,不出现科学性错误就行。 教师小结:《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作者的游踪、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注:上段文字中加引号一句可作为板书) 五、找出直接抒情的语句,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讲析,让学生反复体会。 分析直接抒情的语句(让学生按行文先后摘选)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安静”。 这是份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山情生”。 起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提问) 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 至于为什么有这种情绪,学生一定很关心。因此,在此可以联系作者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的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抓要点,防止说开而不可收),进而说明当时朱自清的思想状况:朱自清曾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那天参加了请愿游行)。他追求进步,痛恶黑暗的反动统治;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四·一二”政变,给他的打击是沉重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见陈竹隐《忆佩弦》)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笔是他寻求解脱的工具,《荷塘月色》的诞生是很自然的。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概括、浓缩他当时的心绪是十分准确的。弄清这句的含义也有助于弄清他为什么要大写荷塘月色之美,要发思古之幽情了。2.第3自然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 这一段抛开了写景,句句都在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提问)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引导学生体会前两段与此段的内在联系:20/20
①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情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态—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只有在清冷的环境里独处才“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其中不就蕴含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吗? ②从行文上看这一段似乎是“游离”出来的抒情段,但从时空上看,这一段与第2自然段是同步的。实际上,这“情”还是离不开“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说明:“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在分析时不能草率。 ①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对这点,好认识;它与第2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则容易被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段便浑成一体了(再次证明第3段并非“游离”出来的段落)。 ②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六、小结、布置作业。通过对全文结构的分析,我们对《荷塘月色》的内容、写作线索都比较清楚了;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我们对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感情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学习、欣赏《荷塘月色》奠定了基础。下一课时,我们将认真研读作品中写景状物的段落,欣赏其高超的语言艺术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我们还要进一步体味作者是怎样把深沉、复杂的感情寄寓在“景语”之中的。请同学们课后背诵课文第4段。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解析第4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2.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化语言的巧妙艺术加工。3.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复习提问。1.集体背诵《荷塘月色》第4自然段。2.请两位同学各背诵一遍第4段。 教师针对学生背诵的情况,正音,矫正语速上的毛病。 二、解析第4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及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教师在讲述时要尽量引用原句,重点词语随手板书,如“弥望”、“袅娜”等等)2.上面的分析,基本上抓住了第4段行文顺序特点,但细一研究,还可以看到作者的匠心: ①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 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这就叫“读进去”。 估计学生很容易认为只是到了“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才由“静”转入“动”。这种认识是肤浅的,是套用“动静结合”这一评语,缺少鉴赏力。 实际上,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物静而情动。花、叶、流水的人格化表现了景与情的交融,潜在的韵致也就流动起来了。作者把叶子比成“亭亭的舞女的裙”,说是静,却有动,也许叶子静静地铺展着,可喻体中的女郎是在旋着舞着的,否则,那裙裾怎能临风伞开呢?再如,朱自清先生用“羞涩”一词来形容待放的花朵,更是耐人寻味,不仅暗合古人对荷花“绰约若处子”的赞誉,更让读者浮想不已,既然“羞涩”于颜内心怕更怦怦吧!这“动”已溢于文字之外了。20/20
