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品读文中个性化的景物描写,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品味文章深沉绵密富有哲理的语言特色。2.能力目标:理解课文思路,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的新理解、新感悟。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教学重点】了解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体会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教学难点】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的新理解、新感悟。【课时安排1课时【课时目标】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2.通过解读地坛景物对“我”的启示,领悟史铁生从颓废到奋起这一心理变化过程。3.明确生命的意义,培养我们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一、自学质疑(一)结合注释了解作品、作者1、作者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83年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2、关于地坛地坛又称方泽坛,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的场所,也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坛之一。(二)初读课文,辨清字音、疏通文意。诵读过程中圈出生疏的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剥蚀shí柏树bǎi柏林bó恍惚huǎnghū隽永juàn隽秀jùn猝然cù坍圮tānpǐ恪守kè颓墙tuí捋lǚ肆意sì
玉砌雕栏qì熨帖yùtiē窸窸窣窣xīsū4、解释下列词语。熨帖:心里平静舒服。意蕴:内在的意义、含义。恪守:严格遵守。亘古不变:从古到今不改变。窸窸窣窣:象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三)归纳本文结构《我与地坛》总共有七个部分,教材选的是第一、二部分。请概括两大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和我的思绪。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二、互动研讨、合作探究1.在第一部分中,身体残疾后的史铁生,喜欢独自去地坛,到底是为什么呢?【明确】:①“我”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②“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觉得地坛【补充】史铁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治疗,那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史铁生截瘫后,又患上了严重的肾病,身体里只留下了一个受损的左肾,每周要做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2.作者是怎样将“我”与“地坛”联系起来的?(提示:二者有何相似之处?)心理相符---------由繁盛到废弃;情景相宜--------残损中有生机;气氛适宜-------宁静、古老,适于思考。“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中,我与地坛是有缘分的,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地坛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接纳了我。荒芜但是不衰败,生命永恒。3.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对于“生与死”作者明白了:“生”既是一个“事实”,“死”将是必然降临的“节日”。对于“怎样活”的问题:作者将一直思考下去,直到生命尽头。【指导】“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4.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明确】①“四百多年里……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②“蜂儿如一朵小雾……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③“譬如祭坛……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