(说明:上面这种分析,教师应当理解,但是不是要求学生也达到这个深度,要适情而定,不要脱离学生实际硬灌,能启发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重点还是抓词语在语境中的涵义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②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 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引导学生分析第4段的最后一句。荷叶田田,满遮荷面,塘水看不到;作者却断定那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是由于叶子的“风致”引起的合理想象。这是很精彩的一笔。 为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还可以启发他们从“视觉—嗅觉—听觉”这一角度来欣赏作者怎样描写荷塘,进而还能解决一个问题:第4段是“人在景外”还是“人在景中”(实际上是“情景交融”的问题)。三、关于“通感”问题。 这个问题可放在分析第4段时顺势讲解,不必讲通感的定义,只让学生认识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请学生分析这一句的比喻特点:“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本体—花香 (作用于人的嗅觉)喻体—渺茫的歌声(作用于人的听觉)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形象生动。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实的;听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实的体验。这两个“真实”便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作者在感觉上的体验是细腻而丰富的。这一句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 引导学生在第5段中找出有通感修辞现象的句子,并进行欣赏。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同梵娜玲上奏着的名曲。”) 四、第5、6段的讲析。 这两段,应完全交给学生分析,教师不应再细说了,否则就会“剥夺”学生的必要的鉴赏机会。 这两段的阅读点,欣赏点似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其中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 例如: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写月光照在荷叶荷花上,“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新鲜欲滴的实感。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此句,以使通篇流溢着美呢? (引导学生从借景抒情的角度来思考,体会作者心中难以排除的哀愁,烦怨) 处理以上内容时,可采用讨论式,让学生多说,拓宽思路。渐而使他们认识到,读文学作品决不能停留在“字面的识读”上,要利用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参与评论,所谓鉴赏能力便是这样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 五、收束部分。 思考题:《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是很高超的,美的语言,有丰富表现力的语言并不是靠词藻堆砌,靠粉饰来写就的,散文的语言美就要表现在语言的“生活化与艺术化的统一”上。例如: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这一句,除“亭亭”一词外,都是口语,“叶子出水很高”是“写实”的一笔,不需修饰已经达到“准确”了,但作者不满足“摹形”,他要传荷叶之“神”,于是抓荷叶的状态特征以裙作比,“亭亭”二字便成了点睛之笔,一位临风起舞的窈窕淑女的美姿出现了,那展开旋动的裙与硕大舒展的荷叶融合为一体,荷叶的动态美便跃然纸上,心形兼备。 好,课下就请同学们也找这样的例句进行欣赏,并写一段文字表述你的理解(一百余字即可)。作业20/20
《荷塘月色》说课案重庆市江北中学孙存鹏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有幸在各位专家面前来说课,的确使我感到有些尴尬和紧张,此时,给我的一个感觉就是:好象“班门弄斧”“贻笑大方”这两个成语是专门为我此时的情景而产生的,我要感谢教育学院的领导给我这次锻炼的机会,同时,我也真诚的希望能借此机会能得到老师们的批评和教导。这次我说课的内容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朱自清这位作家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就熟悉的作家,《春》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背影》是一篇包含父子深情的叙事抒情散文,朱先生的散文语言清新,凝炼,象诗一般,感情真挚,深厚,意蕴深厚,悠长,读来回味无穷,而且他的不少经典名作,给人以“常读常新”的感觉。《荷塘月色》就是朱先生的又一篇散文中的经典美文,下面我就要说说我对《荷》的一点肤浅理解和感悟,以及我讲授这篇课文的一些设想。我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标题有形有色,体现图画美标题由两个名词自然组合构成一个偏正短语,它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有形有色的图画,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似乎让读者眼前浮现出由绿色的荷叶,粉红色的荷花,皎洁的月光所组成的一幅清新的夏夜荷塘图。这个命题还巧妙地点明了本文写作内容的季节,时间,地点,景物。(荷叶——夏季,月色——晚上,荷塘——地点,“荷塘月色”概括全文主要景物,)简炼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信息。二.结构成显圆型,体现图形美通读全文,我们去整体感知文章的结构,我们会发现贯穿全文有两条线索:1.作者行踪:出门——小径——荷塘——归来(进门)[空间外结构]2.作者情感:不静——求静——得静——出静(不静)[思想内结构]这篇文章的结构精美縝密,段落的划分比较灵活。“五个场景”:第一个场景:(1)在院子里,写院内外景色,点明作者心境,为下文定下情感基调。第二个场景:(2-3)去荷塘的小路,勾勒荷塘轮廓,写我路上的思绪,表达求静的愿望。第三个场景:(4-5)写月下荷塘及荷塘月色的奇景。第四个场景:(6)写荷塘四周及远景。第五个场景:(7-完)回家路上,忆江南采莲盛况对比现实淡淡的凄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想起荷塘。第二部分:(2-6)夜游荷塘。第三部分:(7-完)荷塘归来。文章的4,5,6三个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行文层次清楚,写景形象生动:先写荷塘,继写月色,后写荷塘四周。作者的观景角度富于变化:从平观到俯视,从细察到鸟瞰;由近及远,从里到外,层层铺陈,使整个画面富有层次感,立体感,传神的勾勒出了月夜荷塘的风采,给人如临其境之感。[学生朗读4,5,6自然段加以体会]20/20
文章第7自然段开始笔锋一转,由前面按空间顺序写景抒情,转向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又形成清晰的时间顺序,联想南朝江南采莲的热闹场面,与现实心境作对比,表明作者对现实处境的不满与苦闷情绪,同时表现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一段又写那晚的情景,“推门”与前文的“带上门”遥相呼应,自然结尾,干净利落而又余味无穷。文章写作思维十分活跃。三.主题深刻含蓄,体现意境美主旨和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要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必须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选择题材的用意。首先,从背景看:本文写于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当时正是中国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时候,中国军阀割据,国共第一次合作不久,国民党就背叛革命,发动叛乱,不少革命志士惨遭血腥屠杀,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工人300余人,七.一五汪精卫集团叛变,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作为民主战士的朱自清,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极为担忧,这就是作者在文章开头所交代的“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作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通过描写一个幽静美丽的荷塘,来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理历程,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彷徨,苦闷;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次,从题材看:本文以“荷花”,“明月”为重点题材,“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亭亭玉立,不蔓不枝,可谓性格高洁,“明月”离俗尘而高挂,象征明净圣洁,古人常以二者比喻人的坚贞志向和节操,我想,在这里朱自清独巨匠心,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借用古典文学的传统手法,目的是委婉曲折地谱写作者在大革命失败后那特定的时代环境里的一曲心灵之歌,所以,我们不能把《荷》仅仅看作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更不能把它说成是作者逃避现实斗争的写照,因为朱先生在他其他的文章中就表明了这一观点,(教材后的资料)因此,本文的主题和情感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作者怀着“颇不宁静”(忧国忧民)的心情,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和抒情,委婉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当时污浊颓废社会的不满,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未找到正确道路的苦闷情绪,同时也表明了作者保持高洁情操,不与丑恶同流合污的志向。板书:描绘荷塘月色奇景抒发对社会的不满和苦闷意境美表达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表明高洁坚贞的志向和情操四.语言清新凝炼,体现艺术美[以4,5,6自然段的具体例句说明]修辞和表现手法:比喻拟人通感对比烘托艺术美20/20
用字用词:动词活用叠词五.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生熟悉课文,谈阅读体会,教师讲题目和结构。第二课时,师生共同赏析课文,重点理解分析课文的思想感情和语言艺术。六.教法和学法设计:1.教法体现课改理念,教师为主导,激发思维,学生是主体,参与学习。用课件展示“背景资料”,启发式教学。2.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堂主动探究,积极讨论,发表个人见解,课后练习,进行写作片段练习,大量阅读散文。结束语:以上我从六个方面讲了自己对《荷》的理解和感悟,以及我讲授该文的教学设想,有不当之处,敬请老师们指正。好的文章总是给人常读常新的感受,只要我们去深入研读它,就会有更多,更新的收获。谢谢!《空中楼阁》《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文章结构。 能力目标:1.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领悟如诗如画的意境。 2.在品味本文诗化语言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独特的感受,提高散 文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对安静、独立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学习一些语言表达的技巧。 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理解作者寄寓小屋的理想。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与点拨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20/20
同学们好,我们开始上课了,你们都曾在心目中为自己设计过属于自己的房子吧,我们就叫它小屋吧,这样温馨点!我想问大家在文人作家们心目中的小屋会是什么样呢?(让学生思索,停顿片刻,然 后 老师做答),这小屋可能是可能建在毛泽东笔下的湘江畔、徐志摩所钟爱的康桥边,也可能是建在郑愁予达达的马蹄经过的江南小镇,更或是海子的房子那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小屋”是作家们精神的家园,心灵的港湾,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小屋往往能看出我们有什么样的性情和志趣,那么今天来看看台湾女作家李乐薇她心目中的小屋又是什么样子呢?(学生打开课本,老师板书课题《我的空中楼阁》) 二、介绍作者 李乐薇(1930~)江苏南京市人。早年肄(yì)业于上海大厦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艺教育工作,是台湾当代散文作家。她的散文作品,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含蓄,善于借助富有物质感的形象来表现无形的主观意念,刻意于意象的经营,能够运用有声、有光、有色、有味、有形的物象幻化暗示出微妙的“自我的情绪”,透露着浓郁的现代派艺术信息。在《我的空中楼阁》这篇散文中,她引入现代派诗歌艺术,综合运用多项叠景,以及幻觉错觉、虚实相映等多种技法,致力于潜意识和自我情绪的表现,从而使作品给人一种境界超然的空灵美和遗世独立的超越感。 三、诵读文章 老师带领同学们有感情的诵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并找出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山、树、花园、云霞、空气、光线、山路、小屋夜景 问: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景物都是作者围绕着写小屋来描绘的,那么作者是怎样观察与描绘小屋与周围景物的,也就是作者的前后立足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明确:作者先是立足于小屋外看小屋与周围环境,然后是立足于小屋内看周围的环境与小屋,所以大家现在可以把课文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至第8自然段);第二部分(第9自然段至第12自然段)(板书) 四、分析结构第一部分:(1--8自然段)立足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1.(1--3自然段)写小屋和山的关系。(板书)小屋“点破了山的寂寞”,给山川美景增添了“一点生气,一点情调”。这是立足于山外,是远观,看全景。关系:屋点缀山,点破寂寞,增加风景。(板书) 2.(4--7自然段)写小屋和树的关系。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使小屋更显得“含蓄而有风度”。这是立足山上,是近看,看局部。关系:相得益彰。(板书)3.(8自然段)继续写小屋和树的关系。立足点又移到远远的山下,仰望远观,“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仿佛“凌空而起”,更加“姿态翩然”了。关系:树点缀屋,若隐若现,轻灵自由 总结:作者立足于小屋之外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小屋的形势,情态。经过作者精心描绘小屋已经具有灵性。作者对它具有特殊的感情,所以这里“我的空中楼阁”指建在山上的家居“小屋”。小屋在作者笔下,眼中如此魅力十足。那么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去看看它周围的环境又会是什么样的胜景呢? 第二部分:(9--18自然段)立足于小屋,看周围环境和小屋的关系。 1.(9--10自然段)写小屋的花园和山上的云霞。花园极小,“领土”有限,可是小屋的“领空”却是无限的;花园里繁花绚烂,天上的云霞也如花一样绚 2.(11--13自然段)写小屋的空气、光线和环境。领空大,花绚烂。(板书)因为在山上,空气特别清新,而光线则富于变化,富于“浪漫的文学性”,环境也是安静、独立的。空气清新、光线变化、环境独立。(板书) 20/20
3.(14自然段)写小屋和外界的交通。小屋在高高的山坡上,只有一条山路和外界交通,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起点。山路是走廊,山坡是阶梯。(板书) 4.(15--18自然段)写夜晚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缥缈若“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点明了题意。小屋夜景:朦胧飘渺。(板书) 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一题。 板书设计 小屋 立足屋外 立足屋内 小屋与山 小屋与树 关系:屋点缀山,点破寂寞,增加风景 近看 远观 领空大,花绚烂 空气清新、光线变化环境独立 山路是走廊,山坡是阶梯 小屋夜景:朦胧飘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回顾 好,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我的空中楼阁》这篇散文,对全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作者的思路,了解到李乐薇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她心爱的小屋,从捕捉各种美的画面来展示自由美好的生活,远离喧嚣的环境。下面大家再来回顾一下(多媒体展示板书) 这是一篇如诗如画的美文,犹如一杯香气四溢的清茶,淡淡的,恬恬的,却有让人如此的回味无穷,整篇文章让我们有美的享受,美的愉悦,那么这个“美”字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二、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同学们,你们读完课文,首先感觉最美的是什么呢? 生:语言 明确:好,我们一起深入文本,感受文中优美诗化的语言和李乐薇清婉明丽的文笔,现在,请大家跟着多媒体。随我深入文本,感受这种美的语言(板书) 多媒体显示优美文段: 1.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2.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3.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20/20
4.这棵树使小屋给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老师提示,学生品析,交流。 三、赏析文章的意境美 刚刚我们对课文美的语言有了品味,这些语言优美动人,这些文字就象一支支优美的小夜曲,又如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油画,那么,我们说美不仅美在语言,而且还美在用这些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的美的环境,营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板书) 多媒体显示优美文段: 1.领空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 2.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3.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4.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象层山后退了些。 5.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 6.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虛无树也缥缈。 7.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老师提示,学生品析,交流,并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体会作者情怀 好,同学们是不是感受到文章中的景物是那么的恬静,和谐,有一种脱俗的清雅,但一切因为太美丽而有点不真实,就像是高悬于苍穹的星星,丝毫不受尘世的污染,小屋是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在座的各位是不是都想拥有这样的一间小屋啊? 生:想啊! 师:老师认为啊,我们更应该拥有作者那种善于审美的眼光,文中不是有句话这样写到:“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啊? 组织自由学生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 四、小结 作者的第一件艺术品是小屋,那么,说明在她的生活中还有第二、第三……许许多多的艺术品,作者的情怀是十分美好的,对于我们来说,小屋可以是艺术品,一本益智的书、一首美妙的音乐、一部精彩的电影也可以是我们心中的那座空中楼阁,居陋室,刘禹锡说何陋之有,处闹室,陶渊明曰而无车马喧。每个人心里都会有那么一间小屋,它可能在山上,在林间,或是海边,是放飞了的鸟儿,是海中的半个夕阳,那是一重心灵的升腾,所以(用多媒体显示):希望同学们在繁忙的生活中要静下心来,放慢脚步,仔细观察聆听,诗意不在别处,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平常的生活的细节里!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小散文或鉴赏文,挑出课文中优美隽永的语句或片段加以品味,进行仿写,或表达一点个人感想。 板书设计: 语言美20/20
小屋意境美情怀美 语言美 意境美 情怀美 《再别康桥》教案2《再别康桥》教学设计教学目的:鉴赏课文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表达之美教学内容和步骤:一.诵读课文,讲解节奏。二.研讨:1。作者再来康桥,再别康桥,来去都有什么特点?——轻轻地、悄悄地2.为什么要这样?——对它爱得情深意挚,深情款款,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再会吧,康桥!),深怕惊醒了它。3.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4.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他?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柳荫下的一潭清泉,是天上虹;是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星辉斑斓,夏虫鸣叫5.常言“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因在夕阳中。把柳树比做新娘,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文中还用暗喻的是哪一句?那柳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6.“青荇在水底招摇“用了什么手法?——拟人,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7.清泉一般是碧绿的,作者为何将它比做“天上的彩虹”?——河身妩媚不仅有榆树清水,还有岸边的绿树红花和在洗涤的腮红颈白的少女。是—屏绣康河。20/20
8.重回康桥,他观金柳,赏青荇清泉,还做了什么?——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到星辉斑斓时。9.此时情绪是兴奋欢快还是失意低落?何以见得?——情不自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10.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一语?“笙萧”是中国传统的用以抒发感情的乐器之一,此时他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只能悄悄欣赏,默默作别。1.中国有这么一句古诗“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用在此处明显不妥,你认为结合此诗的情感和意境,应该改做什么?——“别有深情挚爱生,此时无声胜有声”……12.中国一般人,喜欢某地,爱刻上“XXX,到此一游。”或摘一把花,采几束草带回去留做纪念。可是诗人爱康桥,却“不带走一片云彩”,表现了什么?—对康桥爱得深爱得真爱得纯爱得善。13.诗中还有一句最能表达诗人对康桥感情的是什么?——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14.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怎样理解?——对康桥依依不舍,希望永远与之相依相偎相生相伴永不分离的感情。尊敬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说课的篇目——《再别康桥》。(课件展示题目)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说教学板书四个方面向各位老师展示我的教学设计。一、说教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特点熟悉教材是成功授课的前提。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为诗歌单元,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优秀诗篇,是高中阶段文学鉴赏的开始,对整个文学鉴赏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再别康桥》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是鉴赏学习现代诗歌的典范例文,也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的基础。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这契合了新课标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使其受到美的熏陶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再别康桥》一文是“新月诗歌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可以说是诗坛的一棵常青树,因为它始终回荡着美的旋律。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因而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特点。《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2、、说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形象和意境,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意象和意境、语言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20/20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以上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定了本文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独特意象和意境。(2)、能力目标:掌握诵读技巧。初步学习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3)、情感目标: 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3、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确立为: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领悟诗情,赏析诗歌画面、诗意美。教学难点: 把握意象,品味意境,把握作者情感。三、说教法与学法 由于高一年级学生对诗歌鉴赏尚处起步阶段,因而在课堂上,老师应将鉴赏搞得生动活泼,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愿听爱读,积极主动地鉴赏作品的习惯。加上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本课采用以诵读法为主其它教学法为辅的综合教学法。1、诵读法。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诵读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思,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精练的、优美的,反复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2、问答欣赏法。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对《再别康桥》中康桥美景进行赏析并对重要意象进行解读,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画面美,从而进行审美体验。3、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对《再别康桥》体现的作者情感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4、多媒体演示法。通过它音形色兼具的特点,创设情景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以利于学生形象直观地把握课堂内容。学法:反复诵读品语言,联想想象赏画面,知人论世悟情感。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指导学,为了学,服务于学”的指导思想,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步骤来完成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第一步:导入新课 首先,用多媒体展示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相关剧照 ,这样能引起同学对剧情的回忆,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第二步:作者简介。力求创新,突破传统的介绍方式,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作者的生活、情感经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这一步骤即所谓“知人论世”,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作者情感。 第三步:诗意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20/20
在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再欣赏配乐朗诵《再别康桥》,能让学生从中找出差距;然后教师范读,并进行诵读指导。(注意音节、重音、基调)再让学生伴随优美的乐曲进行诵读,从而感受诗歌的音乐魅力。反复诵读,是学生学习诗歌的基础,同时,也契合了大纲中重视感悟、熏陶和语感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第四步:激发想象,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该充分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进入诗歌梦幻般的氛围,首先精心挑选了一系列与每一节诗歌相配的优美图片,并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根据诗意选画面。再请个别学生朗读自已最喜欢的一节诗歌,结合图片画面,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歌内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让学生深入体会每一节的画面美。老师抓住诗中的重要意象,关键词(动作性很强的词、融入强烈情感的词)进行适当的点拨,借此指导学生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第五步:比较阅读,体会建筑美。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感受新格律诗的建筑美,我选取了王维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进行结构上的比较。通过比较,学生不难发现本诗的结构特点:一、三句诗排在前面,二、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建筑美。 第六步:揣摩作者情感,感知诗歌离而不伤、别而不愁的基调。自古以来,离别总免不了沉重的愁绪,《再别康桥》是作者与康桥的一场深情的离别,却透露出较为轻快的情调。为了便于学生准确把握作者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和诗中有几分无奈,又有几分洒脱的基调,我从中国诗词中筛选了以下几个将离愁写得黯然销魂的诗句,与《再别康桥》进行比较,以便学生把握本诗离而不伤,别而不愁的基调,以突破教学难点:课件展示: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第七步:结合画面,以图引文,引导学生配乐试背全诗,再次整体感知诗歌的诗意美。第八步:迁移应用。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新月诗派是新诗史上极为重视形式美的一个流派。通过学习《再别康桥》,可以从中体会到新诗的“三美”,即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也使学生对诗词格律的认识有了更多的了解。为了拓展学生的艺术灵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再用多媒体展示徐志摩的另外首诗《沙扬娜拉》,感受新诗的特点和“三美”,并留课后作业:从内容、形式、意境等方面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四、说板书设计一篇优美的板书设计有“微型教案”之称,一篇好的板书设计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重点、难点,也易于学生学习。根据求实、求精、求新、求美的原则,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过程,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沁园春长沙》说课稿:20/20
导语我们中国是一个伟大的诗的国度,文学艺术也起源于诗歌。一个人文学素养,文学趣味的高低主要看他对诗歌的感悟和鉴赏能力如何。综观新高考以来的诗歌鉴赏提的误答原因有:轻读诗,重做题,平时阅读品质不良,缺乏阅读激情,语感弱,对诗的感受浅薄。著名文艺美学家,理论家朱光潜也说,一般青年喜欢听诗而不喜欢读诗,这也说明现代学生在诵读、品读诗歌上下的功夫远远不够。俗语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所以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单元的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为主,教学重点必须放在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鉴赏这方面。鉴于此,特制定以下几点宏观的教学原则单元教学理念:鉴赏诗歌是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要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创作意图的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联想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品味言外之意,从而培养良好的读诗趣味。单元教学思路:(1)通过不同方式的“读”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节奏,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2)通过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进行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中生动、鲜明的意象,通过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的主旨和意味,增补诗中没有说出的内容,表达独特的感悟,缓缓咀嚼出诗歌的滋味。〈沁园春长沙〉的教学设计地位与作用:老教材中42个单元只有一个单元是现代诗歌鉴赏,而《沁》则被编排在了这唯一的诗歌鉴赏单元的首位,新教材仅第三册就有三个诗歌鉴赏单元,而《沁》也被编排在了第一单元的首位,可见《沁》在现代诗歌鉴赏中是重中之重。如何指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阅读感悟理解诗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诗习惯,如何让学生步入正确的鉴赏诗歌的轨道,都取决于教师对《沁》这首诗歌的教读方法和策略,因此上好这节课具有深远而积极的意义。教学安排:1教学内容:通过阅读鉴赏,了解诗词的写作特点,体会文中所表现出的真挚而豪放的感情,从而深入诗歌所创造的艺术境界。2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使用依据:电化教学具有声、光、形、色同时再现的特点,能够对知识加以形象化、立体化展示。电化教学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充分合理地利用电化教学,是提高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利用电化教学,使得语文知识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传输给学生,利用电化教学能充分展示文中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具体的语言信息,以引起阅读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3教学方法:朗读与鉴赏、评说相结合。(确立依据见导语)4课时安排:一课时5教学流程:(一)教学目标:1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抱负2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3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能力〈确立依据:教学大纲要求诗歌教学要以读,以把握作者感情和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为主〉(二)教学重点:反复吟读,体会深秋意境,领会作者情(三)教学难点: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分析(确立依据:培养语感要靠读,理解诗意,感受意境,领会主旨要靠对凝练的语言的揣摩和分析)(四)教学设想抓住诗的思路,反复朗读,着重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而具体、深入地感受诗的意境,学习诗人的宽广襟怀和昂扬的革命精神(五)教学过程:1导语:毛泽东不仅是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人、诗人。他在各期的诗词或抒情或咏物或怀古,描写了世间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形式和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师讲:著名诗人臧克家说过:“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2(1)学生齐背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毛泽东另外一首《沁园春长沙》20/20
〈导入设计依据:〈沁〉是以古典诗词格律写成的一首现代诗歌,所以教学时必须让学生了解有关词的背景知识,而学生在初中初步学过毛泽东的另一首〈沁园春雪〉,由背诵〈沁园春雪〉导入目的在于温故而知新〉(3)本词写作背景:1925年2月,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的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去橘子洲头,是后作《沁园春长沙》。〈设计依据:学习诗歌要“知人论世”,才能从更广阔的面上理解诗歌主旨和感情〉反复朗读,深入领会本词的意境和词人的胸襟(1)听读,初步感受词的意境——播放朗读录音出示原词,欣赏该词手迹〈设计依据:用标准的范读去规范学生的朗读节奏以及感情的把握用毛泽东的手迹激发学生想象的思维和激情,更有感染力〉(2)初读,入境,审美感知——学生自由朗读师提示朗读技巧(注意节奏的把握)〈设计依据:适时适当的指导会使学生的自由朗读事半功倍(3)齐读,深入体会词的情感、意境——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词的意境请两名同学分别用自己的语言把本词描绘出来老师最后描绘:深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湘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远望层层叠叠树林,经霜染后,一片红火;近看碧绿清澈的湘江,无数船只在争相行驶。雄鹰在高空展翅飞翔,鱼儿在江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宇宙间地万物都在竞相向上,蓬勃发展。面对这一派勃勃生机地大千世界,怎能不思绪万端:广阔无垠地大地呀谁才是你的主人呢?回忆往昔,曾经同许多同志在这一带游览、聚会,度过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那时侯,正当青春年少,风采发,才华横溢;同学们意气奔放,正显得遒劲有力,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反动统治者视为粪土。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设计依据:让学生进一步领会诗歌与散文的区别,领会诗歌的含蓄与凝练的特点〉(4)再读,归纳概括内容,章法——参照一下思考题思考讨论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什么词的上下两阕各有一个领字,请找出来。上阕中,诗人是从哪些方面、什么角度来描绘绚丽多采的秋色图的?全诗诗眼是什么?第一问:学生讨论后回答上阕写景描绘湘江绚丽多采的秋色图下阕抒情抒发凌云壮志的革命豪情第二问:学生回答,上阕领字是“看”,领起七句。下阕领字是“忆”,领起八句。第三问:学生讨论后回答,四个方面:山上、江中、天空、水底四个角度:远眺、近观、仰视、俯察第四问:学生回答,“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20/20
〈设计依据:在读的基础上把握诗的结构和内容〉师讲:诗歌是以高度概括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达诗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的,因此诗人都会注意“炼字炼意”,试体会下列红色字的好处(1)独立寒秋(2)层林尽染(3)鹰击长空(4)鱼翔浅底学生分小组讨论代表回答(1)“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2)“染”字用拟人手法,写出秋色之深。(3)“击”字显示出雄鹰展翅奋发,搏击大气的强劲有力。(4)“翔”字写出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的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设计依据:从细处着眼理解诗人炼字炼意的功夫和创作的不易以及不同字代来的不同表达效果〉3品读,激情体验——联想想象,化抽象的描写为具体可观的形象师讲:雨果说过“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下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人所描绘的绚丽多彩的秋色图。请学生根据词的意境边品读边再脑海里绘出秋色图,老师点击四幅图画,让学生欣赏。〈设计依据: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比较语言文学艺术和绘画艺术的不同,领略语言带来的无穷艺术魅力〉4师讲:下面让我们由本词展开联想,从自己的诗文词库里寻找与下面两句词意境相似的语句,加以品评鉴赏,对比感知毛泽东的乐观昂扬的豪情壮志。毛泽东的“独立寒秋”学生回答:柳宗元的“独钓寒江”学生齐背《江雪》师讲解: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写,表露了诗人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心志。“独立寒江”和“独钓寒江”意境相似,然而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层林近染”学生回答: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学生齐背〈〈山行〉〉师讲解: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着力写出了枫林的火红,开朗的意境。把秋景写的极富生命力。杜牧的“山行”是优美的写景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美好景物的感情;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则暗喻蓬勃发展。(3?鲜μ嵛剩汗湃吮氏碌那锞岸嘞羯北梗謇洳业蠖?的秋景为何如此绚丽多采,充满生机?学生讨论并回答,老师补充: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的文人所以他的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设计依据:比较古代文弱诗人和革命领袖不同的胸襟和气度,从而理解诗歌是不同性情的人的不同的心情写照,领会本诗流露出的诗人的革命豪情〉5老师归纳小结并出示板书上阕万山红遍,(山上)层林尽染;眼 漫江碧透,(江中)中 看 百舸争流。 色彩绚烂的秋景景 鹰击长空,(空中)(画图)鱼翔浅底,(水底)20/20
万类霜天竟自由。心 怅寥廓,中 怅 问苍茫大地,胸怀博大的凌云壮志(抒情)情谁主沉浮?下阕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峥嵘书生意气,同学青春年少忆挥斥方遒。风华正茂岁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豪迈到中流击水,我辈破浪锐进记气概浪遏飞舟?奋然前行〈设计依据:让学生系统直观的领会本诗的内容、结构和艺术特色,整体上把握本诗〉6古诗词鉴赏指导反复朗读、感知语言体味意境、感悟挚情把握类别、辨析风格(四)明辨手法、把握技巧明析典故、加深理解〈设计依据:贯彻执行“目标教学“的理念,总结教学流程,给学生一个有关鉴赏诗歌的完整的方法的指导〉7布置作业:用以上五点鉴赏方法激赏〈水调歌头游泳〉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事。 2、大纲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高一教学就是在初中对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烛之武退秦师》是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该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3.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解决几个生字,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0/20
b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c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三维教学理念。 4.教学重点与难点:文章虽然作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但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也比较浅显,且新大纲对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必对艺术特色等作过多的分析。因此,我把该文教学重点确定为: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烛之武的说解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短短125个字,却说了四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我把此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我在教学本课时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同时通过质疑激趣,让学生在兴趣中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 三、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四,教学设计 (一)布置预习 1、回忆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并结合书下注释、课后介绍了解《左传》。 2、了解本课历史背景。 ① 阅读《读本》中《重耳之亡》。 ② 了解“城濮之战”。 3、通读全文,注意揣摩语意、语气,了解词语的意义、用法。 4、分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他是如何说退秦师的? 5、通过本文体会《左传》语言特点。 (二)授课过程 1.导入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入语,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设计的导语是: 同学们,古代兵法著名的\'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大意是利用、制造敌人内部的矛盾,达到取胜的目的,这就是俗称的\'离间计\',其实,在\'三十六计\'中称作\'借刀杀人\'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烛之武退秦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说退秦军,迫使晋军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那么,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学习新课《烛之武退秦师》。2.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① 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讨论)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② 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③ 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20/20
3. 总结整理文章中重点词、词组、句式实 词:贰 军 师 子 是 鄙 远 陪 赐 朝夕 版 唯 一词多义:若 说 辞 鄙 微 之词 组: 以为 “所”字词组句 式: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4. 布置作业(1) 背诵全文(2) 课后练习三板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 国势严峻 秦晋围郑中心人物 临危授命 弃积怨担国忧 亡郑有利于晋 烛之武 说服秦伯 借秦立场 存郑无害于秦 离隙秦晋 郑秦结盟 大功告成 晋师撤离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